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事
2006-05-14李瑞霞
李瑞霞
五一节放假三天。提及此事,半年未回家的我异常兴奋。因为路途遥远,途中还要几次转乘,所以早晨六点钟就收拾完毕,坐上公车,踏上了归途。我想象着爸妈迎门的欢喜、哥嫂寒暄的说笑,想象着小侄子见面或是亲近也或是陌生的表情,想象着爸妈新装修的房子,想象着院子里的小菜园……
终点站到了。
刚下车,我就被一对中年男女拦住了。“小妹妹,我们是黑龙江的,来北京旅游,跟团儿走散了,这人生地不熟的,我们也不知去哪儿……你也是老师吧,我们算是同行,你看,我们的行李都丢了,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你帮帮忙……我们一定会报答你的。”
我被这一大堆话堵在了站台上。离群大雁,掉队散兵,这是遇上难处了。我刚来北京时,也被这繁华的街道,林立的高楼,纵横交错的立交桥搞晕过,不知东西南北,是经一个好心的大学生指点才找到了车站。谁没个难处?看他们的穿着很朴实,那个女的还戴着眼镜,可能是真的。
“是这样呀,打个电话给旅游团联系联系吧,我这儿有电话。”我连忙掏出手机给他们。
“我们也没他们电话号码。”
“那……回旅馆吧。”
“可我们也不知道住哪儿。”
“或许派出所能解决……”
“小妹妹,你就帮帮忙吧,我们现在身上一分钱也没有,寸步难行呀!”
这时,我才明白,他们现在只需要钱,并不需要人指点,出主意。也许吧,爸爸出门前总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把钱带足了,有什么困难也好解决。
“小妹妹,你放心,我们到家一定会报答你的,把你的名字、学校写到这个本子上,到时我们把钱给你寄回来……”说着那个大姐递给我一支笔,非让我写了下来。
我从钱包里拿出20元钱,这本来是我买车票的零钱,就都给他们了。我想他们要真有难处,20元钱也可帮他们解决些困难,如果没有……
那两个落难人说着谢谢感激而满意地走开了。
我来到火车站。喧嚣的车站售票厅甚是拥挤,所有的售票口都排了长长的队伍。我找了一个队长稍微短些、移动速度稍微快些的队排上。刚才那两位同行的话还在耳畔回响,我不求其给我还钱,也不求其给我表扬信,我只求他们能用我这仅有的资助找到继续旅游或回家的方法。人毕竟还是有自尊的嘛,自己能解决的事情最好不求别人。兜里有一分钱,自己有一把力气不向人乞讨。
火车开出时间还早,我有时间在车站附近逛逛。信步走在车站广场上,节日的气氛很是浓厚。红白黄相配的鲜花造型很有创意,欢乐的喷泉随着音乐上下跳跃,不知疲倦。
“大姐,你行行好,给我们点儿路费吧,我的钱包被偷了,没钱买票了……”这时,一个妇女领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站在了我的面前。这两个人显然是母子俩,都穿得不是很整洁,那个喊我大姐的人大概有三十岁,一脸的憔悴,头发也有些乱。旁边那个小孩儿仰着着头无知地望着我,他那黑亮的眼睛一下让我想起了我的小侄子,他也曾经这样望着我等着我给他拿好吃的。怎么又是落难者?
“大姐,我们就差八块钱了,你帮帮我们吧,求求你了,会善有善报的……”
有时,一块钱难倒英雄汉。现在这小偷们也真是,远没有旧时小偷的那种惩强除霸的豪气,见钱就偷,也不管这钱怎么来的,干什么用。像《天下无贼》中的王丽和王博那样的醒悟,什么时候才能在这个队伍中起到作用?这个社会能够达到天下无贼的理想吗?如果会出现这样的良好风俗教化,那又会减少多少人间不聿。
“别喊我‘大姐,你就像我的嫂子,给你十块吧,以后可得注意点儿,现在小偷太多。”
“谢谢你了。”
我轻轻地摸了一下那个小孩儿的头,我看到这位大嫂接过钱时欣喜而满足的眼神。但愿这两上不幸的母子能平安到家。
很多时候,触动心灵的瞬间,就在我们的一转身或一抬眼。我刚走不远,不经意地一回头,我看见刚才那母子俩又走向了一位拎着旅行包的男孩,我眼见那男孩掏出十元钱给了他们。这时,先前那一男一女自称是我同行的人给我的那种不好的感觉,在此时确乎是一种受骗的滋味了。他们有着同样的攻心术,有着同样的让人怜悯的理由和神态,我对自己的幼稚感到惭愧,那么多人,人家为什么就选定了我?
这时,荡气回肠的《二泉映月》的声音悲悲凄凄的传过来。我寻声走去,是一位双目失明的老者在桥头卖艺,他拉得很投入,随着手臂的姿势,他的身体也在有节奏地晃动。我想,音乐声可能带他在推想过去吧?也可能要想着下一顿果腹之粮吧?或者就是在感受音乐,对于这样的街头艺人来说,生活的定义可能就是随遇而安了吧?
我走过去,郑重地在钱罐里放下十元钱,深情地看了一眼这个令人尊敬的长者。
凄美的音乐声渐听渐远。
(地址:河北省三河市第一中学邮编:06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