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看国有银行改革
2005-04-29
编者按:在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将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列上日程并已付诸实施的时候,国有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必要性就成为了一个备具争议性的话题。人们在问,引入战略投资者为何成为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必经之路?为何此次银行业改革着重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而不向民间资本开放?我们是否在贱卖银行?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实现国有银行改革的目标?中国银行业将为此面临什么样的新风险?“以开放促改革”的经验是否也同样适用于国有银行的改革?种种疑问,需要讨论,需要得到解答。为此,本刊将“从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看国有银行改革”作为本期名家论坛的主题,希望专家们的见解能够解开这种种疑问。
李伏安:国有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是与非,应该从是否提高了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声誉,改善了中国银行业的面貌,是否有助于完善内控和公司治理,是否提高了财务状况和管理水平几点进行判断。
当前中国银行业虽然和跟过去相比风险水平有所下降,银行的风险面貌有所改善,但是与国际上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银行业相比,我国银行风险总量仍非常高,高风险状况不仅关系到整个银行业自身的生存发展的问题,甚至威胁到中国经济能不能继续平稳运行,因此对银行业进行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在这一轮的银行改革中,国有银行纷纷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从监管层面来说,引入境外投资者对外有助于提高国有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对内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改善财务状况、提高管理水平。但在这个问题上,国内仍存在不少质疑的声音。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判断国有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是与非:是否提高了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声誉,改善了中国银行业的面貌;是否有助于银行完善内控和公司治理;是否提高了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管理水平。从实践中看,上述的部分作用已经在逐步显现,当然由于外资进入国有银行的时间还不长,我们不可能要求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作用立竿见影。但至少我们已经看到,中国银行业正朝着改革的方向迈进。
其实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需要讨论的是三个方面的问题路径的选择、时机的选择、选择的余地和权利。
首先看路径的选择,要解决国有银行的历史包袱、财务困境或者资本不足问题,提高国有银行的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生存发展能力,最终还是要落实为花钱解决问题。我们过去的做法是由国家买单,结果是政府出钱越来越多,银行的不良资产层出不穷。这表明,政府出资即便能一时解决不良资产的问题,但也不能改变银行的经营管理方式。那么引入民间投资者是否可以呢?民营资本进银行我们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保证民营资本进来是为了投资银行,而不是为了控制银行,把银行变成他的提款机;二是民营资本进来以后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银行做有助于银行发展的决策。上述两点,目前我们还不能作肯定的回答。因此,对民营资本进银行我们要格外审慎。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境外投资者是带着利益关系进来的,因此也会同时带来他们成熟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因为只有被投资的银行发展好了,他们才能获利。从这个角度看,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是我们国有银行改革的路径选择之一,虽不能说是惟一的选择,至少也是一个较优的选择。
其次是时机的选择。是等我们的银行改革成功了,再到境外卖个好价钱;还是边引入境外投资者边提高国有银行的投资价值;还是我们坚持银行改革在内部进行,一旦改革不成功,爆发了金融风险,到那个时候我们再要引资,就只能是真正意义上的贱卖了。对上述三种方式进行比较选择,我们只能边引资边改革,以开放促改革,以发展来求稳定。第一种方式固然好,但是成功的概率有多大,一旦不成功怎么办,我们必须认真考虑。
最后是选择的余地和权利问题。在银行改革的问题上,我们有多大的余地,有多少时间,有多大的权利做选择。虽然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没有爆发在中国,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离危机还很远。中国的金融改革开放始终落后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步伐,部分原因是出于金融问题关系到全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但是换一个角度,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后,他们难道不希望中国保持金融稳定么?毕竟这里也有他的利益。如果中国金融对外开放后,有助于解决银行的竞争力问题、就业问题、稳定问题,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再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在金融开放这个问题上我们已经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了。
王廷科: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不可能在封闭的条件下靠自身的机制转换来完成,以开放促改革,中国银行业的改革才能快速推进。
