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卢菁菁的恋爱故事

2005-04-29胡青宇

青年作家 2005年12期
关键词:菁菁

胡青宇

卢菁菁无数次地回想第一次见老吴的情景。那时正是她对一切都感到厌倦的时候,对一切都无所谓的时候。她的所有行为都是按步就班的、机械的、下意识的。佛说,你见到虚空遍满十方界。卢菁菁的世界就是虚空的,她丧失了对一切新鲜事物的激情。她正是在家里呆烦了才跑到深圳这个热闹的、五颜六色的城市来的。成日游荡在姑父的公司和深圳街市间。姑父的公司叫寰宇文化公司。姑父是总经理,人前人后的称作熊总。寰宇公司算上熊总才八个人,这是个吉利的数字。像遍布深圳的所有大小公司一样,寰宇公司的所有员工过着机械的朝九晚五的日子,做些简单的打字、排版的活儿。卢菁菁在公司呆两天就烦了。在街上又逛了两天,发现不过是麦当劳、肯德基、健身房、美容厅、超市、商场比家乡要多一些而已。深圳的房子像斑斓的积木,花萆都整齐划一,连天上的白云都像画上去的。卢菁菁倒怀念起家乡开阔的空地,恣意生长的草木,让人感到自由自在。这正合了那些老掉牙的话题,游子总是思乡的,想念中的家乡总是美丽惆怅的,就像那幅《孟特枫丹的回忆》。卢菁菁还算不上浪迹天涯的游子,她成天窝在小小的寰宇公司里无所事事,连饭都是叫店家直接送上来的;她也不想回家,她知道一回家那些想念中的空地、草木就会变得空旷、杂乱,让她更加不甚其烦。

那天卢菁菁正百无聊赖地歪坐在总经理办公室,熊总不知去哪儿了,她心不在焉地翻看桌上散乱的报纸。外间有人等熊总,年轻的女秘书热情地与客人寒暄着。客人操北方口音,似乎和女秘书谈得挺投机。卢菁菁实在想不起他们谈的是什么了,她只记得当时自己的感觉:那客人像所有对年轻女性感兴趣的男人一样夸夸其谈;女秘书像所有虚荣又不乏实际的女孩一样抓住一切机会表现自己。卢菁菁出去倒水的时候,才看清客人的面相已然中年,与他宽阔结实的身材不大相称。客人似乎瞟了她一眼,她懒得说话,径直回到总经理办公室。

那客人就是老吴。

公司租的是三房两厅的居民住房,其中有一间做客房用,本来是卢菁菁住着的,现在让给老吴了。老吴是公司的大客户,是来要账的,不知怎么给熊总哄啊哄的,非但不急着要账,还继续把大业务给寰宇公司做。卢菁菁住进熊总家,姑姑的热情、客气让她浑身不自在。为了避开姑姑的殷勤,白天她还往公司跑。她见老吴也在公司里;好像没什么事,有时便和他搭讪几句。第三天头上,她问姑姑老吴要呆多久,姑姑说,本来说今天走的,不知怎的,又还要呆两天。卢菁菁听了懊恼得很。

就在这天晚上,姑姑神秘兮兮地把卢菁菁拉到一旁说,老吴他对你印象非常好哩,要我给撮合撮合,我说你俩不合适吧,他倒执拗得很,说他愿意来适应你,迁就你——我看他是真的嘞,不像开,玩笑,你看真是的——他还说你若不同意就等你,等一辈子都行哩。卢菁菁听得呆呆的,仿佛这件事与己无关,半天才说,怎么会这样。她想了想又说,你就当没跟我说过这事,省得我明天见,不自在。姑姑说,不行的,他很认真的,要我带话给你,他明天就走,走前一定要有个答复。卢菁菁心里翻滚开了,本来她对老吴无所谓印象好坏,如果老吴隔天走了,也就永远在她的世界中消失了,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存在过,就如那大街上海日擦肩而过的人流、车流,曾经面对面的那么近,一分钟、一小时、一天、一月、一年、若干年后呢,可能就是天堂地狱之别了,谁能想象得出当初偶聚在同一境遇下的人,各自奔向的是怎样一个不同的世界呢。卢菁菁和老吴本来彼此互为过客,他们是要踏入不同的世界的,现在这种自然的形势被老吴的欲念破坏了,他要把她拉入同一个世界中,卢菁菁有种生硬的感觉,又有点新鲜刺激。她对姑姑说,我得考虑考虑。

