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
2006-03-24宋迎昌
宋迎昌
久居城市的人们感觉到城市越来越陌生了,到处是高楼大厦,到处是建筑工地,到处有开膛的马路,到处在搞绿化建设。正如时下一句时髦的口号:“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然而,我们奔波于上下班的途中,感觉到浑身不自在,仿佛置身于牢笼之中。漫步在郊区的田野中,有一种逃脱牢笼之感。困惑之余,我们不禁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城市?
眼下,各个城市都在谈论“经营城市”之道,各有各的想法,也各有各的招数。出现的一些现象耐人寻味。
现象一:热心城市的竞争力排位。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充满学术争议的话题。它的指标体系、权重、计算方法等并不成熟。把这样一个充满学术争议的概念引入社会,容易引起意想不到的反映:城市政府关注城市的竞争力排位,甚至把竞争力排位当作政绩的显示器。其实,各个城市的发展条件不一样,城市性质、职能分工和经济结构不同,没有两个城市完全一样,很难有可比性,更谈不上竞争力比较。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之间应该强调的是合作,通过合作取得通赢,提高中国整体的国际竞争能力,而不是城市之间一决高下的竞争。实践中,一些城市比照竞争力指标体系,展开了恶性竞争,甚至不惜采取以邻为壑的手段,值得思考。
现象二:城市建设千篇一律。走过中国的许多城市,发现很多城市是一个面孔。甚至一些很有特色的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也在失去特色,融入到世俗化的潮流。一些城市在追求新异的过程中,搞了许多异类建筑物,如仿欧式建筑、仿古建筑、超现代建筑,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视觉。有人认为是中国的城市规划落后。中国的城市规划是由专业规划部门完成的,之所以给人们留下许多遗憾,主要原因:第一,专业规划师的思路经常受到政府有关部门和官员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第二,专业规划师的思路还经常受到开发商的影响。开发商只顾眼前利益,受开发商影响的城市规划也就更多地体现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第三,规划设计费用偏低。造成规划设计师不愿把精力花在研究和创新上,只能采取拿来主义,到处克隆规划设计图纸。
现象三:政绩工程。中国恐怕是世界上最热心政绩工程的国家。一些城市政府领导生怕任期内的政绩体现不出来,所以就千方百计地在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工程上下功夫,以谋求职位的升迁。客观地看,在中国目前官员任用体制下,通过政绩工程谋求职位升迁有一定的号召力,一些地方通过政绩工程的确起到了提升城市知名度的作用,一些官员通过政绩工程实现了职位升迁的愿望。但是,城市政府官员的任期仅仅几年,如果每一任官员都搞政绩工程,权且不论花费多少财力,单是政绩工程本身的施工质量就让人怀疑。为了赶工期,许多政绩工程变成了豆腐渣工程,许多历史文化遗迹被无情地拆除,拆迁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来不及解决。
现象四:以地生财。过去城市政府把拥有多少国有企业、国有资产当作炫耀城市实力的资本。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后,“以地生财”成了各地响亮的口号。在“经营城市”的名义下,许多城市政府把土地出让金当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并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开发商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短期内实现了城市的扩容。一些发展较快的城市甚至把“以地生财”当作当地的经验向全国推广。孰不知,中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土地是十分紧缺的战略资源。如果各地都把土地出让当作“经营城市”的资本,并且都以30年、50年或者70年为期限,那么若干年后,中国城市还有土地可供出让吗?为了招商引资,一些地方不惜圈占大片土地,不惜实行“零地价”,不惜牺牲农民的利益。不可否认,一些地方通过“以地生财”弥补了城市建设资金的短缺,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其原因不是地价比别的地方低,而是顺应了资本、人口聚集的趋势。这说明,“以地生财”不是每一个地方都能成功的。
作为一个多年从事城市科学研究工作的学者,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的城市建设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我们的现代化城市缺少人情味?为什么久居城市的居民闻不到大自然的气息?难道这就是我们追求现代化必须支付的成本?毫无疑问,“人与自然协调”,“以民为本”才是城市发展追求的目标。虽然这个道理大家都清楚,但在实施中,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这个目标往往成了粉饰某种开发建设活动的包装。许多城市在现代化过程中肆意摧毁历史文化遗产,肆意破坏地表水与地下水循环体系,肆意打破原居住民的生活方式,而这一切都掩盖在诱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宏伟的政绩工程背后。透过城市建设中耐人寻味的现象,我们真诚地呼唤改革城市的政府部门,应加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制度环境建设,包括城市政府职能定位、政绩考核指标、干部任用制度、干部监督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使城市建设真正反映人民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