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课改
2006-01-30王在禄石刚可
王在禄 石刚可
语文新课程改革,经过众多专家学者科学的深入研究和广大一线教师的辛勤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近来,似乎改革告一段落,不再像以前那样沸沸扬扬、热热闹闹,正好让人冷静地反思。静心沉思,就会发现,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并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不少的教师被改得迷惘困惑、无所适从,进而对新课改兴趣索然,冷眼观望,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作为一个工作在高中一线的语文教师,根据自己的感受,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新课改与高考指挥棒不协调。新课改不论从教学理念、教学载体,还是教学手段,都做出了大幅度的改革,而高考改革却畏首畏尾,裹足不前,不能够起到超前指挥的作用,因而使一线的教师左右为难,教来教去不知道怎么教,教改也就大打折扣。因为一线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既要积极关注和参与新课改,更要听从高考的指挥。一种新的教学机制出台,必须随之制定合理科学的评估机制,以及可操作性的考核机制。考核和教改应当相辅相成。
其次是新课改过多注重形式上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手段和教学载体改革上。不少新课改展示课的评比中,往往把教学手段是否先进作为重要评价指标。由于地方经济状况和学校资源条件不平衡,因而在课改形式的落实上也就存在着较大差异。过于重视教学手段的改革,往往会忽视内容的改革。还有的新课改过多关注当今新鲜文本,而排挤传统的优秀作品,似乎载体新了就是改革,殊不知“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固然,把鲜活的优秀作品选入教材无可非议,让学生接触并把握时代文学的脉搏,甚至是国际文学的脉搏也是应该的。但传统的优秀作品博大精深的内涵和对学生巨大的的熏陶教化作用,不是当今某些作品能替代的。一味的否定传统肯定是不对的。
再次,新课改过多强调语感和领悟。语言学习离不开语感和领悟,但不等于可以忽视语法知识和思维训练。语文的功用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从人文性角度出发,对作品反复品味涵咏,从中感悟其神韵和性灵,领受其熏陶和教化,或从中找到快感和愉悦,无需什么语法和理性的分析。而语文的工具性告诉我们,离开理性的思维和分析,我们学的语文将会在社会实践中碰得头破血流。平时忽视了,高三复习还是要补课的,集中补课枯燥腻味,何如平时细雨润物呢?
另外,新课改有些要求不合情理。比如有的要求不规定教学目标,不提倡讲解,不提倡训练,重在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理论上讲,无懈可击。但毕竟一篇文章有一篇文章的特性,每一个学生又有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和路线,一切由学生自己去做,不知要走多少弯路,或许始终绕不到正路上。如何讲解,应视具体情况而定。能不讲的不讲,能少讲的少讲,但需要讲的就要坚决讲,而且讲深,讲透。训练是不可少的。不训练,如何牢固地掌握知识?更谈不上培养能力了。彻底否定一些有效的传统做法,新课改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新课程改革采取由上到下逐级培训,等传达到一线教师,大象变成老鼠了,也是新课改落实不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新课改在好多地方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有悖于改革的初衷。改革者与执行者的沟通程度会直接影响行为效果。
新课改,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既需要大家同心协力热情支持,也需要时常泼点冷水。
冷静下来看清优势与不足,找出更好的对策,也许更有利于新课改的有效进行。
(王在禄 石刚可,山东省商河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