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出书
2005-04-29矫友田
矫友田
W市财政局的贾局长在业余时间喜欢写诗。贾局长将自己所写得那些诗作,戏称为“思难 的薯干”。因为时有诗作发表,隔三岔五,贾局长也会收到几张汇款单。不过,上面的数字 往往小的可怜,在贾局长的眼里,那简直就像是一些“微生物”。
但是,贾局长有个习惯,在稿费累计过百之后,他就会把那些文朋诗友呼到一起聚一聚。 结果,当然那丁点稿费抵不上几壶酒钱,而超出的费用,最后也都是由贾局长来埋单。
有一次,一位在出版社工作的朋友,建议他自费出一本诗集。听了之后,贾局长再翻看那 些诗稿时,心里就忍不住痒痒起来。于是,他就托那位朋友来操作,书名便定为《思维的薯 干架》,贾局长要出书的消息,一阵风似地传了出去。
数日后,甲公司的卫经理特意来拜方贾局长,问:“听说局长你要出书了,这是真的吗? ”
贾局长笑着点了点头,说:“想给自己做一个总结。”
卫经理故作惊喜地说:“这好呵,我们公司正准备给员工进行知识培训。你可一定要给我 们留下2000册,做辅导资料。”
贾局长不好意思拒绝,点头答应了。
而后,乙公司的倪经理也来拜访贾局长,问:“听说局长你要出书了?”
贾局长对他说:“一位朋友正在操作。”
倪经理连忙说:“我有个表兄做书商,他可以替你销售一部分——暂时先订3000 册吧, 你可别忘了呀。”
紧接着,丙公司的权经理,丁公司的史经理……他们纷纷前来订购贾局长的诗集,在不到 一个月的时间里,《思维的薯干架》居然订出了30000册。
当印刷厂老板一拿到订单时,怔了半天。这么多年来,除了那些“艳闻、秘史”之类的东 西,谁敢第一版印刷这么多,况且还是一本诗集呢?
《思维的薯干架》刚一出炉,就被那些订购者蜂拥搬走了。贾局长只剩下了不到200册, 准备用来签名送人。他翻动着那些溢满墨香的诗集,心中涌动着一种比在仕途上更加成就感觉,兴奋地一夜没有睡好觉。
而两天后,贾局长接到一个电话,是他的一个在造纸厂做管理工作的亲戚打来的。
那个亲戚奇怪地问他:“你的书出什么漏子了呢?”
贾局长迷惑地说:“没有呀——”
那个亲戚愈加不明白了,接着问:“哪为什么你的书,被人一捆捆送到这里来当废纸回炉 呢?”
贾局长恍然回过味来,脸上火烧火燎的。他没有呼司机,而是单独搭车去了郊区那家造纸 厂。在亲戚的指引下,贾局长看到了那一捆捆躺在废报纸堆里的《思维的薯干架》。
尔的,亲戚告诉贾局长,他暂时可以替他保留这些书,甚至可以按废纸收购价,再退给他 。贾局长却苦笑地摇了摇头。下午,局长把家中剩下得那200册准备送人的书,也送到了造 纸帮,他要求全部回炉。
印刷了30000册的《思维的薯干架》,竟然一本没有留下。有人就在背后说,贾局长的思 维的问题。
可是贾局长并没有太大反应,只是以后不再写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