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年度报告(2005年)

2006-01-18张全之陈志浩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9期
关键词:鲁迅文学研究

张全之 陈志浩 魏 苗 崔 玲

一、文学史研究热点透视

2005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百花争艳,硕果累累。与其它年份相比,2005年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自己的特点:研究的问题相对集中,形成了几个明显的热点。尤其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和“纪念《新青年》创刊90周年”两项活动,使抗战文学研究和《新青年》研究形成了令人瞩目的热潮。本文以“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www.cnki.net)收录的论文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有关学术会议和论著,按照专题的形式,对2005年现代文学的研究进行综合评述。

(一)抗战文学研究

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为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研究界举办多次学术会议,围绕“抗战文学”范畴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众多学术期刊也以此为专题刊发学术论文,数量多达五十余篇,形成了抗战文学研究的热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北京香山召开了“东亚现代文学中的战争与历史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韩国、日本、中国大陆及台湾、香港、澳门的八十余位学者出席。此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是从文学的视角来思考战争和战争记忆,探讨战争、战争记忆与战争文学的关系。许多专家在大会提交的论文和发言中,从人类意识的高度反思抗日战争,反思中国传统的战争观,反思中国现当代的战争文学创作,其中不乏富有探索性的观点。《河北学刊》在2005年第5期以“抗日战争的历史记忆与文学”为专题全文刊发了杨义、严家炎、王富仁、黄修己、吴福辉、刘增杰、秦弓等人为本次会议撰写的七篇论文,以期引起读者的关注,并推动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杨义从“东亚学”的角度阐发了战争的历史记忆。他认为今天我们要从文学与战争的关系中,正视和剖析那场沉重的东亚地图的撕裂和反撕裂的争夺,及其至今尚未得到平复的严重后遗症,从中寻求民族以及民族和国家之间正常、健康、友好、互惠发展的历史可能性。“历史记忆之所以成为东亚史和东亚精神史的关键词,乃是因为这种记忆还是一种疼痛的记忆。历史是不会在掩耳盗铃中取得进步的。历史不能在虚伪的掩饰中,而只能在真诚的正视中获得自己的阐释权”。1 严家炎探讨了抗战时期启蒙与救亡的关系,认为在抗日战争这个“救亡”高潮时期,文学中的“启蒙”仍与“抗日”结伴而行,并没有停止。“抗日初期还出现过专门的‘新启蒙运动”。2 王富仁一方面分析了战争记忆和战争文学之间的区别,认为战争文学应当是作家从战争记忆中做出的一种人性反思;另一方面分析了中外战争文学的差异,认为理想的战争文学应当充盈可贵的人类意识和人性意识。中国自古以来绝对化地看待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而不对战争本身进行诘问,过分推崇领袖和英雄的价值,忽略和轻视普通人的生命和意义,缺乏起码的生命意识、人性意识和灾难意识,这便使得中国的战争文学不可能进入到世界一流行列。“战争文学是有分歧、矛盾,由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残杀、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互践踏所诱发和引起的,但它本身绝不应该是所有的这一切,而应当是这一切所激发出来的人类向美、向善、向和平、向世界大同的那样一种感觉的升华。”3 黄修己对战争文学做了深刻的反思,认为我们在政治层面上歌颂正义战争的同时,还应该从人性层面上批判战争。战争文学最主要的不是战争中的宣传鼓动作用,而是通过影响人的感情来提升人性。“我们的战争文学如果不只是去关心具体的战事,不只是为再现战争而写战争”,而是透过具体的战事,去破解人性的命题,“那简直可以写成‘民族命运篇、‘民族精神史,就可以产生伟大的史诗。”4 吴福辉提出了“大抗战文学”的概念,并且深入分析了五种类型的“战争体验”小说。分别为“直接正面描写战事战场的小说”、“深入讽刺反省民族精神病态的小说”、“对战争童年生活再咀嚼再创造的小说”、“以战争的感悟解读历史的小说”和“展示战争独特生存体验的小说”,认为这些作品将战时特殊的体验延伸到对民族性的自省,凝结为战争文学的优秀结晶。“战争的经验经过反刍、提升,可以进行直逼心灵的描绘,可以产生穿透历史时空的思索。”5 刘增杰深入讨论了抗战反思文学思潮,认为在这种反思文学中,一类偏重于对现实政治层面弊端进行揭露与鞭挞;另一类则站在人类的立场,从精神层面对民族惰性进行剖析。“反思是对现实更理性、更深刻的艺术否定。”“民族惰性的清除并非一次抗战就可以完成,它甚至是与生俱来,化入骨髓的隐含的痛。抗战反思文学渗透着一种真理性的现实关怀,它将积淀其中的记忆得以永恒。”6 反思文学是抗战文学结出的成熟果实,其间保留着永具活力的民族记忆。秦弓将眼光投向了已经淡出人们历史记忆的反映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认为表现正面战场的文学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重温这些洋溢着作家的热情,充溢着作家的鲜血的作品,我们“为英烈的浴血奋战与悲壮牺牲而强烈的震撼,为现代文学能有如许不辜负时代的巨大建树而感到欣慰;同时也为现代文学界对正面战场文学发掘与研究的迟缓而深感惭愧”。7 应该珍惜这笔宝贵的文学财富,全面启动抗战文学与正面战场的研究,借以填补现代文学史不应有的空白。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编辑部与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联合主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抗战文学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5月14日至16日在重庆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与会学者在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重大历史意义的同时,对抗战文学的有关内容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其中若干观点具备一定的创新性,能够给受众带来相当的启发。《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文学评论》分别在2005第4期和2005年第5期刊登了这次会议的综述。

首先,会议对重庆文学在抗战文学中的地位给予了高度评价。与会学者认为:“重庆在抗战时期是国民政府所在地,也是反法西斯战争的远东指挥中心,而中共南方局驻扎重庆,领导了抗日民族统一阵线。重庆在抗战文化研究方面拥有丰厚的学术资源。”8 包明德肯定了“抗战时期重庆文化和文学在中国文化与文学版图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指出今后当从中国抗战文学的整体角度来考察抗战时期的重庆文学,以达到全面认识抗战文学的研究目的。”9 张炯指出,作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陪都的重庆是抗战大后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重庆地区抗战文学展开深入探讨,可以在实际上拓展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视野和发展空间。靳明全强调,重庆抗战文学作为重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还是对当时社会人生的推进都存在显著的同步共时作用。对重庆抗战文学进行挖掘和保护,可以在新时期昭示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赵新林认为,在抗战大后方存在重庆和昆明两个文化重镇,较之文学重镇的重庆,学术重镇的昆明因为西南联大的迁入,延续了学院派传统。

其次,专家学者围绕抗战文学的区域范畴,就如何进行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杨义认为,对于中国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应当开拓新的视野以展现民族生存的历史空间。要选取文学民族学、文学地理学等诸多学科视角,打通学科界限,进行“以史证文,以文证史”的联合研究,从而再现中国抗日战争史的历史新貌。他以抗战胜利之后在上海出版的《中国抗战画史》为例,指出抗战文学研究仍然需要进行“重绘中国文学地图”这样的学术探索。冯宪光就重庆抗战文学如何进行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他认为,重庆作为中国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毫无疑问是一个有关边缘文化向文化中心迁徙的地理学问题。随后具体分析了重庆能够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文化中心的复杂原因,探讨了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与以延安为中心的解放区之间从文化到文学的互动关系,进而得出重庆抗战文学的文化地理中心位置的确立实际上也进行了中国的地方文学地理建构的结论。王保生通过对抗战文学研究进行总体评价,指出以前的有关研究大多是以抗战时期的延安文学为参照系来审视整个抗战文学,这不免会带来某些弊端。因而对于抗战时期的不同区域应该因地制宜,运用不尽相同的方法来进行相应的研究,由此必须扩大抗战文学的研究视野,可以对不同国家出现的同一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文学领域的探讨,如中国抗战文学与苏联的反法西斯文学之间的多侧面比较研究。周晓风从战争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关系出发,来考察抗战文学及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二十世纪上半叶,战争充斥人类社会,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心灵;战争滋生仇恨、苦痛,使人的精神世界降至冰点。战争的过去并不意味着战争心理和战时体制马上消失,人们要花费昂贵的代价才能走出战争的阴影。从这个意义上讲,战争和战争文学是有其局限性的,战争文学是一朵真正的“恶之花”,直接影响到战后的文学创作和文学观念。因此,研究战争文学也是为了扬弃战争文学,理想的战争文学应该是对于战争的美学否定,而非一味追求对于战争英雄主义的歌颂和悲壮场面的展示。董运庭从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传统出发,要求把握古代文学与抗战文学之间的内采联系。董乃斌提出唐代边塞诗雄浑的诗风对于此后进行战争题材的悲壮书写,包括抗战诗歌创作在内,都会发生潜在的影响。陈忻认为南宋豪放词所凸现的爱国情怀对于抗战诗人的人格重塑与个人吟唱发生了激荡诗情的审美牵引。王于飞以追溯战争文学的中国叙事传统为目的考察了敦煌变文中的战争描写,来揭示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中的战争元素对抗战文学创作影响的痕迹。黎湘萍强调,台湾文学作为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抗战时期的文学创作应当纳入我们的视野。同时又提出进行朝鲜半岛文学、东北沦陷区文学、东南亚殖民地文学、台湾文学的横向比较研究,从而发掘日本战争罪恶和文化暴力给各地人民带来的灾难和在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文学表现。

抗战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悲壮而辉煌的一章。其前奏曲究竟起于何时何地,是抗战文学研究必须厘清的重要史实。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几乎所有的新文学史家都认定抗战文学是随着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而同时发生的;到了80年代,又有一些新文学史著作认为“东北作家群”在“九·一八”以后的创作是抗战文学的先声。陶德宗的论文提出新颖的观点:“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抗战文学的初潮根本不是‘东北作家群在30年代初、中期的创作,而是发端于20年代日据时期的台湾新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早出现的抗日小说也不是萧红的《生死场》和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而是20年代中期出现于海峡彼岸的《一杆秤仔》(赖和)和《光临》(杨运萍)等作品。”10作者认为,从20年代的台湾新文学到30年代初“东北作家群”的创作再到“七·七”事变后抗战文学的大潮在中华大地上汹涌奔腾,正是整个抗战文学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走过的从局部空间向全国范围扩展,从初潮涌动到大河奔流的历史进程。据此重绘二十世纪中国抗战文学地图,才能反映抗战文学的全景风貌与流变态势。

