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命中的莲花处处盛开

2005-04-29张宝泉

延安文学 2005年4期
关键词:春生神圣莲花

张宝泉

好像有一首歌,叫《生命中的一朵莲花》,虽已记不起其中的详细内容,但读张春生的散文,却又使我想起了这首歌,想起了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想起了《爱莲说》,想起了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名句,想起了荷花的美丽,莲子的富有、莲藕的含蓄、莲花宝座的端庄,一切与莲花有关系的印象都扑面而来。于是,这便使我好有一比,春生的散文如同他生命中开放的莲花,有花的红硕,有叶的凉爽,有子的丰硕,有藕的厚实,还有对污泥的拒绝和蔑视,还有那本色自信的品格。于是乎,我便可以说,春生的散文不仅是春生生命中的莲花,也是延安文艺百花园中的莲花,更是读者心目中的莲花。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春生怀揣文学梦一路走来,他一边做梦,一边寻找理想世界,30多年美梦不醒。这持久而坚定的文学梦想,着实令人心生敬佩。虽然在中国这样一个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中,人们热爱文学,像李白、白居易一样在唱和中作文学,或在文学中生活,是我们这个审美的民族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悠久传统之一,但是,随着近几十年来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复杂化和现代化,文学神圣的信条曾经经历过虚假神圣性的出卖和市场粗鄙性的侵害,这给人造成了一种假象,似乎文学的神圣性从来就没有存在,神圣之花也不可能重开,消解、去消、污染神圣之事一浪高过一浪。但文学的存在却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人们,只要人类存在,文学就存在,文学的神圣性就不可能真正被消解,你可以消除附着在文学神圣性之上的污泥浊水和虚假的泡沫,而文学的神圣性却在这一过程的质疑和考验中显现出自己的本来面目和坚定形象,因为文学在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而千千万万的寻梦者无疑是这面旗帜下意志坚定、热情澎湃、斗志不减的精神卫队。作为这支部队的一员,春生只是普通一兵,但他的坚持和操守却让审美民族的传统在他的脚下延续着,他用自己生命的莲花抒写着自己的精神之梦,也温馨着众多人的精神之梦。

作为一名从事新闻工作的写作者,新闻职业的优势为他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题材领域,辽阔的新闻视野带着报人的眼界和视角,使满目世界都成为我们的审美对象。这里有青春岁月的醇美感受,有山川风物胜景的真实记录,有文物古迹的探思与寻踪,有人生故人的亲情回忆,有故乡风景的深情描绘,有朴素而博大的悲悯情怀,有去国怀乡的放眼透视,有经历与梦想的执着写照,人、事、景、物、情,信手拈来,古、今、中、外,尽情挥洒。在洋洋几十万言作品中,我们看不见题材的蹇促,在漫漫几十年的经历中我们看不见行文的囿限。获得这样的题材优势固然有新闻职业带来的好处,但根本性的原因则在于作者拥抱生活的态度。由于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亲近,使他走上了一条积极的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始终保持了对生活这一创作源泉的敬畏和尊重,始终保持了对生活中真善美的追求和对普通群众的关注,这就获得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源泉,也使他的作品都有一种清风扑面的新鲜感和如临其境的鲜活感。值得称道的是,面对广阔丰富的题材领域,作者并没有沉于其中而被束缚了手脚,并没有被题材消融了自身的主体性,而是注入自己强烈的主体创造性,用自己的世界观和审美观来统摄题材,生发活力,于是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对丰富的历史文化,对延安的山山水水所倾注的热情和爱意,就成为激活和升华题材意义和价值的催化剂,也成为感染读者的一道重要的深水线。