卢菁菁大学时谈过一个男友,她都记不真切是如何开始的,反正那时同寝室的已有三四对在谈,她的恋爱既不像第一对那样引起轰动,也不像最后一对那样值得庆祝。她把菜票节省下来给他用,帮他洗汗臭的衣、鞋,他踢球时递水给他喝;他帮她打饭打水,替她在教室里占位子,骑自行车带她兜风。他们过得琐细而甜蜜,为拥有对方而满足。毕业前,俩人为了呆在一起,并有一个更好的前途,双双报考了研究生。结果卢菁菁考中了,他却分回家乡做了一个机关的小职员。

从此,他们开始了鸿雁传书、异地相思的生涯,初也甜蜜,真是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第一次小别重逢,第一次发工资给她买香水,第一次领她回家拜见父母……然而所有的第一次结束后,生活便是重复、循环和习惯了。两年后,俩人要考虑实际的问题。读了研究生的卢菁菁是不愿回他的家乡的,而他在机关职能部门却行情看好,有提拔之势,这令他欲罢不能。况且办公室悠闲的日子也消磨了他的精神头,他既没心思寒窗苦读远走高飞,更不愿丢掉国家干部的身份来卢菁菁的城市打工。磕磕绊绊了一年,卢菁菁最终留校任教,虽然境遇如前,俩人的心思却有些心灰意冷——既没有当初新鲜的刺激,也没有未来可以憧憬。

他渐渐来得不那么勤了。

卢菁菁明显感受到了男友的兴味索然,她隐隐有些担心,要说她对他的不满还抵消不了这么久的感情,每每他不在的时候,她还是会想起一些曾经的美好时光。另外,也还有一些别的事让她分心,让她不能那么专注于男友的感受。比如说,她时时要为如何与萧为相处而烦恼。

萧为原是卢菁菁的研究生指导老师,现升任副校长。

萧为还在系里的时候,就很春风得意,除去学校的各项职务外,社会上还有许多头衔,如某某协会理事,某某文化公司顾问,某某社团主席……虽说如此,他为人倒不张扬,很沉默内敛的样子。他穿着也很洁净、整齐,经常一条白裤,黑衬衫或格子衬衫扎在裤腰里,有些自然卷的头发撂在额头几缕,总之是颇有风度的样子。这样的名望,这样的气质,加上这样的外观,是很受有些教养的女人的青睐的。萧为的夫人是位头脑单纯、着装朴素的图书管理员,这让那些文化圈内的女人们既深感不平,又窃喜自身的优越。受宠的萧为轻慢但不失客气地回复身边的异性,他的态度更添了他的魅力。关于他的传说在那个圈子里,尤其是女人圈里沸沸扬扬,中文系的女研究生们上他的课之前都要化好妆,衣服也要精心搭配而不露痕迹;上课时则处心积虑地提些很有见地的问题;课后还有许多问题要同萧为探讨。

卢菁菁则一直沉浸在与男友的纠葛中,先是离别的苦思,后来是激情消退后的现实别扭,这一切让她无法安心钻研学问,何况她本来就不喜欢理论的学问——大而无当。她当初考研为的就是与男友更好地长相厮守。她整天心不在焉。萧为讲文艺象征论,他问卢菁菁什么是“象征”,卢菁菁心不在焉地敲着笔头说,就是拿一个东西来表现某种意义。她只是机械地回应以配合老师上课,答案肯定不那么简单。果然,别的同学都不作声,脸上还挂着不置可否的笑。卢菁菁突然一股怒气,她想问,你认为象征是什么,你说得出来吗?我说的又有什么错?我知道象征很深奥,要不然还专门研究它干吗,还要出那么多象

征论的书干吗?可花那么多时间精力研究透彻了象征又有什么用……卢菁菁就这样挂着一脸怒气听着,象征果然不是个简单的概念,萧为洋洋洒洒讲了两堂课:

“象征英文为symboI,也称作符号,西方的象征学也就是符号学,它强调以一种看得见的符号来表现看不见的事物……就是用某种感性形象表现某种人生意蕴或生命情调,从而使人的生命本质获得对象化……”

