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之“友”——“笔”的巡礼
2005-04-29周树廉
周树廉
一、传统会计之“友”——账房先生的毛笔
本刊名会计之友,是以会计人员为友,为会计人员服务的刊物。笔者从另一个角度,认为“笔”是会计人员的职业好友。当一辈子会计,记一辈子账,没一支得心应手的笔,恐怕也是遗憾终身的事。
笔者与“笔”朝夕与共数十年,有幸与时俱进,跟上了电脑时代,用上了电脑,但对于手中的这支秃笔,却情有独钟。姑不论远古时代“结绳记事”,也不说竹简蘸漆为文的书写工具。我国在秦汉时期,已流行兔毫竹管的毛笔。恐怕没有毛笔的发明流行,想当年“四柱清册”的记账方法,也就难以出现了。用毛笔记账在我国源远流长,直到解放后的1950年,在十里洋场算得上是当时现代化的上海,有些中小私营企业,账房先生们还用的是中式账簿,用毛笔在那里一笔一划地记着收支“豆腐”账。毛笔可分为两大类,羊毫和狼毫,前者柔软,适于写大些的字。后者笔毛较硬,适于写小楷。他们大多数用的是“小楷狼毫”,讲究些的也有用“七紫三羊毫”或是“五紫五羊毫”的,要比“小楷狼毫”价格高些。最不值钱的要算“小大由之”了,一般都是小学生使用的。账房先生记账用笔,也要看企业的规模,有钱的企业,账房先生的笔,不仅使用好笔,而且还专门到诸如浙江湖州胡开文、上海曹素功、北京荣宝斋等著名的笔墨坊间定制,煞是考究。用毛笔记账的年月俱往矣,那年月的账簿已无处购买,也只有在博物馆里,留给后代作历史教材而已。
至于毛笔,现在坊间还有处可寻,但已非记账工具,会计的这个朋友,已成为断世之交,而成为书法艺术的工具了。对于笔的传统品名,什么“七紫三羊毫”、“小绿颖”、“汉璧”等等,除了专业人士外,恐怕已无人知晓。附带说句弦外话,笔者在北京朝阳门外大街上,无意中遇到一家专门卖毛笔的新兴笔庄,主持人是位老先生,买了笔还替你在笔杆上刻上字留作纪念。在一般人心目中,类似这样的笔庄,与古董店无异。
二、近代会计之“友”——钢笔
西方在十八世纪前,通用一种用鹅毛管尖制成的笔,用以书写,与我国传统毛笔迥异的是毛笔软,我们用软笔写在软纸上(例如:毛边纸、宣纸),他们的鹅毛管笔,不是采用鹅的毛,而是用鹅毛的硬管,削尖了蘸墨水书写。由于鹅毛管笔的进化,金属笔逐渐取代了鹅毛管笔。公元79年,意大利庞贝城已有人用金属笔书写,只因为价格昂贵而夭折。大约于1494年由佛郎西撕科(Franciscan)修道士、威尼斯的佛路萨·帕希奥利教士(fraluca Pacioli Of Venice)正式引导了复式记账方法的概念。从而会计记账的工具也跟着向前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后流行的蘸水钢笔。
公元1903年,我国从日本引进西方的借贷记账法,最初在银行和铁路系统应用,后来发展到工业企业和其他各行各业。凡是应用西式借贷记账法的,也必然要同步使用西方的记账工具,那就是钢笔,那时西方也已不用鹅毛笔了,甚至自来水笔已经发明,使用我们传统的毛笔是记不了西式簿记账的。我国有人考证西方会计传入我国之日,无人研究作为记账应用工具的钢笔是何时进入我国的。1905年开始记西式簿记账,也必须使用钢笔,这是事实,所以,从这时起我们与“洋账”和“洋笔”结了不解之缘。
关于自来水笔的发明,有着一段小故事。美国的华特曼(L.E Waterman)有“墨水笔之父”的美名。华特曼其人本是纽约一家保险公司的经纪人,在与客户签合同时,笔尖流出过量墨水,污染了保险单,以至签不成合同,失去了客户。通过这件事,引发他,决心要发明一管不会流出过多墨水而能自动调节的自来水笔。结果他成功了。他的笔是用硬橡胶(想必就是“赛璐珞”)为笔杆,做成滴入式装水笔,1884年2月12日美国政府批准了他的专利。
自来水笔通称为钢笔,其实谁都知道,还有铱金笔和金笔之别,所谓金笔还有18K、14K、12K、10K金笔,一般14K较为普通,是含黄金58.33%、白银20。835%和紫铜20.835%。1885年华特曼推出“称心的自来水笔”第一批很快就售出5,000支。后来英国首相劳埃德·乔治使用纯金的华特曼笔签署了“凡尔赛条约”。对于自来水笔,《福尔摩斯》作者柯南道尔称赞“这是一种多么有用的工具”。华特曼钢笔和墨水,在我国解放前,曾经充满上海市场。美国的派克笔(Parker)后来居上,在上世纪凹年代,一支派克笔要卖到600马克。
