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旭光 潍柴发展需要动力
2005-04-29淮君
淮 君
经过近58年发展的潍柴,业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柴油机制造基地, 2005年世界最大的内燃机制造基地——十万台欧Ⅲ项目将全面投产运行,企业的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将更加突出。
谭旭光,全国人大代表,高级经济师,工程硕士,中共党员,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CEO。
2004年圣诞树挂满礼物时节,在潍柴动力股份来京召开年度新闻发布会的间隙,记者来到了北京饭店对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旭光进行了专访。在座的公司新闻负责人对记者说,2004年前9个月潍柴动力共计生产10升发动机10万台,全年销售额预计突破100亿元人民币,3月11日股票在香港上市,IPO公开认证倍数928倍,为1998年以来香港主板市场最高纪录,国际配售机构投资者认购倍数超额52倍,为香港H股市场历史最高纪录,创造了中国内燃机行业的奇迹。
在采访中记者获悉,潍柴动力股份2004年预计全年实现利税14.5亿元,实现利润8.5亿元,出口创汇4500万美元,成为中国第一家发动机销售额过100亿元的厂家。然而世事有成非一日之功,业内人士都知道潍柴动力的今天是建立在1998年还是一个负债累累的国企的基础上的。据了解,1998年6月开始,年仅37岁的谭旭光担任潍坊柴油机厂厂长,当时企业亏损上亿元,濒临破产。而短短6年,他就将潍柴发展为年年赢利的国际性上市公司,这是一个奇迹抑或是中国企业经营的典范。
实施“四大改革措施”
实行扁平化流程再造,整合优化管理资源,企业管理机构精简40%,领导干部压缩70%,管理人员精简65%,形成了高管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的机制,提高了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推行“职位归类法”薪酬体系改革,彻底解决了分配大锅饭的问题;依法治厂,实施“阳光工程”,每年节约各种费用支出1.5亿元,大大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积极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精干主业,分立辅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年成为国内同行业的强势名牌企业,伴随潍柴动力的成功上市,走上了国际资本市场。
公司员工回想2004年10月18日,心情都无比激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专程来到潍柴视察。在参观了615厂、科技展馆和潍柴动力工业园之后,王兆国说:潍柴是中国机械工业界难得的好典型,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名气,你们的成功为中国人争了光,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争创国际一流企业。
谭旭光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潍柴已由昔日20多亿元的销售收入跃升到2004年的100亿元。工业园全部建成后,2005年将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2006年达到200亿元,2008年突破500亿元。潍柴要发展,首先要把自己做大做强,一旦在自己的领域占领了制高点,任何一家国际跨国公司都会主动前来寻求合作的。”
打造中国内燃机制造基地
2004年,谭旭光及时实施了市场战略转移,迅速在重型汽车、工程机械和船舶动力领域占据了70%以上的份额。其中,企业产品在工程机械领域的配套被国家机械工业部誉为推动中国工程机械动力升级换代的革命。通过实施服务产业化战略,在全国建立了1000多家销售维修服务中心,为产品销售、用户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他提出了“由简单产品出口向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转移”和“出口创汇向出口创牌转移”的外贸战略,产品遍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国家机械行业出口创汇百强企业。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谭旭光在致力于中国内燃机产业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快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步伐。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与世界著名的AVL公司合作建立了欧洲研发中心,走向了世界技术的最前沿。目前企业每年开发新产品100多个,累计获得几十项技术专利,多款新产品技术居国内领先,达到了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现在,企业新产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40%以上。因此,有专家这样评价谭旭光:他以灵敏的市场嗅觉和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深刻理解,他带给潍柴成功的机会,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把潍柴动力发展成为中国内燃机行业的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