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保护主义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及其对策

2005-04-29金方增

中国市场 2005年5期
关键词:保护主义贸易出口

金方增

当前,环境问题成为世界性问题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国际上制定了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法规、公约,这对于环境、资源和人类健康的保护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利用国际上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规定,凭借本国的技术优势,以保护环境为理由,对产品的环保提出了苛刻要求,实施贸易保护,直接影响到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口,绿色保护主义由此产生。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绿色保护主义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产生着重大影响。因此,探索绿色保护主义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并且找到应对绿色保护主义的策略,对中国的对外贸易有着深刻意义。

绿色保护主义的定义及成因

1.绿色保护主义的定义

绿色保护主义是指以保护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义,通过对产品制定苛刻的环保标准,以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达到保护贸易的目的。从本质上来讲,绿色保护主义是否能够成为现实,是由出口国的环保技术水平所决定的。

2.绿色保护主义的成因

(1)世界性的贸易危机,是绿色保护主义得以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贸易整体发展速度非常快,甚至远远超出生产的发展速度。这种贸易速度远超生产发展速度的后果,就是使得世界上很多国家出现贸易逆差,突出表现在高科技产品因为更新周期短在国际上失去市场。同时,由于一些国家出现经济困难,为摆脱危机,这些国家纷纷减少进口。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国家实施保护贸易政策,绿色保护主义因此成为保护贸易的手段之一。

(2)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问题的普遍关注,导致了绿色保护主义的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各个国家开始重视环保,国际组织也制定世界环保公约。随着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全球开始重视绿色产品和无污染产品,这为国际贸易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各个国家为了顺应这一潮流,对产品的进口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直接导致了绿色保护主义的出现。

(3)发达国家某些政治家获取政治资本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随着保护环境、保护资源口号的提出,以及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组织关注这一问题,并且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力量,甚至影响到政府的决策和领导人的地位这样,绿色保护主义与政治结合,得到一些国家政府广泛支持而不断扩大其保护贸易的范围。

(4)各国的环境标准和技术水平不一致,最终使绿色保护主义得以实现。1994年4月的马拉喀什部长会议决定在WTO建立贸易与环境委员会,各国对环境问题更加重视。但是,由于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发展程度不同,各个国家所制定的环境标准并不一致,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蓄意提高进口产品的环保标准,发展中国家难以做到,从而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带来困难,使绿色保护主义得以实现。

绿色保护主义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比较低,绿色保护主义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消极作用很大,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外贸利益,遏制了中国外贸的发展。

1.对中国产品进入国外市场的影响。绿色保护主义中国对外贸易的直接影响就是中国出口市场将会面临严重困难,中国的产品很难进入市场,而且已有的市场也可能会缩小,严重阻碍着中国产品进入外国市场。据第一届中国绿色化学高级研讨会确认,1997年由于不符合环保标准,中国每年有74亿元纺织品与服装受阻[1];1997年,欧盟决定不再进口中国的贝类产品,原因是中国海洋环境不断恶化,此间,中国每年向欧盟出口贝类2750万元,占贝类出口的1/5,中国损失由此可想而知[2]。

2.对中国产品竞争力的影响。中国目前受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所限,检测手段不足,对某些产品难以自己进行检测;而如果让别的国家进行检测,又需要支付高额检测费,这势必增加产品成本,加大出口难度。日本对中国出口大米进行检测的农残项目从1994年的56项增加到1995年的64项、1996年的81项、1997年的91项、1998年的104项,对克球粉残留超过0.01ppm的冻鸡拒绝进口[3]。同时,有些国家明确规定,本国进口的产品必须部分地使用本国的出口品,这也将大为增加产品成本。这样,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受到很大影响。

3.对中国产品出口速度和出口效益的影响。发达国家推行绿色保护主义,导致了中国产品难以进入外国市场和产品竞争力降低,这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产生了很大的负作用,直接成为中国出口增长的障碍。各个国家制定的对产品的环保要求,是中国的出口产品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目前,中国每年约有90亿美元的机电产品受到各个国家利用有关《臭氧层保护国际公约》的限制而被禁止生产和销售[4]。

