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视 是谁的机会?
2005-04-29白丽
白 丽
对电信运营商来说,网络电视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宽带革命。
“2005年是网络电视年。”2004年10月之后国内的电信运营商就不约而同地放出这样的言论。与此同时,运营商在网络电视方面的动作也由以前的“地下”开始演变为高调进军。
网络电视之所以成为行业和媒体的关注热点,原因主要是由于电信运营商的积极介入,使其成为广电系统数字电视市场的有力争夺者,这也是各方对网络电视的相关政策讳莫如深的原因所在。
一方面,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网络电视正处在起步阶段,产业链的各部分脱胎于原来的IT、通信、娱乐等各不相属的行业,它们之间的衔接还不够紧密,专业化程度也不够精深,因此还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积极配合和良性互动,更需要探索出好的盈利模式以及出台相关的政策;另一方面,网络电视的前景依然不太确定,广电总局与信息产业部之间还存在监管之争,利益有待进一步协调。
网络电视的产业链不但超出了电信运营商以前所涉及到的范围,也超出了广电的范围。介入其中的各方力量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竞合关系和博弈力量,上层博弈主要体现于政府之间监管分工的博弈,下层则是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之间的博弈,而它们之间又是相互交叉的四方面的多元博弈,新型的媒体希望得到广电总局的支持,而传统媒体希望得到信产部网络的支持。比如,中央电视台在网络上的动作需要得到信产部发的ICP证。因此,这个市场如果形成,需要全面沟通,任何一方都必须与其他三方进行很好的沟通。
IPTV:又一个杀手级应用
通俗地说,IPTV就是网络电视,它的基本功能是,让观众能在网上收看实时电视以及选择收看大量的电视节目
IPTV在2004年年末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
这种业务并不新奇,早些年微软意欲在中国推广“维纳斯计划”,就与IPTV有雷同之处,而我们熟知的多媒体一说,实际上就包含在电脑上看电视。互联网将是所有媒体的集合体。
固网运营商低调进入“网络电视年”
短信以后,人们认为,互联网再也没有杀手级应用了。
然而,IPTV来了。它对人们说“不”。
1月18日,笔者登录网通的“天天在线”,一个类似蓝色星空的网页出现在面前,有影视、体育、房展、教育、女性、游戏、动漫、怀旧、博客、网络收音机等10个频道供选择(正式主页则加入了两性频道),进入怀旧频道,右边出现《霍元甲》第5集、赵本山小品《有钱了》等免费试看节目,点击以后,屏幕左边就开始播放自己想要欣赏的节目了。根据网站上的有关提示,付费区有更多更精彩的节目。
互联网,尤其是宽带网建成以后,一直让运营商感到尴尬的是,有路无车。这几年来,互联网用户数的增长率比较高,但由于信息雷同较多,加上网络带宽瓶颈,真正上线消费业务量的增加率却不尽如人意,运营商一直找不到好的赢利模式。中国电信一度感叹,自己占用50%网络资源的电信业务带来了95%的收入,而同样占50%网络资源的Internet业务只带来了5%的收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IPTV兴许能改变现状。以笔者的尝试来看,IPTV的观看效果虽然不如真正的电视,但它内容丰富,互动性强,有传统电视所不具备的优点。
其实电视台(以及少量广播电台)尝试上网并非自今日始,从2000年起,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东方卫视、广东电视台就陆续将在播及以往部分节目搬上网络,只不过因为带宽及相关技术的限制,其效果差强人意。将视频图像拿到网上播放,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Internet上流行的技术软件,将视频图像制作成以rm后缀等格式,放在视频服务器上,供人们在网上播放浏览;另一种就是把视频图像压缩成MPEG 格式再进行播放。真正意义上的网上视频播放应达到VCD的效果(目前的模拟电视播放效果)直至DVD效果(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这与网络的带宽、路由、视频图像的压缩关系密切。所以只有等技术瓶颈解决之后方能得到大规模推广。
目前较有人气的网络电视网站有天天在线、央视网络电视、北京网视等。天天在线是中国网通集团与IDG(国际数据集团)等国际知名公司精心打造的网站,中国网通集团视其为“宽带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口号是“电视化、娱乐化、家庭化、精品化”。央视网络电视最早开播是2004年5月31日,与北京电信合作,北京电信的宽带用户通过互联网就可以点播央视网络电视的节目。据统计,央视网络电视开播当天点击率高达68万人次,最高同时在线人数为3000人,目前,央视网络电视已经扩展到上海、江苏。
着眼未来,电信市场新的增长点集中在移动通信与宽带两个领域。固网运营商在固定电话增量不增收的泥潭中挣扎已经持续多年,有人发出盛世危言:中国电信将成为下一个邮局!这两年,小灵通虽然争得了移动市场的一杯羹,但毕竟不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技术上亦无多大优势,眼下用户数增长已经走过黄金时期,赢利压力相当大。网络电视抓住了人们希望自由选择节目的心理需求,一定会逐渐成为热门业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电视会成为杀手级应用。
由此可见,中国两大固网运营商不约而同地将2005年定位为“网络电视年”,决非偶然。
市场驱动三网合一
根据目前的政策,电视节目播映管理权仍归于广电系统,这也正是网络电视一直步履迟缓的原因。但在2005年元旦前后,从神州电视台,北京网视,到网通与电信相继透露2005年是本公司的“网络电视年”之后, 网络电视突然成为业界关注热点,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
理论上,网络电视有四种实现途径:传统电视台主推,终端为电视机(加一个机顶盒)或电脑;电信运营商主推,终端亦为电视机或电脑。这四种方式中,电视台以电视机为终端推出的,也称数字电视,由于业界将其与网络电视分开称呼,我们将其暂置一边。目前网络电视的实现形式,无一例外是电视台与电信运营商走合作之路,这预示着一种趋势:三网合一提倡多年未果,今天,市场的需求也许会起到行政措施起不到的作用,一举打破管制藩篱,扫清广电网与电信网井水不犯河水的积弊。
十多年前,人们就提出了三网合一的设想。由于电信网、广播电视(主要是有线电视)网、互联网是在不同时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这三大网络采用的技术方案和标准都被打上了浓厚的时代烙印。随着信息化浪潮的加速,用户对于综合信息平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通过相对一致而简单的网络得到更多内容和种类的服务,已经成为对网络的基本要求。可以说,三网融合是必然的,但它在现实中,却并不一帆风顺。最初,由于利益之争,电信与广电两部门曾出现互相砍光缆的恶性事件,等到1999年国家颁布75号文件,明令禁止两大领域相互渗透后,三网融合更是成为坚冰一块。
三四年前,常小兵在任中国电信副总经理时,谈到三网合一,他曾精辟分析了融合存在困难的四大原因:第一,三网业务定位不同。广电部门主要是提供广播式视像业务,要发展交互式业务,就要进行网络双向化改造,这样工程投资巨大,且效果不佳;电信部门面临最后100米接入的宽带化问题,互联网要发展电话、视频等实时性业务,在技术上还有需要跨越的屏障;第二,不同行业、不同网络之间的管理与利益问题。由于三大网分别由不同的行业部门经营管理,网络互联互通目前存在技术、网关、资费结算等诸多问题;第三,三大网标准不统一。网络结构、技术标准、通信协议不尽相同,存在不兼容问题;第四,当前网上信息资源开放不够、开发不够,应用系统发展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