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全球,城市对戈
2006-04-29
历史名城各领风骚林晨译
一个城市的崛起,需要哪些条件?地理位置、睿智的领导、优秀的人口,或者三者兼备?让我们回顾那些风光一时的都市,找寻这个答案。
1300年佛罗伦萨
意大利佛罗伦萨是著名艺术家的大本营,汇聚从雕刻家米开朗基罗到建筑师布鲁涅内斯基等大师之流。作为一座既没有港口,土壤又贫瘠的城市,佛罗伦萨却能发展出以金融中心与羊毛制品为主的活力经济,到了14世纪,该市已是一个国际经济重镇,贸易扩及英格兰与黑海。当地市民更有源源不绝的新创意,如复式记账法与海事保险等,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基石。
1650年阿姆斯特丹
拜来自西班牙、葡萄牙与比利时的宗教与经济难民之赐,17世纪的世界之都——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经历一段黄金时期,成为欧洲的金融中心。那时,荷兰水手遍布全球,在荷属东印度群岛建立殖民地,在南美洲与加勒比海进行开垦,在北美洲也有一个称为新阿姆斯特丹的基地。17世纪中期,荷兰拥有的远洋商船数量,比英格兰和法国两国加起来的数量还要多。
1830年曼彻斯特
曼彻斯特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工业都市。这个城市的崛起,有许多主要条件:数不清的河川为数以百计的工厂提供运转所需的水力;当地的传统手工业蓬勃发展;一大群握有资金的企业家在这里汇聚。当然,持续进行机械创新的文化也是一大关键,包括约翰·凯伊发明的飞梭、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等。1835年时,该市已有约30万居民及近1/3的英格兰制造业劳工。
1900年底特律
作为铁路车辆的制造中心,底特律的成功,得益于具有雄厚资本的地方显要和不断创新的发明家与工程师。但同样重要的一点是,它是劳力的主要汇集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武器生产吸引许多劳工涌进该市,主要为来自南方的非洲裔美国人。1900年至1930年间,底特律人口从26.5万暴增至150万人。
1970年圣塔克拉拉山谷
这里是斯坦福大学的所在地,也曾以美国的“黑枣之都”而闻名。20世纪50年代,一些小型电子公司开始在此设立;1971年时,固态电子的创新,为它催生出新地名:硅谷。之后,知识工作者大量涌入,在诸如史蒂夫·乔布斯(SteveJobs)等人的带动下,造就了一批成功的新企业,如快捷半导体(Fairchild)、英特尔、苹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