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为城市把脉
2006-03-24
城市越来越大,马路越修越宽,车辆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堵。
在刚刚举行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上,解决日益拥堵的城市交通成为广大代表热衷议论的话题之一。以北京为代表的大城市越来越像为汽车而设计,行人和自行车的地位尴尬而卑微,不但要忍受汽车造成的噪声和尾气污染,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路权”被汽车挤占。在这场行人、非机动车和汽车的道路之争,最终谁成为胜者,自不待言。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中国的城市数量已由建国初期的130多个发展到目前的660多个,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历程,与此同时,各式各样的“城市病”也开始凸现,住房、交通拥挤、城市扩张无序,各城市的景观基本是清一色的大广场,一条宽阔笔直的主干道,高楼林立的商务区,以此来显示城市与国际化的接轨。
这种状况与我们片面的贪大求洋和现行官员的考核体系不无关系。目前,由官员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尽管效率较高,可以让市民更快地感受到城市巨变带来的好处,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很多城市失去了自己的个性,趋同化比较严重,城市形态、产业结构、建设方式基本上一个样,有的城市热衷于搞形象工程,导致土地资源和资金的浪费。而这种“面子工程”都贴在脸蛋上,也最能显现当地官员的政绩。
人们常说,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同时城市化应当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真正的城市化都是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的研究报告指出,21世纪,中国城市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环境与发展的巨大挑战,人口总量增加,就业人口增长,老龄化社会相继来临,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工业化、城市化及现代化的急速推进,区域的不平衡加剧等压力,都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制约瓶颈。改变这一状况,需要靠完善的制度推进,靠全局的政策和眼光,人与自然的协调以及以民为本,才是城市发展追求的真正目标。
我们注意到,中央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来,我国的城市发展战略正在经历一次历史性的转型。从GDP优先向“以人为本”的正途回归,很多城市放弃了“国际化大都市”之类不切实际的口号,将目标转向“宜居城市”“环保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一项调查显示,商业领袖们除了将经济因素外,更把宜人的环境,浓厚的文化传统,出色的建筑风格以及娱乐设施等列为一座城市的主要资产。最近很多地方在编制“十一五”规划过程中,都通过各种形式来征集市民的意见,并将他们的具体意见通过规纳整理,上升为有价值的专业化意见,这将改变过去单纯通过行政权力进行城市的规划和管理的模式,从而体现了政府和市民的共同意志,只有在这个前提下,一个健康理性的城市化时代才会渐行渐近,并最终实现国家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