许多专家学者对于抗战文学研究也提出了某些中肯的建议。石天河指出,对抗战文学的研究,除了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之外,还应讨论商榷抗战文学作品的评价准则。作者认为“应该考虑把和平主义、人道主义、历史主义的原则,结合在对抗战文学作品的分析与评价之中。”11 要避免单纯的`爱国主义评价从而导致中日民族仇恨的过度渲染。教育青年一代用历史主义的眼光看待问题,认识到历史没有终结。抗战的伟大胜利,为我们带来民族复兴的契机,但历史的胜负,没有最终确定。世代中国人民继续努力奋斗,才能保住“战胜者”的地位,倘若迷醉于“巨龙腾飞”的幻象而不思进取,那么,再次遭受蹂躏屠杀的惨剧随时都可能重演。孙倩以1940年到1945年在重庆出版的与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有密切关系的报纸副刊《新蜀报·蜀道》为对象,考察其运作机制、编辑方针、对文艺论争的态度等,“讨论由文协主刀的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话语在转移到作为大众媒体的报纸文艺副刊时所遭遇到的问题、挑战及其回应,了解抗日统一战线话语下的文学空间在战时重庆的生存状态,以及它在构建重庆文坛生态时的地位与作用,”(P85)12从而揭示国统区抗战文学的一个不同面向。

(二)《新青年》研究

2005年是《新青年》创刊九十周年,为纪念这一五四文学的旗帜,学术界召开了一系列会议,以《新青年》为中心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2005年6月11日至12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北京大学和暨南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新青年》暨现代文学高层论坛”大型学术研讨会,在广州暨南大学召开,有七十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的主要议题有:第一,对《新青年》办刊理路、传播途径和方式等进行考辨、剖析。杨洪承提出了《新青年》办刊过程中所创造的五个模式:“以杂志为中心构成的群体凝聚的模式”、“‘运动的话语模式”、“以民族、国家为焦点的激进的思想启蒙模式”、“文化与文学的关联模式”以及“公共空间的模式”。第二,对《新青年》与文学之间关系的讨论。朱寿桐以详实的资料考证梳理了前期《新青年》的文学性内容。他认为,在1921年完全成为政治理论刊物之前,《新青年》在推动和运作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过程中对文学问题关注最多,并通过理论与批评、翻译与介绍、创作与研究等各种文学活动,对新文学的建设和探讨,对新文学传统的建立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直接酝酿并促成了中国新文学传统的终极确立。第三,对《新青年》思潮、理念以及相关现代中国文化思想的宏观思考与探究。吴炫反观新文学百年发展而反思文学走向现代化究竟意味着什么,指出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现代化问题不是新与旧的问题,而是存在性质的改变与否;新文学与旧文学的关联应该是思考中国文学的重要起点;二者的关联即在于“文以载道”,《新青年》是以新的“文以载道”淘汰或置换了旧的“文以载道”;如何在尊重“文以载道”、尊重新的传统和教化的格局里保持中国文学的独立性,是中国现代性文学发展值得思考的问题。第四,对《新青年》思想文化内涵的某一方面的具体、深入的反思与研究。如严家炎论述《新青年》对家族制度的批判问题,梳理了中国家族制度缘起与发展的历史,指出士农工商四民中的主体士与农即是自发地依附于家族制度的;并由古到今、由历史到现实、由文学作品到社会现象,列举家族制度对民族、对国人思想、观念、心理上的戕害。第五,回到历史原场和刊物原本对《新青年》进行还原研究,及对其相关主题的历史地同情地理解。郑家健认为,回到《新青年》具体的历史语境和状况中,恢复它的本来面目和复杂性,在历史的相互关联中通过具体分析和实证考察才能切实说明《新青年》的重要性。最后,温儒敏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当下学术界、思想文化界存在着相对主义和平面化思潮,及无中心、无焦点、无对话、对历史文化随意解构的混乱状况,当下社会文化也存在着粗鄙化与精神焦虑问题,对这一切,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工作者应该作出建设性的回应,不应该只关注自己的理论和学术,也要关注社会效果。”(P198)13

2005年10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在北京共同举办了以“《新青年》与当代中国”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隆重纪念《新青年》创刊九十周年。与会专家学者就《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青年》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新青年》与中国共产党创建、《新青年》与中华民族道路的历史选择、《新青年》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新青年》对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的思考等课题,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进行了深入地探究。

2005年有关于《新青年》的论文多达七十余篇,其中不乏创新之作。

朱寿桐在论文中着重研究鲁迅和《新青年》同仁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鲁迅与《新青年》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人生道路、人生观念和态度、社会观念和文化价值立场等方面,均深受这一群体的影响。但是,鲁迅同时又与《新青年》同仁保持一定距离,并且带有批判的眼光和审视的态度。这和鲁迅对待自己故乡的复杂态度是一样的。鲁迅实际上是将《新青年》当作自己的思想家园和精神故乡。”14 作者指出,对于一个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而言,他自然有自己的人生故乡,更一定有自已的思想故乡;考察出他的人生故乡的文化特征有助于解读他作品产生的时空背景,揭示出他的思想故乡则有助于解读他的作品本身。

无政府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二十世纪之新主义”的面孔引起了中国人的注意,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译介和宣传。张全之在论文中通过对新史料的大量发掘,论证了无政府主义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作者认为,从文化传承的脉络和文化主张来看,《新世纪》与《新青年》最为相似。在理论主张上,也存在着继承关系。吴稚晖等人利用《新世纪》“将无政府主义这一激进的政治思潮转化为文化革命思潮,从而使其成为五四文学革命的先声。”15 ,多年来,无政府主义一直被历史所遮蔽,学术界对于它的研究并不充分。通过本文,我们可以透视以《新世纪》为阵地的无政府主义和以《新青年》为阵地的五四文学革命之间不可分割的历史关联。

张宝明在论文中从文本出发考察《新青年》杂志与新文学的关系。重点探讨“新青年派”知识群体如何在陈独秀、胡适的引导下走上了文学革新道路。“如果将中国现代文学‘人的发现之关口前移,我们会发现,尽管在陈独秀和胡适两位新文化运动的巨头那里有‘言之有物的歧异,但在新文学发生的一刹那却有着惊人的相似:科学观念指导下的创新。”16 只是由于两人思想背景以及对文学与科学关系理解的差异,才有其在开端时的交锋。回到历史现场并认识中国新文学谱系生成的基因,会更有助于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文章从未雨绸缪——新文学的酝酿,山雨欲来——新文学的怀胎,以及新文学在“言之有物”与“写实主义”和文学之“物”与科学之“物”之间的双重两难等方面所映现的文学理论图像中寻找新文学的盘根错节,梳理出中国现代文学生成的原始谱系。

从知识经济学的视角探讨《新青年》的分化以及南下与北上之争,是对以往所有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文化与政治”歧义论的超越与挑战。张宝明在另一篇文章中回到历史现场,指出《新青年》知识群体在喋喋不体的争论背后有一种“金字招牌”情结割舍不断。“从经济学的经营理念上去探讨这样一个辉煌杂志成功的商业奥秘,揭示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双效的运作方式,不但是思想史研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对今天守望人文阵地的学者也是一种历史的昭示。”17 如果说当初《新青年》的主编是为了糊口,有浓重的经济成分存在的话,那么当其由“穷”经营为“达”的状态时,他们就不再满足于“独善其身”而是“兼济天下”者了。从“同伙”到叫“同仁”再到“同志”,他们的启蒙志向愈来愈浓,由最初的基本需要到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新青年》“浇铸”成名牌之后除却“物质的股份制”,还多了一抹“精神股份制”色彩。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出现了一些质疑乃至否定《新青年》历史功绩的主张,这些主张作为理论争鸣是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若因此把现当代文学史上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曲折都算到《新青年》的头上,也是有失公允的。为了加强和拓展对《新青年》与新文学关系的研究,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北京大学中文系和暨南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新青年》与中国新文学”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11日至14日在暨南大学召开。《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在2005年第9期选登了此次研讨会的有关文章。这里选取其中两篇进行介绍:

宋剑华的论文指出:在以胡适为精神领袖的新派文人的运作下,《新青年》以激进的改革思想与平和的说理态度,以语言、诗歌和戏剧的变革为突破口,最终完成了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胡适与《新青年》营造了一个传统文化现代言说的时代氛围,同时也开启了中国现代知识界主观“误读”西方的先河,由此而造成的历史弊端,对于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极为深刻的潜在影响。比如他们把儒家的“仁学”理念直接等同于西方的人道主义思想,淡化人神对抗的文化变革内容,以及将一部西方现代文明史机械地理解为“人文主义”单一性词汇概念等等,基本上都是偏离西方人文哲学原本内涵的“中国式”心解。“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史与中国文学史,正是在这种传播‘西方与‘误读西方的悖论逻辑矛盾中,获得了它极其独特的‘现代性活力。”18

李俊国与何锡章的论文分别从思维方式、价值形态、话语特征等层面论述《新青年》的新文化元典精神。文章认为:“中西古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科学精神,启蒙思想,人的发现的价值形态,开放语态以及矫枉过正策略的话语特征,构成《新青年》作为新文化元典的基本精神。”19 作者进而分析了新文化元典精神对五四文学现代审美方式的影响。文章最后强调:《新青年》不是单一封闭式的、静态书斋型的纯学术理论,因此,当今学界不能简单地以某一后世学理概念和学术体式的范畴理路去“匡正”或“反思”,甚至“解构”《新青年》作为新文化元典的存在意义。

总的来看,无论从广度、深度,还是从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来看,本年度的《新青年》研究都有很大的突破与创新,这是值得欣喜的现象。

(三)左翼文学研究

2005年“左翼文学”研究也在不断升温,重要论文有五十余篇,形成了“左翼文学”研究的新局面。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左翼文学思潮事实上存在着内在矛盾。贾振勇在论文中以文艺自律性与意识形态总体性的关系为学术基点,以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意识形态观念为核心,揭示了这一观念的实用主义姿态和乌托邦想象的紧张对立,揭示了理性僭妄是意识形态霸权形成的根本精神因素。作者指出,经过左翼十年的传播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成为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的核心理念,不仅改变了五四以来中国文学发展的航向,而且对日后文学实践的各环节产生了深重影响。经验教训的背后,是这一观念形态在中国本土化和泛化过程中自身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极力强调文学在实现意识形态总体目标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忽略文学更为本质性的存在要求,以意识形态总体性要求压抑了文学的自律性要求,文学的独立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就赤裸裸地退化为意识形态附属物。这一矛盾带来的结果是非常清楚的:“左翼以政治意识形态的绝对意志和机械想象,将文学拽上革命战车,却忘记了革命战车总是踏着横飞的血肉滚滚前行。左翼自以为赋予了文学以前所未有的能力,殊不知是在用尽平生气力只举起了一个空心的纸灯笼,只会引导文学走向终结,而且也是为意识形态想象自掘坟墓。”20

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及其内在悖论,与日本文学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陈红旗在论文中指出:“在中国左翼文学发生过程中,中国知识分子的‘日本体验为中国文艺界带来了新的生命感受、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异域文化,同时,它激活了中国左翼作家的强国梦想、革命欲望和建构无产阶级文化的诉求,这对于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意义重大。”21

