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洋“跑部前进”?等
2005-04-29张承耀等
张承耀等
英才解读
这一切看起来好像很正常,实际上是否有些异常的原因在起作用呢?
现在的北京,到处可以看到一个口号,叫做“总部经济”。其意思是说,欢迎外国大企业都把总部搬到北京来注册登记。中关村、CBD、金融街还有许多地方都打出相同的口号,内部之间已经争得“刺刀见红”了。初步的印象是,这不过是一相情愿的“单相思”而已——站在对方的角度看,为什么非要选择你不可呢?
首先我们来考察一下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因此,国际大企业都不会放过这块“大肥肉”。因此,根据生产接近市场的原则,世界大企业必然会考虑在中国设置生产基地。这是吸引国际大企业的最根本原因。
其次,从供给方面看,中国劳动力比较便宜,技术水平也不差,这就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当然,这个因素也不是绝对的。不过总的来说,目前中国还具有这方面的竞争力。需求优势加上供给优势,国际大企业把总部搬来很有道理。
在这里值得明确的是,所谓的“总部”并不是把惟一的总部建到中国。许多跨国公司属于“多总部”类型,把生产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或区域管理中心放到中国并不是把我们所想象的“总公司”设在中国。“外国企业驻京代表处”不是总部本身。
那么,为什么国际大企业要在中国选择北京呢?显然,北京并不是生产中心,向生产倾斜可以选择长三角或珠三角。说北京有技术研发的优越条件可能还有一定的道理,比如北京有个中关村。但是,大概也不能认为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北京真正使外地无法比拟的在于北京是首都,是政治文化中心。在转轨的历史过程中国家与政府仍然具有无比强大的力量。比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仍然在主持招聘大型国有企业的总经理;《直销法》出台规定了企业资本规模淘汰了大多数国内企业,等等。这里有太多的政策信息。外国企业绝对不会放弃政府资源,在政府层次运作可以得到市场经营更加有效的成果。
君不见,在中国企业里“跑部前进”仍然是一门主课吗?洋企业是否也得适应这样的国情呢?有多少世界大企业把总部设立到美国的首都华盛顿了呢?为什么在中国一定要把总部搬到北京呢?为什么北京的几个点还在拼命地争夺外国总部呢?这一切看起来好像很正常,实际上是否有些异常的原因在起作用呢?
警惕,劳动力成本优势缺失。
“可怕的事情终于出现了!”
文·孙红伟
近日,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耐克集团将大幅增加在越南的下单量,原因是越南的工资水平要低于我国的工资水平。这将对我国的耐克代工企业产生重要影响。据称,有些企业已经开始裁员或减少生产量。
这条简单的消息,带给了我数周的思考,“可怕的事情终于出现了!”
本来,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人口众多,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和加快以及就业压力的显著增加,客观上造成了我国劳动力价格的明显比较优势,我们为改革开放以来所发掘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和竞争模式颇为自得,以至于我们有了珠三角的辉煌和长三角的腾飞,我们有了“中国制造”和“世界工厂”的称号,我们有了连年巨额的外资引进,成为最具投资价值的沃土,在外国同行羡慕和不解的眼光中,读出了中国成本的神奇:“太厉害了,中国的销售价比我们的成本都低。”这种感叹使得中国企业有“成本杀手”的“美誉”。
但我们仍然清醒:我们并没有可以高枕无忧的核心竞争力。暂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会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积累观的改变而逐步失去,而在新兴市场国家的追击和竞争下,会更加快这一步伐,只不过,我们仍愿意沉浸在这一美好的憧憬中,“可能需要的过程会更长。”我们固执地表达着乐观。
于是,我们的汽车工业在表面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自主知识产权”缺失的风险,在主要技术日益“殖民化”的危险面前,我们“以市场换技术”的良好愿望成了泡影。
而更为严酷的现实不会因为我们的一厢情愿而改变,我们的优势地位的动摇已经以比我们预期更快的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
笔者以为在我们劳动力优势没有完全丧失的情况下,更加有效地利用是我们的基本前提;同时花大力气提升真正意义的核心竞争力,当然,政府积极有效合理的引导也是加快这种步伐和效果的必要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