太平洋战争暴发后,日寇侵占上海,舶来品来源中断。当时日本产的鹦鹉牌(Parrot)笔和水手(Sailor)牌笔,当时呼之为“萝卜头产品”,也挤入上海,有良心的国人,痛恨日寇,谁买他的东西,没有多久,就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了。各种牌号的国产笔应运而生。金星(golden star)、华孚(Wolf)执上海笔界之牛耳,新兴的金马(King Ma)、文谊、博士(Doctor)、凤凰(Phoenix)、宝华(Power)等金笔,也都占有一席之地。在神圣的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上海,几乎到处都是派克(Parker)51型笔的广告,因为派克51型笔,式样新颖,结构别致,尤其是笔尖缩在笔套里面,很吸引人。据现在网上消息称,刘伯承同志生前还是派克笔的爱好者和收藏家。那时的上海,还有美国的爱弗释(Eversharp)、犀飞利(Shafer)金笔,也都在我国的市场上竞争。应该看到我国的民族制笔工业,在上海设立工厂的,就有30年代初的华孚笔厂出品的华孚(Wolf)14K金笔、新民503型金笔,前者是中国的高级笔,后者是一般学生用笔,笔者求学时期,一直延用新民503笔。金星笔的商标是一颗金星,是革命的象征,所以在老解放区很受欢迎。直到解放后的广大干部,都以有一支“大金星”为“三大件”之一为荣。在国产笔中,以著名电影明星高占非设厂制造的文士(Vens)金笔,最象派克51型笔,可惜属于昙花一现的产品,不久便在市场上消失了。
在美国笔大量向我国倾销之时,国人有民族感的大有人在。1946年美国人雷诺,是所谓原子笔大王。当时美国对日本扔了两枚原子弹,教训教训杀死我们那么多同胞的日寇小鬼子,大快人心。原子弹深入人心,好多商人投机都以原子命名。雷诺以飞行世界为名,到处推销他的原子笔。上海银行公会秘书长朱斯煌教授研究了这种笔是油墨构成,写出字来不能久远,大声疾呼这种笔不能开支票,不能记账。上海的银行多、企业集中,会计人员也多,这一大群人抵制了雷诺的所谓原子笔,尽管他用尽各种手段,朱教授始终不屈服,坚决抵制。雷诺只得灰溜溜滚回美国,雷诺原子笔在上海绝迹,中国人抵制美国货的交锋,打了一场大胜仗。原子笔没有当上会计之友,直到现在也不允许用来记账,反而成为会计之天敌。解放后,在全国掀起了扫盲运动,我国企业也大量做起了原子笔,不过改名为圆珠笔了,因为它使用方便、售价低,在扫盲识字运动中,立了大功。
全国解放以后,我国百业待兴,制笔工业也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而欣欣向荣。国家为了使工业发展更加合理,进行了工业布局的调整,把集中在上海的制笔工业分散到内地建厂。金龙笔厂迁到丹东,他们创造性的出产过利用毛细管作用的所谓“自动吸水笔”,前几年他们生产了“金龙笔王”,因为个大,确有“鹤立鸡群”之姿态,有照片为证。金星笔厂分出一部分到北京建厂,填补了首都没有制笔工业的空白。上海的制笔工业除了支援内地以外,本身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永生、幸福(Lucky)也步入高级笔类,尤其是英雄(Hero)金笔,脱颖而出,50年代末,汤蒂茵同志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以英雄气概说出了“英雄赶超派克”的豪言壮语。我国的英雄100号金笔,在笔尖的滑润、软硬适度、外观形象、经久耐用、下水流畅等方面的技术指标都达到了派克的水平。现在英雄100号金笔,在国际上与派克齐名,行销世界,经久不衰,是为我国增光的产品。我国外交部部长石广生同志就是用英雄金笔签署WTO法律文件的。
现在虽然已进入电脑时代,也只有大企业才有摆脱用笔记账的条件,广大的会计人员的笔友,恐怕不是短时间内能断交的。巡礼一下当今的钢笔市场,琳琅满目,无论金属烤漆笔杆的光亮,还是赛璐珞笔杆的轻巧华丽,也不管是香港的骆驼牌(Camel)金笔,还是专为会计人员设计制造的“会计专用笔”,或别出心裁的富利文({uliwen)金笔,在华丽的笔外,另附一支刻花的笔套;华宏(Hua Hong)金笔的笔杆是古色古香的凸花装饰,都具有很高的书写价值和收藏价值。更有毕加索(Picasso)、花花公子(P,ay Boy)等金笔的涌入,广大会计人员凭着手上的一支笔,书写出永远保存的账簿。看那整整齐齐、一丝不苟的账页,既是历史的见证,又不逮于是一份艺术品。
正是:
东拉西扯横平竖直全凭坚持原则一支千秋笔。
左借右贷精打细算写就永耒退色整本会计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