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请给“穷人自救”留一道门

2006-05-14邓海建

杂文选刊 2006年21期
关键词:身患执法者穷人

邓海建

湖南常德市临澧县一年近六旬的农村老太太,在孙女身患白血病后,从长沙回临澧家中凑医药费。回家途中,她在所乘坐的列车上捡了二十八个空瓶子,被怀化铁路公安处石门县火车站派出所拘留。此事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6月1日《新京报》)

捡了二十八个空瓶子,老太太却付出了“被公安局批准拘留五天”的高昂成本。这则让人看了心慌胸闷的新闻里充满了逻辑和法理的悖论:旅客捡空瓶子,难道比列车上铺天盖地的诈骗式推销还“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地方公安部门拘人后所收的四百元保证金有何依据、铁路部门的“部门规章”是怎样可以动辄抓人的……

这些巨大的疑问相信自有专家去伤脑筋,但在整个事件中刺眼的、对待穷老太太的制度冷漠和人情残忍更让人寒心。是的,列车秩序当然要维护,旅客权益当然更要保护,但我们似乎早就淡忘了:冷冰冰的制度之上,还有更温暖的人性光辉。

与其把这件事看作是执法环节问题,不如把它看作是如何对待“穷人自救”问题更恰当更警醒——很简单,如果老太太换作一个一身名牌的青春少女,结果怕就版本迥异了吧。是的,当制度设计的弹性成了执法者手心里橡皮泥般的自由裁量时,最先受到伤害的一定是穷人、伤害最深的也是穷人。由于穷人缺乏“高贵”和“雅致”的生存成本,当他们以边缘的生产工具和出于本能的生存手段自我拯救的时候,最容易触犯的就是充斥着上层话语霸权的规章、制度、原则,而他们的弱势又加剧削弱了他们在上层建筑中的意思表达,使得他们陷入动辄得咎的困境——如果此时公平缺席、公德丧失,“穷人自救”就成了没有门窗的铜墙铁壁。理论上你可以阐述老太太的一百个违法违规,但在事实上,一个为身患白血病的孙女而捡了二十八个空瓶子的老太太,我们给予其结果上的敬佩和怜悯也算过分吗?

穷人和富人就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在这个世界相伴相生。社会历史学家告诉我们:穷人贫困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没有为穷人提供将其劳动结合的足够机会和生产资料,使得他们主观上的辛勤劳作丧失了客观上的对象——如果我们深明这一点,那些诸如“穷人没有信用”、“造成城市污染的不是汽车而是自行车”之类的“高论”就该脸红了吧。衡量一个执法者或者一项制度是不是合情合理,更多的不是看它如何对待富人,而是要看它如何对待穷人。如果执法者以知识话语权的资源优势消解了应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那么,“法”也就成了一种残酷的剥夺。基尼系数是一回事,而社会以什么方式对待穷人,又是一回事。在这三件事中,上层(以及所谓中产阶级和知识阶层)有没有挥洒出基本的智力与教养,关系到社会和谐,关系到富裕者自身的安危。

“在你们的地收割庄稼,不可割尽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遗落的。不可摘尽葡萄园的果子,也不可拾取葡萄园所掉的果子,要留给穷人和寄居的。”如果少给列车上捡空瓶子的穷老太太们一点法律、政策和行政上的障碍,而多给一点管理、规范、引导、支持上的关怀,他们也许更能感受到世间的温暖、感受到逆境的人生中并不孤单,“穷人自救”的这一道门也许就是社会良心的眼睛吧。

【原载2006年6月2日《燕赵都市报》】

猜你喜欢

身患执法者穷人
威尔玛·鲁道夫
人间·百事
俄富豪请重症儿现场看球
执法者当成为守法的标杆
现行公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穷人的高消费
富人与穷人
法治理念和道德观念对执法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