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飞靶”不如“打潜靶”
2005-04-29吴宗熿
吴宗熿
财富揭密之五:企业管理好不好 满足需求是标准
任何单位都要发挥一定的职能以取得某种效果,要发挥其职能,就必需进行管理。企业是单位,所以企业的管理也不可缺少。企业应该如何管理?我们应该要弄清什么是管理。管理是手段,效果是目的,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职能,通过不同的管理,以达到不同的目的。企业的目的是取得良好的效益,效益是满足社会的需求。衡量企业管理的好与差,只有一个标准,就是看能否满足社会的需求,创造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很多企业领导到海尔去参观,他们了解到海尔职工上班按时,列队入场;车间门口地面上都画有一对脚印,每人要依次立在脚印上,上班时严肃慎重地讲自己今天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下班时,要讲今天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成绩,有什么不足和失误。企业纪律严明,责任到人,赏罚分明,因而成效显著。参观者对此赞不绝口,并以为取到了“真经”,表示回去以后,一定要整顿纪律,改变作风,使本单位来个旧貌换新颜。
据说,许多企业领导的确十分“虔诚”地把学到的这套“真经”,带回单位认认真真地贯彻起来。不久,单位风气果然大变,今非昔比。然而,当他们陶醉之时,似乎萌发了一种“失落感”。最后,却发现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这样改变,产品仍卖不出去。产品没销路,企业没效益,无法继续生存。结果,这就好像是玩了一场“游戏”,没有实效。
诚然,从管理的意义上讲,对于任何单位、部门要取得较好的成效,纪律性、责任心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这些只能是属于辅助的因素。关键在哪里呢?其实,海尔在关键问题上,有很多超群的地方。比如,业务划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销售,二是科技,三是生产。传统企业人员的分布,生产部门的比例是最大的。海尔却很反常,万余名职工,销售部门占50%。科技部门占30%,生产部门只占20%。难道卖货比生产还复杂,需要加倍投入劳力吗?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奥秘?
海尔的销售人员的主要职责不是卖货。他们在卖货过程中,主要是广泛、深入地全面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是无时无刻地都在“捕捉商机”。当发现了消费者有新的需求或对产品有哪些不满,销售人员就会将获得的新信息,迅速反馈到厂内的科技部门。科技部门视此为命令,只能坚决服从,只要条件具备,就立即搞出新的设计。随即又迅速将新的设计传递给生产部门,生产部门同样视此为命令而坚决执行。当生产出新的产品之后,就将新产品发送给销售部门。这就是海尔管理上的成功程序。那么这种管理程序有什么特色呢?一句话,就是从生产到销售,整个过程都体现了一个原则,就是要“跟着需求走”。正因为如此,所以海尔能够实现“零库存”。
零库存,不但说明产品都能按合理的价格卖出去,而且没有积压,所以成本不高,从而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这就是企业管理的关键所在。通过管理,能够形成需求决定供给,供给从属需求的程序,企业就越搞越活,这才是海尔管理上的“真经”。在海尔的管理中,还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如看市场,定生产,要“避免打死靶,应善于打飞靶”。这就是说,不要人家生产什么,自己跟着生产什么,应该做到哪种产品赚钱,就生产那种产品。今天赚钱,今天就生产;明天不赚钱了,就停止生产,而继续寻找赚钱的产品进行生产。
关于海尔的管理经验,首先肯定海尔在管理上能够符合经济规律,摆正了供求关系,做到“有的放矢”。再像“多品种,少批量”的提法,就符合“需求定律”中的“质无限,量有限”的要求。在海尔大学的标语口号中,他们抓住了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创新的实质是为了换取有价值的订单”。“打飞靶”还很不够,最好能够善于“打潜靶”,这就更胜人一筹了。因为任何一种需求,开始都是处于潜在的状态,最后希望海尔理念能够完全上升到“需求定律”的高度,用需求定律来指导企业管理,那么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