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生活质量
2005-04-29小七
小 七
晚上9点多钟,空着肚子下班的时候,在电梯口遇到一位单位的高层领导——
刚刚从外面吃了一碗面回来,他还要继续加班。然后,半夜开着他的私家车,回他价值200多万元的房子。
根据最新公布的“全球大城市生活质量排名”,上海在所有参与调查的亚太区城市中得分增长最多,排名较去年上升5位,列第102位。
但是排名不管怎么上升,都不能让城里的成功人士们吃上人吃的午餐和晚饭。
该排名以对39项关键生活质量标准的详细评估和分析为基础,包括:政治和社会环境 (政治稳定性、犯罪率、执法情况等)、经济环境 (外汇管制、金融服务等)、社会文化环境 (审查制度、对人身自由的限制等)、医疗和健康因素 (医疗供应和服务,传染病、污水、垃圾处理、空气污染等)、学校和教育 (学校标准和学校数量等)、公共服务和运输 (供电、供水、公共运输、交通堵塞等)、娱乐(餐厅、剧院、影院、体育、休闲等)、消费品(食品/日常用品供应、汽车等)、居住(住宅、家用电器、家具、维护服务等)、自然环境(气候、自然灾害记录),等等。
逐一来看,对于一个上海的企业高管甚至一般白领来说,以上这些指标似乎都没有问题:
一、政治稳定,犯罪率也很低。我上一次看到街头斗殴,已是十年前的事,一个男人拿个小小的铁榔头敲在另一个男人的头上,“噗”的一声,令人至今难忘。
二、经济环境更是全球看好,唱衰者均被认为是可疑的居心叵测分子。
三、人身自由也几乎毫无限制,下了班随便你去哪里,也没人管;就算是在家看三级片,上海警察也绝对不会破门而入,把你当流氓抓起来。
四、医疗服务似乎也一天天好起来。前不久去家附近的医院打吊针,新的玻璃大楼,大堂简直可以和酒店媲美;登记号码之后,直接去沙发上坐下来,然后有护士过来服务,吊完了,按一下旁边的铃,马上就有护士过来帮你拔掉针头。整个医院给人的感觉是:可以在这里拍摄医生护士爱恨缠绵的偶像剧。
五、只要缴得起学费,就可以给小孩子找到一间可以放心的学校,保证不打孩子。
六、家里缺电、断水的情况极少发生——单位断电的话,正好放假。
七、娱乐休闲更是丰富多彩。随便打开一个上海博客,就可以看到这样的文字:“周六夜晚的Silvermoon,我依然点了一杯黑俄罗斯,但是味道不对,酒保若无其事地告诉我,因为Kahula用完了,他只能用咖啡甜酒作为替代。于是,我只能换了杯Martini,我的目光注意到远处的Artash,一个星期前他在Blues & Jazz的门外再一次鼓起勇气想让我和他在一起过夜……”
八、自然灾害,似乎也和上海不怎么相干。在一个上海公司职员的日常生活中,最大的自然灾难不过是下雨天没有带伞,又叫不到出租车而已。
这个评比标准,把汽车混在食品等“消费品”里,把住宅和家用电器杂在一块,似乎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住宅,根据上海现在的房价,应该单列;汽车,应该归入“奢侈品”。而且,这个评比标准居然没有“奢侈品”这个大类,简直让人怀疑它的公信力。要知道,在我们这里,奢侈品的拥有量,是生活质量的最重要指标。
总之,我们无疑已经身处一个生活质量很高的现代化城市,这个城市可以解决我们的大部分生活需求——有警察帮我们抓坏人,有医疗体系保障我们的健康,有老师帮我们教育子女,有桑拿房可以放松我们的身体,有装修不俗的酒吧、餐厅,让我们在周末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国际化大都市。
这样,我们才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每周连续五天,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空气质量低劣的写字楼里,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在此期间,一个年薪百万的总裁,其所有的消耗是每天两顿盒饭,月度总支出在400元人民币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