从历史角度观察,国有银行改革已进行有20多年,但在人世之前,中国的银行业改革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而且大量不良资产正是在改革以后形成的。国有银行真正的改革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这意味着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不可能在封闭的条件下靠自身的机制转换来完成,真正的产权改革也难以在各方力量均衡的条件下取得突破性进展,只有借助外部因素的推动,以开放促改革,中国银行业的改革才能快速推进。此次中国银行业在改革中引入境外投资者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补充资本,而在于借助外部力量推动银行治理结构的规范和完善,推动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整合改造,快速打造全面的风险管理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当前,有人对中国此次银行业改革中着重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而不向民间资本开放的做法提出质疑。为此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如果不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而是采取引进其他类型的投资者,改善银行的治理结构、优化体制和机制的目标是否也能实现?我觉得至少实现的难度会加大。如果仍借助于政府的力量,前几次的改革经验表明这种改革方式的弊病在于政府很难避免行政干预、官员作风的问题,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也很难实现。民间资本的弊病在于缺乏银行的治理经验,银行在引入这些民间资本后也很难拒绝为他们“服务”。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好处就在于会产生一种效应,即一方面政府和银行必须逐步放弃行政干预,改善内部治理结构,另一方面银行要建立起科学的运作方式、财务制度、管理制度,进一步实现股份多元化,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实际上,银行业要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其对股东结构是有特殊需求的,过多的政府干预和实业持股对银行信贷机制的规范是不利的,金融机构、机构投资者和自然人持有银行股权比较有利于银行的健康运行和风险控制,一些国家甚至通过立法的方式对银行股权结构进行政策规范。改善治理结构不仅仅是个规范性的问题,也是一个提高治理水平的问题。由于境外投资者有着丰富的银行经营管理的经验,因此他能够帮助解决很多银行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比如说风险管理问题,在汇:率和利率改革中,境外战略投资者就能对银行如何应对汇率、利率风险提供良好的建议。
有人会问,境外的战略投资者持有的少量股份能发挥大作用吗?以光大银行为例,亚洲开发银行刚进入光
大银行的时候也只持有少量股份,但是他在董事会中发挥的作用却很大,超过了其股权占比所应发挥的作用。其道理就在于,在现行条件下,我们可以忽视国内股东的权益和要求,但却不能无视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权益和要求。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要求和建议代表了国际惯例和法律规范,这是迟早要接轨的。
此外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国银行的品牌知名度,境外战略投资者也能为银行的境外融资提供好的建议,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在香港成功上市就是一个例子。这表明引进境外投资者还有利于银行资本的扩充和发展,帮助商业银行走出资本约束的困境。
至于有人担心的开放下的金融安全问题,在开放的条件下,一个国家的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取决于宏观调控和监管水平,取决于对国际资金流动和金融市场价格的管理和控制,取决于中央银行职能的强化和宏观政策的作用,与银行的股权结构和经营方式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相反,在开放的条件下将银行业牢牢地控制在政府手里也并不意味着我们银行业的运行就是安全的,而且一旦爆发危机,由于我们的银行业是由国家信用做担保的,那个时候政府要承担无限责任,而政府的责任事实上也是全体纳税人的责任。
当然,我们在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方面也要讲求策略,加强立法规范,合理选择对象,着眼于改革的目标和金融体系的稳定而有序稳步地推进,掌握主动权,避免银行业改革的被动化。
张兴胜: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重要意义在子推动国有银行公司治理改革、帮助国有银行成功实现境外上市、推动国有银行全球化发展。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关系到国有银行引资成效的两个关键因素。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推动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改进公司治理水平,是新时期我国银行业改革中具有开拓性意义的重要举措。从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特点及任务看,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主要意义有三个方面。
第一,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国有银行在境内外市场成功实现首次公开发行(IPO)的关键性举措之一。在引资谈判及商洽过程中,战略投资者通过尽职调查,充分了解国有银行的经营状况、投资价值及潜在风险,增强了国有银行的市场透明度及公信力,有助于国有银行公开售股中的路演及营销。另一方面,国有银行引入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往往是区域金融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强势金融机构,其市场信誉往往会成为影响市场投资者信心的重要力量,无形中将为国有银行境外上市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第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推动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建设性策略。公司治理改革的推动需要进一步加快股权多元化改革,建立多元股权平衡制约的公司治理架构。国有银行推动股权结构多元化的重要思路,是引入国内新的投资者,但是仅仅引进工商制造企业股东还不够,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需要大量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是否具有充足的银行经营管理的专门知识与经验,直接影响董事会决策、监督的能力和成效。有的银行在引入民营资本后,由于董事缺少经营管理银行的专门知识与经验,银行事实上被经理层控制,“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反而更加严重了。如果推动国有商业银行交叉持股,可能会带来关联交易等一系列新问题,引进境外金融机构投资者就成为推动国有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现实选择。
