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匡:我的写作配额用完了
2006-04-29徐云
徐 云
一直以来倪匡都觉得人生的每样东西都有配额(见卫斯理系列小说《算账》)。当年喝酒喝得天昏地暗,有天突然喝不下去了,原来喝酒的配额用完了,现在连喝一杯啤酒也会脸红心跳,想喝也喝不了,勉强喝了只会比死更难受;抽烟也一样,一天抽四五包烟的他,有天突然听到一个声音说:“你可以不抽烟了。”他说是上帝的声音告诉他“烟刑”期满。所以没有东西可写时,他认为是写作的配额用完了。
他说:“我是真的想写而写不出来啊!不要说小说,连感想、散文都写不了。”
前年5月,刚过了69岁生日的倪匡突然传出“封笔”,《只限老友》成为他的封笔之作。网络上随即出现一大批卫斯理迷发表各种各样的意见。有人奇怪:以倪匡今日的地位,根本没必要说封笔,想写就写,不想写就不写,何必“封笔”?
倪匡说:“我从来没有说封笔,我也最讨厌说封笔。对,想写就写,不想写就不写,我是想写但写不出来啦!”他笑说卖文几十年,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灵感,每天起床坐到书桌前,拿起笔自然就写了下去,一个故事还没写完,脑里面自然就涌出第二个故事的情节。就算移居美国改用声控电脑“说书”,也是对着电脑就说出一个故事,有时天没亮就起床开始他说不完的书。
可是,某一天坐在电脑前,他突然不知道怎么说下去。第一天对着电脑发呆,当时就觉得奇怪,第二天还是继续发呆,不知道怎么说。突然他明白了,是自己写作的配额用完了,再也写不出东西了。可是,《只限老友》写了一半不可能烂尾,只好东拉西扯把后半部凑齐结尾。也因为这个缘故,他把书名改为《只限老友》,他说:“不妨把这本书看成卫斯理系列的一个终结,所以这本书是只限老友看的。”
他笑说现在最担心的是用脑的配额也快到期了,因为越来越没记性,他在茶几上铺了一张大大的日历,每天就看当天有什么活动和安排,不写清楚肯定记不得。如果有一天用脑的配额到期,突然什么都不记得的话,医学的角度是断定他得了老人痴呆症;像他岳母得了这个病在香港疗养院,就一直认为记忆中的女儿是个没嫁的小女孩。
倪匡谈后辈
倪匡不写了,儿子倪震却突然对创作兴致勃勃。2005年7月出的《绝顶爱情》在香港反应奇佳,连续加印八版,成为去年的畅销书。倪匡认为倪震的好,在于肯用心写。一个作者有没有用心写,读者一定可以感受得到;不过他说,以倪震这种写作速度,一年最多写三四本,根本赚不到钱,所以不能靠写作维生。
以前倪匡把女儿宠得不得了,他的理由是因为不知道女儿将来嫁得好不好,嫁个坏男人就很惨,所以一定要宠。这几年,父子关系改进了许多,倪匡现在说父子情和父女情都差不多,只不过女儿爱撒娇,喜欢黏老爸,所以才有爸爸对女儿偏心的说法。
倪震曾经说过童年很不愉快,爸爸偏心姐姐,又整天和妈妈吵闹,不快乐的童年甚至影响了他的人生观。所以倪震和女朋友周慧敏拍拖15年不婚不生,就是觉得一纸婚书并不代表什么,而且做人苦多乐少,所以不想儿女受苦。年届70的倪匡虽然口头上赞成年轻人的选择,可是人前人后都流露出抱孙的渴望。周慧敏要她的爱猫叫倪匡爷爷,他说:“不好,我要真的孙子。”结果周慧敏只好答应万一意外有了BABY,一定会生下来,倪匡也一直在等这个意外。倪匡对准媳妇周慧敏赞不绝口,周慧敏对他也很贴心。
爱吃“软饭”
2005年10月,倪匡终于重返阔别13年的香港,才回来一个月就决定卖掉美国的房子回香港定居。他笑说回香港的原因“没办法,已经70岁,实在不想和太太分开,每次分开几个月真不舍得。”
倪匡当年出了名的稿量多,稿费高,而且找他写稿有两大原则,一是先付钱,二是货出不改,高峰时期一年稿费加版税超过港币200万。可是钱赚得多也花得凶,以前的钱都被他花光了,现在用的都是他太太的私房钱,他笑说自己是个“吃软饭”的。12月他回美国把旧金山的大屋卖掉,然后拿回香港慢慢花。
他到香港马上买了张“长者八达通”,坐地下铁,巴士全部半价。
喜欢上网听好话
1996年忘年之交的叶李华教会他用声控电脑,从来不用电脑的倪匡,现在是没电脑不行。在美国一天花8个小时上网,回到香港拿起报纸反而很看不惯。
他很欣赏网络的世界,一直说想找什么资料,到网上一看就知道。其中一个只准讲卫斯理好话,不准讲坏话的“最爱卫斯理”的网站是他的最爱;他还经常和书迷在网上交流,有些人不相信他就是倪匡,他就叫人把地址给他,等他邮寄点东西证明给对方看,看他信不信。
倪匡说他喜欢听好话,以前读者写信第一句说喜欢看他的书,他就会把信看下去。如果一开始说不喜欢,信就被丢到一边,心想你都不喜欢看我的书还写来干吗?真是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