4.对中国同其它国家贸易关系的影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大量产品以不符合进口国环保标准为理由被排斥在发达国家市场之外,这样,中国也就难以避免同其他国家因为环境问题发生贸易摩擦,这是中国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必须警惕并需要慎重处理的一个问题。

中国应对绿色保护主义的策略

中国必须从分析绿色保护主义产生的原因入手,结合绿色保护主义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充分考虑绿色保护主义的两个方面,采取积极措施,确保中国的外贸利益。

1.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利用国际力量,共同抵制绿色保护主义。

(1)虽然世界贸易组织对保护环境作了明确规定,但是也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免受歧视的很多条款,中国要积极利用这些条款,抵制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实施绿色保护主义。

(2)面对绿色保护主义的国际化趋势,中国要站在抵制绿色保护主义是维护所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的高度,积极联系发展中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共同抵制绿色保护主义,维护自身利益。

(3)积极开展南北对话,并通过南北对话要求发达国家承担更多保护环境的责任,降低对发展中国家的环保要求,削减其绿色保护主义的实施程度。

(4)积极向发达国家引进环保技术,提高中国保护环境的水平与能力,为有效地降低绿色保护主义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创造条件。

(5)出现因发达国家实施绿色保护主义对中国贸易带来损失的情况时,中国要心平气和,坚持严正立场,采取灵活方式,妥善解决问题,避免贸易争端,以免给中国今后的贸易带来更大的损失。

2.积极适应绿色保护主义要求,提高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竞争力。

(1)紧跟时代潮流,掌握国际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环境问题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与环保有关的法规和标准经常出现。中国要及时掌握国际环保法规和标准的信息,并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对策,并采取积极措施。要制定符合国际环保要求又适合中国国情的环保和质量标准,使中国出口产品达到国际环保标准要求,这对于提高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增强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大力开展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首先要积极开展宣传,强化全民的环保意识。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知识和国际环保公约、环境标准等法规和标准的学习,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意义,增强环保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要通过不断制定和完善各项环保政策、法规,使之与国际通行的政策、法规接轨,为企业生产和对外贸易提供法律依据,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标准。

(3)调整出口产品结构,适应国际市场需求。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中国要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以适应国际市场为导向,对出口产品的结构进行调整。对环保要求高的自然资源型产品,要提高其技术要求,增加其环保含量,防止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提出更高要求;对于一般的加工程度和附加值不高的产品,提高其卫生标准与安全标准,防止进口方的制裁。

(4)加强对出口产品的宣传,树立品牌意识,扩大中国出口产品的影响。中国要在国际上积极进行宣传,一方面对环保、绿色等符合时代潮流和国际贸易要求的观念进行宣传,使世界各国人民感受到中国对环保的重视,另一方面对中国产品的生产标准、加工等在不泄露商业秘密的前提下进行说明,对产品的加工原料进行分析解释,使消费者对中国的产品感到放心。

(5)积极开拓绿色市场,发展绿色产品。中国要积极在绿色市场和绿色产品上做文章。首先要积极提供资金支持,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投入力度,开展绿色产业发展研究,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同时,要对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进行综合考虑,把环保因素加进去,提高产品的质量,顺应消费者绿色消费的要求。

(6)加强从外国进口产品的检疫管理,防止外国不利于环保的产品进入中国,同时努力提高中国产品质量。发达国家凭借本国的技术优势,把本国一些污染严重的产品进行加工,然后利用与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不对称,把这类产品投放到发展中国家。中国对此要有足够的重视和警惕,避免此类产品进入中国,给中国人民的健康和中国的环境造成破坏。

绿色保护主义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不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中国要面对现实,正视困难,采取措施消减绿色保护主义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消极影响,同时要努力与国际接轨,提高环保意识,以积极的态度通过产品质量的提高适应绿色保护主义的要求,保证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促进中国外贸的持续、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保护主义贸易出口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WTO规则的缺陷和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
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方案要旨
贸易统计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数据出口
数据—出口
数据 出口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