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功者的足迹

2005-04-29吴财兴

中国经济信息 2005年13期
关键词:工地上海市基地

吴财兴

弘扬科学精神,遵循经济规律,理念集成创新,创建著名品牌,构筑时代工程,打造世纪辉煌,这就是上海桥盛拆迁有限公司董事长倪丽娟传递崭新的人生创意,策划桥盛,带领一批住宅业的精英,确立全新的创业理念;育才建房,贴近生活,美化城市,驾驭市场,构建住宅产业的全新运作模式,点燃创新发展的希望。

1990年,经过激烈的竞争,倪丽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区城建党委成为一名令人羡慕的机关工作人员。四年后,她被提拔为正科级干部,可在基层工作多年的她逐渐感到,似乎基层的工作更适合她。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她不顾家人、朋友、同事的劝阻,毅然打破“铁饭碗”,自筹资金20万,投入茫茫商海。一个废弃的浴室成为了她的办公室,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成为了她的代步工具,公司就这样运转起来了。人员由最初的光杆儿司令,发展到现在编员工51人,借、聘用人员达200多人。公司已颇具规模,公司净资产达4300万元,2004年实现利润1800万元,上缴区财政税收5000万元,引进项目、上缴税收两项达7600万元。

1998年,不断追求创新的倪丽娟开始不满足单一的房地产开发,提出了成立拆迁公司。起初这一想法遭到了领导班子的一致反对,搞动拆迁出身的副总更是奉劝她“不要自找死路,这简直不是人干的活,给人骂,给人哄,一点尊严都没有了”。可倪丽娟就认准了这个理。她认为动拆迁市场大,投资小,周转时间短,尽管有一定的风险,但是房地产开发不同样也要冒风险的吗?

经过几番讨论和市场调查,公司领导班子最终统一了思想,动拆迁公司成立了。倪丽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仁德路一个拆迁地有820户居民,倪丽娟有了“吃”下这块基地的想法。但公司刚刚成立,拿的是临时执照,只能承接100户以下的基地。这里还是由市长亲自抓的上海市三块旧区改造试点地块中的一块。所以,不管倪丽娟跑到哪,哪都是反对声。执著的倪丽娟想到了老领导,找区建委主任去。一次次地要求,一次次地被拒绝……最后,区领导知道了,出面说“她有这股韧劲,就让她试试吧”。

倪丽娟在全体职工面前立下军令状:“基地不能按时交,总经理不做,公司解散”。从此,全身心地投入到动迁基地上。早上,伴着朝霞出门,夜晚,陪着星星回家。当时正直炎夏,连续十几天38度的高温,有些职工因为长时间坐在凳子上,屁股上长满了疮,可没有一个人请假。在基地,员工们一天三餐都是吃工地上的盒饭,倪丽娟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一天下班后,倪丽娟想请员工们到附近小饭店去吃顿好的,可面对满满一桌菜肴,大家却没什么胃口,因为实在太累了。尽管如此,大家在饭桌上谈的还是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了,但一谈起它,倪丽娟的眼睛仍然有点湿润。

在企业发展中,倪丽娟同志坚持以发展为硬道理,以创新为立足点,在企业建党方面,提出把党的思想工作做到最需要的动迁基地和建设工地上去,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公司党支部在《城市名园》建设工地,建立起上海市第一个工地临时党支部,加强对外来党员的管理和教育,确保了阳光动迁工程和稳定工作的顺利开展。

如今,桥盛公司在业界已享有盛誉,并在全市率先通过了IS9001质量认证体系。对于动拆迁工作,倪丽娟有自己的想法。她说,动迁工作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是阳光工程。动拆迁,拆的是房,动的是人。因此,要做到的人心、暖人心、稳人心。动迁居民要离开长时间生活的环境,难免会有想法,倪丽娟要求员工要“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气不发怒”,练好动迁工作的基本功,坚持以民为本、依法动迁,无情拆迁、有情操作。在动拆迁过程中,公司采取了“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即动迁公司、街道、警署、居委会齐出力,争取将动迁中产生的问题在这一层面上就得到解决。发现问题,现场办公,马上出力,马上解决,保持了工作的畅通性。在她的带领下,公司已经连续6年被评为上海市住宅建设立功竞赛先进集体、上海市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先进集体,还获得上海市“白玉兰”奖、“市绿化先进”等奖项。倪丽娟本人获上海市职工信赖的好厂长好经理、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楼市巾帼奖、2003年在首届中国经济人物评选活动中获得“百名杰出人物”奖、2004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0年的拼搏,10年的辛勤耕耘。一个个楼盘的崛起,一个个动拆迁基地的按时交付,这其中饱含了一个创业者艰辛,一个改革者的勇气和魄力,同样也蕴含了一个企业家的睿智。

猜你喜欢

工地上海市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波比的小工地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我的基地我的连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热闹的工地
上海市制冷学会四专“双·阳”行
工地上的女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