卢菁菁想,简而言之,俗而道之,还是用某种具体的东西表现某种情绪。要是换了别的老师,她可能会油腔滑调地说,老师,我的解释也还不错,且易于接受。

“黑格尔说,象征源自‘完全沉没在自然中的无心灵性和完全从自然中解放出来的心灵性这二者之间,什么是‘无心灵性和‘解放出来的心灵性呢?”萧为停了一下,没人吱声,萧为正欲张嘴接着说下去,卢菁菁忍不住赌气似的说:

“就是不自觉性和自觉性呗。”

萧为笑了,“可以这么说,前者指的是主体意识不能把握自然的状态,后者指主体意识摆脱自然开始觉醒的状态。大家知道黑格尔强调理念,象征是为抽象理念找一个吻合的感性形象,所以黑格尔对象征艺术是贬抑的。黑格尔还说:象征‘要解精神怎样自译精神密码这样一个精神的课题……”

同学们一头雾水,但仍很努力地听着。卢菁菁盯着萧为一张一合的嘴,心思却不知跑哪去了:这些有什么意义,有什么意义,他卖力地讲,他们卖力地听,为的是把象征这玩意弄透彻,弄明白,多么荒谬啊,老黑不是还看不起这破玩意吗,嗯,黑格尔,柏拉图,真的这世界先有一个理念存在吗,我们的一切行为只是在模仿,好像是这样的,先天应存在一种模式,而人类却在不停地制定准则、规范,有多少是符合先天理念的呢。柏拉图是伟大的,黑格尔是伟大的。我们的行为有什么意义。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下课了,有位女同学继续殷勤地向萧为讨教中国传统的“比、兴”作为象征现象的异同。卢菁菁晃了晃头,那些形而上的想法一股脑儿没了,她急着要早点去食堂,否则没好菜了。

周末系里教工开舞会,研究生们也去了。萧为从不主动邀请别人,却没一曲闲着,女弟子们抓住一切机会和他套近手,他不仅腿忙,嘴也没歇着。只剩卢菁菁没邀他了,萧为显然给宠坏了,舞曲的间隙,他只用眼角瞟卢菁菁,等着。卢菁菁碍于情面,也加入了争邀的行列。和萧为跳舞的时候还是有点紧张,她不知该说什么,她既不想问专业问题又不知该说哪些私人话题,可不说话似乎也不礼貌,她就这么面带微笑,欲言又止的样子。萧为总算放下了矜持,说:卢菁菁,你要用功些啊。她一下子脸红了,为了不至于太难堪,她故意打趣说,我保证以后多发现问题,多向你问问题。萧为笑了,其实你挺有灵气的,别浪费了自己。过几天我推荐些好书给你看看。

得到萧为貌似批评的赞许,卢菁菁有点沾沾自喜,同时也添了负担。为了不辜负萧为,她做出好学生的样子,也去钻那些学问的牛角尖。她认真地看了些书,得了些做学问的乐趣。深入到某一问题时,她发现有真知灼见、独树一帜的,不过数人,不过数作,而那么多学界名人名著不过重列资料、再行组合、复言已论以博世名罢了。她花了不少时间在这些盗世欺名的书上,然后练就了很快甄别著述珍伪的火眼金睛。每每沉浸于好书时,她感到与那未谋面的著人甚或故人同思考、对话、讨论、甚至要争辩的快意。读好书不仅仅增进知识,还改变了她的思维方式。积累的资料在她心中勾勒出对某一问题或某一人物的看法往往不同于定论,她不满意时人的看法,然后去翻阅更多的资料以证实自己的印象,这其中有多少拨云见日、洞悉奥秘的快意啊。同时,她也越发对书本怀疑起来,不相信任何文字的东西,即使出自大家。她读书逐渐只注重事件、过程、细节而不是议论、感想、结论,然后她凭自己的经验去分析、推断文字事实背后可能潜藏的态度、情景,其结果往往与俗论大相径庭,所以她有了让真相大白的欲望,于是她开始作论文。她的论文往往论题不大,只抓住阅读思考时机灵闪动中的片刻思绪,却是新鲜活泼,语言也很轻巧明白,只想说明问题,不似一般论文术语典奥、望而生畏。萧为欣赏她的同时,也提醒她要把论文做大、做系统。可卢菁菁明白自己的心性,她是在凭灵性做学问,她的思维是感性而非理性的。她没有持续做学问的耐心和毅力,或者说,她根本没兴趣,钻研的劲头总是持续不了多久。因此萧为对她而言是个压力。三年的研究生生涯,卢菁菁无法化解作为导师、作为那样一个公众人物的萧为的期望而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在紧张迎合与逃避放任中,她极其勉强地维持着自己的学术生涯。