第三,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提升业务合作水平,推动国有商业银行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思路。国有银行不仅要有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胸怀,也要有走出国门、全球竞争发展的魄力,在全球化的银行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我们看到国内一些银行在与境外投资者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的同时还签订了一系列的业务合作协议,这些广泛的业务合作使得国有银行的业务水平、技术力量得到迅速的提升,也有助于了解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惯例,为自己“走出去”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但是我们也不应过分夸大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作用,境外战略投资者不可能是洋雷锋,引资成效与两个因素密切相关。
一是引资后利益关系、利益机制的协调和业务合作水平的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重组后资本充足率都已达到监管要求,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注资”作用是次要的,关键是引进一种符合国际惯例的股东利益分配和权利分配机制,加快业务合作步伐。能否在新的股份公司内处理好股东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能否在股份制改造进程中借助“引资”提高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产品及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引资成效。
二是引资过程中“竞争回避”原则的贯彻。如果国有银行只立足于本土市场发展,引进一些全球上的业务竞争者问题尚不大。如果股改后锐意成为一家全球化发展的大银行,现在引进的战略投资者可能在进入该行的传统优势市场时,成为新的竞争力量和掣肘因素。在引资和合作协议中,“竞争回避”问题讨论得越是充分,未来发展中股东矛盾激化的风险就越小,长期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大。
从未来发展看,稳健发展的银行也需要有“合格”的股东。银行股东可持续的发展目标、稳健的经营理念、有效的经营决策,都将对银行的长期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是银行保持蓬勃生机的重要源泉。
邹平座:国有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原因在于能够带来新的生产力要素,实现国有银行真正意义上的变革,但是由此带来的负面因素必须同时引起高度的重视。
国有银行为什么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而不在国内寻找战略合作伙伴,主要因为内寻难以引发制度上的根本变革,而引进国外的资本则能够带来新的产力要素,只有这样国有银行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改革。从稳定机制来看,金融系统的发展存在三种不同的稳定机制,一种是自然选择的稳定机制,完全由市场规律进行的选择;第二种是文化稳定机制,主要是通过,自主性学习,进行变革,实现稳定;第三种就是发展稳定机制,这也是我们俗称的“摸着石头过河”的管理机制。实践证明,我们中国二十多年的金融改革基本遵循的是发展稳定的机制,不停地在试错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在这里“试错”是一种选择策略。中国的金融业不同于一般的行业和小产业,小产业可以采取这种制度一步步地将改革推进下去,仍然能够保持住稳定,但是要在银行业改革中以不断试错摸索出银行的变革道路,风险和可能的代价都显然让人难以接受。特别是当前的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经济动荡。因此,发展稳定机制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的银行业改革。在银行业改革的问题上需要采用第二种稳定机制——文化稳定机制,引进国外的战略投资者就是这种策略的体现,我们需要引进国外的管理机制,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学习他们的先进要素。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切都应当以自然选择的稳定机制为基础。金融系统的成功,是由金融系统通过一个总括的离散过程发现的,而不是通过个体的收敛性搜寻发现的。如果金融企业确实被诱导去搜寻盈利性的惯性,而且它们确实在选择之前有充足的时间去寻找,那么适应性学习和自然选择机制将会彼此互相强
化。在和谐的相互作用中,这两种机制将会使金融产业趋于一个新的“正统的”均衡。
凡事有其两面性,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固然有助于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但是存在的风险我们也必须正视。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风险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会使我们的改革陷于被动,外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动因就在于这里有着中国二十五年的改革成果,金融业关系到国计民生,主动权不能丧失。非洲和南美洲的一些国家,从开始就引进了发达国家的银行机制和资本,但是这些发达国家却通过这些银行系统,控制了金融资源,把
该国的经济资源调到了国外,使这些国家长期处于被动地位。二是银行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意味着金融资本项目的开放,那么我们原有的在1997年用以应付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就要被动摇,金融发展中不稳定的因素就会增加。这就要求中国的宏观调控水平有相应的提高,如果不能相应提高,就会出问题。三是中国民营金融的发展问题,现在中国的金融市场对外资已经放开了,但对国内的民营资本的准入却依然严格。既然外资可以进来,那么为什么反而还要限制国内的民营资本呢?不培育民营金融,未来我们拿什么跟国外的金融竞争呢?可以肯定地说,中国金融业改革的成功最终还是要依靠一批国内银行家的产生,没有一批优秀的银行家,银行:业改革的整体成功是不可能的。我们只可以利用国外的力量,而不能依靠外国的力量发展中国的金融事业。四是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可能会使中国的银行业出现所谓的“早熟”。中国的金融机构不是市场自发演进的结果,市场的自发调节和自动优化力量还没有完全形成。市场的价格与信息发现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些金融企业产权不明的问题影响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金融稳定策略基本上还是运用了以“试错”方式的所谓“摸石过河”的发展稳定策略和复制发达国家管理模式的文化稳定策略。“自然选择”的市场其自然稳定机制很不完善,而这种机制的形成和完善需要时间,千万不能操之过急。
