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之退稿的尴尬等
2006-05-14舒乙等
舒 乙等
于是之退稿的尴尬
舒乙
1960年,北京人艺正上演姚仲明、陈波儿创作的话剧《同志,你走错了路》。此时,老舍先生还是按一年两三出戏的速度轮流供应给北京人艺、中国青艺两大话剧院上演。他又为北京人艺写了一出大型话剧。可惜,于是之、苏民都不记得戏的名字。内容是关于勤俭节约的,主角是一大群家庭妇女。于是之说:“说实话,那戏还真是一出好的大戏。”
可惜,这样的戏已不符合当时的强调阶级斗争的政治气候了,剧院领导商量再三,决定向老舍先生退稿。大家合计一番,派夏淳和于是之登门退稿。
这是个难堪的“艰巨任务”。两个人在老舍先生家的客厅里拿着稿子张不开嘴,坐在沙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闲扯,老舍沏好了香片,陪着他俩聊。夏淳因为和姚仲明事先有约,不得不提前告退,把稿子留给于是之,让他见机行事。这一来,于是之更加恐慌和不安,说话更加绕圈子,绕着绕着,老舍说:“你跟我吃饭去吧,今天是马彦祥生日,在东来顺饭庄请饭,我带你去。”
到了东来顺,人一多,更不好办了。于是之手中的稿子还是出不了手。
散了席,于是之又跟着老舍先生站起来,眼睛不时地盯着包里的稿子,下了最大的决心,准备开口,他的伶俐口齿变得笨嘴拙舌,吭哧了半天也连不成句,脸却憋得通红。
老舍先生停了下来,笑嘻嘻地指着于是之的包儿说:“把里头那个拿出来吧。”
于是之红头涨脸地取出稿来,双手递了过去,依然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老舍先生接过稿子,夹在自己的腋下,往前走,很和气地问了于是之一句话:“谁能保证写一个成一个呀,你说是不是?”
于是之受了感动,向老舍先生鞠躬告别,跑回人艺,报告完成任务。
他只说了一句话。
他说:“老舍先生真‘通啊!”
他的这一个“通”字,倒是极准确,极概括,极形象。
可惜的是,这次退稿并不简单的是一次“扔进废纸篓”,而是“关门”,老舍先生的戏剧之门似乎被人由外面关上了。此后,他写过京戏,甚至又重返小说,但最终还是被迫渐渐地搁笔了。一个天才而勤劳的作家终因写作方向的不同而不被认可,甚至彻底地被废弃,以致最终舍去了自己的生命。
于是,“谁能写一个成一个呢”便成了一句辛酸的告别词,连同他的“通”,都变成了悲剧的注脚。
一个可悲的故事。
一个有着深刻而惨痛教训的故事。
一个值得记住的故事。
【原载2006年10月15日《北京晚报》】
《中国青年》发刊词
恽代英
如果我们还不是十分迷矇,而能关心到一切的时候,我想最应当关心的还是我们自己吧!看一看!在这社会的氛围里,有多少青年在那苦闷着,彷徨着。的确,青年的感情是丰富的,对一切都抱着十二分的热望,可是事实相去是这样远,于是感到怅惘,失望,以至消沉下去,纯洁的青年的灵魂,也罩上了这迷漫的雾气。
时代进展着,社会变幻着,人生的途径是更加纷歧了,于是“我们往哪里走?”成了一般青年苦闷之呐喊,呻吟。这种病象的症结。究竟在哪里?我想社会上,自己的毁灭自己,总是多于他人的毁灭自己吧!所以:
可怕的不是环境的不良,而是自己的不健全!
可诅咒的不是社会的险恶,而是自己的不振作!
我们为了打破这现阶段的散漫,迷惘,而欲寻觅我们正当的道路,于是我们承受了怀疑的日光,冷意的嘲笑,一切的困难,打击,在这朔风凛冽中,产生了这品着一百颗火热心的青年俱乐部。在这个单纯的团体里,不知道其他一切,知道的只是怎样去健全我们的人格,怎样去锻炼我们铁一般的身躯!
把自己健全起来,是“个体的健全”。
注:《中国青年》,月刊,中国社会(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刊物,1923年10月创刊。
焦点评析
古敏
这篇创刊词用语相当辛辣,也相当切实。
恽代英的看法,就是要时下青年不要“苦闷着”,不要“彷徨着”,不要老是怀疑“我们往哪里走?”这不过是“一般青年苦闷之呐喊,呻吟”,这不过是一种“病象的症结”。
因此,恽代英干脆“登高一呼”:这不是“社会的险恶”,这是“自己的不振作”!那么如何振作?
恽代英指出了一条路——青年俱乐部。
这个俱乐部是一个“单纯的团体”,“不知道其他一切”,只知道“怎样去健全我们的体格,怎样去锻炼我们铁一般的身躯”!
话引申到这里,也就是说鼓动到这里就不用再说什么了。
身为一个早在三年前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恽代英,他实际上是借刊物,借这个“俱乐部”来物色共产党人。然而,在北洋政府统治下,恽代英始终不敢明确申明。但正因为这个暧昧的“俱乐部”,才会引起人们的兴趣。而且,这篇创刊词富有诗意,富有浪漫与激情的格调。但更多的是上帝一般的召唤:
“把自己健全起来,是个体的健全。”
【选自古敏编著《头版头条中国创刊词》时事出版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