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上海经济的基本概况、主要经验及对内蒙古的启示
2005-04-29常振亮樊珍
常振亮 樊 珍
2004年12月10日至20日,内蒙古党校第10期处级干部进修班的部分学员赴宁波、温州、绍兴、上海等地学习考察。现将这次学习考察的主要收获及对内蒙古发展的几点思考整理如下:
一、温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及主要经验
(一)温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温州市民营经济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到80年代初期):个体、私营经济恢复发展阶段,也称劳动输出阶段。温州人早在改革开放前就开始搞“五把刀”的小商品经济。一是操菜刀经营小吃店、小饭馆;二是持剪刀学裁缝、做衣服;三是拿皮刀从事皮鞋修理业;四是捉理发刀创办理发、美容业;五是握螺丝刀搞家用电器修理业。但在改革开放前,由于天天讲“阶级斗争”和“割资本主义尾巴”,温州人只能偷偷摸摸搞小商品生产,不敢大张旗鼓地搞商品经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解放思想,解除了束缚温州人发展商品经济的紧箍咒,温州人不再偷偷摸摸搞了,而是放手大胆干起了个体、私营经济。这一阶段温州人主要以人力资本的形态走出去,靠自己的吃苦耐劳,既解决了生存问题,又完成了资本的最初积累,为发展商品经济奠定了基础。到1984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只有9个省市全省个体工商户达到10万户,而同年温州市个体工商户就达10万户。不仅如此,温州人还建起了10个专业市场,同时有10万营销大军走向全国拓展市场。
第二阶段(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民营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也叫商品输出阶段。这一阶段,个体私营经济突破了家庭作坊式的小规模经营,出现了股份合作经济和个体经济的联合体。这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已占到全市经济成分的75%。这一阶段温州主要以制造实物的商品形态走出去,市内市场向市外市场转变。
第三阶段(90年代初期至十五大召开):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阶段,也叫资本输出阶段。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对温州人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这一阶段在资本逐利性的作用下,温州人逐步以资本形态走出去,在更大的范围寻找商机。相继出现了科技型、集团型、外向型民营企业,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经营空间越来越广,推动了温州经济的快速发展。1993年全市GDP年均增长21.9%。
第四阶段(党的十五大至今):民营经济向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的阶段,也称品牌输出阶段。党的十五大提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写进了《宪法》。这进一步解除了一部分温州人担心政策变化的疑虑,激发了他们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积极性。温州的民营经济进一步做大做强,向现代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一批温州的知名民营企业及其知名品牌,采取多种形式向外扩张,品牌输出开始成为温州经济走出去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温州市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经验
第一,温州人的文化积淀厚,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比较早、经商意识强。区域文化是促进温州经济发展的独特基因。温州比较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客观条件,孕育了多种文化交织融合的独特区域文化。温州三面环山,过去交通十分不便,在这种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山地文化,培育了温州人不怕吃苦的精神。
第二,温州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温州人独有的创业精神。温州人和温州人精神是温州经济发展的独特资源。据温州市的同志讲,温州人具有五种精神:一是敢闯敢冒敢试的精神。二是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三是敢为人先、勇于创业的精神。四是忍辱负重、敢冒风险的精神。五是反哺社会的精神。温州人重利不守钱,他们既有“靠一分一厘地赚钱而发家致富”等独特的商品价值观,同时又把回报社会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一种追求。这种反哺社会的精神体现在四个方面:(1)资源反哺。(2)市场反哺。(3)资本反哺。(4)公益反哺。
第三,各级政府注重资源培育、市场引导是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要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如果没有适宜的土壤,再好的种子也难以生根发芽。温州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能够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适时适当地“退位”、“归位”和“补位”,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茁壮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他们一是注重资源培育。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他们始终坚持“一个核心,四个敢于”。“一个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对群众的首创精神采取保护、扶持的态度。“四个敢于”即敢于创新,创造了许许多多个全国第一,赢得了先发性优势;敢于放手,始终以“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放手发展;敢于失败,就是在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敢于走自己的路,温州的改革不仅要摸着石头过河,还要背着包袱过河。