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脱媒”引领银行改革深化
2005-04-29王寅
王 寅
“银行脱媒”成为金融大趋势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银行的发展史上,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银行失去了其融资主导地位,利差收入减少,依靠传统的业务难以维持生存,即产生所谓的“银行脱媒”。近年来,中国银行业也渐渐出现“脱媒”状况。经济运行“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令人欣慰,而银行信贷增长的低迷状态同样引人注目,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幅在12%~13.5%之间徘徊,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却呈现渐升趋势。
信贷增长低迷与投资增长的渐升,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银行在发放贷款上变得越来越慎重,企业投资来自于非金融体系的融资比重在加大,“银行脱媒”现象更加清晰可见。其一是企业由于利润的增长用于再投资的自有资金相应增加。从2002年四季度至今中国经济一直在高位运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平均增幅高于9.3%,与此同时企业的利润也在大幅度增长。企业所投资项目中自有资金占比也不断增加。企业利润的上升、再投资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二是国外各大基金、财团对中国市场的大举进入。去年开始国外各大基金、财团的资金大量涌入中国,不仅分流了公司客户在银行的存、贷款量,而且开始替代银行提供财务顾问、融资安排等服务,已对银行业务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特别是以民营企业为主的相关领域,例如房地产、高新科技产业、环境保护产业、交通能源、旅游开发产业、国有企业改造等。这些外资到处寻找稳定、高回报的项目,其目的不外乎是想“一箭双雕”,既获得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收益,又收取项目本身的回报。目前在国内房地产市场已有大量的这类资金。仅在上海房地产市场的高档楼盘中,外资资金已经占了大约一半。从而形成中资银行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涉足的项目,外资则在大举攻城掠地的局面。其三是由于证券市场的发展,一些业绩优良的大公司通过股票或债券市场融资,对银行的依赖性逐步降低,银行公司客户群体的质量趋于下降,对银行业的公司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短期融资券的发行,由于其成本远远低于银行贷款利率,预计有大量优质企业会利用这一工具进行短期融资。与之相伴的是商业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将出现下滑局面,银行的存贷差额将进一步增加。
前不久四大商业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四家银行债券资产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工行、农行、中行和建行2004年债券投资余额分别从上年的10917.81亿元、5929.32亿元、7547.67亿元和3309.36亿元,上涨到12354.19亿元、7758.92亿元、9823.37亿元和8239.71亿元。这种现象进一步佐证了我国“银行脱媒”正逐步深化。而1999年至2004年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在6年时间里占比下降了8.85%,外汇占款6年里上升了8.1%,有价证券投资上升了1.7%;仅2003年到2004年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新增存款少增4668.7亿元,新增贷款少增9335亿元。
如今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和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以及短期融资券的推出表明,我国“银行脱媒”的进一步深化正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利率市场化促“银行脱媒”深化
2005年以来,央行加快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到0.99%,并有继续下调的趋势。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的下调这一措施的出台,堵住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大量的资金存放在央行,获取无风险收益的渠道,促使商业银行通过市场手段寻找资金的出路,从而更为积极有效地运用资金。它迫使中国的银行家们放弃“单一追求资金规模、只要能吸存,银行就能经营下去的”观念。此举可以说是中国商业银行真正走向市场化的重要一环。
银监会规定中国商业银行在2007年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商业银行只能紧缩信贷。然而,从2000年起,中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差额开始增加,至2004年末,上升到6.46万亿人民币,2005年6月末又升到8.4万亿人民币。6个月中,增加了1.94万亿人民币。庞大的存贷差额下,其资金出路再受限制的话,银行的经营利润必定受到挤压。因此,商业银行对资产、负债的规模与结构的调整是势在必行。
对存贷款利率实行上下限管理,放开同业存款利率,允许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和在银行间市场进行逆回购交易。在一系列金融改革的影响下,商业银行面临资产方和负债方变革的双重挑战,“银行脱媒”迫使商业银行面临业务经营方式的转型。一方面,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快速推进使商业银行现有的资金定价体系面临挑战,商业银行传统的“存款立行”指导方针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亟待从全行利润最大化角度出发,通过全面的资产负债管理稳步增加利差收入。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的发展使得贷款市场、存款市场、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之间各种利率价格的定价权逐步放开,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偏好进行资产方和负债方的定价,从而使得不同金融产品风险调整后收益的联动性进一步增强,市场套利空间在初期大量存在。
