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凿夺神鬼 人巧能天然(两则)
2005-04-29
斧凿夺神鬼 人巧能天然
文/刘超
枯桩的裂缝中,二株幼嫩的小苗滋润着清晨的寒露,迎着和煦的阳光快乐地生长着。黄黑相间的土壤裸露处,盘根错节的树根带着时间的痕迹沧桑般展现在我的面前:“好一个枯树桩。”然而细细一看,眼前这个约50公分长的枯树桩竟然是用一块利用青田五彩石的巧色精心雕刻成的艺术品。
青田石产于浙江南部、瓯江中游的青田县,境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这里出产的青田石,因地名得名。青田石雕源于六朝,这种石头细腻温润,石质优良,结构纯实,品种繁多,且鲜有硬钉,具有不绵、不脆、不爆、不裂的特点,而且,色彩丰富,是用来篆刻印章、创作工艺品最理想的石料之一。雕刻家一旦上手后感觉非常爽快,视觉效果特别流畅。因此,享有“中国第一雕”之美誉。
作品的原料来自于历经千万年的锤炼而自然形成的上等青田五彩石,上面错落着黄、绿、黑、墨绿和咖啡五种颜色,雕刻家吴松林为这块“宝石”精心设计了多种方案,几易其稿,最后才定为现在的主题:《生命与和谐》。
此作品令人惊异处在于它的“巧”,所谓“巧”,一是它的巧夺天工,再一就是它利用五彩石的“巧色”非常合理和自然地安排了作品的各项细节,它在“盘根错节”处让观赏者叹为观止,让鉴赏者感叹万分,足见作者的艺术功力非一日之寒。
所谓墨分五色,石有五彩,乃大自然赐予人类的造化。而《生命与和谐》本为五彩石,它在利用巧色进行创意性的雕刻方面体现了青田石雕的不同凡响之处。无论是绿意盎然象征着孕育新生命的幼苗,还是残裂的枯桩,沧桑的土壤,无不是惟妙惟肖地展现在你的面前,让你为艺术而激动、而震颤、而深思……天然的色彩赋予了青田石极大的创作空间,赤、橙、黄、绿、青、蓝、紫是大千社会的元素,多元化的生活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无比的活力,更触动了艺术家创作的灵感。
《生命与和谐》的作者为当代雕刻名家吴松林先生,经他的巧手创作的艺术品无以计数,获奖作品也是比比皆是,这件名为《生命与和谐》的作品是他花了三个月时间完成的新作。他根据石质纹理自然美的特点,雕出了幼苗对生命的渴望,树桩的苍劲、朴实以及与土壤之间的和谐相处,有动有静,有虚有实,栩栩如生。而且,吴松林先生非常熟练地运用了石雕技法中的圆雕、镂雕、浮雕、线雕等手法,在100天之内用“斧凿夺神鬼,人巧能天然”的绝技完成了这件令观赏者视觉震撼的力作。
《生命与和谐》长52厘米、高23厘米、宽30厘米,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具有形神兼备的特点,所以,《生命》横空出世后,“问众人作品如何?直叫人赞不绝口”。这时,我想起了郭沫若先生称赞青田石及其石雕的诗句:“匪独青如玉,五彩竞相宜。”
游相兰亭露峥嵘
文/朱军
难得一见的碑拓绝品,“翰墨珍拓——上海图书馆藏善本碑帖展"系列活动近日吸引了3万多名书法爱好者。
据上海图书馆副馆长缪其浩介绍,经过数代人的努力收集,上海图书馆目前收藏历代碑帖拓片18万件,上溯先秦,下迄民国,种类占中国石刻史资料的90%以上。不愧为中国碑帖收藏重镇。上海图书馆馆藏种类齐全,善本纷呈。馆藏碑帖达国家文物等级一、二级的有200余件,堪称国之瑰宝,同一件石刻,拥有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拓本,诸如宋拓、元拓、明拓、清拓乃至民国拓。并且题跋、藏印丰富,馆藏碑帖上含有大量宋、元、明、清至民国重要金石家、藏书家的题签、题跋和各式印章,具有极高的石刻史料研究和版本鉴定价值。
本次展出的碑帖均为国家一、二级文物,包括原石久佚,拓本举世无双者(即孤本),如:《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许真人井铭》、《孤台法帖》、《凤墅帖》。
原石久佚,传世拓本极稀者,如:《崔敬邕墓志》、《大字麻姑仙坛记》、《十七帖》。
原石虽存,今已残损过甚,传世拓本中时间最早者,如:《龙藏寺碑》、《王居士塔铭》、《争座位帖》。
宋拓且具有较高书法价值者,如:《九成宫醴泉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兰亭序》。
特定时期的著名拓本,如:《瘗鹤铭》(水前拓本)、《真赏斋帖》(火前拓本)等。
游相兰亭也在此次展出之列。史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喜爱“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曾命萧翼从僧辩才处赚得真迹,入藏内府后,又命当时著名的书家欧阳询、褚遂良、冯承素等人摹拓临写,分赠勋戚大臣,原迹后随葬昭陵之中。之后,《兰亭》石本杂出,真伪莫辨。
至南宋,《兰亭》刻本风靡朝野,士大夫几乎家置一石。高宗、孝宗到晚期的理宗赵昀等皇帝以及权臣游似、贾似道等,都把《兰亭序》当作古董来收罗玩赏。宋理宗收集前人摹刻拓本117种,南宋桑泽卿集藏拓本百52种,南宋丞相游似亦收集了百余种。贾在德□元年(1275)被削职窜逐时,“朝廷命王孟孙簿录其家,石刻多至《兰亭》八千匣”。
游似,字景仁,号克斋,南充人。嘉定十四年(1221)进士,累官吏部尚书,入侍经幄,深受宠眷。拜丞相,兼枢密使,自南充伯进爵国公,卒谥清献。
后世所称“游相《兰亭》”即游似藏兰亭。按十干编次,每干十种,共百种,今存世不及十一。现上海图书馆藏三种,其一题签“旧本失去元记”,编次为“辛之六”,后有翁方纲题跋三则。其二题签“辛之十桂林本”,有游似手题“右桂林本”,有翁方纲题跋一则。其三题签“壬之五续时发本”,后刻续□跋,跋后有游似手题及翁方纲题跋一则。其四附陆柬之兰亭诗,题签“癸之十唐司议兰亭诗”,末刻用吉跋,跋后有游似手题及翁方纲题跋一则。卷末又有龚心钊题记八则,高振霄题跋一则。
此本《兰亭》,卷轴装,长800厘米,经明晋府、张若霭、陈淮、李宗瀚、沈树镛、龚心铭、龚心钊递藏,现入藏上海图书馆。
世人敬仰兰亭墨宝,实际上是在膜拜自由从容的魏晋气度,今天我们仍能为之所感染所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