那时候,男友的尘俗倒令她心情放松不少。曾经有一度,她极度厌烦,她经常虔诚地望着目露睿智、口吐珠玑、风雅高尚的萧为的时候,心里却不以为然地叫嚷:我爱逛大街聊闲天,我爱卡拉OK和蹦迪,我爱琼瑶、金庸,我爱邓丽君、谭咏麟、张曼玉,我就是爱世俗热闹的东西。什么王国维、克罗奇、布鲁姆、詹姆逊……见鬼去吧。

三年下来,卢菁菁到底还是给熏陶了些所谓高尚的情趣,她游离在高雅与尘俗之间。她有些看不上男友的作为,但她也接受不了高高在上、远离凡俗的萧为。

萧为给足了卢菁菁暗示,然后等着她主动来表示什么。他经常单独带她去外地开各种研讨会、年会,推荐她的论文,力荐她留校……在某种程度上,他改变了她生活的方向,他把她纳入他的圈子。卢菁菁在不由自主朝他的设计靠近时,也在下意识地逃离着、挣扎着,这就表现为她老是露出那种若即若离、心不在焉、迷惘不安的神情,让萧为捉摸不透这个女弟子到底怎么了,她怎么不肯再进一步,她对他的崇敬是可以再深一步的啊,难道还要他再明白地解除她的顾虑么!卢菁菁却是看透了萧为的心思,她心底暗暗好笑,这么一个渊博深沉的人,也有他幼稚浅白的一面呢。她知道萧为在向她标榜他的学问、情趣时,是多么的快感、得意、满足啊。而她呢,总是处于无知、被动的受指导者的地位,她被完全剥离了舒展自身情趣的自由,甚至在消闲唱卡拉OK时,他也总是要卢菁菁跟着他一起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三套车”、“敖包相会”。对方是她的恩师,她的领导,她甚至没有发嗲、发怒、甚或嘲弄的机会。她心里恨恨的,故意以敬畏的态度来回敬他,她知道那不是他所想要的态度。

萧为到底是个文化人,修养良好,吐言含蓄,举止文雅克制。虽然内心充满疑惑焦虑,但他深信卢菁菁是崇爱自己的。这种感觉不仅仅是自信,他认为就应该是这样的,他俩之间只是没有适当的时机让应该发生的事顺其自然地发生罢了。他一如既往地等着,既导师般的尊严,又情人般的关爱。

卢菁菁在感受到自己获得萧为的青睐之初,有些得意,毕竟萧为在一大堆知识女性面前颇受关注。她的一个同寝室的女同学有一次在卧谈会时竟忘情而不失夸张地双手含胸嚷道:哦,萧为,萧——为——惹来一阵狂笑……萧为的偶像地位甚至在挑剔的中文系女研究生中都是不争的。卢菁菁曾经为

了巩固萧为的青睐硬着头皮苦读,以便多赢得一些资本和萧为对话。多么的勉为其难啊!萧为的青睐在巩固、稳固、甚而停固,他停在那等着,久了,卢菁菁的新鲜劲却跑了,代之而起的是没完没了的学术追赶的压力——萧为总是问及她的业务进展,并一再提醒她他可以给予的帮助。卢菁菁即使看在这种珍贵的帮助份上,也得在学术上加把劲啊,要不会辜负萧为副校长的。况且,这也是她躲闪而又不至得罪萧为的最佳遮蔽。

然而,卢菁菁不能总是逃避。萧为自认为的爱情前奏时间拖得太长,超过了理应的限度,他感到不对头,局促难耐,五内烦躁,有时甚至控制不了自己的言行。他要彻底弄清她的态度,因此他的行动有时变得唐突,不再那样温文尔雅。一次,又是他和她一起去外地开交流会,晚上娱乐过后,照例她礼节性地跟随到他的房间闲聊一会,他一反常态地再三挽留她多坐一会儿,已经一点多了,俩人都不再说话,他还是执意不让她走,房间里的气氛有些异样,他固执地期待着什么——还不见动静,萧为主动走到卢菁菁身边,把手搭在她的肩头摩挲,她不安地低下头,有一会儿,她轻轻地想拨开他的手,那手却有一股韧劲,和她的手来回推着,最后竟握住了她的手,她惊慌失措地挣脱开去,往外走,他似乎拉了她一下,没拉住。

