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疯了吗?

2006-04-29

心理与健康 2006年5期
关键词:酒量戒酒精神科

艾 竹

老王二三十岁的时候在公司里跑业务,很多的大单生意都是他在饭桌上谈成的。饭桌上谈生意难免觥筹交错,酒量好特别重要。老王开始也不行,喝一点儿就上头,恶心想吐,后来历经沙场,终于练成了“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好酒量。因此,在公司他的业务量也像他的酒量一样无人能及,很快他就升到了业务经理的职位。

可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老王好像比别人都老得快。他的背有点儿驼了,长年大量饮酒使他的手总是抖,记忆力差了,行动不敏捷了,长年的胃病也让他吃不下东西,因此瘦成一把骨头,老王的优势越来越少。与此同时,公司里又有很多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涌现出来,领导觉得老王不再适合做业务方面的工作,看在他为公司作了很多贡献的份上,将他调到后勤做领导。老王做了20年的业务,深深热爱这份工作,突然做一份对他来说毫无意义的工作,心里真的难以接受。倔脾气一上来,老王不顾领导苦苦挽留,把工作一辞,回家了。

回家后,老王心里不痛快,常常借酒浇愁,可俗话说了,“借酒浇愁愁更愁”,老王这酒也就越喝越多,吃饭喝、睡前喝,连早上起来的头件事都是喝酒。他只喝白酒,一天下来怎么也得小一斤,整个人也变得暴躁易怒,成天浑浑噩噩的,除了喝酒、买酒什么也不干。

这天,老王喝醉了,走起路来摇摇晃晃,被台阶一绊就连滚带爬地从坡上摔到了坡下,右脚剧疼得走不了略,到医院拍片子,医生一看说是骨折,需要卧床三个月。老王唉声叹气说自己命不好,但老王家人暗暗高兴,说这下正好把他的酒给戒了。

连着两天,不管老王大声吵闹、发脾气,家人就是不给他买酒,他们是铁了心要给老王戒酒,一滴都不让他沾。可到了第三天晚上,他们发现老王开始不对劲,糊里糊涂,不认人,双手不停地颤抖,抓了什么都往嘴里放,还老用手做成酒杯状在空比画着,却找不准嘴在哪儿。家人一不留神没看住,他一下从床上摔下来,脑袋磕在桌角上出了个大青包,可老王却跟没事人似的。家人喂他饭吃不知道咽,喝水也全都吐出来,还动不动大喊大叫说有鬼,乱扔东西,乱打人。家里人急了,这是怎么了,疯了吗?是工作不顺,加上受伤受了刺激?还是给他戒酒不乐意了?不管怎样,先送医院再说吧,就急忙打120把他送到了精神病院急诊。

到了急诊室医生一问,马上说情况危急,赶紧就抢救,又是心电监护仪,又是吸氧管,24小时不停输液,身上还插了好几根管子。在急诊室住了三天,老王一天天明显好起来,不胡说乱闹能睡觉了,醒来后也能认识人了,就是老问:“这是怎么了?我怎么跑医院来了?”后来能吃点儿东西喝点儿水了,医生说这就是喝酒闹的,建议家人让老王住院戒酒。经历了这一遭,老王也能听家人劝了,第四天就住进了戒酒病房。

老王这是怎么了?

真是疯了吗?

专家点评:

平时我们吃饭或和朋友聚会时难免会饮酒,一般没有特定的场合是不会去饮酒的,这称为交际饮酒,就像老王年轻工作时的饮酒。但酒精是一种精神活性物质,如长期大量饮用,机体会产生一种依赖,停饮会导致手颤、失眠;而饮用者的心理也会产生一种依赖,停饮会导致焦虑不安。正是因此,这种身体和心理的依赖会促使饮酒者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地饮酒,这种情况就称为酒依赖,就像老王辞职以后的饮酒。酒依赖是一种物质成瘾,属于精神科的疾病。

长期大量饮酒的患者,其身体对酒精的耐受,就像我们对空气的耐受,因此,一旦离开酒,患者会产生明显的不适感甚至危及生命。老王的家人想给他戒酒的本意是好的,但方法是绝对错误的。由于突然断酒,使老王出现了明显的戒断症状,他的一系列表现在精神科称为“震颤谵妄”。震颤谵妄的临床表现就是意识不清,震颤高热,出现恐怖的幻觉妄想,有明显的昼轻夜重。因为患者平时饮酒过量、进食差、营养不良,此时机体内部的水电解质平衡也常常是紊乱的,这种状况下,死亡率非常高,需要精神科积极监护和抢救。医生需要密切监护病情,大剂量精神科药物替代脱瘾治疗才有望转危为安。因此,老王的这种表现只是突然断酒引起的戒断症状,并不是什么疯了,只要不再饮酒就会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猜你喜欢

酒量戒酒精神科
酒量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戒酒可降低房颤复发风险
家人齐努力,告别“酗酒君”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败在优势
参与式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酒量越大越易醉
Good Ange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