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质《雪山词》的题材内容

2006-01-30王三毛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10期
关键词:渔父词作

王质(1135-1189),其先郓州人,后徙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绍兴三十年进士,官国子正、敕令所删定官、枢密院编修,通判荆南府,后奉祠山居。今存《诗总闻》、《雪山集》、《绍陶录》等。《诗总闻》为宋代去毛序研究《诗经》的三家著作之一。李家树认为:“王质的《诗总闻》在宋代甚至整个‘诗经学的历史上是一本忽略和被低估了的《诗经》专著。”“真正打倒《毛诗序》的,在南宋是郑樵和王质。”[1][p46]近年李家树等海内外学者多有研究。钱钟书评其诗:“很流畅爽快,有点儿苏轼的气派。”[2][P235]《宋史》本传云:“(王)质博通经史,善属文。”[3][P12055][明]郭子章云:“(王质)奏疏通达,似贾长沙、陆敬與。”[4]。可见其诗文也有其个性与特色。

《雪山集》收词一卷,版本有《四库全书》本、《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湖北先正遗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彊村丛书》本,皆收词75首。其中《水调歌头·中秋饮南楼呈范宣抚》为范成大作,见其《吴船录》[5][p1645]。唐圭璋编《全宋词》,从《永乐大典》辑入《笛家弄·水际闲行》一首。故《雪山词》今存75首。饶宗颐评其词“骏发豪迈”[6][p144]。

《雪山词》内容丰富,按题材可分为交游应酬、咏物写景、感怀纪行及咏史怀古等类。本文在各类题材作品的分析中,剖析王质词的内容。

王质词的题材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交游应酬

此类词作较多,超过其词作的三分之一。王质曾任德安府教授、国子正、敕令所删定官、枢密院编修,通判荆南府。又曾入汪澈荆襄幕、张祁江州幕、张浚江淮幕、虞允文宣抚四川幕、晁公武四川制置幕。故交游人物较多。其交游应酬词,或祝寿,或送别,或宴席上作,或表现故人之情,还有唱和之作等。不少词作表达了渴望恢复、希图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写得很有特色。代表作有《红窗怨·送邵倅》、《江城子·席上赋》二首、《定风波·赠将》二首、《满江红·庆寿》、《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璧间张安国作》二首、《八声甘州·怀张安国》等。

如《定风波·赠将》其一:

问讯山东窦长卿。苍苍云外且垂纶。流水落花都莫问,等取,榆林沙月静边尘。江面不如杯面阔,卷起,五湖烟浪入清樽。醉倒投床君且睡,却怕,挑灯看剑忽伤神。

据词意,“窦长卿”是投闲置散的将军,《雪山集》卷十五有《题窦伯山小隐》诗六首,其三云:“烟尘齐鲁今何在,下雉阳新有两生。”或即此人。此词写这位窦将军空有满腔爱国热情,却只能云外垂纶,浪入清樽。“‘江面、‘五湖等句有藏须弥于芥子之气魄,雄奇健爽,逸响生悲。煞尾三句是南宋英雄豪杰共同感受,于稼轩壮词中不断重现。”[7][p124]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璧间张安国作》二首也写得豪迈隽发,表达出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其二云:

草蔓已多露,松竹总含风。群山左顾右昐,如虎更如龙。时见鱼灯三两,知在谁家浦溆,星斗烂垂空。万有付一扫,人世等天宫。秋萧瑟,林脱叶,水归洪。江湖飘泊鸿雁,洲渚肯相容。要使群生安堵,不听三更吠犬,此则是奇功。一任画麟阁,吾自老墙东。

两首和词,皆深得和词之体。此首上阕写景,下阕云“要使群生安堵”,皆是对张孝祥词“润及无边焦槁”的呼应。“要使群生安堵,不听三更吠犬,此则是奇功。一任画麟阁,吾自老墙东。”表达了功成身退的思想。与“到得关河公事了,早去白云堆里养精神”(《定风波·赠将》)都是同样的情怀。