以鲁迅为首的一部分左翼作家及其在左翼运动中采取的姿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托洛茨基关于文学与革命的关系的理论影响。托洛茨基的“同路人”理论成为鲁迅等人对抗和修正左联初期关门主义倾向的话语策略;他的关于革命语境中艺术独特性的论述被以鲁迅为代表的若干左翼理论家认同。此外,在左翼文学中引起共鸣或反对的还有他的对无产阶级文艺的取消主义态度。方维保的论文对此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中国左翼作家对托洛茨基的态度是暧昧的,一批眼光长远的学者曾借用托洛茨基的“同路人”理论对抗和修正左联初期的关门主义倾向。虽然左联的关门主义和对同路人的拒斥尽管由于主要领导人的原因而贯穿始终,但托洛茨基理论无疑为鲁迅、瞿秋白和茅盾等人抵消它的消极作用提供了理论的工具和现实的策略。与这种对于托洛茨基“同路人”理论认同相应的是,以鲁迅为代表的若干左翼理论家对托氏若干方面艺术理论的心仪。托洛茨基对列宁等人的文艺论断进行了精密的修正,也的确更合乎文艺创作的历史实践。“托洛茨基强调共产党对于文艺规律的服从,很显然为鲁迅反对周扬对文艺的过度干涉提供了一件有力的理论武器。”22

“左翼文学”理论中的“时间”溯源也引起了某些学者的兴趣。冯尚从上世纪20 、30年代五部经典文本(批评和作品)入手,说明左翼文学的思想基础和经验世界是奠基于五四文学的审美记忆和思想推理之上,而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周作人、鲁迅分别从知性和审美塑造了“时代精神”——五四时间。“所谓的‘五四时间是个虚无的观念,这个具有现代性基本要素的观念为新文化的创生开辟了道路,但是道路并不等于意义。周氏兄弟先后对‘五四时间的反省强烈透露出他们对开路的不安。”23

“左翼文学”曾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遭受研究界的冷落,但在2005年的研究中,左翼文学有渐成显学之势,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关注的学术现象。

(四)五四文学研究

五四文学革命爆发已近九十年,学术界对五四文学的关注持续升温。2005年,有关五四文学内容的论文多达六十余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这些论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场惊心动魄的革命那强劲的脉搏和坚定的脚步,倾听那穿越历史的悠长回声。

袁良骏在论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两个翅膀论”颇为流行。提倡者认为,“五四”文学革命对鸳鸯蝴蝶派(“鸳蝴派”)批评不当;“五四”文学革命提倡“文学为人生”也不当;“游戏”与“消遣”才是文学的基本功能;批评“鸳蝴派”等于砍掉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翅膀;《文学研究会宣言》对“鸳蝴派”的批评无异于“一座大山”,而现在是推倒这座大山的时候了。乍一听,“两个翅膀论”颇有蛊惑力、吸引力。一个翅膀怎能飞行?可惜的是,“两个翅膀论”只是一个诱人的漂亮口号,它的实质则是对“五四”文学革命的根本否定,它是一个只能让中国文学开历史倒车的文学低俗化的口号。“以‘鸳蝴派为代表的民国旧小说表面上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衣钵,但从总体上说,它属于中国传统文学的强弩之末,从形式到内容,它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的时代需要了。”24 “五四”文学先驱所以要对它大力扫荡,正是基于这一点,而“五四”新文学所以能取而代之,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这是不以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规律,这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至于以“两个翅膀”之名来攻讦“五四”文学革命,给“五四”文学革命抹黑,就更是螳臂挡车了。

五四文学研究,一方面要在理论上不断深化,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史料和史实上有所发现。王海霞的论文将长期被文学史忽视的潘大道作为研究对象,考量其文学主张的文学史意义。其目的不只是为了发现一个新的研究对象,更是为了反思五四文学革命本身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潘大道较早地对五四文坛上盛行的“言文一致”论调提出质疑。他针对当时盛行的将文言与白话截然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文言与白话之间并无确切的界限”;针对文学革命先驱者们的绝对“言文一致”的文学语言观,潘大道从文学语言的角度出发,认为真正的好文学并非产生于“言文一致”时期,而产生于“言文接近”时期;针对文学革命的激进论者所主张的“重质轻文”、“重普及而轻艺术”、重文字的功用而轻文学艺术美感的观点,潘大道指出文字不等同于文学,真正的文学是一种艺术,应该在达意之外还要下一点别的功夫,不仅要达意,还要有美感;针对白话诗粗浅率直的特点,潘大道也提出了极为中肯的批评和建设性意见。在对潘大道文学主张进行系统阐发的基础上,作者指出:“或许是因为潘大道的早逝,或许是其反拨的时机还不成熟,或许是新文学早期激进的文学主张和新月派等后来者的文学声势都过于煊赫,所以人们常常津津乐道于他们对现代文学的贡献,却很少有人提及潘大道的这些文学主张。”25 这不能不说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点遗憾。

“五四”作家怀疑和批判的文化立场决定了“五四”文学审美思维的求异矢向。倪婷婷认为,创作者否定性的视角、逆反的思路、“扬恶”的颠覆理念,以及审美思维结构中对立冲突的原则,直接挑战了以肯定性为主导的传统审美精神。但是,“五四”审美意识的变更尚无法彻底摆脱传统认同性思维的渗透,“这不仅体现在作家对文学功利目的和伦理价值尺度的强调,也反映在他们思维过程中对主观想像力的排斥以及在人生终极命题探索时的浅尝辄止。”26 求异性思维在突破传统过程中的超越和变异,致使“五四”新文学的审美选择呈现出多重复杂的特征,作者在大量分析作品的基础上,对此进行的系统分析,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从“白话文学”的倡导到试图建立白话诗格律的努力中有一条清晰的线索,那就是对白话文学自身形式问题的关注,以及从形式上完善白话文学的努力。泓峻认为,“现代文学中围绕文学形式与技巧问题的争论,应当被视为五四文学修辞论层面的展开,而不应当是五四文学精神的反动。在后来对五四文学的解释中,其修辞论层面要么被漠视,要么被曲解,这与人们对五四文学精神内涵的片面理解有关。”27 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特定的社会机缘以及由此引发的文学观念的变化,使得试图从形式上完善白话文学这一努力被边缘化并最终被迫中断。对于中国白话文学自身的发展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五)京派文学研究

2005年关于京派文学的研究论文亦多达五十余篇,足可见这个现代文学史上的传统流派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老舍是京派文学的经典代表,是北京文化精神的守望者。刘勇指出,“北京文化不仅是老舍真切的人生记忆,而且是他热切追求的生命理想;他从对人的态度、满人的秉性及市民的宗教精神诸方面揭示了北京文化深刻而丰富的底蕴;老舍作品对北京文化的准确阐释确立了‘京味文学的价值和地位,并以此见出北京文化及其发展对老舍小说及“京味”文学的影响和制约。”28“京派”的审美追求不只是某些个性化的或地域性的色彩与味道,它更注重人与整个社会、与大自然的整体关系。至于“京派”与“京味”的关系,学术界基本认同“京派”不完全等于“京味”的说法。文章作者甚至说“京派”完全不等于“京味”。从上个世纪30年代的“京派”直到今人的“京味”,一旦过于追求自我与个性,过于看重地方色彩与风味,它的局限也就充分表露出来。尤其是眼前的那些“京味”十足的作品,在那些纯正的京版语言、刻意表现的京城市民社会生活及风俗民情的背后,透着一种单薄和虚弱——它缺乏那种宽厚的人性关怀,那种深层的文化意蕴,那种犀利的社会批判——而这正是“京派”文学的文化底蕴。

在京派文学的意象系列中,“桥”是一个具有鲜明特征和独特审美情趣的符号化意象,它既凝结着作家对男女爱情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又包含着他们对世界与人生的哲学思考和探索,同时还启示了他们进行文学创作的跳跃思路和风格,而所有这一切,不仅表现了京派作家对桥意象的中外文化积淀的继承和吸收,而且也表现了他们对这个意象内涵的增加和丰富。阎开振在论文中对此进行了论述。他认为,“当自然或者某种自然物进入作家的视野并进而形成文学意象的时候,它同时也就承载了作家的某种情感和心理。而一个文学群体或流派对某种意象所做的集体选择,自然也就表现出他们相同或相似的情感趋向和文化心理。”29 其中的“桥”,即是这个自然意象系统中最具亮色而又有意义衍生性的符号化意象。桥作为被水、河阻断了的道路的连接物,它与路也就有了天然的联系,并因此成了京派作家精神之路的象征。

从写作立足点来看,我国文艺历来存在着两种类型:一种为“时事”,也就是以白居易为代表的“为时而著,为事而作”;一种为“趣味”,或表达作家某种情趣,或传达某种理趣(如《世说新语》、《警世通言》)。然而要求艺文有趣味却一直是千古文人心中难以割舍的一份情愫,在某种程度上是顽固地为自己谋求一份“自留地”,只是一直没有找到理论阐释的路径而无法合理化。汤奇云指出,“上世纪30年代,京派作家凭藉其丰富的文学创作实绩所提供的自信,并在西方现代文艺思想烛照下,终于完成了对这种艺文趣味的逻辑诠释,初步建构了我国民族文艺理论体系的又一现代性知识体系。他们把这种艺文趣味概括或提升为‘艺术性,而这套关于艺术性的产生的知识体系也一直在私下指导着当今人们对现当代文学的创作和阅读。因此,有必要对京派文艺思想进行重新认识。”30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坛中,京派是一个有着独特艺术个性的作家群体,他们紧承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宽容风度,身染经院学风,文化心态显得雍容恬淡,体现出荆楚文化的余韵。罗昌智在论文中指出“京派作家在人生理想、审美情趣、艺术风格上都与荆楚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眷恋自然、寄情田园、崇尚人性、交于虚静、冲和淡雅、和谐有致的文学气质同荆楚文化的内在精神达到了一种契合。”31 远离现实、淡化政治是他们的人生理想;淡泊宁静、向往闲逸是他们的情感指向。他们在创作上追求的是一种纯美的艺术境界,注重表现边地风光、人情人性、乡土风情,往往以乡下人的眼光在乡村与城市的对照中构建自己的审美天地,与社会现实保持明显的距离。

(六)海派文学研究

现代文学史上与“京派”文学相对应的“海派”文学由于其现代性的彰显,多年来一直得到研究者的青睐,2005年有关于“海派”文学的论文也多达四十余篇。

“报刊媒体可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催生剂,而具有商业气息的海派文学总是经由报刊进入读书市场的,先锋性的同人海派杂志有助于推动新潮,但如不与流行结合便难以为继,海派画报的市民文学化以及海派文学杂志的画报化,是海派报刊兼顾通俗流行与品位的行销策略,与海派文化具有同构性的上海小报,其文学以饮食男女为基本主题,在趋新趋美、实用实利、琐屑媚俗之下,也不动声色地给市民们带来新的观念,一定程度增进着都市的文明。”32 吴福辉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首先,新潮、流行色和同人刊物性质的不断消长;其次,画报的文学化和杂志的画报化;再次,出现海派文化渗透下的小报。先锋刊物——画报和画报倾向——小报的广泛存在,它们在上海曾经发生过的海派文学与现代报刊之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学媒体系统。先锋促发了现代感觉,画刊造成具象的通俗效应,刊物文学趣味的泛化提高了品位,而小报给城市带来全方位的市民大众接受。这些历史留下的经验,现在想来仍感余味深长。

