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济探奇
2005-04-29刘梦熊
刘梦熊
斐济由1000多个岛屿组成,其中有人居住的约有300余个。最大的维提岛有我国的海南那么大,像一只在大海中浮游的螃蟹。斐济的国土有18万平方公里,而人口只有74万(其中土著斐济人36万,印度族人34万),每平方公里仅4.1人,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这个位于南纬15-20°和东经177°、西经178°之间的岛国,国际日期变更线通过它的维尤尼岛,当地有一块引人注目的牌子,上面写着“今天就是昨天。”地球上新的一天都从这里开始,为此,《斐济时报》自誉为“世界上出版最早的报纸”,斐济当地时间要比北京时间早4个小时。
斐济首都苏瓦市位于维提岛南部海滨,是一座景色迷人的旅游城。一幢幢风格别致的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漫步街头,那高高挺拔的椰子树上挂满了累累的果实;那伞状的凤凰树正绽开着火样般的花朵……令人惊讶的是:道路两旁、房前屋后、公园里一块块绿茵茵的草坪修剪得整整齐齐,就像刚铺上的绿绒毯,漂亮极了。斐济政府非常重视环境保护,法律明文规定:城镇和城镇周围的所有草坪,不论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都必须修剪整齐,不得任其疯长。如果草的高度超过规定限度,市政府就要处以罚款。
斐济也是鸟类的乐园,它们受到法律的保护,严禁猎鸟。警察一旦发现鸟类的羽毛或血迹,立即追踪,抓住猎鸟者,处以罚款或判刑,人们养成了良好的爱鸟习惯。在苏瓦市到处可以听到鸟儿的鸣叫声,在繁华的大街上,成群的鸟儿在欢快觅食戏耍,与人们友好相处。
苏瓦这个五六万人口的海滨城,街道整洁,商店连片,大多数是二三层的建筑,14层的储备银行大楼鹤立鸡群,成为全斐济的最高建筑物。商店里的商品大多是进口,由于国内生产力低,消费量有限,商店的顾客不多。一整天没有一位顾客上门的事也时有发生,因而,店主特别热情——满脸笑容,请顾客光临,热情地介绍商品,让你觉得“盛情难却”。
男士爱穿裙子
一个假日,我们乘车沿着宽阔的维多利亚大道,来到斐济总统府,这里是一大旅游景点。
总统府依山傍海,前面是碧波荡漾的南太平洋,岸边耸立着一排排郁郁葱葱的大榕树,似一道天然绿色屏障。总统府的大门简朴端庄,是一扇普普通通的乳白色铁栅门。引人注目的是肃立在总统府大门口的卫兵,身材高大。上身穿红艳艳的衬衫,下身是雪白笔挺的裙子,裙子的下摆还做成锯齿形,独具一格。手持冲锋枪,脚登凉鞋,好不威风。更为有趣的是,游客们只要与卫兵打个招呼,就可以在大门前与他合影,从不收小费。首都大街的交通警察则穿黑衬衫和白裙子。
斐济天气炎热,常年是夏天,人们的穿着也比较简单、随便。他们大多身着T恤衫、短袖衬衫,很少有人穿袜子。农村人大多赤着脚,然而,斐济人对裙子却有着特殊的爱好,不论男女老幼,都爱穿印着大朵艳丽花形的裙子。他们称其为“纱罗”,通常不穿长裤,纱罗就是斐济人传统的正规着装,政府官员上至总统,下至一般小职员,在正规场合均穿纱罗,不穿纱罗者不准入教堂。
在斐济文化中心,我们见到了古老的斐济土著妇女服装。她们穿的是长长的连衣裙,里面的棕色花裙较长,外面再罩一件白底花裙,有的则穿着艳丽多彩的花布条编成的裙子,别有一番情趣。
笔者有幸应邀参加了一次“纱罗比赛”。比赛在一家豪华的饭店里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者全是清一色的男人,他们像时装模特一样,穿着艳丽多彩的纱罗走上舞台,用双手展开各自的纱罗,犹如彩蝶飞舞,孔雀开屏,向观众展示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评委们聚精会神地观看、打分。最后,评出冠军、亚军和第三名,并颁发奖品。得奖者合影留念,这是斐济别开生面的“服装大奖赛”。
热煞圣诞老人
圣诞节是斐济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也是推销商品的黄金季节,离圣诞节还有20多天,一些大商店就开始行动起来了。到了节前的一个星期,各大商场张灯结彩,忙着装饰圣诞树,开展大减价、有奖销售……