因为无路请缨,只好感叹“整顿乾坤,恨舞袖、回旋不足。须付与、腰金迭赤,面槐参绿”(《满江红·庆寿》)。所以此类词作中多有爱国之情的表达,不全是应酬文字。

2、咏物写景

写景咏物以及表现闲居隐逸生活的词作,也超过三分之一。所咏有梅花、海棠、杜鹃、雪、木樨、茶等。写闲居生活的词作,既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也有英雄末路的悲叹。一腔爱国之情无处挥洒,便倾泻于鸟兽花草。词人有时学竹林七贤和陶渊明:“竹林贤,总神仙。滴露飞霜,云壑注冰泉。伴了芙蓉城里客,无一事,北窗眠”(《江城子》);有时闲看池亭打发时间:“细数鱼来去,静倚溪阴深觅句”、“凫雏深傍苹根住,浴罢红衣褪残缕”(《青玉案·池亭》);更多的是寻花赏草的闲适风雅:“屈曲成幽,萧条生浄,野草闲花都妙哉”(《沁园春·闲居》),“夜月明前,夕阳敧后,清妙世间标格”(《无月不登楼·种花》),“翠虬夭矫拿苍玉”、“每遇飞雪萧萧,更惊风摵摵,清标可掬”(《真珠帘·栽竹》),“更与月同来,无半点尘俗。冬有寒梅闲相伴,春亦有、幽兰相逐。香足。才露下霜飞,又有秋菊”(《真珠帘·栽竹》);“须次第、春兰秋菊开。在竹篱虚处,密栽甘橘,荆桥斜畔,疏种香梅。山芋芼羮,地黄酿粥,冬后春前皆可栽”(《沁园春·闲居》),这些词句让我们看到了王质参与农耕生活的一面。

词中咏物而不单纯咏物,一些赋写山水、吟咏花月的词作,多借物托意,饱蘸词人的身世之感和爱国之情来写,如:“惯得娇云赶不开,去还来”(《杨柳枝》)与宋金战而复和、岁贡钱物的关系何其相似!“看你飘零,不似江南客”(《一斛珠·桃园赏雪》)兴起飘零之感,却云“不似”,可见人不如物,沉痛中有无穷凄怆感。“无数闲花,尽染啼痕湿”、“吸尽东风,化作垂红滴”(《□□□·闻鹃啼》),这无穷尽的愁,正是家国之恨交织的结果,大有王令诗中“不信东风唤不回”(《春怨》其二)的悲慨与坚毅。代表作有《鹧鸪天·山行》、《蓦山溪·咏茶》等。

特别是不少咏梅词,更能表现王质的品格。他评梅以瘦为美:“从来清瘦。更被春僝僽。瘦得花身无可有”(《清平乐·梅影》)。对梅的赏爱甚至成了他的一种精神寄托:“梅花不遇我心悲,一枝得见,便是一年足”(《青门引·寻梅》)、“肯将情移在,粗红俗翠”(《凤时春·见残梅》)。家里种了梅花,“冬有寒梅闲相伴”(《真珠帘·栽竹》),仍不能让他满足,还常常寻梅:“寻遍江南麓,只有斑斑野菊,梅花不遇我心悲”(《青门引·寻梅》)、“微香来自横冈竹。飞度寒溪曲。落路寻人借问,谢他指向深深谷”(《青门引·寻梅》)、“见汝小溪湾,修竹连疏影。林杪动风声,惊下毵毵粉。见汝大江郊,高浪摇枯本。飞雪密封枝,直到斜阳醒”(《生查子·见梅花》)。疏疏瘦影,标格风流,对梅的不懈寻找,正可看作词人对崇高美学情趣与迥异俗流的雅正人格的追求。

3、咏史怀古词。

《宋史·王质传》云:“质博通经史,善属文。”[3][p12055]王阮《雪山集序》云:“听其论古,如读郦道元水经,名川支川,贯穿周匝,无有间断。”[8]王质曾因张孝祥将推荐举制科,而“著论五十篇,言历代君臣治乱,谓之《朴论》”[3][p12055]。可知他早年即已善于“论古”。咏史词如《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

过隆中、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沈了英雄。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转尽青天粟,无路能通。他日杂耕渭上,忽一星飞堕,万事成空。使一曹三马,云雨动蛟龙。看璀璨、出师一表,照乾坤、牛斗气常冲。千年后,锦城相吊,遇草堂翁。

词中突出刘备与诸葛亮的风云际会,歌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借以鞭挞因循苟且、忘记“靖康耻”的南宋朝廷。《南宋词史》评云:“全词以叙事为主,结合议论抒情。组织得当,井然有序,首尾互应,一脉相通。已开启陈亮以论为词之先声。”[7][p124]

此前李纲曾作“七首奇特的咏史词,借历史上敢于平定外忧内患的英明君主来激励宋高宗振作精神以抗击金人”[9][p135]。王质同一词牌的咏史之作还有《读周公瑾传》、《读谢安石传》,应是有意识创作的组词,从中可看到李纲词作的影响,从中亦能看到王质的经历与感受:“想苍烟金虎,碧云铜爵,恨满乾坤”(《八声甘州·读周公瑾传》),用“金虎”的典故来表达小人谗言所造成“遗恨”的可恶。“疑是彼、八公草木,得神明、相亮不相猜。西州泪,千年犹湿,回望兴哀”(《八声甘州·读谢安石传》),对谢安的成功,作者感触最深的是“相亮不相猜”以及代表真挚友情的“西州泪”。这其中融有王质个人的特殊遭遇及感受。