李楠在自己的论文中着重对小报文学给予了关注。“小报文学”与晚清暴露和狭邪文学、民国鸳鸯蝴蝶派文学和海派通俗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评价小报文学时,“既要注重它作为文学本体的艺术价值,同时兼顾市民大众文学的性征。小报在新文学的压力下,无论是语言运用,还是叙事行文都采取新旧调和的姿态。小型化文体的场面集中与共时态的结构方式,为小报所负载的媒体功能提供了绝大的可能。”33 另外,小报的媒体性征要求小说同生活实录性内容相结合,同时要求结构上由长时段向横截面转移,用最经济的手段,描写事实中最精彩的一段,使读者能够从一个小小的侧面透视到整个市民社会的状态,感悟到广人市民的所思所见。小型化文体的场面集中与共时态的结构方式,就为负载这一功能提供了绝大的可能。

现代人的存在危机更多地体现为精神孤独,心理焦虑,理想与可能生活的紧张,无法确认对世界与自我的信仰等。张艳梅对此进行了关注。她在论文中指出,以徐訏、苏青、张爱玲、无名氏为代表的海派市民小说作家,为我们铺陈了一幅充满欲望与理性冲突、现实与理想对立的世俗生活图景。“小说通过对日常生活意义的揭示,以及存在自身无意义的克服,再现了个体精神性存在中蕴含的焦灼与困扰,包括都市漫游者的精神危机,情欲与理性的较量,爱与无爱的永恒对立。作家从心理世界的纵深处反身向外,揭示现代人所面临的伦理困境与超越的可能。”34 作者通过显性结构——都市生活与精神漫游,隐性结构——自由人性与传统伦理,情欲与理智的较量,精神危机与精神寻找,心理世界的缩微与放大,德育途径的优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上海现代小说创作群主要有通俗、现代、左翼三大类型,他们以各自的思想立场、价值取向、创作观念和艺术追求支配自己的创作,解读上海现代文化形态。贾剑秋指出上海现代小说正因为上述原因而形成三种类型和对上海文化形态解读的三种版本——“新旧杂陈的花花世界,华服遮盖下的丑陋躯体,世纪末的病态梦魇者,患着文明病的荒谬存在:贫富、正邪交织成的生活之网,资本竞争、阶级冲突、民族搏杀的场。”(P129)35 这三类上海小说以不同的审美眼光透视了现代上海文化形态,从不同的艺术尺度评判了上海现代城市文化表现,反映了上海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快速吸收、杂取种种、不择好坏,而形成的多变、紊乱、时髦和病态的不同层面与侧面,说明上海在成为中国近现代最开放的城市和现代文明传播重地的同时,也成为社会经济文化畸形繁荣、文明陷入病态的丑恶渊藪。

(七)晚清文学研究

近年来,学者王德威提出“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论断。在此影响下,晚清文学备受关注。学者试图从晚清文学中,捕捉到中国新文学的迹象,“见证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一端”。36 2005年关于晚清小说的论文有二十余篇。

晚清小说家们的政治热情,使他们在作品中尽情地展开对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由此形成了乌托邦小说的创作热潮。张全之结合大量作品,分析了晚清文学中极为盛行的乌托邦模式,认为“在这类作品中,现代科学与民主制度占据着重要地位,启动了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的征程。但遗憾的是,这些作品都将表现的重心置于社会制度的建构上,没有给个人预留出足够的位置,没有摆脱民族主义的束缚,从而使这些作品显得空泛、粗疏。”37

中国“小说学”的兴起,是晚清政治变局的特殊机缘所造成。骆冬青指出,小说被推为文学之最上乘,折射出深层的政治意识与精神秩序的变化。政治意识形态功能被突出地强调,一方面,是西方小说观念传入的结果;另一方面,是中国小说“载道”观念的深化形成。西方小说学与中国小说的内在精神,在政治教化中构成了遇合和互动。“从中国古典小说中寻求精神资源,导致了对于伟大传统的再发现与再审视。晚清小说学由此而逐渐摆脱泛政治化的倾向,回归学术本位。与此相应,在小说创作领域,也针对政治意识形态的假像,提出了解构性的观点。政治教化的需要及其逻辑发展,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学术奠立丰富而复杂的基源。”38

作为晚清新小说类型家族中的后起之秀,翻新小说创作在1909年度达到高潮,从而成就了一种新的小说类型。“翻新小说借鉴政治小说、科幻小说等小说文体的写法,承继传统小说的模式,整合融汇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体特征,并以其独具的文体优长取得了骄人的创作成就,谱写了晚清新小说最后的辉煌乐章。”39 胡全章对此进行了论述。翻新小说用来指称晚清出现的一批书名袭用古典名著而冠以“新”字,实则只是在古典名著中借取一点历史因由而随意点染,意在藉旧著以翻新的小说。其始作俑者,据阿英推测大概是吴研人的《新石头记》。在作者看来,翻新小说不仅不是“文学生命上”的“自杀行为”和“新小说”的“反动”,反而因其以貌似拟旧的形式,行批判现实黑暗、鼓吹宪政改革、描绘社会理想之实,从而具有了重要的社会思想意义,成为晚清新小说创作实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套用阿英的话说,“窥其内容,实大有可观者”。翻新小说在时间上打通古今界线,在空间上打破中国与外国、地球与星球、人间与仙界、太空与海底,将古人与今人相杂、古事和今事相间,从而构成了一种“未来完成式”的叙事结构。然而,翻新小说经历了1909年度的尽情狂欢之后,在二十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刚刚来临之际,竟然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或许是社会剧变导致民初读者的阅读期待视域发生转变的缘故,但翻新小说作为一种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性的文体存在,还是有其顽强的生命力,近一个世纪以来,其影响一直不绝如缕。

(八)台湾文学

2005年对于两岸关系来讲是不平凡的一年。4月,时任台湾中国国民党主席的连战访问大陆,实现了五十多年来国共两党元首的首次会晤。随后,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相继访问大陆,开启了两岸交流的新局面。与此同时,台湾民进党加紧台独分裂活动,与两岸人民渴望合作的愿望背道而驰。在文学界,台湾文学也引起相应的关注。

华中师范大学江少川所著《台港澳文学论稿》,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4月出版。本书对台湾、香港、澳门以及海外华人文学主要流派进行了集中的评述。全书共分四辑:第一辑“台湾文学篇”,内容包括《当代台湾小说的流派与婵变》、《乡愁母题诗美建构及超越——论余光中诗歌的中国情结》、《白先勇小说诗学初探》、《台湾诗坛三架车》、《台湾乡土小人物的代言人——黄春明小说漫评》、《转型期新生代小说家姿态——黄凡、吴锦发、张大春小说论》、《才华可怕的小说家王幼华》、《耕耘在乡土文学的原野——评洪醒夫与宋泽莱的小说》、《女性文学的先行风景——郭良蕙小说简评》、《勇闯性禁区的女作家——评李昂的小说创作》、《展现平凡女性的生存写真》、《高阳历史小说的悲剧意识》、《高阳历史小说品格三题》、《古龙武侠小说的艺术世界》、《隔海的情思风采——评张放的散文近作》等。第二辑“香港文学篇”,评述了侣伦、西西、东瑞等人及其作品特点。第三辑“澳门文学篇”评述了陶里、寂然、林中英等人及其作品特点。第四辑“海外华人文学及其他”,既评述了少君、严歌苓等人及其作品特点,也记录了几次文学学术研讨会情况。

2005年有关台湾文学的论文达四十余篇。

当前,在大陆学界,关于台湾现、当代文学史的学术研究和教学,远远落后于其当下情况的变化,在研究和教学的内容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包括史实的描述与阐释错误,对史实的意义重视不够,不少的重要史实被遗漏,而当下的复杂文学现象几乎是一片空白。因而,原有的整体性框架或者说体系显得陈旧、过时,也因为有错误和遗漏而站不住脚。赵遐秋在《当前大陆学界台湾文学研究与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进行了客观分析。她指出,学术界对某些史实存在着错误的描述和阐释。比如以往我们的一些论著,认定叶石涛是著名的甚至权威的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对他在1977-1978年台湾乡土文学论战中的言论,不仅是搬过来用作描述和阐释那场论争的话语,而且是当成判断那场论战是非的金科玉律,甚至还刻意歪曲事实对此人加以美化。事实上,人们误读了叶石涛的文章《台湾的乡土文学》、《台湾乡土文学史导论》,以及后来所写的著作《台湾文学史纲》。叶石涛在自己的文学史著作中曾经宣扬导致“台湾的文化民族主义”发展和“分离主义”的“新台湾人意识”。此外,我们对某些史实的意义重视不够。1947年11月到1949年3月,以《新生报》的《桥》副刊为主阵地,引发了一场大争论。白少帆等主编的辽宁大学版的《现代台湾文学史》提到了《桥》发表文章“对日据时期的新文坛进行了初步总结”,实属难能可贵。可惜,他们对这一事实的意义开掘仍然不够,以至于重要史实出现遗漏。比如,关于日据时期的“皇民化运动”和“皇民文学”,我们众多的学术论著,无一例外地遗漏了当时围绕着“狗屎现实主义”展开的一场论战,那场论战表现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当局和“皇民文学”的汉奸文学势力勾结在一起对台湾新文学的摧残,以及台湾爱国作家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

台湾当下的复杂文学现象在大陆的研究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我们以往的研究成果里,对于最近这二十来年的台湾文坛上的“统”、“独”之争,从未涉足,目前大陆有关台湾文学原有的整体性的框架陈旧过时。“大陆学界原有的台湾现、当代文学史的建构,需要有一个彻底的反思。即使是对一些作家作品的评价,也必然会在全新视角的关照下发生变化,需要重新进行价值判断。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谁也回避不了的问题,就是:重写台湾现、当代文学史!”40

此外,华侨大学学报于2005年第4期开辟了“台湾文学研究前沿问题专辑”,刊登了刘登翰《关于台湾问题答客问》、朱双一《台湾文学“现代性”研究的提出及回顾》、刘晓新和朱立立《台湾文学批评的后结构转向》、李诠林《“转换”、“流散”、“隐喻”、“抗争”与日据时期台湾文学》、蔡志诚《文化视域、历史脉络与文学的精神测绘棗台湾文学研究的新空间》等论文,集中讨论了台湾文学研究的一系列前沿问题:“当前台湾文学的主流;‘重写台湾文学史;台湾文学的史料发掘的意义;祖国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现状与新空间的展开;‘现代性与台湾文学研究;分析台湾文论的后结构转型及其影响;提出从文本的语言形态进入日据时期台湾文学研究的理念。”41

战后初期台湾文化和文学的状况值得研究和关注。徐秀慧(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国文系)对此进行了论述。文章意在厘清台湾战后初期( 1945-1949)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等权力场域对文学生产的影响,以二二八事件为分界,分析二二八事件前后报刊、杂志所形构的文化场域中,两岸文化人如何各自在其所占据的文化“位置”,争取文化生产的支配权,与国民党官方的文化宣传进行意识形态与文学内部美学的斗争。“对这些问题的厘清,首先将有助于理解战后初期的文化人,在尚未经过后来国民党官方意识形态压制时,他们如何对日本殖民地时代的台湾文化遗产进行评价,如何思索台湾文化的主体性与现代性的问题;其次将有助于对战后台湾文学发展的结构性社会因素有更清楚的认知。”42

