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长应具备企业管理者的气度

2005-11-25朱祖益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05年6期
关键词:气度市场经济企业家

朱祖益

尽管有的总经理比另一些总经理在知识上更为渊博,但地道的总经理在自己的行业中一定是位行家。尽管每个企业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但他们还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具有正确的判断力,决心与野心,敢于创新及勤奋工作。这一切,被哈佛人称为“领导形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拓展、完善和提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办教育的迅速崛起、教育市场的逐步形成和开放,我国国有企业所走过的、卫生系统正在走的路,是否也将出现在教育系统?答案似乎不难想像。那么,我们的校长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气度,以从容应对新一轮教育开放和教育改革呢?

首先,校长应该具备一种企业家的精神。从市场经济行为主体角度而言的企业家精神,就是主体在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自发形成的有目的的创新活动与道德准则。当我们在学校环境下讨论企业家精神时,首先强调的就是学校管理的创新。创新精神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因为,创新的关键是人的意识创新,而学校正是教育人、管理人、培养人的地方。众所周知,只有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创新体系,全面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这也是当今校长必须具备的时代精神。事实证明,历史往往不会记住苦劳,历史只会记住功劳。而“功劳”就是你的精神、你的特色。

其次,校长应该具备现代管理者的思想。现代管理思想的核心在于人力资源管理(HRM)。校长的管理思想和办学理念决定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这是因为,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人员管理不只包括用人,更重要的还要培养人。即关注人的发展,关心人的成长。这或许是一种经验,因为各种实践表明,“许多工业体系中的新管理程序,都是可以实际应用于教育。”而且,世界级的美国质量管理大师朱兰博士在展望21世纪质量管理的未来趋势时这样指出:“21世纪质量运动的重点将从制造业转移到教育、医疗保健和政府管理……因为这些领域是庞大的服务业,而在以往,质量原理应用得较少。”自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种种举措,如校本管理、特殊学校、公校私营(国有民办)、民办学校、资源整合(学校重组)、名校广场、内部结构工资制、全面质量管理制等,无不渗透着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和模式。作为一校之长,理应学习并掌握这些现代管理的思想。所谓“办学风格”,我觉得就是校长富有个性的管理思想在办学模式、人力资源开发上的体现。

再次,校长应该具备资深企业家的胆识。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者,必是善于爱才用才之人。任何公司里最重要的资本,不是金钱、设备,而是富有创新意识的员工。对公司来说员工的想像力更重要,有想像力就会有创新意识。学校亦然。然而,任何想像也好、创新也好,都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会为公司(学校)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同时也使我们不得不面对由此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为此,我们的校长必须做到:

其一,要大胆支持创新。奖励有创新意识的教师,肯定会有一定的阻力和矛盾。有人说,当今中国的人事管理,是“共产主义的职业道德,社会主义的用人制度,资本主义的管理模式。”由此可见,面对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思想与当代国人的认识差异,只有有胆有识的校长才能取长补短、去伪存真、扬长避短、为我所用。

其二,还要有容忍失败的气度。大多数的创新意识不能成为有价值的创新实际,大多数的创新也不可能成功(或者不具备某种条件)。因此,承受压力的意识是必需的;处理失败、力挽狂澜的能力是必需的。面对当前如火如荼的教改实践和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的不断冲击,“商机似战机,商场如战场”。教育的改革与实践何尝不是一种“商战”,参与其中,也需要校长具有企业家的决心与野心。

其三,更要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作为校长,宽广的胸怀十分重要,因为校长的宽容、校长的大度,将决定你能否容纳最优秀的人才。蔡元培先生办北京大学提出了八个字“学术自由,兼容并蓄”,这是何等的胆识与胸襟。校长的胆识和胸襟,还体现在能够宽容教师的教学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就是个性教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面对市场经济的形势和教育改革的实际,校长,你具备了这些企业管理者的气度吗?

猜你喜欢

气度市场经济企业家
对话“疫线”企业家
对话“疫线”企业家
商务部:美方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严重歪曲事实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气度影响你的高度
推敲文本,把握有“度”
浅析紫砂《仿古壶》的气度、工艺和文韵
30年,光阴的故事——企业家篇
论市场经济行为的善恶原则及对传统道德的印证
30年,光阴的故事——企业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