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36条”的三次会议
2005-04-29
青岛会议
2004年7月24日至25日,国务院在青岛召开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座谈会。一份全称为《促进非公经济发展政策性文件框架思路》的文件被与会者广泛讨论。这个文件共分8个部分,40条。来自全国10个省份的13位非公有制企业代表成为会议“焦点”,他们积极向参会高官传递非公有制经济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难题。
但会议没有开放传媒采访,也没有公开披露“非公经济36条”的内容。国内各大媒体只是发了一条简单的新华社通稿。
广东省副省长游宁丰曾参加了青岛会议。他向媒体透露,“非公经济36条”将集中解决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如用地难、用人难、融资难、审批难等等,在税收方面将解决公平税负问题,金融方面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在市场准入上,将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
中华茂祥集团董事长王茂祥参加了这次会议,他兴奋地回忆起自己当时在会后说的话:“我提到的意见里面都解决了,其他民营企业家提的包括贷款难、政府诚信等的问题,都能解决。”
温洲会议
2004年8月28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借到浙江考察之机,在温州景山宾馆召开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座谈会,座谈会从下午7时进行到晚上9时30分,共有9位浙江民营企业家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温州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发静、生产厨具的宁波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制药企业杭州康莱特集团董事长李大鹏以及台州东港工贸公司董事长王云友。原定只有3人发言,每人10分钟时间,但总理让所有企业家都谈谈感想,因而取消了事先安排的浙江省领导汇报。
在会议上,一份题名为《促进非公经济发展政策性文件框架思路(征求意见稿)》发到每个企业家手中,阅读时间不到15分钟,讨论后旋即收回。征求意见稿共分为7个部分,36条。涉及到非公经济的市场准入、融资渠道、企业维权和政府监管等内容。
是夜,景山宾馆灯火通明,温总理认真倾听企业家的汇报。“宏观调控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国家鼓励、扶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毫不动摇”……,温总理不时地插话,为在场的企业家解惑释疑,让在场的企业家更增加了信心。
与会的一位民营企业家说:“文件提到很多垄断性行业的市场准入问题,针对非公经济在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我以前想都没想过。”
茅理翔回忆座谈会上的情景说:“当时,我的确有些紧张,手心都攥出汗来了。因为我不知道总理会对民营企业说些什么,也不知道我自己的发言是不是得体。后来企业家们轮流发言,谈自己企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关于宏观调控和民企发展大家都有很多话要说,总理有时会插话询问,紧张感就渐渐消失了。” 当时我记得共有7位民营企业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在那次会议上,令所有与会企业家感到吃惊的是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讨论文件所突破的尺度。“如果这些政策真能落实,对于非公经济将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一位与会企业家难掩心中的兴奋之情,在他看来,“形成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还是非常值得期待。”
国务院常务会议
在青岛、温州两次座谈会的基础上,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研究室的专题工作组起草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2004年11月12日,该文件下发到各有关单位征求意见。“非公经济36条”的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国家有关部门与地方要加快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资本市场准入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性规定,清理和修订工作要在2005年底前完成。”
初步定稿后,2005年1月12日,在温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并原则上通过。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副司长陈延海,是一位参与这一文件起草的官员。他诉记者,在征集各单位和企业界的书面意见之后,对“36条”作了一定程度的微调,但基本框架没有太大变动。
《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建国以来我国第一部非常系统、非常规范的非公有制政策性文件。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温总理对它评价很高并表态:“这个《若干意见》的文件,为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
国家发改委参加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领导有国家发改委马凯主任、欧新黔副主任,中小企业司狄娜副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