第二天,萧为的表情一直很严肃,卢菁菁知道是自己伤害了他,她非常歉意,为了弥补,她对他照顾得越发殷勤。萧为却是一言不发,看她的眼神都是冷冷的——这对他真是一个大的打击,他有些恨她。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开会回来的卢菁菁意识到几个星期没和男友见面了,和萧为弄得别别扭扭的,她突然很想男友,很想换个环境,到男友的家乡去闻闻新鲜的春天的气息。她兴高采烈地打电话给他以纤尊降贵的口气说周末要去他那。他在电话那头支支吾吾,顿了一会儿,他突然以决绝的口吻说,菁菁,过两天我会写信给你把有些事情说清楚。说完电话就断了。卢菁菁懵了,以女性的敏感,她估计到发生了什么,她感到愤懑、幻灭,不知所措,头重脚轻,但她仍保持了她的自尊和优雅,没有打电话追问,甚至在强忍着内心的煎熬等信、看信后,也不复追问什么。那封信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菁菁,请允许我最后一次这样称呼你。花了很长时间,我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我配不上你。每当和你在一起时,你的才情你的优雅常压迫得我喘不过气来,你轻曼的眼神让我无地自容。我知道你现在是在忍受我,而不是爱我。我明白我们之间有差距,而且差距还会越来越大。你的善良、修养促使你隐忍一切,而我怎能利用你的这些美德来拖累你,使你蒙受委屈。我思量再三,尽管痛苦异常,还是决定不再打扰纠缠你,让你有更自由充分的选择,这样对你才公平些。我是如此痛苦,真怕它把握不了自己,所以也请你帮我坚定意志。我会永远记住我们俩曾经的美好时光……”

“请你帮我坚定意志”深深地刺痛了卢菁菁,多么冷冰冰的字眼,斩钉截铁,一点余情犹豫都没有。长达六年的感情啊,就这样了结了,没有愤怒指责,没有哭天抢地,没有过程,没有结束仪式,一张薄纸结束了六年的情意相属,一世的生死同系。卢菁菁久久地盯着纸看:这张纸又有什么意义呢,它是这个结果的原因吗!那这张纸又代表什么,它只不过是张纸罢了。那个体温气息尤可闻的人在遥远的地方干着什么,他干什么与自己有何关联——她感到了虚空、无常。

生活的惯性打乱了。以前卢菁菁的生活都是目标性的,具体可感的。如今她找不到行为的依据或目的。比如以前爱逛街买衣服、装饰品,爱扎堆讨论男人的弱点与无奈……诸如此类的行为现在对她而言无任何意义,她一下子闲了不少。她沉寂了一段时间,这期间孤苦痛楚常在寂寥的午后或凄清的黎明让她悚然惊醒。她甚至疯狂地想要去见他一面,放低姿态,剖白自己失去他痛苦的心迹,或许会挽回一切,她甚至想到了俩人抱头痛哭的场面……但那只是想想而已,尽管她真的流出了眼泪。

时间能抹去所有生命的痕迹。卢菁菁不知这句话是否真有真知灼见,还是她那段感情真没到刻骨铭心的地步。反正几个月后,尽管她依然感到生活的虚空,毫无意义,但并不由此再怀念前男友,她甚至庆幸他及时提出了分手。感情割断了,离得远些,她终究是看不起他。幸好没卷入他的生活圈子。她想如果哪天遇着了,她不会理他,不是恨,是轻视。在报纸杂志上看到“旧情复燃”的字眼她觉得好笑。