4、感怀纪行及其他题材

感怀之作主要是抒写去国怀乡及遭受谗言打击的心情。有的写爱国情怀无处施展,有的写遭谗畏讥的心态,都写得真切感人。家国事业之忧时时萦绕心头,甚至梦中也未忘怀。如:“杳杳兴亡成败,满乾坤、未见知音。抚阑干、欲唤英魂,沉沉又没人应”(《万年欢·有感》),“共挽长江为酒,相对同倾。不觉霜风敲竹,睡觉来、海与愁深”(《万年欢·有感》),“沙场老马事无成。泪湿青莹夹镜”、“袖手烟霏小景,回头石岭空城。乾坤遗恨渺难平。目断塞鸿孤影”(《西江月·感怀》)。系念国事的,还有“叹千古兴亡成败,满乾坤遗恨有谁知”(《八声甘州·怀张安国》),“欲为横吹出塞,无处可寻羌管”《水调歌头·饶风岭上见梅》,都是报国无门处境的反映。

王质向往隐逸生活,曾作诗歌《绍陶录》,羡慕陶渊明、陶弘景,“摘其遗文遗事为题,别为词以咏之”[10],在词中主要是借渔父词及咏物词以寄情。词人多次表示要归隐:“眼共云山昏惨惨,心随烟水去悠悠。一蓑一笠任孤舟”(《浣溪沙·有感》),“他时如见忆,江汉一渔舟”(《临江仙·宴向守簇》)。于是,词中渔父形象多次出现。但不可将词人仅作旁观者看,“一寸江湖无可付”(《青玉案·池亭》),分明是牢骚语。王质虽然同陶渊明一样为了寻找一个精神的“栖居地”,但不像陶渊明那样对农村觉得亲切,他的兴趣不在农村,而是抗金事业,隐居是无奈的选择。他写到了渔父令人羡慕的生活:“两岸潇潇芦荻林。水深村又深”(《长相思·渔父》),“一只船儿任意飞。眼前不管是和非”、“遮些快活有谁知。华堂只见灯花好,不见波平月上时”(《鹧鸪天·咏渔父》),“到高歌、风静月明时,谁如你”(《满江红·渔舟》)。

但王质词中渔父的处境并不总是风平浪静,如:“风刚浪猛早收拾。天外莫云黑”(《滴滴金·晚眺》),“恐狂风颠雨岸多摧,舟难舣”(《满江红·渔舟》),“船篷重,拖不起。蓑衣湿,森如洗。想杖头未足,杯中无计。渔网吹翻无把捉,钓竿冻断成抛弃”(《满江红·渔舟》)。除了眼前的风刚浪猛、船篷重、蓑衣湿和寒冷外,还有荒林、晚烟、暮云这些荒凉阴暗的背景,让人心生寒意,也许有着政治上的象征。不难看出,渔父形象显然寓含着作者避患就闲、远祸近福的自我写照。

还有一首表现牧童生活的词作《满江红·牧童》,写牧童的生活非常传神,但作者的着眼点是羡慕那种自在闲适的生活。此词在题材的开拓方面值得重视。

经过以上分析,可见《雪山词》题材较为丰富。像宋金和战、政坛风云、民生疾苦等重大题材,主要表现在诗文中,词中较少反映。这与王质文学思想也有关,他曾说:“第一君门通表,书囊谏草。第二文章扬事业,第三编简摅怀抱。”(《倦寻芳·试墨》)“摅怀抱”排在第三位。词正是宋人普遍用来抒情的,可见词在王质心目中亦处于不受重视的位置。除了友朋交往的情感外,王质在词中所抒发的主要是爱国情怀及个人情感。因为都源自内心,故而写得真切。这也可看出他继承苏轼所开创的以词抒写自我性灵的写法。

注释:

[1]李家树.诗经专题研究[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1.

[2]钱钟书.宋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3](元)脱脱等.宋史:卷三九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6.

[4](明)郭子章.兴国县四贤传序.[A].蒋叙伦、萧朗峰.兴国县志:卷二十四[M].清道光四年刻本.

[5]饶宗颐.词集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2.

[6]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

[7]陶尔夫、刘敬圻.南宋词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8]王质.雪山集:卷首[A].四库全书[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9]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王质.绍陶录:提要[A].四库全书[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王三毛,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渔父词作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言行不一”的渔父
浅析《渔父》中渔父的形象特点
《渔父》的“清”“浊”之辩
浅论柳永词作的“俗”
浅议李清照词风格的变化与时代的关系
渔父:一颗自由的灵魂
论柳永词的开拓意义
关于渔父的观察报告
试论柳永羁旅词的悲秋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