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市场失灵问题
2005-04-29陶华张建成
陶 华 张建成
按照西方经济理论,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通常包括垄断问题、公共物品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经济波动问题等。主流经济学中提出的对市场问题的应对办法是政府实施微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加以避免或解决。但现在市场失灵的全球化趋势使得各国政府在应对这一新问题上没有什么可行的办法。下面分析一下市场失灵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具体表现,希望能引起人们的思考,以尽快找到解决办法。
一、垄断走向全世界
市场失灵的表现之一是垄断,垄断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市场的作用范围扩大到哪里,垄断的势力范围也会随之扩大到哪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家自愿或不自愿地降低了关税,取消或减少了非关税壁垒,使得垄断资本得以更顺利地长驱直入,并以势不可挡之势在世界市场上纵横驰骋。作为消费者,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生活与波音、奔驰、可口可乐、雀巢、肯德基等等一长串品牌及其背后的国际垄断资本息息相关,并且越来越被这些垄断资本培养出的“名牌”所左右。垄断全球化更大的威胁还在于这些垄断资本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产业进行的大量控股、兼并和收购,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各发展中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安全将无从保障。这些由各个发达国家培养出来的垄断资本,凭借其强大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实力,对世界市场上各个国家的相关产业进行了摧枯拉朽般的扫荡。在市场机制的操纵下,拥有众多垄断资本的发达国家必将越来越富,而其产业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各发展中国家势必越来越穷,“马太效应”是人们最容易看到的人间悲喜剧,在此过程中,各发展中国家民众将承受越来越多的痛苦。
对于一国内的垄断,该国政府可以采取政府管制的行政方式或反垄断法的法制方式来对垄断的负面影响进行力所能及的控制。但如果某国垄断资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能够给该国带来利益的话,该国政府又会主动同已经成长为国际垄断者结成民族经济和政治的攻守同盟,以达到提高本国综合国力的目的。那么对受到本国政府和世界贸易规则保护的垄断者,对于他们给我们的经济和生活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给予限制和消除呢?
二、公共物品谁来提供?
一国内部的公共物品的供给者通常是政府及其授权机构,政府提公共物品的前提条件是政府依靠其“暴力潜能”向其管辖的民众收取的税收。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这个大“联合国”的公共物品应该由谁来提供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当然为世界提供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市场交易规则”,但前两个组织的影响力却有些差强人意,后一个组织的规则也让许多自认为利益受到损害的国家颇有微词,国际间贸易要考虑形形色色的规则。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的操纵使规则明显有利于自己,从而使规则这一公共物品带有很强的歧视性而有失公平。遵守规则和寻找规则的漏洞提高了交易成本,降低了贸易效率。
相对于以上这些“非纯公共物品”而言,联合国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可以算作是“纯公共物品”了,但这个“世界政府”却常常因为经费问题而备增烦恼,对经常“逃税”和“抗税”的美国政府等国家无计可施,甚至还要仰人鼻息,这就是联合国的“税收失灵”。这就是“世界市场失灵”在公共物品提供中的表现,谁来提供世界市场的“公共物品”?提供什么样的公共物品?这是现阶段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新课题。
三、信息不对称“雪上加霜”
在信息时代里,谁能掌握更多更有用的信息,谁就能做到知己知彼,在竞争和协作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很可惜,在这场不见硝烟的信息争夺战中,发展中国家又是一败涂地。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国际间信息不对称现象的表现之一是信息传播工具不平衡,这同时也是国际间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一边是发达国家先进的互联网、光纤通信、卫星电话、邮政速递以及强大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信息传播工具,信息几乎是零时差传播;一边是发展中国家并不普及的电话和传递效率很低的邮政,还有选择面很窄、信息量很小的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新闻传到终端已经成了历史。其信息传播量和传播速度当然不可同日而语。生产工具就是生产力,信息传播工具的不平衡导致国际间信息传播和积累能力的不平衡。
国际间信息不对称现象的表现之二是信息交流不平衡,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信息量比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信息量要更大。发达国家透露给我国的只是些无关紧要但能吸引我们过剩的兴趣的包装信息、垃圾信息甚至是假信息。在很多事关科技、经济、政治等紧要的方面,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更了解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则是对发达国家知无不言,把自己的机密信息拱手送给了别人。一个是知己知彼,一个是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尚未交手,胜负已定。
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国际化正在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两极分化趋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时至今日我们却仍然找不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
四、经济“疟疾”何时了?
如果一个国家经济独立性非常强时,经济的繁荣与萧条只在国境内交替,其他国家则可以相安无事。但是经济全球化正在削弱着各国经济的独立性,各国经济变得空前地相互依赖。经济繁荣与萧条这一“疟疾”现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染,而且程度越来越深。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影响世界经济的不确定因素会更多,世界经济虽然看上去更强壮了,但更有可能被一个小小的病因击倒,从而经济波动更加频繁。回首上个世纪末,有谁会料到发起于“金融坏小子”索罗斯等几个人的泰铢游戏,最后竟然放大为亚洲金融风暴呢?在这场风暴中,“亚洲模式”被粉碎,“日本神话”遭重创。看看当今的世界,小布什的只言片语、委内瑞拉总统查维斯同意全民公投、人民币存贷款加息,都可能会影响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
经济“疟疾”在一国境内发生时,该国可以用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熨平经济波动,但当经济波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同时发生时,各自为政的“宏观经济政策”反而可能会为经济波动推波助澜。如上个世纪末的亚洲金融风暴,各国为维护自己的利益,纷纷使本国货币贬值,轮番贬值的结果是都陷入了“囚徒的困境”,没有哪个采取行动的国家得到好处,大家都付出了更大的代价。因此,怎样为世界经济的“疟疾”开个良方,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