广阔的题材领域为作者创作的成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舞台,而在这个舞台上唱主角的任务则是审美意象的营构。依据自己对各种题材独特的感受认识和评价,发挥自身审美情绪和创造才能的重要作用,营造自己具有独特审美意蕴和特殊艺术魅力的散文意象,则是春生散文创作的又一重要特点。在春生的散文意象中,故乡意象给人印象最为深刻。从小街、古树到土台,从早晨、黄昏到仲夏,从羌村、土岗到黄河,从菜园、娘家到山花,由一个个审美意象所构成的意象群体,就如同一个个打开的窗户一样,从中透露出延安历史的辉煌、文化的厚重、人生的操守和心灵的情调,让人们感受到民族圣地和革命圣地的神圣,探寻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之谜和审美之谜,让人不由得生出发自内心的敬仰和钦佩。在名山胜景的意象中,井冈山的瀑布让人流连忘返,岳阳楼的读书声让人心动魂牵,大连的广场美不胜收,悬空寺的三教合一耐人寻味。作者行迹所至,情意毕现,由不得读者跟着作者的引导,去观赏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之所在,奇之所在和魂之所在,从而获得情感熏陶和审美享受。而在颇有份量的一组美国意象中,作者透过万花筒般的洛杉矶、迪斯尼、白宫、自由女神,从几个侧面展示了美国的形象画面,提示了美国生活中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的东西,既没有狭窄的民族主义,又具有宽阔的世界眼光。而且在越战纪念碑和唐人街的描写中,也不忘增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忘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颇让人赞叹作者的爱国情怀。

审美意象的营构,靠的是作者的创造才能。在这方面,作者既有艺海拾贝般的连缀,又有精雕细刻的描绘,既有粗线条的勾勒和素描,又有丝丝入扣的层层剥笋,既有叙述和描写的组合,又有抒情和议论的点化,从而以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带给读者多样化的艺术享受。最引人注目之处,一是工笔重彩的形象描绘。像《村口那棵古树》、《猎獾》、《井冈山的瀑布》、《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父亲的小菜园》、《峨眉山逗猴》等,富于浓厚的文学气息。特别是《黄土高原一小街》,更是富于浓郁的市井风情,好似一幅高原的清明上河图,把小街景象刻画得活灵活现,产生出强烈的感人魅力来。二是情调和氛围的营造,给人展示出一种灵魂的深度。《延安的早晨》把实写和虚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把历史的早晨、现实的早晨和未来的早晨交相辉映,份量沉重。《谒鲁迅墓》在那星星点点的雨雾中去拜谒一个孤独的墓地,那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和境界的升华。墓地的寂静和墓碑的朴素让人对鲁迅的伟大和深刻肃然起敬,而孤独的吊客让人回味悠长。三是叙议结合的点睛之笔,常常以精致的议论使作品的意蕴得以深化,主题更为鲜明和突出。凭借记者的洞见和思想的智慧,夹叙夹议成为作者驾轻就熟的一种艺术技巧。在许多篇目中,缘情而发,缘景而生,一段段精彩的议论,使情景的意义豁然开朗,使读者的眼界顿时开阔。像对村头古树的和谐感慨,像由夏日黄昏引发的朴素而深刻的哲理思考,像《感受死亡》中关于微笑与使命的警句,《母爱如溪》中对母亲的礼赞,以及对朴素、对基层干部、对照片的隽永之言,总能给人以教益和启示。而在美国纪行的一组散文中,这种叙论结合的风格得到了尽情的发挥,风物常宜放眼量的襟怀和风范让读者大开眼界,好似和作者一起审视生动、多样又令人感慨的美国。

春生的散文是行动中的风景。他把美的追求作为最高的目标,不仅表现出作者本人的人格美、境界美、悲壮美、情趣美,而且把这种美的追求贯穿于散文创作的整个过程中,为读者奉献出景象美、自然美、风情美、忧思美、意境美,给读者带来怡情之美、欢乐之美、享受之美,从而使他的散文创作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引人景。此生的散文创作和美学追求,也使圣地的文学精神得以传承,使读者的人性基础得以巩固,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以丰富。如此之文学创造和劳作,应该是我们时代的光荣和骄傲吗!

猜你喜欢

春生神圣莲花
云莲花灯
神圣大陆(下)
FOR YOU, O DEMOCRACY
曹春生作品
莲花湖『变身』
神圣的使命 光荣的担当
莲花灯盛开“致富花”
神圣的简约
莲花岛:清净与欢喜
曹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