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鉴赏诗歌四步曲

2006-01-30王翠娥王艳玲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10期
关键词:敬亭山表现手法主旨

王翠娥 王艳玲

朱光潜说:“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无言之美》)而意既不能以言尽达,也不可以言尽达,文学讲究的是含蓄。相对于其他文学样式来说,诗歌更具含蓄美。诗是诗人感悟生活、凝聚意象、升华并创造意境,最终以语言将具体而真切的意象表达出来的文学形式。在读诗时,读者一方面要探究诗人借助于诗所要抒发的情感,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于自身的艺术修养、人生体验,并通过想象加以再创造,丰富诗的内涵。因而,要解读诗歌的含蓄之美,就要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本人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总结提炼出鉴赏诗歌的四步曲,以此指导学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步,通过筛选意象初步感知诗歌

所谓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即意中之象,就是诗中熔铸了诗人思想情感的事物,是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诗歌往往是借助于意象来表情达意的。

情景交融是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一切景语皆情语”,分析诗中之情自然离不开所描写的景物——意象。读诗先观意象,即可初步明确诗歌抒情指向。“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前两句,秋雨连江,客隐楚山,渲染离别之愁苦。后两句笔锋一转,以“冰心玉壶”自喻,借以告慰洛阳亲友,自然是情蕴景中。

在我国诗歌中,有些意象本身又具有特定的意义,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为高洁、不畏严寒精神的象征,桃花隐喻美人,牡丹象征富贵,流水隐喻凡事听其自逝等等。通过筛选、分析诗中的所用意象及诗中某些特定意象,自然会有助于我们解读诗歌。晚唐诗人薛莹《秋日湖上》:“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滚滚东逝之水,加之以“落日”、“烟波”等意象,充分渲染一个“愁”字,怀古伤今之情溢于笔端。

第二步,由诗的意象推及诗的意境

所谓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宛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意境由意象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之中。因此,分析意境自然也就离不开意象。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严维《丹阳送韦参军》)暮秋、黄昏、寒鸦点点、悠悠江水,所有这一切都渲染出孤独、寂静、空虚的意境,可谓辞尽意不尽。“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波撼”从湖的浩阔与声势两个方面给人以雄阔的意境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组成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以下术语可以在分析诗歌意境时参考使用:幽静、宁谧、繁丽、莽苍、深远、热烈、高昂、幽远、空灵、辽阔、苍凉、幽美、朦胧、淳朴、繁华、荒芜、孤寂、渺茫、暗淡、冷寂、悲凉慷慨、缠绵宛转、雄浑壮阔、空寂寥落、萧条荒凉等等。

第三步,由意象、意境推知诗的主旨

主旨是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往往也通过记叙、议论、抒情、叙议结合等表达方式来揭示主旨,这样的诗歌往往会容易理解些。如果诗中少有叙、议成分,就得借助于意象、意境来分析主旨了。戴叔伦的《苏溪亭》:“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此诗要表达什么主旨呢?我们先从意象入手,“草漫漫”、“春事晚”点明暮春时节,自然容易引起人们的伤春之情和离愁别绪;“燕子不归”,隐喻游子不归,加之“一汀烟雨”、“杏花寒”等意象,渲染无端怅惘、不尽哀愁的意境,从而推知本诗的主旨是抒发倚阑之人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

另外,借助于意象、意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碧草春色,黄鹂好音,春光无限也。然着“自”、“空”二字,显一片诗心尽在“庭草自春,新莺空啭”的寂寞、荒凉之中,自然无迹地过渡到下面的正文:“三顾频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英雄者何人也?当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志在匡国的千古仁人志士,此所谓“所怀者大,所感者深”。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千山”、“万径”,置渔翁于广大寥廓的背景之中,又加一“绝”与一“灭”字,使幽静、沉寂的画面变得非同平常,再加之“寒江”、“雪”,就生动地刻画出在这幽僻、苍茫的意境中清高而孤傲的渔翁形象,以此寄托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和苦恼。

第四步,由主旨而进一步推及表现手法

在诗歌的鉴赏过程中,辨析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是不可或缺的鉴赏能力之一。明确了诗歌抒发的情感和表现的主旨,然后再进一步分析诗人是怎样把情感和主旨表达出来的。即先明确写了什么,然后再进一步分析诗人是怎样把情感和主旨表达出来的。即先明确写了什么,然后再进一步考虑是怎样写出来的。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是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之情,因此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寻求安慰。前两句看似眼前之景,实则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为情景交融之笔法;后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为物我交融之境。

另外,常见的表现手法还有用典、起兴、虚实结合、联想、想象、烘托、动静结合、正侧结合、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当然,以上鉴赏诗歌四步曲的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还要调动更多的因素帮助我们来解读诗歌。

(王翠娥 王艳玲,河北秦皇岛外国语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敬亭山表现手法主旨
主旨大意题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How to Find the Main Idea 如何找出主旨
厚重感
为什么要去敬亭山(诗)
《独坐敬亭山》主题质疑
略论消费文化视域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办手抄报
独坐敬亭山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