不过,她也不很明了要过哪种圈子的生活。她并没有另结新欢,工作上也没有出新成就,也还在拒绝萧为。

萧为显示了他的大度,他依然关爱着卢菁菁。而因为前次事件,她现在却更有理由回避他。其实卢菁菁的生活在她与男友的感情变故后,一直处于混乱状态——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活秩序上。她整天无精打采,松懈懒散,没课的时候,会睡到中午才起床,洗涮餐饮后也是无所事事,毫无目的。对那些小资的情调,已丧失了新鲜的兴趣。这一切倒不是由于失恋,失恋那会她有些歇斯底里,精神恍惚,而现在她是心如止水,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有一次,她站在讲台上讲浪漫的闻捷的诗,台下学生们也孟浪得很,叽叽喳喳闹得像菜市场,有嗑瓜子的,有头凑一块谈恋爱的,还有个男生把刚剥下的桔子皮瞄准前几排的一个女生,可他扔偏了,砸到了卢菁菁脚下,那几个男生做窃笑状,实则全班都听得到。卢菁菁觉得自己的讲课毫无意义,她突然停下来。好一会儿,学生们才有所察觉,静了一会,有个男生油腔滑调地说,老师,下次给我们讲贾平凹的《废都》吧,它可是当代的《红楼梦》啊,咱们会认真听的。全班哄堂大笑。卢菁菁一言不发直至下课,学生们一哄而散地冲在她前面急奔食堂,没人招呼她。那天中年,饭后站在窗前,卢菁菁感到极度的不知所措,她不知道要干什么,或者她要干什么的意义是什么,她那一刻极度压抑,简直喘不过气来,她想哭,想大笑,想奔跑,最后,她选择了逛街,在热热闹闹的吆喝叫卖和满街飘荡的流行歌曲中,她的心逐渐平复下来……放暑假,系里组织去桂林旅游,萧为也被邀请去,卢菁菁为避开他,也想换个集体环境,就没去桂林,而是跑到深圳姑姑家,指望到这个年轻、开放、充满活力的南方都市,把渐趋衰老、封闭的心境也开放活络起来。

第二天,老吴要走了,临行前,他径直走到一直没和他搭话的卢菁菁跟前说:菁菁,我要走了,把你家的电话号码告诉我好吗。他殷切地盯着她。这当儿,她趁机瞄了他一眼——这是一张精明现实的脸,此刻上面充满了欲望。他跟自己是多么不同啊。她心里想,他俩怎么可能走到一起呢。她还是客气地把电话号码给了老吴,并说自己还要过一个月才回家。哪知第二天,老吴就打电话到公司找她,像是喝醉了酒,壮胆似的。她应付地和他聊了几句,挂电话前,老吴叹了一口气道,“菁菁,你要我怎样做呢?”卢菁菁心跳了一下,没作声。对方最后说,“家里人都叫我平

子,记住啊,以后就这么叫我。”电话断了。卢菁菁有点发愣,这突兀的强行的亲昵突然让她有种亲切的感觉。此后,在公司里,她开始盼着电话,不过她没再接过老吴的电话。她想,可能是不方便吧。

卢菁菁开始不自觉地回忆起老吴在深圳的那些日子。她想起老吴总是笑眯眯地找她搭话,还特意叫她吃他家乡带来的特产。她当时就把他看作一个慈祥的大叔那样,高兴起来就和他瞎说一通,还一惊一咋的,像个幼稚的小学生。而老吴就总是那副笑眯眯的模样。哪知他怀着那样的心思呢,卢菁菁不可思议地摇摇头。她继续挖掘他们交往的细节,可有些东西却越想越模糊,最后,连老吴的面目也模糊了,卢菁菁怎么也想不起老吴的五官是什么样子。老吴因生意关系经常和姑父通话,卢菁菁在时,便会竖起耳朵,捕捉电话那头的任何细微信息。生意人之间总会产生罅隙,姑姑有时会在耳边说:老吴和你真不是一类人,生意人哪,精明实际得很,有些东西他逢场作戏罢了,你别跟他认真。可是卢菁菁又不和老吴做生意,她恨不起他。

