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2006-04-29陈艳赵景玮
陈 艳 赵景玮
摘要组建了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生命表,应用排除控制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种群动态的重要因子。结果表明.寄生蜂对3龄幼虫的寄生作用是影响种群动态诸多因子中最重要的因子,若排除所有天敌的作用.美洲斑潜蝇种群将比有天故存在时增长5.1倍。
关键词农业昆虫学;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生命表
中图分类号s436.3
自Morris和Miller把生命表方法引用到昆虫自然种群的研究以来,生命表技术逐渐发展成为研究昆虫种群动态的一种重要手段,并在农作物害虫、果树害虫、储粮害虫和卫生害虫的研究上广泛应用。在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生命表方面的研究极少,仅见曾玲等和梁广文等的报道.奉研究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辅助试验组建美洲斑潜蝇在豇豆亡自然种群生命表,以分析影响其种群动态的重要因子。
1研究方法
1.1各虫期作用因子
卵期作用因子:由于美洲斑潜蝇将卵产于寄主植物叶片组织内,卵期卵粒被捕食主要是因一些食叶害虫取食叶片时造成的;根据调查和饲养试验,未养出卵期的寄生蜂来,因此卵期作用因子为不孵和捕食。
幼虫期作用因子:美洲斑潜蝇1~3龄幼虫均潜叶危害,主要受到寄生蜂的寄生和取食。其他死亡包括冈病原卤感染或是气候因子所致的死亡。因此,幼虫期作用因子主要有寄生蜂的寄生、取食和其他。
预蛹至蛹期作用凶子:美洲斑潜蝇老熟幼虫出叶到土表化蛹,刚出叶的预蛹易受到一些捕食性天敌的攻击,同时降雨和水浸也会影响到预蛹的化蛹和蛹的羽化;另外,幼虫至蛹期寄生蜂的寄生作用也是其主要的作用因子之一。因此,蛹期作用因子主要有捕食、寄牛、水浸及其他。
1.2各虫期作用因子大小的测定方法
采用自然种群调查,结合室内一些辅助试验进行生命表的研究。]997年7一8月间选择豇豆地,采用5点取样,每点标记——定数量的刚孵化的1龄幼虫,隔天检查并记载各幼虫的存活与死亡情况,待幼虫发育至出叶后,收集有标记的叶片,带回室内。2 d后检查各死亡幼虫的被寄生和被取食及其他一些死亡原因。寄生率通过室内镜检死亡幼虫是否被寄生及寄生蜂数量而定;寄生蜂取食通过镜检死亡幼虫,以幼虫干瘪为被寄生蜂取食。以幼虫腐烂,作为其他因子造成的死亡。
卵死亡情况调查,由于美洲斑潜蝇卵产于寄上植物叶片叶肉内,且很小,在田间不易直接观察到。因此,借助实验种群产卵于小盆栽的寄主植物上,镜检标汜产卵量后,将寄主植物置于田间,待卵孵化后检查卵孵化数以及其他死亡数量。
蛹及预蛹死亡调查,由于美洲斑潜蝇老熟幼虫出叶到土表化蛹,不易直接有效地跟踪蛹。因此,在进行幼虫数量调查的同时,摘下大量含3龄幼虫的叶片,记录老熟幼虫数量后,置于盛有土的小盆中,把小盆置于田间.让幼虫出叫并观察刚出叶的预蛹死亡情况。用100口纱网包好小盆,等成虫羽化后通过枪查小盆内蛹壳数来确定蛹的存活数量,检查饲养出的寄生蜂数量以确定幼虫至蛹期寄生蜂的寄生率。考虑到可能造成预蛹及蛹的其他死亡因子,在室内设置预蛹及蛹的浸水试验以确定因水浸而造成的死亡数量。
成虫期参数达标卵量概率、雌性概率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来确定。标准卵量取400粒。刚羽化的成虫易受到天敌的捕食,通过实验种群的测定来得到捕食量的大小。
2结果与分析
2.1生命表的组建
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辅助试验,组建了1997年78月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生命表(表1)。根据庞雄飞、梁广义的方法分别汁算出各虫期各作用冈子控制指数的大小。从控制指数可以看出,寄牛蜂对3龄幼虫的寄生对种群发展的影响最大。根据Morris和Watt提出的种群趋势指数模型,计算出美洲斑潜蝇种群趋势指数为5.8。
2.2种群存活率
将各虫态存活率进行累加汁算后,以存活率为纵座标,绘出了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世代存活率曲线(图1)。由图l可以明显看出,美洲斑潜蝇幼虫期尤其足3龄幼虫的死亡率很高,曲线呈下凹形。
2.3重要因子分析
采用庞雄飞、梁广文提出的重要因子分析法,应用排除作用控制指数(EIIYC)分析生命表中各因子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作用。根据表1,汁算出各类因子对美洲斑潜蝇种群的控制指数(Iepc)按大小排列依次为:
Iepc(寄生蜂寄生+取食)=4.533 7;Icpc(其他)=1.199 6;Iepc(水浸)=1.176 2;Icpc(捕食)=1.130 5;Iepc(不孵)=1.035 8。
试验表明,影响美洲斑潜蝇种群动态的重要因子为寄生蜂,包括寄生和取食作用,加上其他天敌的捕食作用,天敌对美洲斑潜蝇种群发展的控制作用指数达5.1,也就是,如果排除所有天敌的作用,美洲斑潜蝇种群将比有天敌存在时增长5.1倍。
3讨论
生命表的概念及其分析方法起源于人口统计学,它是描述生物种群出生和死亡的有力工具,早期主要用于人寿保险。生命表技术用于研究昆虫种群动态,通过生命表的分析来评价各种作用因子对昆虫种群发展的作用,被认为是研究昆虫种群动态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根据生命表资料的分析,得出7—8月间,影响福州地区美洲斑潜蝇种群数量发展的最重要因子是寄生蜂,但在4—5月间,平均气温较低,寄生蜂数量较少时,寄生蜂对美洲斑潜蝇种群作用的大小就不能利用此生命表资料来分析得到。因此,如果能得出寄生蜂作用的大小和气候因子、寄主种群数量间的关系,就可以利用当时的气候资料估算寄生蜂作用的大小,推测美洲斑潜蝇种群的发展趋势。
另外,用不同的方法组建种群生命表,其结果也会出现较大的差异。本研究是通过标记跟踪美洲斑潜蝇幼虫,得出幼虫期的死亡因子作用的大小。由于美洲斑潜蝇卵、蛹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跟踪,所以尚须借助室内辅助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