近年来,台湾学界一直存在着台湾文化与大陆文化并非同源的论调。甚至认为台湾文化起源于日本。台湾作家陈映真从台湾文学和中华文化关系的角度出发,对这种论调进行了强烈地抨击。他指出,台湾文学有伟大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有强烈的以中华文化为根柢的中华民族精神。“虽然在当下台湾文学正遭逢自四十年代日帝‘皇民文学压迫以来未曾有过的反动,即反民族‘台独文学的逆流,但只要我们坚持台湾文学的爱国主义传统精神不动摇,就一定能克服一时的横逆。”43 就文化血脉而言,海峡两岸,同根共祖。

(九)解放区文学

2005年解放区文学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论文多以赵树理研究为主,所以合并到“赵树理部分”中,下文将对此进行综述。

二、作家作品研究

为掌握学术界对现代作家关注的程度,我们以搜索“篇名”的方式在中国期刊网“文史哲辑专栏目录”中搜索出了标题中含有重要现代作家姓名的文章,搜索结果表明2005年论文中作家作品研究仍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主要成绩所在。2005年作家作品研究最显著的特点是研究方向更加多样,研究领域更加深广,研究角度更加新颖。诸如对“现代性”、“女性化”、“民间”等问题进行的研究,出现了一批新的成果,这些成为本年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向纵深推进的较显著的标志。

(一)鲁迅研究

2005年鲁迅研究仍是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热点,本年度公开发表的关于鲁迅的文章共749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有251篇。这些文章涉及到鲁迅的生平研究、思想研究、作品的创作内容与艺术形式研究、与其他作家、流派的比较研究以及与其他文化层面的比较研究等,以钱理群、朱寿桐、陈平原、李玉明、彭晓燕、张学军等的研究文章为代表。此外,现代东亚语境中的鲁迅研究也需引起注意。

1.鲁迅生平研究

本年度出现的有关鲁迅生平的研究呈现出各自的关注点和写作特色。钱理群的《周氏兄弟失和始末》44 对周氏兄弟失和事件始末作了全面论述并着重探讨了周氏兄弟失和的突然性。朱寿桐的文章45 认为鲁迅赴广州的原因是他自己所谓的向社会进攻的“一点野心”,并且这一选择确立了鲁迅后期鲜明的“战斗”文学策略,从而奠定了他后期擅长的以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为核心内容的杂文写作基本思路。

2.鲁迅思想研究

本年度出现的有关鲁迅思想、精神研究的文章表现出独特的视角和层面。朱寿桐的文章46 从学理层面的视角客观地对鲁迅进行评价,认为鲁迅的巨大影响一方面来自鲁迅深邃的思想表达和卓越的文学创作手法,另一方面也来自特定年代对鲁迅的神化和膜拜。孔庆东《鲁迅的智慧》47 一文谈了鲁迅的战斗智慧,并且将其概括为“壕堑战”。

3.鲁迅作品创作内容与艺术形式研究

(1)关于鲁迅小说的研究

本年度发表的关于鲁迅小说的研究文章约三十篇,主要集中在对《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的解读上,这些文章侧重于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叙述策略、讽刺艺术等。在小说各类人物形象的分析中,对知识分子关注程度较高的文章约十篇,其中以张学军、胡健等人的文章为代表。张学军的文章48 揭示了鲁迅小说所展示的知识分子从自我意识的觉醒到自我意识分裂的心路历程,同时揭示了知识分子在自我意识觉醒的同时也伴随着情感体验。其次,关于鲁迅小说讽刺艺术研究方面有代表性的是杨希的文章49,认为《呐喊》《彷徨》的讽刺艺术具有真实性、矛盾性和技巧性,并系统论述了这三个特征。其他关于鲁迅小说艺术研究视角比较独特的是石天强,文章50 从法国学者伊夫·瓦岱对现代性“断裂”的美学界定出发理解鲁迅小说的艺术结构。

(2)关于鲁迅散文的研究

本年度关于鲁迅散文的研究集中在对《野草》的解析上,相关的研究文章约四十一篇,这些文章大多仍在探讨它的哲学意味。具有代表性的是李玉明发表的三篇《关于〈野草〉几个意象的解析》(一)51 、(二)52 、(三)53 ,文章旨在引导读者通过剥离附加在《野草》和鲁迅身上的误解观念,其精神结构。文章重点分析了《野草》的几个意象:关于《秋夜》中的“凛秋的夜空”;关于《希望》中的“自欺”的希望;关于《腊叶》中的病叶等。其次,还有从色彩角度解读《野草》的文章:郭运恒《〈野草〉中红色与青色意象的审美解读》54 ,文章运用颜色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探讨其心理蕴涵。

(3)关于鲁迅杂文的研究

本年度关于鲁迅杂文的研究约十五篇文章。朱正在《鲁迅研究月刊》55 上连续三篇《重读鲁迅杂文》比较醒目。此外,焦春丽的文章56 以1920年鲁迅杂文研究为临界点,从文本分析、解读视角、鲁迅重塑与回归三个角度梳理鲁迅杂文研究并指出了其成就与不足。

以上文章主要着眼于鲁迅作品的文类研究,本年度还有一些从其他视角和层面整体透视鲁迅作品的研究文章。以陈平原的《分裂的趣味与抵抗的立场——鲁迅的述学文体及其接受》57 为代表。在20世纪的中国,作为思想家及文学家的鲁迅其业绩得到极大的肯定,而作为学者的鲁迅则相对不受重视,此篇文章着重论述了尚未引起足够关注的鲁迅述学文体的来龙去脉,从而凸显了现代中国学术历来被忽视的另一面。王彬彬《鲁迅笔下的无赖儿郎——也谈鲁迅对流氓文化的批判》58,从传统文化角度出发探讨鲁迅作品,进而论述了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4.鲁迅与其他作家、流派的比较研究

本年度关于鲁迅与其他作家、流派的比较研究的文章约五十篇,国内方面集中在与胡适、张爱玲、沈从文等作家的比较研究上,国外则主要集中在与乔伊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比较研究上。2005年10月28-30日“鲁迅与胡适”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2005年《鲁迅研究月刊》发表了黄乔生的文章59 对本次会议作了总结。本年度关于鲁迅与张爱玲的比较研究文章约八篇,以彭维芳《“荒野的呐喊”与“苍凉的手势”——鲁迅与张爱玲的美学风范比较》60 为代表;沈从文的比较则以丁颖的《两种文化精神的分野与冥合——鲁迅、沈从文比较论》61 较为突出,文章从生命意识、叛逆品格、孤独情结等方面探索他们殊异的艺术建树和内在的精神遇合。黄健、严晓蔚《转型时期的意义探寻——关于鲁迅和乔伊斯的跨文化比较》62 ,探寻了精神信仰危机对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孙亦平《忏悔意识下的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63 比较了鲁迅与陀氏两条不同的忏悔道路:鲁迅是通过自我批判从而否定自我,而陀式是通过苦难的净化从而肯定自我。其他比较有影响的是彭晓燕的《重塑现代人类的精神信仰——“19-20”世纪的存在主义思想与鲁迅的的精神之路》(一)(二)(三)(四)64。

5.有关鲁迅其他问题的研究

作为一名历史文化巨人,鲁迅被人们从各种角度、层面关注和研究,而其翻译家和美术酷嗜者的特别身份仍是本年度文章研究的关注点,同时,一些文章还从区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

(1)鲁迅与翻译。这方面以路旦俊的《从〈阿Q正传〉的两个英译本看鲁迅小说翻译中的“信”与“雅”》65 为代表,文章通过对《阿Q正传》英译本的分析阐述了鲁迅的翻译思想。

(2)鲁迅与美术。80年代鲁迅美术世界研究开始向纵深发展,90年代至今出现了一些综合透视研究的尝试之作,2005年这方面的研究在平稳中向前发展。夏晓静的文章66 深入分析了鲁迅推崇德国女版画家柯勒惠支的原因,很有新意。

(3)鲁迅与越文化。作为2004年鲁迅研究热点的鲁迅与越文化的关系问题在2005年继续受到关注,以王晓初《论鲁迅思想与艺术的越文化渊源》67 为代表。文章开拓了鲁迅与越文化的关系,认为越文化中叛逆的异端思想谱系和越地民间的鬼世界滋养了鲁迅,构成了鲁迅思想主题结构的一个重要维度并进而影响了鲁迅的艺术方式。另外,从越文化角度进行鲁迅比较研究的文章还有《越文化视野中的鲁迅与稽康》68 。

(4)鲁迅与民俗文化。鲁迅与民俗文化关系研究历来受到人们重视,2005年11月18-20日全国“鲁迅与民俗文化”研讨会在广东阳江召开,详见梁锦瑛的研讨会记要。69

6.现代东亚语境中的鲁迅研究

鲁迅研究不仅是国内文学研究的热点,而且也是东亚特别是日本、韩国的研究热点。2005年北京召开了“鲁迅的起点:仙台的记忆”学术研讨会,详见黄乔生的会议综述70 。此外,韩国的鲁迅研究在国内也具有重大影响并且受到国内著名学者的积极响应。

(二)其他作家作品研究

2005年10月17日,文学大师巴金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的逝世标志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也使巴金研究在其百年华诞之后继续成为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亮点。2005年关于巴金研究的文章约一百六十四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为四十九篇。出现了《记住这份“遗嘱”——再读巴金<随想录>》71 、《巴金走了,良心留下》72 、《用爱和人格为文学立法》73 等一系列纪念性的文章。2005年有关巴金的研究大部分仍集中在他的《家》、《寒夜》、《憩园》等作品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家》、《寒夜》等引发的对巴金家族小说的讨论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张雪艳和李继凯在《试论巴金的家园文化意识》74 中以巴金对于家国及其内在关系的认识历程为行文线索,探究巴金对于家园文化现象的深刻认识和思想变迁。关注家庭、思考伦理,直面社会、感时忧国,恰是巴金家园文化意识的内核,社会历史文化变迁所带来的家庭生活模式的嬗变也引发了巴金对于家园文化认识的不断更新,这种认识的更新不仅标示着现代文学史上作为个案的作家自身的思想变革和转换,还预示着新世纪整个文学创作群体精神历程转换的必然性以及在此基础上现代文化建设的反思和重构。《随想录》依旧是巴金散文研究的重点。赵学勇与梅晓红75誉巴金的《随想录》为当代中国文学的一座高峰,它所蕴含的人的价值、尊严和人类思想解放等人道主义的主题使得作品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作品本身和文学范畴。《随想录》在历史反思与自我省思中重新确认知识分子的启蒙身份,高扬思想解放的启蒙大旗,以“讲真话”这一独特的生命存在方式为当代知识分子树立了典范。2005年巴金与文化的关系的研究仍然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吕周聚在《论巴金的道德人学思想》76 中详细阐述了巴金将中国传统的人学思想与无政府主义的人学思想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以道德为核心的现代人学思想,这种思想贯穿在巴金早期和后期的创作之中。但是巴金在信奉中国传统的“仁爱思想”和托尔斯泰的“爱的哲学”的同时又推崇恐怖主义的暴力,这就使巴金的人学思想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陈思和在《重读作品是纪念巴金的最好方式》77 中提出应该回到巴金作品里面去,重新阐释巴金,阅读巴金,摒弃时代的误读,挖掘出巴金作品的丰富内涵。