圣诞节那天,我们来到首都苏瓦市,大街上车水马龙,商店里顾客盈门,到处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景象。一些大商场为了招徕顾客,在商场入口处站着一位圣诞老人。他面带笑容,频频点头,向顾客致意,给儿童分发圣诞礼物——水果糖。12月25日这一天,正是北半球的隆冬时节,圣诞老人头戴皮帽,身穿皮袄。为了使圣诞老人的形象逼真,斐济的圣诞老人也必须穿上皮袄、皮裤、皮靴,头上再戴一顶大皮帽,还得将两只毛茸茸的护耳耷拉下来。此时正值斐济的盛夏,气温高达38度,穿衬衫还热得难受,尽管商场里有空调也无济于事,圣诞老人们都热得透不过气来,脸上汗珠淋淋,真是“盛夏穿皮袄,热煞圣诞老”。因此,要挑选年轻力壮的失业者扮演圣诞老人,而且要每隔个把小时就换人。
星期日干活要受罚
斐济是个多节日的国家,每周工作5天,周六、日休息,还有圣诞节、复活节、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生日、国庆节等节日。
刚到斐济,大使馆就向我们介绍:斐济规定星期日绝对禁止任何形式的工作,每逢星期日,谁也不上班、不上街(商店关门)、不运动,到处一片静悄悄,只教堂里传出时断时续的赞美诗歌声。
开始,我们对此禁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星期日也躲在室内悄悄地干些零星活儿,有人在敲钉子时不慎弄出了响声,邻居闻声立即跑过来善意地劝告:“星期日别干活了,请不要打扰上帝的安宁。要是有人报告警察,你们可就麻烦了!”于是,我们也只好歇下手中的活。为了按时完成施工任务,一次,我们邀请一位退休警察,趁星期日带我们到附近的一个村子里与酋长协商施工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不料,第二天这位老警察就被送进监狱,因他知法犯法,省长还警告我们不得重犯。
斐济阴雨连绵,给我们野外施工带来了很大困难,为赶工期,只得以晴朗的星期日来弥补。我们多次与警察总局联系,反复地向他们说明:电站早日建成,斐方可以早日得益;而且工地在深山沟里,对当地居民影响不大,斐方终于答应给我们以特殊的照顾:凡是下个星期日要求工作时,必须提前向警察局提出书面申请,并附上工作内容和参加者名单(斐济人不得参加),经警察局批准后方可工作。我们都一一照办,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星期日不准工作的禁令对蔗民(甘蔗是斐济的主要农作物)也同样具有约束力。在甘蔗种植和收获的大忙季节里,即使是晴朗的天气,碰上星期日也一律停止工作,结果往往误了农时,影响了甘蔗产量和质量,影响了甘蔗的出口,使蔗农蒙受了不小的损失。针对上述实际情况,1990年起政府宣布;在坚持星期日禁令的同时,给予蔗农等受季节影响的农业部门以豁免权。
斐济国饮“洋高奶”
我们中国水电专家的驻地就在斐济第二大岛瓦努瓦岛的巴格达村。这是一个依山傍水、景色迷人的小山村,每当夜幕降临,附近的小木屋里就会传出忽高忽低“叮叮!当当!的金属撞击声,这叮当声沟起了我们的思乡情。
“这到底是什么声音呢?”出于好奇,一个月色朦胧之夜,我们跨进了酋长家的小木屋,在忽明忽暗的灯光下酋长正在忙碌着:只见他左手扶着长筒形的大铁环(很像国内中药房里的药臼,不过比药臼高大得多),右手持着长长的铁棒槌,全神贯注地槌击着,富有节奏的“叮当”声不绝于耳,连我们的到来他都没有察觉。
“酋长先生,你好!”翻译上前打招呼。
“你们好!请坐!我正在捣‘洋高奶。”
“什么?‘洋高奶?”
“‘洋高奶是我们斐济人最爱喝的饮料,天天都要喝,就像你们中国人喝茶一样。这是一种植物的根,要将它捣成粉末才可饮用。”酋长向我们作了详细介绍。
这是我们第一次听说‘洋高奶,知道它叫“奶”,但不是“奶”,是一种天然植物饮料。后来,在工地附近的山坡上,我们看到一片绿油油的灌木。这些灌木高2~3米,心状形叶片,有巴掌那么大,每株有3~4个分枝,我们以为是咖啡,斐济的朋友告诉我们,这就是“洋高奶”。
斐济朋友介绍:在雨季剪下一段“洋高奶”的茎进行扦插,很快就会生根、发芽、长大,不过,要到第三年才成熟。这时,将根挖出来,连那些细细的须根也拾起来。放在清水中洗干净,再放在太阳下晒干,如遇阴雨天就以椰子壳为燃料烘干,储存备用。
一天,我们到酋长家联系工作。这是一幢坐落在绿树丛中的小木屋:几根巨大的木头作基桩,基桩上建平房,地板、墙壁均为木板,上盖涂锌铁皮作瓦片,那尖而高的房顶是酋长权利的象征。简朴、干燥、通风、舒适,门前的凤凰树正绽开着火焰般的花朵。我们脱了鞋,跨入宽敞的客厅,酋长一家正围坐在一张大草席上喝“洋高奶”,他热情地邀请我们入席。
在大草席的一侧,放着一只用硬木雕刻而成的倒圆锥形三角木盆。酋长提来一桶清冽的泉水倒入木盆。然后,抓上二三把淡黄色的“洋高奶”粉末,放入一块白布中(像中国做豆腐用的布袋),将布的四周拎起紧紧捏住,浸入木盆内的水中,另一只手就在水中不停的挤捏这只布袋,使粉末中的有效成分溶入清水中,大约过了五六分钟,盆中的清水竟变成乳白色,酷似牛奶,也许“洋高奶”的美名由此而得吧!
