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的意境
2006-03-03唐继添
文学要用形象反映生活,这个形象必须用文学艺术的手法、手段去加工塑造或改造,并且用鲜明、具体、生动的语言去表现,方能浮现出来。文学艺术形象包括自然景物形象、人物形象、环境形象,文学艺术形象往往又要通过意境来丰富它的生动性、具体可感性,从而达到文学艺术形象的艺术境界和审美价值。特别是抒情性作品的意境,往往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因此,在创作时要经常用意境去丰富创作的对象。
一、意境的概述
1.意境的概念
境是主客观因素的统一,即作者主观之意与客观现实之境的辩证统一。意境可以这样解释:“意”是指作者被客观事物触动,主体感观产生的思想感情;“境”是指作者所描述的客观事物、景物。意注重于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内在和外在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愤、悲、忧伤、恐惧、忧愁、痛苦、羞耻等内心体验。在创作过程,有时候无法用言语去表述主观内心世界的思想感情和情感,只好借助客观环境景物去表述,这就是情与理结合。境注重对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是形与神的统一。简言之,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现实的事物和谐融洽而产生的文学艺术形象的境界。
2.意境的溯源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中一个独特的概念,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皎然柒》卷一《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扬上人房论涅槃精文》的论著中,就强调作诗必须有意境。皎然说:“诗缘情境发。”即诗人的思想感情须通过一种意境,艺术地表现出来。他认为在一首诗作中,从诗思的获得,到艺术风貌的形成,一直到读者鉴赏的全过程,都不能离开意境。“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取境,指诗的意境创造,即诗人通过艺术构思,使审美主体的情与客观的事物相互融洽,从而熔成自然美、和谐美的艺术境界。
意境有时也称境界。“境界”在《新华词典》里(1982年版商务印书馆出版)解释为:土地的界限;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在佛经中,佛家把他们看作希望达到的某种悟道的理想境地,把这看成是一种心灵所派生的虚幻心灵感应。在唐朝,意境这一概念进入了文艺理论的范畴。王昌龄的《诗格》最早提出了诗的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魏晋南北朝的刘勰提出了“神与物游”。宋代的苏轼也强调了“境与意会”的观点。明代的王世贞提出“神与境合”的看法。还有清代王夫之的“妙合无垠”的情与景关系。这些都涉及了意境在文学创作中的实质理论。
王国维对意境也提出自己的理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又说:“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王国维认为,真感情与真景物的统一是构成诗词意境的根本因素。此外,他还对意境做了细微分析,提出了“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诗人之境界”与“常人之境界”等。以上这些论述是我国古典文论对意境的解释。
二、意境在创作中表现的手法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总结出来的一个带有普遍规律性的美学范畴,是主客观因素的统一,即作者的主观之意与客观现实之境的辩证统一。在抒情作品中意境是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诗中的“意”包括作者的“情”与“理”,作者生活情感和他对生活的认识、理解与评价。诗中的“境”指事物的“形”与“神”,即经过作者提炼概括而描绘出来的生活图画及其内在本质精神。所以意境就是这种内情与外境的和谐统一。这所谓“情景交融”,“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等说法,就是创作的一种独特的手法,而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其实是通过心理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也只有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直接或间接去感受才能有审美的价值和作用。这是描述和描写手法方能达到的创作效果。
例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采用悲慨之情的心理描述手法与“春花秋月、朱颜、玉砌、东风明月”的悲境,相互衬托而达到的悲意和悲境,刻画了词人悲恨相续的心理活动,具有悲剧美的审美价值。“春花秋月”,一般人都以为美好,可是过着囚徒般生活的后主李煜见了反而心烦。于是劈头怨问苍天,春花秋月,年年花开,岁岁月圆,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呢?他对人生已绝望,遂不觉厌春花秋月之无尽无休,其感情之极端悲苦可见一斑。夜阑人静,幽囚在小楼中的人,绮栏远望,对着那一片沉浸在银光中的大地,多少故国之思!这是作者的凄楚之情、亡国痛苦之意,雕栏玉砌的朱颜,无限怅恨只能表达在这悲凉的秋月之境中。最后悲慨之情如冲出峡谷、奔向大海的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这就是词人寄情于景表达心中之意的绝妙手法。
三、意境的文学艺术价值
抒情性作品所创的意境,往往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因此,意境实质上也是一种艺术形象,在文学艺术当中有独特的价值与魅力。
1.意境是文学形象的情感要素,缺乏情感的文学形象会变得枯燥无味。意境又是使文学艺术形象所具有美学品质和审美价值的核心。如《空山鸟语》运用长短相错,高低起伏的乐音摹仿鸟鸣,表现深谷中百鸟争鸣、翩飞跳跃的情景,把人带进心旷神怡的幽美境界。所以意境在文学艺术审美价值中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2.意境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美。古典文学一向重视含蓄美,讲究含蓄深厚,耐人寻味,让读者感觉有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深层意思。如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位妇女打莺儿的行动,对黄莺的怨情,是表面的,诗中的春怨之情,包含着更深层的情感和意蕴,这就是对造成长期远戍辽西、千千万万的家庭不能团聚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怨恨。
3.意在言外,境生象外的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具有意境美的文学作品,它的艺术形象通常是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以虚为实,化实为虚,构成一种虚虚实实,发人联想的艺术境界。虚与实是艺术辩证法中最为重要的统一体,也是我国传统文艺作品币最常用的艺术手法。如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此中描写了采莲女正在采莲的情景。她们穿着如荷叶一样美的碧绿罗裙,粉红色的荷花与她们姣嫩的面额互相映衬,显得格外艳美。接着使人仿佛听到由荷塘而飘来的姑娘欢乐的歌声。这都是实境描写。而姑娘采莲的动态、场面,是用虚境来处理的,使读者由“乱入”、“闻歌”想象到姑娘热情奔放的风彩。
综上所述,文学创作中的意境,就是“意”与“境”两者相互和谐的统一,具有“情为主,景为从”的和谐美的审美价值,也是丰富多彩的具体感性形象与创作者深厚的情思的综合统一体。
(唐继添,广东省河源市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