值张爱玲逝世十周年之际,《上海文学》2005年第10期发表了《新发现的张爱玲佚作——郁金香》,使无数张迷们倍感欣喜。张爱玲的研究近几年来一直是关注的热点。2005年发表的文章约二被一十六篇,其中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约二十二篇,从女性视角来研究张爱玲仍然是张氏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宋剑华的论文78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高度评价了张爱玲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首先,他认为张爱玲小说的艺术性超越了以往所有的女性作家,将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以怪诞艳异苍凉为审美基调,开辟了女性写作的新天地;其次,她以女性自身特有的敏锐与感悟,脱离了种种主流意识形态加于女性书写的限制,顽强独立地用女性视角剖析女性精神世界,挖掘出女性心灵阴暗造成的女性悲剧,从而拓展了女性批判新视野。姚玳玫的论文79 从张氏作品中插图的运用入手,探究了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生存的苍凉真相,被打包的男性“婴孩”的残缺。通过这种细节的把握来研究,无疑为张氏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鲜可行的发展空间。刘晓虹在《非常时期的“平常”取向——张爱玲与苏青的生存观与文学观剖析》80 中以张爱玲和苏青两位沦陷区代表作家为个案,通过文本及史实分析,着力探讨她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非常时期刻意采取人生与文学上的“平常”姿态的原因,以及应该如何评价这种取向,从而就沦陷区“中间作家”的评价问题提出讨论。王东、张文东的论文81 认为张爱玲在《传奇》中所采用的叙事策略,是将个体意义上的生命体验加以逆向性地截取,在“变异”的心理时间上进行片段而又具有回顾意味的叙事,在消解了日常生活的现实意义之后,充分传达出一种个体生存无法摆脱的苍凉感。王宏图的论文82 则从对张爱玲作品的细读入手,分析了她笔下人物在俗世中欲望的运作方式,藉此详尽阐发了她的日常生活哲学。那些人物也曾有过逸出日常生活常规的震惊体验,但这只是生活中短暂的插曲,他们最终都回归到惯性十足的日常生活的轨道之中。此外,还有一系列评价张氏单篇作品的论文,如《女人血泪中的黄金,黄金梦魇中的女人——张爱玲<金锁记>的性别意识与文化沉思》83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棗张爱玲小说<十八春>解读》84 。总体而言,这一年的张爱玲研究从零散到整合,从单一到多侧面、多角度,研究方法的更新,崭新观点的出现,使我们所认识的张爱玲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完整和真实。

2005年郭沫若研究的学术论文的数量较以往有了增长。约为一百六十六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约十篇。时值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年周年之际,“郭沫若与抗战文化”的主题成为2005年郭沫若研究的一个热点。2005年8月15日山东青岛大学召开了“郭沫若与中国知识分子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文化选择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了这一问题。此外,《抗战时期郭沫若的政治抉择》85 、《抗战文化抗战文学与郭沫若研究》86 等文章都论述了战争环境对郭沫若文学创作的影响以及郭沫若对抗战文化的贡献。魏红珊的文章87 在对郭沫若文学、文化生涯的全面把握的基础上,从其广泛涉猎的文学、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字学等多学科领域中提取郭沫若的美学思想精华,她的“从郭沫若的历史学论著中去研究和发现其重要美学思想”的思路和结论应该是当下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的创新性成果。贾振勇则在《郭沫若的最后29年》88 里通过许多小细节,努力去还原一个在意识形态要求与自我内在追求的夹缝中存活的一个具体的郭沫若形象。对郭沫若的人格思考始终是郭氏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郭沫若人格研究既是郭沫若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回击一些海内外诬郭倒郭者的实际需要,因此研究专著《郭沫若人格》89 的出版不仅填补了学术空白,也极具现实意义。近几年对于郭沫若前期作品研究的论文较多,但是突破性的成果并不多,从频繁出现的“泛神论”、“女神”、“意象”、“浪漫精神”等关键词中能明显地看出大多数研究者视角的重叠。如何突破现有的研究惰性,刷新相似的研究命题是郭沫若前期作品研究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今后反思和改进的重点。

2005年老舍研究相对平淡,本年度发表的关于老舍的文章共计一百一十八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约二十五篇。这些文章涉及到老舍的作品研究,思想研究,以及与其他作家的比较研究等,以王富仁、孔庆东、王明科、车红梅等的文章为代表。关于老舍作品的研究,发表文章约四十篇,这些文章主要探讨了老舍作品的语言艺术、悲剧精神、喜剧意识、幽默风格等,较有代表性的是张桂兴的《老舍致赵清阁的四封书简》以及《读老舍的四封书简》90 ,车红梅的《老舍20世纪30年代小说的悲剧意识》91 讨论了老舍作品的悲剧精神,古世全的《论老舍“幽默”的主客体统一性》92 论述了老舍的幽默。关于老舍思想的研究相关文章约十五篇,大多讨论了老舍的思想历程、文艺观、宗教观、教育观等,有代表性的是王富仁《平民文化与中国文化特质——作为城市贫民作家的老舍之精神历程》93 孔庆东《老舍与国民精神》94 ,后者论述了国民精神具有的时代性,当代作家应从老舍的成就和不足中领会出国民精神与当代文学发展的关系。此外,王明科95 探讨了老舍市民文化反思的问题。关于老舍与其他作家的比较研究,主要与沈从文、张爱玲进行,以夏露的《力补苍天·铸造太阳——透视老舍、沈从文对文化的双向选择》96 为代表。从文化角度论述老舍与满族文化关系,有候亚男的《〈试论老舍小说中的满族文情结》〉97另外还有从话剧角度研究老舍作品仍是一个热点,章罗生98 综述了老舍在20世纪话剧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中国戏剧现代化的贡献。

2005年公开发表的关于茅盾的文章约四十九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约十六篇,这些文章涉及到茅盾个人的政治倾向研究、审美追求研究以及艺术手法研究等。本年度关于茅盾研究最为醒目的是对茅盾关于萧红作品“寂寞论”的讨论,陈桂良《“寂寞论”果真是对萧红作品的“经典误读”?——也谈茅盾评〈呼兰河传〉并与王科先生商榷》99 ,与王科《“寂寞论”,真的是对〈呼兰河传〉的“经典误读”——就茅盾〈呼兰河传〉序答陈桂良先生》100 展开了讨论,影响面较大。其他研究以探讨茅盾作家论为代表,周兴华《“我”与“我们”:茅盾作家论的意义标志》101 ,认为“我”与“我们”是茅盾作家论的两个意义标志,传达了茅盾在个人与集体间摇摆不定的复杂状况,从而映射出大变动时期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关于茅盾文学主张的文章以鲁弘的《同样的“人的文学”别样的“文学人生”——周作人、茅盾早期文学主张比较谈》102 ,文章通过茅盾与周作人的比较阐述了茅盾的文学主张。

2005年发表的关于沈从文的文章约为一百七十九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约为三十七篇。2005年对沈从文创作的文化心理的关注是沈从文研究的热点,关峰的《论沈从文的文化心理》103 和《论沈从文的文学思想散论》104 两篇论文探讨了这一问题。新的道家思想形成了沈从文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其中“静”的捕捉和“美丽总使人忧愁”的风格尤为醒目;而现代批判是沈从文文化心理的另一重要方面,“汉人”、“海外飞来的蝗虫”、“阉寺性”等都被他视为堕落,“病”更是他经常使用的意象。现代性是在主观的基础上发展的,沈从文通过病的隐喻指出都市文明对生命和人性的摧残和扼杀。面对新的思维方式,沈从文固守“思”的观念,同时也在“信”的压力下作出了某种调整。王明科的论文105 以沈从文为个案研究了中国现代文学创作文本中怨恨的现代性体验,得出了沈从文的回瞥与怨恨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回瞥与怨恨,沈从文的的悖论与痛苦就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悖论与痛苦的结论。杜素娟的论文106 则从儒道风范、奇诡才情和飘逸脱俗诸方面解释沈从文对传统文化的承接,认为“传统”在沈从文这里已经化为圆融的人格精神与艺术个性。《边城》历来是沈从文作品研究的重点,姜彩燕的论文107 从两个方面入手探究《边城》的独特意蕴:一是作品所表现出的令人神往的人性人情美,二是蕴涵其中的令人叹惋的悲剧感。论文着重分析了造成悲剧的根源以及作者处理悲剧的独特方式,由此揭开《边城》永恒艺术魅力的内在缘由。康长福的《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土娼形象》108 和《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少女形象》109 则从沈从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出发,挖掘出“湘西土娼”和“湘西少女”这些或卑贱或单纯的生命背后所隐藏的至善至美的人性,从而反观备受传统文化和商业文明毒害的所谓现代都市人的人性异化、人格萎缩和道德滑坡,为拯救我们日益堕落的民族精神、重拾民族品德,进行着智性的思考和诗性的诉求。李丹丹的论文110 通过追溯、分析《边城》写作的成因、地域特色、以及人物,演绎了沈从文由对都市文明的爱恋到对抗,又终于在自我消解中找到自己的文学方向的创作心理路程,沈从文的人生理想在他的实际人生中稳定地成长并实践着,这种巧妙的消解方式使得他获得成功,也使他高蹈于纷乱复杂的时代社会。与外国文学的关系方面的研究比较有新意的是罗益民的《岸与圈:一个天文学的隐喻——沈从文的<边城>安德森的<林中之死>》111 。文章指出,以“岸”为中心意象的《边城》,笔墨不在于城,而在于城外的世界,是岸的向往;以森林为背景作为收笔之处的《林中之死》意不在林,而在圆形运动的象征体,这二者都以西方传统天文学的圆形意象为旨归,宗教情怀是这两部长短不一的小说最终落脚点。

2005年解放区文学的研究仍是一个热点,研究成果较多,在这就不一一赘述,仅以关注程度较高的赵树理为代表。本年度公开发表的关于赵树理的文章共有四十七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约为九篇,其研究多集中在从政治视角关注赵树理,特别是对赵树理后期的转型问题关注较多。范家进的《乡村召唤与现实政治需要之间的两难——论赵树理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中期的创作困境》112 ,通过赵树理的一封私人信件批露了赵后期创作的矛盾;宋阜森的《关于赵树理悲剧的再思考》113 认为:“赵树理方向”的确立完成了民间话语向权威话语的过渡,从而导致了主体的失败;张红秋《赵树理文艺创作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离合——兼及周扬》114 着重分析了赵树理文艺创作和毛泽东文艺思想间的离合,其中也涉及到周扬对毛泽东思想理解的偏差。针对赵树理问题的研究,宋剑华115 认为对赵树理现象的研究应有科学的精神。另外,席扬的《“赵树理”模式与“当代语境”的复杂关系》116 价值较高,朱庆华《论赵树理的创作在市场经济中的借鉴价值》117 视角新颖。