张新泽:今天我们引进战略投资者,明天我们要到国外进行战略投资。
对于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这个问题,我们应该着眼于长远,通过改革把我们的银行做大做强,真正适应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要求。但是目前我们的银行离真正做大做强还有一段长路要走,因此决策层提出了短期内银行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其中就包括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
国有银行实行股改到现在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总体说来还是有成效的,这表现为公司治理架构基本上搭建起来了,各银行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进行了一些业务流程的重组,进行了业务结构的调整,进行了一些业务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外资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我认为,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不是为了宣传、融资,为的是换一种机制,引进一些管理方法、经营理念,引进一些产品。这将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不能期望在短期内就见到什么显著的效果。总结这二十多年来的
苑德军:完善境外战略投资者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
从金融改革和金融开放的角度看。有些媒体把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概括为三部曲,即注资——不良资产剥离——引进战略投资者。而引进战略投资者是金融改革和金融开放内在逻辑的必然要求。随着“人世”过渡期的即将结束,我国的银行业面临着来自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的强烈冲击。而要在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国有银行必须学习国外银行业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和风险控制技术,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就是向国外银行学习的重要途径,是改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提升经营效率、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方式。从我国20多年改革的实际历程看,外部因素对于改革的推动力往往要大于内部因素。对国有银行进行股改,理论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提出,但长期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而没有实际动作,只是在“人世”后才开始破题并迅速进入快车道。金融改革和金融开放是密切联系的,而且后者对前者有强力推动作用,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开放促改革”。
再从金融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的一些金融机构引入外资是出于“救急”的考虑,一些证券公司和个别股份制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就与其经营困难、生中国经济改革,可以得出一个经验,那就是“以开放促改革”,而国有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也可以看作是这个经验的应用。还是那句话,在引入外资的问题上要着眼于长远,银行改革的目标是做大做强,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要善于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跟上国际银行业发展的脚步,这是我们实现银行改革目标所要经历的一个步骤。当我们的银行业实现改革目标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根据发展需要选择国外的银行进行战略投资,使我们的金融业逐渐融入世界。以上这些,是出于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一个长远的考虑,虽然目前国内的银行主要是服务国内,但面向国际的问题我们不容回避,必须早做准备。实现这个远景目标,中国的银行业才能以一个强者的形象屹立于世界银行之林,国内银行业改革的参与者和研究者们,应该想到这一层。遇到严重挑战直接相关。尽管国有银行现在并不存在破产之忧,但因其不良资产率居高不下和所需资本规模巨大,除了国家注资,国内其他所有制类型的资金一般不愿或无力大量进入。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可以补充国有银行的资本金,有利于国有银行扩大资产业务。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还有利于推动国有银行的业务创新,进而加快我国的金融创新和金融结构优化进程。从目前我国银行业务的结构看,盈利基本还是靠利差,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低。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就能迅速引进一些新业务、新产品和新的金融工具,银行的业务结构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应该看到,要使境外战略投资者充分。发挥作用,目前还存在一些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比如,在改制后的国有商业银行中,党委和董事会的关系有待进一步厘清;比如,国有银行的高管很大程度上还是行政选择而非市场选择的结果,这些高管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准行政官员而非真正的职业银行家,同时,经济社会中也没有一个完善的职业银行家市场等等。很显然,要让战略投资者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完善相关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