酋长将布袋暂放一旁,用椰子壳制作的碗(据说用这种碗盛“洋高奶”风味最佳)舀上一碗,双手捧着,两臂伸直,举至齐眉,满脸笑容地来到我们面前,必恭必敬地将第一碗“洋高奶”送到我们专家组组长手中,请他饮用。
组长恭恭敬敬地接过“洋高奶”一饮而尽,众人用斐济语高声唱道:“喝完了啊!”同时重重鼓掌两下,对客人领受了他们的深情厚意显得十分高兴。接着,酋长将第二碗“洋高奶”送给总工程师……当论到我时,我也一饮而尽,清凉、爽口,有淡淡的辛辣味,还有点中药味儿,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爱在火上跳舞的民族
出了斐济首都苏瓦市,沿着宽阔的女皇路西行,约20分钟就到达太平洋港。这里有一座举世闻名的“斐济文化中心”,它生动地向人们展示了土著斐济人悠久的传统文化,是人们了解斐济的主要窗口,吸引了众多的外国旅游者。
一进入文化中心大门,就仿佛置身于粗犷、纯朴、热情的斐济人中间。那榕树遮天蔽日,冠盖如伞,阴翳着一大块土地,其主干至少要十来个人伸臂才能合拢。主干四周垂下的缕缕气根,宛如老人的拐杖,支撑着巨大的树冠,那油棕榈、椰子书,树干浑圆挺拔,风度翩翩,像威武的卫兵;树下那齐展展绿茵茵的草地,色彩纷呈的奇花异卉,娇媚可人;那一幢幢古朴的小屋,一艘艘古老的木船;那穿着花布条制作的艳丽长裙的土著斐济妇女;那古老、粗犷、动人的斐济歌舞……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每到一处,主人们都面带微笑,双手捧着“洋高奶”,必恭必敬地送给游客饮用。
一张大席子铺在绿茵茵的草坪上,几位服装艳丽的土著斐济妇女正在给游客表演现场制作:一团团普普通通的紫色陶土,在她们的巧手中不停地捏着,转眼变成了一件件精美雅致的陶器,让人爱不释手。接着,她们又做了藤编表演,雪白柔韧的藤条在不停的飞舞着,一阵工夫,一只只造型美观、图案精美的藤编工艺品出来了。她们的高超技艺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巨大的榕树下,十几个身材高大的土著斐济男子汉正在鼓声歌声的伴奏下尽情欢跳,他们的脸上抹了一层黑(斐济人以脸上抹黑为美,因此化妆中常常使用黑色),头颈上挂着彩色斑斓的珍珠项链,手臂上戴着棕色的镯子,上身赤裸,下身穿着用植物纤维制作的长裙,腰间束着一条宽宽的腰带,脚踝上还套上一个金黄色的纤维环,赤着双脚。他们每人手持一根细长的木棒,木棒的两端扎着鲜艳的纤维球。舞蹈节奏明快,舞姿雄浑粗犷,随着木棒的飞快旋转,两端的彩球上下翻飞,组成了动人的画面……
斐济朋友告诉我们,这就是著名的传统舞蹈“火把舞”,木棒上的彩球酷似火把,“火”象征着光明和希望,土著斐济人特别爱跳这种舞。
“走火”是斐济文化中心最精彩迷人的节目。我们坐在用茅草搭成的长廊下,前面是绿茵茵的草坪,中间挖了一个大土坑,土坑里的木炭正在燃烧,火光熊熊,滚滚热浪迎面扑来。木炭上铺着一层大大小小的卵石,通红通红的火苗从石缝中直往上蹿,卵石被烤得红彤彤的,其温度可想而知。乐队演奏土著竹制乐器,唱着歌为表演者助威。参加表演的男男女女先行祈祷,然后,十几个土著男子伴着鼓声歌声,赤着双脚泰然自若地走上火堆,竟在那烧得通红的卵石上跳起舞来。观众们顿时傻了眼,我们似乎闻到了脚板被烤发出的嗤嗤声,似乎看到了缕缕青烟从舞者的脚下升起。几分钟后,他们安然无恙地走了下来。接着,四位表演者两人一对,双手抬着一段几十公斤重的木头,赤着双脚走在火堆上,跳起了“抬杠舞”。舞姿优美,神态自若,其功夫令人咋舌,真是举世无双的“铁板脚”。表演结束后,走火者将带绿叶的树枝扔在石块上,顷刻间树枝就化为灰烬。舞蹈家的精彩表演,赢得阵阵喝彩。
斐济政府非常重视土著传统文化的保护、发扬,斐济文化中心的建立就是重大的举措之一,政府每年都要投入相当的财力支持文化中心的活动。
绮丽的岛国风光,古老的传统文化,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外国旅游者。一位斐济朋友说得好:“美国的秃鹰,非洲的大象都要得到保护,全世界60多亿人口中只有36万斐济人,这个民族和它的传统文化更应得到珍惜和保护。”
(本文责任编辑:卜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