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处置资产资源

2005-04-29王健仁

银行家 2005年11期
关键词:抵债闲置资产

王健仁

实现抵债资产和闲置固定资产回收价值的最大化是商业银行改善资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如何妥善处置抵债资产和闲置固定资产,使之既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市场经济规律,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变现价值,维护银行业机构自身的合法权益是商业银行目前亟须解决的一个课题。

处置抵债资产和闲置固定资产的难点

近年来,以资抵债方式在清收不良贷款中的广泛运用,以及经营过程中出现一些闲置固定资产,使得银行的实物资产迅速膨胀。从银行角度看,抵债资产和闲置固定资产既不易变现,也不好处置,以致银行面临资产处置举步维艰的局面。主要存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产权不明晰。有些抵债资产和闲置固定资产的产权不明晰,至今未能取得房产证和土地使用权证,导致该资产的处置存在法律主体上的瑕疵问题。

变现能力差。目前,商业银行的抵债资产多以房屋、土地为主。抵债的土地多为划拨土地、回拨地或乡镇企业的集体土地,因大部分在抵债时未能取得完整物权,银行的债权未能得到实质受偿,或者虽有价值或者价值高估,其变现能力较差,难以处置,从而导致这类抵债资产在处置变现时困难重重。

两难困境。由于受抵债资产的政策导向以及抵债资产质量等因素所限,抵债资产很难在规定的处置时间内及时处置完毕,导致处置对象陷入管理费用增加、资产损失加大的两难困境。

盘活处置资产的经验探索

健全运作机制,夯实处置基础

抵债资产和闲置固定资产的处置盘活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项经营业务,这项业务的经营成效离不开完善的管理机制作为坚强保障。

首先,提供领导管理的保障机制。在结合市场、风险、收益、资产性质等情况,制定最优处置方案时,应加强资产处置工作的领导管理,成立由行长、分管风险和计财的副行长以及监察、内审、法律、风险、计财和信贷等部门组成的抵债资产和闲置固定资产处置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处置工作,负责处置方案的审议确定、评估和拍卖机构的选定、处置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处置保留价的研究确定等工作职能和工作制度以及处置过程的公开性监督,为健康处置抵债资产和闲置固定资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机制保障。

其次,引入市场运作的竞争机制。为了更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处置资产的能量,选择拍卖机构时,引入风险竞争机制,以资质、业绩、管理水平、拍卖经验、客户资源、竞报价、风险保证等方面公开评定,公开招标确定拍卖机构;以竞争招选、风险委托和分档佣金相结合方式进行选择、委托拍卖机构,充分发挥市场约束机制的作用,杜绝委托拍卖机构后,银行可能处于被动地位且与拍卖机构矛盾重重等现象的发生;实现通过评估机构竞标、拍卖机构竞标及竞买人的竞买竞标,达到再次提升资产处置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完善保障制度,规范处置行为

为规范抵债资产和闲置固定资产处置的操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地保全银行资产,有效防范资产处置过程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实现处置回收最大化,应从强化基础管理人手,重视以下三项制度建设:

建立资产处置公示制度。实行资产处置不少于7日的公示制度,能加大处置的透明度。既提高了全行员工对资产处置的监督,防止暗箱操作的产生,又达到资产处置宣传营销推介作用,营造了资产处置的氛围。

实行处置全程的监督制度。为了确保资产处置过程的公正性、透明性,银行监察、内审等部门不仅参与处置资产的决策,同时还负责监督处置全过程的公开公示、选择拍卖机构以及拍卖会的公正等方面操作过程是否符合规定程序、是否符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资产处置的严谨性、处置程序的规范性和透明性,防止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

实行风险委托拍卖制度。通过明确拍卖行只能拍卖一次,拍卖成交金额不得低于一定数额,否则不支付拍卖佣金,如超过委托人设定金额,每增加100万元佣金相应提高一个百分点,佣金比率最高不超过10%;规定评估费用、宣传广告费、包装费用均由拍卖行承担,实行风险挂钩,使拍卖行与委托人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促使拍卖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只能卖多不能卖少,从而选择有资质的、有经验的中介机构进行处置。

着力管理创新,有效配置资源

第一,创新处置途径,提高处置能力。资产的处置成功与否受制于多方面因素,涉及多项法律关系,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业务,因此必须走集中专业处置之路,提高处置成功率,才能取得资产处置变现最大化。2003年初,工行泉州分行在风险资产处置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着手专业处置机构的建设并明确其工作定位和职责,从基层行抽调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人员充实中心力量,配备处置中心专职主任,提高处置的战斗力。同时,通过专业运作处置,摸清了处置资产的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处置资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针对性强的处置方案,做到有的放矢,在处置资产时始终处于主动地位,防止处置的盲目性,避免处置资产存在隐患的纠纷。

第二,创新处置手段,加速处置速度。面对当前抵债资产已处于较高死滞状态,创新合法的处置手段,采取分门别类、区别对待、一项目一策略、打包分包等新举措,贴紧市场要求进行逐宗调查、分析、定位,有针对性地调整资源配置方案、处置策略和操作方式,调动各种有效资源并进行优化配置,增强处置可行性,加快抵债资产和闲置固定资产的处置进度,化政策优势为处置成效,力争取得规模效应,谋求新的发展。

第三,创新管理流程,防范处置风险。建立抵债资产和闲置固定资产处置工作的授权审批、集体决策、中介机构选定报批、关系人回避、风险报告和资料存档备查等制度,遵循“尽职调查一预案管理一方案实施一监督检查”等流程操作,增强专业处置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从源头和根本上规范处置行为,防范处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进一步推动抵债资产和闲置固定资产处置工作。

第四,创新定价机制,维护银行权益。处置资产的价格定得过低,银行将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价格定得过高,处置资产变现的机会必然降低。显然,价格是否紧贴市场是拍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对此,我们应当把握好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按照贴近市场的原则,对资产评估价、同类资产市场价、意向买卖人询价、拍卖机构建议拍卖价进行对比分析,考虑当地市场状况、拍卖付款方式及快速变现等因素,合理确定拍卖保留价,切实维护银行的应有权益。

资产处置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是金融改革的新事物,更是对银行发展的新要求。在资产处置从松散型管理向统一管理、专业处置的过渡期间,我们应从思想上充分重视抵债资产管理工作,认真领会以物抵债作为防损压降手段的内涵,把抵债政策作为一种有效资源加以运用,秉持“受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积极探索处置以物抵债资产和闲:置固定资产的新办法、新途径,实现处置资产回收价值的最大化,推动资产处置工作朝更高层次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抵债闲置资产
数字化赋能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改革
以房抵债和让与担保的识别及重塑
不做闲置主妇
以物抵债在司法实践中的效力问题研究*
试论以物抵债协议的法律效力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扶贫资金闲置浪费谁之过?
养老床位欠缺与闲置并存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