卢菁菁回家后老吴也一直没电话来。这出乎她的意料。她有点心烦意乱,想,姑姑说得对,又想,怎么可以这样,自己太较真了呢还是对方莫名其妙。

萧为在捅破了那层纸后,干脆彻底放下师长态度,没有旁人的时候,他很露骨地表示对卢菁菁的关爱。萧为没有很出格的行为,又是卢菁菁的直接领导,还曾是恩师,所以她只报之以沉默逃离的态度,并不好有别的作为。卢菁菁的暧昧态度让萧为心急火燎,欲罢不能。他太没面子了。现在,他无论在哪方面都不像对卢菁菁具有某种特殊权力的人,他越来越尴尬,简直完全乱了方寸,但他不能半途而废,即使是为了尊严,他也得俘获她,尽管在这过程中他的尊严在一点点丧失,但只要最终卢菁菁妥协,他便尽可以恢复他原来的德行。他甚至可以在卢菁菁提出某种过分要求时诚恳伤感地指点她:在特殊的日子里,他的妻子曾无私地奉献给他最朴实真切的关爱,帮他度过最困难的时光,他须以终生来回报这份情。尽管他是以一个正常人的情感来爱卢菁菁,但作为一个生长于传统国度的传统人,他无力摆脱传统的生活惯性,所以他不能……然后,他和卢菁菁任何一方均可无可奈何地逃避,成就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

可是,卢菁菁竟一直没有就范,萧为苦恼得很。

半个月后,老吴终于来电话了,他口气照常,带着亲昵、恳求的口吻,为了迎合卢菁菁,他还自以为是地聊及了一些文学名著,在卢菁菁听来是十分浅的理解,不过她不反感,她感到轻松有趣。

老吴说:“薛宝钗多知书达礼、善解人意,林黛玉忒小心眼儿,累得慌。我要是贾宝玉,乐都来不及,还去做和尚!傻嘞。”

卢菁菁就笑,说:“贾宝玉不是生意人,不会盘算。”

老吴又说,他希望有一天带她到他的家乡内蒙古草原上去,让她尝尝骑马驰骋草原的滋味。他还笑着说,如果她不敢骑马,他就抱着她骑,或她搂着他。卢菁菁听到这里不好做声,心里却暖暖的有点向往。老吴以为玩笑过了头,转移了话题,又和她聊《红楼梦》。

卢菁菁说:“你是不是突击了几晚的《红楼梦》?”

“可不,虽说贾宝玉、林黛玉吊口上说,这两天才弄清楚他俩咋回事。”

“对林美人失望了吧?”

“有点,不过也有收获。”

“什么?”

“能和你聊啊,多幸福。”

卢菁菁又不做声,心里虽说挺受用,嘴上却不便接应老吴的话,过了一会,她支吾其辞,说些别的,像在敷衍。精敏的老吴听出了卢菁菁的敷衍,以为她不耐烦,便识趣地挂了电话。

此后一个月,老吴又是杳无音信,卢菁菁几次想打电话过去问问,终究找不出理由,不好冒昧行事,也放不下架子,只得自个私下里乱想。想来想去,她突然想到萧为,自己这副作派不就像萧为吗。她不喜欢自己这样子,她意识到了,想改变自己,有几次,她都拿起了电话,甚至开始拨号,到最后一个号码时,她还是丧失了勇气。她改变不了自己,她宁愿忍受痛苦也不愿丧失自尊——她认为的自尊。卢菁菁发现自己和萧为终究是一类人,她为这样的发现深深厌恶,于是更加躲避和萧为在一起的机会。

老吴又零星来过几次电话,时间隔得很长,玩笑反而不好说了,只剩些礼貌性的问候,彼此都觉得意兴阑珊。再后来,电话就断了。

日后,卢菁菁总是回想刚开始时老吴的话:菁菁,我怎么就会遇见你,我怎么就会动再婚的念头……我鼓足了勇气才敢打电话给你,真怕你笑话我,烦我,可我控制不住,满脑子都是你,我真的很想你啊……我的生活已没什么意义,你就是我活着的唯一盼头了,真的。这些似乎并不高明的情话,卢菁菁平日里在她称之为弱智的连续剧中看了会皱眉头或喷饭,可当时在她听来,像是发自肺腑的,还挺感动她的。现在,说这样话的人竟音信杏无。她老翻了这些话来回想,还下了几次决心,却终究没再主动打电话过去。

卢菁菁很失落,她靠一遍又一遍地重温老吴的话来寻求安慰。

时间隔得久了,那些话越来越模糊,不像是真实的,不像曾有人真切地对她倾诉过。

回忆中,老吴的面目彻底模糊了。

责任编辑汪寒洁

猜你喜欢

菁菁
The Shady World of Online Reviews
SAM教学设计模型助力微课程开发
ASpy in Shanghai
何菁菁作品
何菁菁作品
苗菁菁《心航》
李菁菁:其实我是小女人
《玩具屋》
驴耳朵王子
我愿做你一生的纳“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