2005年关于胡适的文章约有一百八十四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约为四十九篇,研究多集中在他的生平资料的整理及传记写作方面。《胡适的婚姻及其新婚时的心态》118 、《赛珍珠与胡适》119 、《胡适其人及胡适研究述评》120 等一系列论文都丰富了胡适研究的资料。由吴元康所辑的《胡适史料拾遗》(中、下)121 更是为胡适研究提供了许多珍贵的资料。此外,朱德发的论文122 阐述了重新发现、重新解读胡适现代诗学的核心理念,即诗体大解放,以及与之相辅相成的两个命题白话利器论与自然音节论,便会真正认识胡适诗学的理论价值及其所具有的对于汉诗解构与建构的内在张力与不尽活力的观点。王光东的论文123 肯定了胡适发现民间活的白话语言对文学变革的重大意义,以及文学变革的深层动因在于本民族的民族因素中所包含的现代性因素。

2005年关于萧红的研究论文共八十篇,其中核心期刊上的约十一篇,这些文章使关于萧红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主要表现为研究视角与方法的新变与多样化上。人们不仅从启蒙主题追求上重新定位萧红的创作,而且受益于理论批评话语的日益丰富,从“存在”、“文化”、“生命”、“女性”等多重角度切入其作品,扩展了萧红研究的新空间。也许正是这种理论思维的活跃,使萧红研究的重心由她的身世,情感生活等个人经历,转移到她的创作文本上,从而使其构筑的艺术世界得到了深入地发掘和体认。《萧红:寻觅自己的天空——从一组语词看萧红的女性主义立场及其悖论性》124 、《萧红创作的女性视域》125 都从女性的视角探讨了萧红作为女性作家的生命体验及其作品创作。周晓平126 把她列入东北流亡作家群里,指出萧红作品在对东北及其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给予文化剖析与批判的同时,又对东北人顽强的生命力加以张扬和礼赞,作品负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与心灵。《萧红:一个边缘的叙述者》126 则更加详细地论及身处“边缘”地位,有着独特的“边缘意识”的萧红,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始终关注与叙述着“边缘”女性群体。在某种程度上,萧红与其所处的时代以及其作品中的人物是可互为诠释的。在其文本中,作者在对“边缘角色”所抱的同情、悲愤、反抗的姿态又表现出其对“温暖和爱”的憧憬和追求。

(三)诗歌、散文和戏剧

从文学体裁上讲,2005年关于现代诗歌、现代散文和现代戏剧的论文分别为五十篇、六十篇和三十篇左右,这与现代小说论文的庞大数字相比的确逊色不少,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来讲,小说作为现代文学的主体地位已经稳固。

诗歌方面,王泽龙的论文从三方面探讨了中国现代诗歌与中国古代诗歌意象艺术的承传关系:一是凝合于自然的意象审美心理,现代诗人心灵与自然意象的凝合,烙印着深刻的传统文化心理情结;二是“感物兴思”的意象思维特征。主要体现为“感物起情”与“感物兴思”的传统的比兴意象思维特征对现代诗歌的影响;三是意境化的意象审美旨趣,“分别从意象的有机性融合、意象的虚实相生、意象的哲理化意境等方面分析了古代诗歌对现代诗歌的影响。同时,也分别相应地讨论了现代诗歌意象艺术在传统承传中的现代性发展。”128

近一个世纪以来,中、日现代诗的比较与交流到谷川俊太郎为止虽谈不上是盲区,但真正有意义的并不多,那些具有普遍价值意义的日本现代诗人并没有成功地介绍过来,从而使彼此长时间缺乏正确的认识。田原(日本国立东北大学文学部)的《中日现代诗歌“树”意象的比较研究》立足于这一点,把谷川俊太郎的“几棵树”与中国古代诗人屈原的《橘颂》、贺知章的《咏柳》以及现代诗人艾青、牛汉、陈东东创作的与“树木”有关的诗歌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存在的异同点,并通过对具体文本力度强弱的比较分析,为中日两国现代诗的抒写情调和表现方法画下大致轮廓,使得中日现代诗复杂的成长过程和审美取向折射其中。”129

散文方面,20 世纪20年代的东北现代散文在整体倾向上建立了从独立的个性出发关注社会民生,实现对文学审美追求的路向,但由于发生期固有的稚嫩与生涩,新与旧之间种种的含混、交叉、往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呈现出复合的形态。薛勤认为,“此期散文注重关于‘我的抒写,建立起‘我与社会的相关性向,体现出五四以来的对宗法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疏离和现代性建设中的中国社会对自我、个性的发现、凸显与尊重。另一方面,由于‘我向社会发散,以此形成观察、表现社会生活的视角,这成为当时绝大数散文作品的共同的文体特征。新旧文化、文学力量的交锋与消长在散文创作的技术层面也多有体现。”130

中国现代散文文体无论从概念的确立、理论的发展还是创作实践方面而言,都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王岩峰指出,“首先,作为一种社会实用性极强的文体,报刊杂志的兴起为它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其次,外国散文,尤其是英国随笔,从概念、内在精神和外在体式上为它输入了丰富的营养;再次,散文(小品文)的文体概念在理论界的论争中最终确立起来。散文的两大分支——记叙抒情的‘美文和议论的‘杂文因其不同的文体功能,随着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呈此消彼长之势。”(P78)131

戏剧方面,曹禺研究当属热点。2005年度公开发表文章共计六十篇,其中核心期刊上的约十七篇,以王卫平、童姗、杨新宇等的文章为代表,涉及到曹禺的创作道路研究、戏剧艺术研究以及在中国话剧史上的意义。王卫平《曹禺三大名剧的接受历程与当代意义》132 从接受美学视角概述了曹禺三大名剧的接受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曹禺剧作为何至今无人超越以及曹禺对中国当代话剧的创作启示。关于曹禺的创作道路研究,童姗、童伟民《个人话语与时代话语的消长——论曹禺的创作道路》133 从曹禺创作的内在因素探讨了曹禺由一代天才变为平凡剧作家的原因。关于艺术研究,杨新宇《生命的沉重与轻盈——浅析曹禺剧作的整体象喻》134 和卢炜的《试论曹禺作品中的轮回现象》135 视角比较独特。徐慧琴的《试论曹禺对中国话剧的建树和意义》136 一文认为曹禺对中国话剧的建树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伦理批判和精神反叛的思想体系;卓越的悲剧美学价值;杰出的话剧文学样式。戏剧人物的比较研究也得到某些学者的青睐,胡建生的论文“通过解读两位‘幕后人物的艺术典型——中国现代戏剧大师曹禺著名悲剧《日出》中的金八和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戏剧杰作《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娅父亲,领略‘幕后人物的风采神韵。”137

近代上海,伴随市民阶层的兴起,消费空间的重构,各种文化样式(如西方现代商业文化、中国传统士大夫文化、市民娱乐文化等)皆在城市娱乐空间这一特定时空中得以交融与杂糅。“海派京剧”崛起于20世纪中叶,张炼红认为,“海派京剧所集中体现的大众文化冲击力,无论从城市文化建构的何种向度来看,都可能对长期居于正统地位的种种文化向度(如传统文化、精英文化、雅文化等)构成挑战。从更深的层面来看,随着海派戏剧生存空间从茶园到剧场的兴替演变所呈现的城市娱乐空间的化约与调整,和由此而来的对日常生活实体所构成的间离与挤压,戏曲作为一种起于民众生活的草根文化,其内在元气和活力恐怕也就不得不与城市中相对更为自然的生活状态、交流空间及其情色想象一起,失神,枯竭,同步萎谢。”138

有学者探讨中国现代戏剧的黄金时代,王鸣剑认为,伴随战事的发展,重庆成为抗战大后方,其戏剧创作就题材而言有反映抗战现实生活的现代剧和取材历史、影射现实的历史剧。“它们都有共同的特征:戏剧矛盾冲突异常尖锐,时代精神浓郁;题材单一到主题深化,人物性格由外向内发展在传统戏剧基础上不断创新。中国现代戏剧,经过抗战的洗礼,在重庆形成了以现实主义的政治剧、社会问题剧和伦理剧为核心的创作与演出体系,标志着中国现代戏剧黄金时代的到来。”139

除了上述作家之外,2005年度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受关注程度较高的作家还有朱自清、徐志摩、周作人、林语堂、冰心、闻一多、叶圣陶、郁达夫、张恨水、钱钟书、孙犁、梁实秋、田汉、丰子恺、戴望舒、胡风、艾青、废名等,由于种种条件限制,我们不能等量齐观,以上只是我们对2005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的匆匆一瞥,尽管可能挂一漏万,但我们还是从其持续性发展的步履中见到了与过往可比较的新的生长点,这也使我们有理由期待来年的研究有更大的收获。

注释:

1杨义:《历史记忆与21世纪的东亚学》,《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

2严家炎:《救亡与启蒙的二重奏——对抗战文学的一点认识》,《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

3王富仁:《战争记忆与战争文学》,《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

4黄修己:《对“战争文学”的反思》,《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

5吴福辉:《战争、文学和个人记忆》,《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

6刘增杰:《抗战反思文学思潮的独特品格》,《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

7秦弓:《抗战文学与正面战场》,《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

8《“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抗战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

9郝明工潘成菊:《“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抗战文学学术研讨会”述要》,《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0陶德宗:《中国抗战文学初潮究竟起于何时何地棗兼论日据时期台湾新文学在中国抗战文学中的历史地位》,《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1石天河:《关于抗战文学研究的几点建议》,《重庆社会科学》,2005第11期。

12孙倩:《抗日统一战线话语下的文学空间——重庆<新蜀报>副刊<蜀道>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6期。

13戚真赫:《<新青年>暨现代文学高层论坛会议综述》,《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14朱寿桐:《作为鲁迅“思想故乡”的<新青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5期。

15张全之:《从<新世纪>到<新青年>:无政府主义与五四文学革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5期。

16张宝明:《<新青年>与中国现代文学谱系的形成》,《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

17张宝明:《从知识经济学的视角看<新青年>启蒙情怀的形成》,《中州学刊》,2005年第3期。

18宋剑华:《胡适与<新青年>:中国文化的现代言说》,《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9期。

19李俊国何锡章:《<新青年>:新文化元典精神与五四新文学审美方式》,《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9期。

20贾振勇:《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意识形态的内在矛盾》,《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21陈红旗:《“日本体验”与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22方维保:《托洛茨基与中国现代左翼文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23冯尚:《从“人的文学”到“死去了的阿Q时代”的思想之路——左翼文学理论中的“时间溯源”》,《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24袁良骏:《再谈“‘五四文学革命”与“两个翅膀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5王海霞:《文学革命中的另一种声音——潘大道的新文学主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2期。

