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乃喜:屡遭劫难的秦岭
2006-01-17白晶石晓佳
白 晶 石晓佳
1962年从西北大学自然地理系毕业的马乃喜教授,数十年来情迷秦岭,无数次跋涉在秦岭山中,倾情于秦岭地区生态环境的研究和考察。作为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委员、山地研究会委员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自然保护分会顾问的他,曾在1999被评为“陕西省十大环境杰出人物之一”,并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2006年8月8日,记者来到西北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马乃喜教授的家中。在他简朴的居室里,一说起秦岭,马教授就滔滔不绝的给我们讲述起秦岭的位置意义、科学价值、动植物等,让我们获益匪浅。然而,谈起秦岭的生态保护时,这位“秦岭迷”却显得格外沉重。
明朝大批“棚民”入秦岭
在人类还没有出现前 ,秦岭是一片绿色的大山,森林茂密,鸟语花香,矿产资源丰富,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景点和游客,却保持着大自然最真实的面貌,在那里生活着上百种动物,它们和谐相处,共同生存,构成整个秦岭地区的生态系统。自从人类出现以后,就开始对秦岭的生态有了影响,但因为那时人类比较少,而且人类一直怀着对大自然的恐惧心理,所以破坏不大。随着人类的不断繁衍生息,人类和秦岭的关系日益密切,人们对这座大山也渐渐有了认识,这时候就出现了“人定胜天”的思想,人类开始利用自然、破坏自然。明清时期人类对秦岭的破坏就比较严重,特别是到了明朝嘉靖年间,由于封建地主残酷剥削农民,大批无地农民(当时被称为棚民)进入秦岭山区,用刀耕火种的方法大肆砍伐森林,甚至连深山老林也变成了耕地,使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因之造成了土石山区的水土流失,河道淤塞,许多地下河变成地上河,水灾也日渐频繁。而后的白莲教农民起义转战数十年,使森林再度被毁。至今秦岭山中仅仅保存下来寥寥可数的幸免于刀斧犁耙的原始林区。
大跃进 秦岭再遭难
人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随着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提高、旅游业的出现和发展,人类可以更多的接近大自然、走进大自然、开发大自然,但随之带来的隐患也越来越多,大肆砍伐森林、毁林开荒,使秦岭不断遭到破坏,再加上解放后的几次大的生态破坏,特别是1958年的大炼钢铁:1957年11月,毛泽东曾提出要用15年左右时间在钢铁等主要工业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并提出“以粮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1958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决议,从此掀起轰轰烈烈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全民大炼钢铁运动不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而且使秦岭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接着,1960年又提出“以粮为纲”的政策,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实现全国的农业发展,不断的毁林开荒。“文化大革命”时期,整个国家一片混乱,使得秦岭的生态保护处于无政府状态,使我国方兴未艾的自然保护区事业受到严重摧残,野生动植物资源也遭到很大破坏,对秦岭的破坏尤为显著,但是那时候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生态的破坏对人类的影响,所以一直没有提出治理秦岭生态环境的具体政策,使秦岭的森林覆盖率从上世纪50年代的64%降至1986年的46.5%。天然林的减少导致了西北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加剧了南方地区的洪涝灾害和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现象,而且也加剧着环境的污染、野生动物的减少。那时候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进山十里无柴,进山二十里无棍,进山三十里无椽。”可想而知,那时的秦岭简直是满目疮痍。
近年保护收效显
人类在破坏秦岭的生态后,渐渐尝到了自己酿成的苦酒,水土沙化、泥石流、洪涝灾害以及环境污染等等,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害,多少人无家可归,多少生命在这些灾难中终结,这些足以成为人类的教训。人类开始吸取这些教训,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加上国家在这方面也加强了管理的力度,相继建立了包括太白山、周至、佛坪、长青、牛背梁五大自然保护区在内的共35个自然保护区,并且制定了有关保护生态的法律法规。2002年国家制定并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这两大工程是上世纪末中国政府采取的改善我国环境状况、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措施,近几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秦岭生态开始恢复的第二个原因,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很多山区的人口开始向城市转移,因此山区的耕地面积就相对减少,人们可以用剩余的地来种植经济林,这不但可以增加收入,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保护生态。
可持续发展很重要
马乃喜教授最后对记者说,秦岭对我们整个国家的气候、植被、动物、水文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生态的恢复,对于我们国家甚至周围的邻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呼吁人们,一定要记住人类历史上对秦岭生态破坏所犯下的错误和尝到的苦果,不要再重蹈覆辙!要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基础上,不断恢复秦岭的生态,保护秦岭的生态,真正把秦岭变成我国一座丰富的绿色的大山,让秦岭成为一笔巨大的财富,让全世界人都知道这座大山,让秦岭成为中国人为之骄傲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