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村经济圈”现雏型
2005-04-29任瑞媛
任瑞媛
随着一张张大学录取通知书飞入高考生手中,接踵而至的是一位位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于是高校周围的房屋租赁市场烫起来了。在目前武汉房屋租赁市场上,大学生租房已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交易量约占市场总量的20%,而在一些高校集中地周边,这一比例甚至高达75%。虽然大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但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居住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就学或毕业后选择租房居住,于是高校周边的房屋租赁市场随之日趋活跃起来。
“房屋出租业务一直势头比较好,尤其一到开学就更是不错,一天能来七八个学生来问房。”武汉理工大学附近的一家租房户说。这充分说明了大学生租房已经日益成为一种趋势。
大多数学生选择在开学初为自己找一个相对清静的宿处,这是一个传统的租房高峰。可以在学校附近看到很多张贴着的招租广告。在工大路、图书城、杨柳咀、石牌岭、珞狮路这几个主要的租房热区,主要是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等高校的集中区,区域内有较多的老式公房,这些房屋的最好租赁对象通常是在校学生,更何况租房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以来,这种租赁市场使得在校学生和周边房屋的房东及居民都获得了一定益处,在校学生无论是个人素质还是生活习惯,相比其他的低档房屋租赁者都要好得多,对周围的居民生活的干扰也比较少。而对这些大学生来说,相比价格节节升高的学生公寓,在外租房的成本并不算很高。所以大学生租房对学生和租户都是何乐而不为的事,从而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外租房。
前不久,教育部曾发出通知,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要求已经在校外租房的学生搬回校内住宿。教育部之所以发出原则上禁止高校学生校外租房的通知,其意图恐怕就是要防止大学生在即将开始的新学期里继续校外租房。但是,为什么眼下高校周边租房市场还如此火爆呢?
扩招政策降低了大学门槛,让更多的人圆了大学梦。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本来已经是饱和状态的高校一时间面临教室、宿舍、食堂等教育资源的超负荷运转,一些高校由于占地面积小,基础设施老化、校舍面积尤其是教学、实验用房和学生宿舍的严重不足,只好将部分学生安排在校外租住,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生活带来诸多困难,然而学校的力量毕竟有限,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学生对居住环境、自由度及独立性要求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在校或毕业大学生步入租房居住的大军,其所占市场总量的比例正逐步上升,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外租房来满足自己需求。来租房子的在校大学生,大部分都是准备考研的,嫌寝室里太吵影响学习,于是搬出来住;另外,就是一些自己作息时间与学校规定的不太相符,于是想出来住;还有一些嫌宿舍条件不好,喜欢在学校周围找环境比较好的小区,从中租一间装修比较好而且价格适中的房子;还有一些恋人为了相互有更多的时间相处,而选择在校外布置他们温馨的小屋。而同时对于这些大学生来说,有线电视、宽带网、独立的卫生设施,都使得他们的生活能够保持方便和独立,而这些通常是在学生公寓里没有办法满足的。这都成为了促使学生在外租房的原因。另外,“大学村”也给周边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首先是周边的租房户挣了个金银钵满,其次是带动了租房区的饭店、杂货店、洗衣房、话吧等服务业的发展。从长期效应看,随着租房热的持续发展,解决了很多下岗职工的生活问题,从而也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经济带动起来了,便驱使了周边租户欣然接受外来学生租房。从而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外租房。这样,也就造成了大学周边地区的租房热潮,构成了一个又一个的颇具规模的“大学村”。
但是,“大学村”的日益增多也给学校带来了很大压力。大学生在外租房,从安全方面看,使得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难度增加;同时高校新建了大量的学生公寓,如果因为学生不使用而空置,会给学校带来经济损失。“禁租令”的出台其实是让大学生在外租房更加法制化,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也就更高了,因为大学生必须更加学会管理自己,以一个社会公民的要求对待自己。然而,这也并不是说学校就完全以“禁租令”推卸了对学生管理的责任,学生毕竟是学校的一员,“禁租令”是对在外租房学生责任的一种告知,学生既然选择了在外租房,自己的责任就更大了,自己就应该完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由于学生的个人要求不同,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更何况大学生在外租房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可以规范高校周围的租房市场,采取统一管理,使学生住宿制度更加规范化,这样一来可以减少一些不良事情的发生,从而减少了学生在外租房给学校带来的问题,也方便了高校对学生的管理。使学生住宿制度更加规范化。为保证有良好的秩序,高校还应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从而达到学校和学生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