26倪婷婷:《求异及其变异:“五四”文学的审美思维失向》,《江海学刊》,2005年第2期。

27泓峻:《五四文学革命的修辞论层面及其发展轨迹》,《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28刘勇:《“京派”文学的文化底蕴——从老舍创作的文化品格说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9阎开振:《“桥”的意象与京派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5期。

30汤奇云:《文人趣味千古传——评“京派”文论的逻辑建构》,《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5期。

31罗昌智:《京派作家与荆楚文化》,《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32吴福辉:《海派文学与现代媒体:先锋杂志、通俗画刊及小报》,《东方论坛》,2005年第3期。

33李楠:《小型化的市民大众文学——上海小报文学初论》,《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作者的专著《民国上海小报研究》,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34张艳梅:《海派市民小说中的伦理困境与精神诉求》,《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35贾剑秋:《论上海小说对上海现代文化形态的解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0期。

36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

37张全之:《文学中的“未来”:论晚清小说中的乌托邦叙事》,《东岳论丛》,2005年第1期。

38骆冬青:《“小说为国民之魂”——论晚清“小说学”的奠立与政治教化的关系》,《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第4期。

39胡全章:《翻新小说:晚清小说新类型》,《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40赵遐秋:《当前大陆学界台湾文学研究与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5年第1期。

41刘登翰朱双一刘小新朱立立李诠林蔡志诚:《台湾文学研究前沿问题(笔谈)》,《华侨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42徐秀慧:《战后初期台湾文化场域与文学思潮的考察》,《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5年第3期。

43陈映真:《中华文化和台湾文学》,《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5年第4期。

44钱理群:《周氏兄弟失和始末》,《出版参考》,2005年第8期。

45朱寿桐:《试论鲁迅赴广州的深层心理动因》,《汕头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46朱寿桐:《从学理层面历史言说和评价鲁迅》,《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4期。

47孔庆东:《鲁迅的智慧》,《出版参考》,2005年第29期。

48张学军:《痛苦的灵魂 悲愤的心音——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山东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49杨希:《真实 矛盾 技巧——鲁迅〈呐喊〉〈彷徨〉中的讽刺艺术》,《学术交流》,2005年第4期。

50石天强:《现代视野下的“断头”形象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3期。

51李玉明:《关于〈野草〉几个意象的解析》(一),《东岳论丛》,2005年第2期。

52李玉明:《关于〈野草〉几个意象的解析》(二),《齐鲁学刊》,2005年第2期。

53李玉明:《关于〈野草〉几个意象的解析》(三),《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54郭运恒:《野草》,《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55朱正:《重读鲁迅杂文》,《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10、11、12期。

56焦春丽:《花开易见落难寻——简括新时期鲁迅杂文研究的理论拓展》,《语文学刊》,2005年第5期。

57陈平原:《分裂的趣味与抵抗的立场——鲁迅的述学文体及其接受》,《文学评论》,2005年第5起期。

58王彬彬:《鲁迅笔下的无赖儿郎——也谈鲁迅对流氓文化的批判》,《江汉论坛》,2005年第1期。

59黄乔生:《“鲁迅与胡适”学术讨论会综述》,《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11期。

60彭维芳:《“荒野的呐喊”与“苍凉的手势”——鲁迅与张爱玲的美学风范比较》,《探求》,2005年第3期。

61丁颖:《两种文化精神的分野与冥合——鲁迅、沈从文比较论》,《中国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62黄健、严晓蔚:《转型时期的意义探寻——关于鲁迅和乔伊斯的跨文化比较》,《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6期。

63孙亦平:《忏悔意识下的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南昌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64彭晓燕:《重塑现代人类的精神信仰——“19—20”世纪的存在主义思想与鲁迅的的精神之路》(一)(二)(三)(四),《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6、10、11、12期。

65路旦俊:《从〈阿Q正传〉的两个英译本看鲁迅小说翻译中的“信”与“雅”》,《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4期。

66夏晓静:《有力之美——鲁迅对柯勒惠支版画的审美选择》,《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8期。

67王晓初:《论鲁迅思想与艺术的越文化渊源》,《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

68顾琅川、顾红亚:《越文化视野中的鲁迅与稽康》,《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1期。

69梁锦瑛:《全国“鲁迅与民俗文化”研讨会记要》,《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12期。

70黄乔生:《“鲁迅的起点:仙台的记忆”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10期。

71曾绍义:《记住这份“遗嘱”——再读巴金<随想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1期。

72宏伟:《巴金走了,良心留下》,《文学自由谈》,2005年第6期。

73李建军:《用爱和人格为文学立法》,《文学自由谈》,2005年第6期。

74张雪艳、李继凯:《试论巴金的家园文化意识》,《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1期。

75赵学勇、梅晓红:《巴金的启蒙主义思想——<随想录>精神指归读解》,《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2期。

76吕周聚:《论巴金的道德人学思想》,《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

77陈思和:《重读作品是纪念巴金的最好方式》,《上海文学》,2005年11期。

78宋剑华:《论“张爱玲现象”的现代文学史意义》,《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79姚玳玫:《张爱玲的文学插图——描摹女性》,《文艺评论》,2005年第6期。

80刘晓虹:《非常时期的“平常”取向——张爱玲与苏青的生存观与文学观剖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1期。

81王东张文东:《论张爱玲<传奇>叙事的心理时间模式》,《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82王宏图:《浮世的悲哀:张爱玲的日常生活哲学》,《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83何希凡:《女人血泪中的黄金,黄金梦魇中的女人——张爱玲<金锁记>的性别意识与文化沉思》,《名作欣赏》,2005年 19期。

84王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张爱玲小说<十八春>解读》,《名作欣赏》,2005年第14期。

85贾振勇:《抗战时期郭沫若的政治抉择》,《郭沫若学刊》,2005年第4期。

86李怡:《抗战文化抗战文学与郭沫若研究》,《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第6期。

87魏红珊:《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5年8月出版。

88贾振勇 :《郭沫若的最后29年》,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89桑逢康:《郭沫若人格》, 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

90张桂兴:《老舍致找赵清阁的四封书简》,《读老舍的四封书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6期。

91车红梅:《老舍20世纪30年代小说的悲剧意识》,《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92古世全:《论老舍“幽默”的主客体统一性》,《文艺研究》,2005年第11期。

93王富仁:《平民文化与中国文化特质——作为城市贫民作家的老舍之精神历程》,《文艺争鸣》,2005年第1期。

94孔庆东:《老舍与国民精神》,《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95王明科:《论老舍市民文化反思及现代化特征》,《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96夏露:《力补苍天·铸造太阳——透视老舍、沈从文对文化的双向选择》,《语文学刊》,2005年第8期。 牋

97候亚男:《试论老舍小说中的满族文情结》,《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98章罗生:《老舍在20世纪话剧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中国戏剧现代化的贡献》,《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

99陈桂良:《“寂寞论”果真是对萧红作品的“经典误读”?——也谈茅盾评〈呼兰河传〉并与王科先生商榷》,《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

100王科:《“寂寞论”,真的是对〈呼兰河传〉的“经典误读”棗就茅盾〈呼兰河传〉序答陈桂良先生》,《文艺争鸣》,2005年第6期。

101周兴华:《“我”与“我们”:茅盾作家论的意义标志》,《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102鲁弘:《同样的“人的文学”别样的“文学人生”——周作人、茅盾早期文学主张比较谈》,《南方文坛》,2005年第2期。

103关峰:《论沈从文的文化心理》,《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第4期。

104关峰:《论沈从文的文学思想散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第5期。

105王明科:《在回瞥中怨恨,在怨恨中回瞥——沈从文创作之文化反思的现代性体验》,《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12期。

106杜素娟:《论沈从文小说对传统文化的承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第4期。

107姜彩燕:《美丽与哀愁——沈从文<边城>的双重意蕴》,《名作欣赏》,2005年第22期。

108康长福:《生活的卑贱与生命的庄严——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土娼形象》,《东方论坛》,2005年第1期。

109康长福:《自然的生命与至美的人性——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少女形象》,《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10李丹丹:《爱恋、对抗到自我定位与自我消解——从<边城>看沈从文的人生理想》,《名作欣赏》,2005年第8期。

111罗益民:《岸与圈:一个天文学的隐喻棗沈从文的<边城>安德森的<林中之死>》,《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

112范家进:《乡村召唤与现实政治需要之间的两难——论赵树理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中期的创作困境》,《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13宋阜森:《关于赵树理悲剧的再思考》,《齐鲁学刊》,2005年第4期。

114张红秋:《赵树理文艺创作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离合棗兼及周扬》,《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1期。

115宋剑华:《论“赵树理现象”的现代文学史意义》,《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

116席扬:《“赵树理”模式与“当代语境”的复杂关系——关于〈为农民的写作与农民的“拒绝”〉一文的几点商榷》,《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2期。

117 朱庆华:《论赵树理的创作在市场经济中的借鉴价值》,《学术交流》,2005年第5期。

118尤小立:《胡适的婚姻及其新婚时的心态》,《民国档案》,2005年第1期。

119姚君伟:《赛珍珠与胡适》,《新文学史料》,2005年第3期。

120易竹贤:《胡适其人及胡适研究述评》,《江汉论坛》,2005年第3期。

121吴元康:《胡适史料拾遗》(中、下),《历史档案》,2005年第1,2期。

122朱德发:《胡适白话诗学的现代阐释》,《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23王光东:《民间形式的审美活力中——重说胡适与白话文学的关系》,《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2期。

124胡辉杰:《萧红:寻觅自己的天空——从一组语词看萧红的女性主义立场及其悖论性》,《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5期。

125高彩霞:《萧红创作的女性视域》,《理论学刊》,2005年第8期。

126周晓平:《文化的剖析和批判与对生命力的张扬——论东北流亡女作家萧红的小说创作》,《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27张升阳、冯昊:《萧红:一个边缘的叙述者》,《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28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意象艺术略论》,《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129田原:《中日现代诗歌“树”意象的比较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30薛勤:《20 世纪20年代东北现代散文空间》,《求是学刊》,2005年第5期。

131王岩峰:《试论中国现代散文的问题变异》,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32王卫平:《曹禺三大名剧的接受历程与当代意义》,《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133童姗、童伟民:《个人话语与时代话语的消长——论曹禺的创作道路》,《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34杨新宇:《生命的沉重与轻盈——浅析曹禺剧作的整体象喻》,《贵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35卢炜:《试论曹禺作品中的轮回现象》,《戏剧文学》,2005年第3期。

136徐慧琴:《试论曹禺对中国话剧的建树和意义》,《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37胡建生:《<日出>中金八与<威尼斯商人>中鲍西娅父亲形象塑造比较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

138张炼红:《“海派京剧”与近代中国城市文化娱乐空间的建构》,《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39王鸣剑:《中国戏剧的黄金时代——抗战时期重庆的戏剧运动与创作》,《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鲁迅文学研究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孔乙己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文学小说
阿迅一族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