央行大力发展短期融资券市场事实上已给利率市场化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包括可逐步将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降至零并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同时,央行也在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占比,改善金融体系面临着的系统性风险。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清晰的政策脉络就是促进“银行脱媒”的深化。而且,在“银行脱媒”深化过程中,央行通过推出商业银行货币市场基金和理财产品等方式,以及可能的大额存单和允许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等等,在促进商业银行变革的同时,减少“银行脱媒”给商业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以避免美国银行业在20世纪80年代末曾出现的一些储蓄和提供长期按揭贷款金融机构的倒闭危机。
因此,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以债券市场为主的资本市场业务快速发展使得商业银行传统的以信贷收入为主的收入结构受到直接融资市场的冲击。虽然商业银行将会继续发挥其贷款投放、资金清算等方面的功能,但其经营的环境和方式将发生相当大的变化,不能及时和持续创新的机构势必被时代所淘汰。
“银行脱媒”双刃剑需稳妥操控
“银行脱媒”现象一般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不经过商业银行而到达融资者手里。通过利率市场化等放松管制的措施可以缓解资金的脱媒现象。但是,金融深化(包括金融市场的完善、金融工具和产品的创新、金融市场的自由进入和退出、混业经营和利率、汇率的市场化等)也会导致银行脱媒的深化。如果商业银行不能主动适应这种趋势,“银行脱媒”的深化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出现银行危机和金融危机;如果商业银行应对得了,外在条件也允许,商业银行也可能转变成为综合性的金融机构,其非利息收入占比会大幅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也将大幅提高,进而促进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就在工商银行宣布债券承销团成立、首发350亿元次级债券的同时,浦发银行70亿元金融债券已顺利发行完毕。商业银行债券的大规模发行,标志着我国银行业筹资模式有了新突破,也意味着我们的银行开始由被动负债向主动负债转变。事实上,商业银行,特别是工行、农行、中行和建行这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一直是我国债券市场主要的机构投资者,在债券投资规模、交易量、客户数量和业务品种方面均位居市场前列。
随着以债券市场为主的资本市场业务的快速发展,大中型企业客户将在更大程度上依赖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手段,获取短期流动资金或长期项目资金,商业银行传统的以大中型客户为贷款导向的信贷盈利模式受到直接冲击的同时,以承分销为代表的投资银行业务和资金投资业务将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也成为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和信贷稳步增长下的重要利润来源,这不仅有利于增加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改善当前商业银行以贷款利息收入为主的单一收入结构,而且还增强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而央行在银行间市场不断推出的新产品,也为商业银行扩大业务经营品种、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加强产品定价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显而易见,“银行脱媒”的深化使商业银行依赖传统存贷业务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化为既依赖传统网点吸收存款,也依赖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既依赖传统的信贷业务,也依赖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投资和中间业务。
当然,债券市场的创新为银行负债管理战略转型提供了产品支持,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和次级债券等主动型负债工具,增加长期资金来源和补充资本金,实现了资金来源的多元化。而通过开展银行理财业务和承销短期融资券可拓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淡化资产业务发展和盈利增长对资本的依赖。同时,债券结算代理、做市商、人民币理财、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等新业务、新产品的先后推出,也为商业银行开辟了新的业务空间和盈利增长点。
当前,商业银行应当通过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工具创新达到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和盈利能力的目的,脱离长期以来固守的从资产和负债结构考虑流动性问题的模式,利用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提供的主动和动态流动性管理独有特点,充分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通过在资本市场进行主动负债,如发行次级债券、大额可转让存单、金融债券等方式,锁定商业银行负债期限,以减少或消除流动性风险。
面对企业直接融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银行脱媒”不断深化这一大趋势,我们坚信,我国的商业银行已经寻找出对策,有条件直面挑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