由一堂公开课谈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
2006-05-20王玉强接桂岚
王玉强 接桂岚
近日在多媒体教室举行了一堂初一语文公开课,本课是以照片的故事为素材,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作文赏析课。执教教师贯彻新课标的精神,以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推上主演的舞台,自己做导演。整堂课,学生沉浸在浓浓的情感氛围之中,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现就听课中的所感、所思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吸收新课程理念,实现教师角色转变。新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
开放,由学科走向学生,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知识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发生了新的变化,教师成为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在本堂课中,执教教师把学生推上了主演的舞台,朗读自己的作文,谈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怀。其他学生欣赏作文,纷纷作出评价,提出发展性建议。教师成为导演,给学生以点化引导;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同学生一起分析、评价,一起感受、体会。教师由主角地位转向课堂交往“平等中的首席”。把更多的空间和机会留给学生,形成民主、开放、乐观、向上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创设情境,让情感走进学生的心灵。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提倡的建构主义理论,把情景放在学习环境四要素的首位。创设教学情境,其目的是在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境和氛围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例如将学生童年的照片扫描存入微机,制成幻灯片,运用大屏幕展示给学生,引领学生感受童年美好的回忆,从视觉上去感受,从内心去体验。创设音乐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某生作文中融入母亲创业的曲折经历,饱尝人生的酸甜苦辣,这时教师播放了一曲《母亲》,赞美母亲的伟大和崇高,使学生的情感在瞬间得到升华。在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时,又播放了一曲《我想有个家》,激发学生在优越的条件下奋发学习,拼搏进取。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让学生回家时收集照片,调查拍摄的时间、当时的背景、当时的心情等。课堂中师生、生生交流与合作,在活动中去探索,去学习。创设语言的情境,让学生去感悟。如结课时,教师用“我爱我家,是那忘也忘不了的缕缕牵挂;我爱我家,是这赏也赏不够的一草一花”这样诗情画意的语言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引起学生的联想和创造。在此基础上给出“我爱我校”为主题的写作练习,使学生泛起情感的波澜,孕育新的写作灵感。
三、巧用评价机制,激发发展动力。在新的评价观念的指导下,注重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的相互评价相结合,重视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学生评价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例如教学过程中,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后,邀请其他学生给予评价,谈出写作特点和写作建议,在心与心的交流中得以碰撞,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使其共同发展。通过学生之间的这种相互评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让学生学会如何评价他人、如何赞美同学。在老师的亲切鼓励和热切的目光中鼓足勇气,树立了自信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活动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动力和自我完善的动机。
四、突出方法与能力培养。“照片的故事”是对特定时空的聚焦,反映亲人生活感情长河的一个横截面。学生围绕照片故事,以“我爱我家”为主题写作,通过学生文章的全文朗读,整篇感知,以及精彩片段欣赏,到学生评价、提炼、归纳写作及朗读的要求。如写出真情实感,具体生动,注意写作的背景和顺序,以情景、外貌描写凸显人物的性格,写真事诉真情;朗读要注意语速,要融入感情,要注意节奏,使用普通话等。学生课前收集照片,筛选与组合,强化写作主题,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评价,进行交流,做到有条理、有中心的说话,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的能力。在如火如荼的课改实践中,我们教师要积极走进新课程,实践新课程,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以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以新的评价方法构建新课标下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深入钻研新教材、课标,广泛涉猎各类刊物,不断给自己加压充电,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王玉强 接桂岚山东沂水齐鲁博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