二是注重正确引导。市委、市政府既承担培育和保护市场资源责任,又注意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引导民营企业坚持“四个创新”和“四个走”。“四个创新”即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政策创新。“四个走”就是引导民营企业家,一要往思想的深处走,把创业的胆略型变为思想者的思考型。要求民营企业家既是创业者又是思想者,过去创业靠胆子,现在还要靠脑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发展。二要往市场经济的平处走,把所有制结构的单一型变成混合型。三要往知识经济的高处走,把资本积累的实物型变成实物和知识双重积累的复合型。要求民营企业家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拥有自己独门的核心技术、独特的产品品牌、独有的经营理念,永远站在市场经济的最高处。四要往外向经济的远处走,把发展机制的内源型变成内源外源的共生型。温州的一些企业家感慨地说,“市委、市政府是民营经济的推动者、保护神”。
二、上海经济的特色及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中的地位
(一)上海市经济是外向型为主导的经济
上海经济是以外向型为主导的经济,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特色非常显著。一方面外资大量涌入。截至2002年底,上海利用外资协作金额达63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404亿美元。截至2004年上半年来上海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08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和研发中心分别达到4家、90家和106家。随着内地经济的崛起,截至2002年全国各地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在沪企业达1.35万家,注册资本超过400亿元,2004年上半年国内又有19020家企业来沪投资。另一方面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2003年上海进出口总额达到1123.97亿美元。全方位的对内对外开放,使上海的经济增长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而推动上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到2003年,上海经济发展己连续1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GDP的增长率达到11%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经济总量从1990年均756亿元,到2003年达到625081亿元,是1990年的8.27倍;财政收入从1990年的284亿元,到2003年达到2828.87亿元,是1990年的9.96倍。
(二)上海市21世纪初中期的总体发展战略富有创新精神
21世纪将是世纪经济大变革、大发展的世纪。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上海要抓住机遇,增创新优势,再创新辉煌,实现既定的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战略远景目标。据专家介绍,上海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将实现战略模式创新:过去与经济起飞时期相适应的那种更多地注重外延性、基础性、框架性、速度性的超越型战略模式,转向以增强综合竞争力为基点,更加注重内涵性、整体性、功能性、质量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创新战略即科教兴市战略。整个战略体系主要由“五大创新”构成:(1)制度创新战略——增强制度创新意识,牢固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全面加速市场化进程。(2)结构创新战略——增强中心城市意识,高度重视产业集群与现代服务业,加速形成经济中心城市功能。(3)空间创新战略——增强发展的战略空间意识,高度重视发展中的城乡关系与国际关系,全面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4)基础创新战略——增强广义基础设施意识,加速形成保障经济持续、良性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5)智力创新战略——增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加速发展教育产业,提高上海人民的人力资本福利水平。
(三)上海经济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中具有龙头带动作用
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是全国发展速度最快、投资环境最佳、经济内在素质最好的地区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苏、浙、沪“二省一市”,属于长江入海口及杭洲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长三角大都市带是典型的“一核(上海)两翼(南京、杭州)”的大都市带。这个大都市带包括上海、无锡、宁波、舟山、苏州、扬州、杭州、绍兴、南京、南通、常州、湖州、嘉兴、镇江、泰州、台州这16个城市。2004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实现生产总值13235亿元,占全国GDP的22.5%,经济增长速度16.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
长三角大都市带能否真正发展成为世界级都市带,关键在中心城市或核心城市的作用。上海是公认的长三角区域的核心城市,是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龙头。这不仅因为上海在地理位置上处于长三角的中心地带,而且更主要的是由于上海是长三角地区经济、科技、文化、人才等方面的核心。2004年上半年上海市GDP达3417.75亿元,占长三角经济区的25.8%。上海市的经济发展与其它15个城市的关系极为密切。以嘉兴、湖州为例,目前嘉兴市有1300多家企业与上海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联合协作关系,沪嘉协作项目达900多个。湖州目前也有1/10的工业品销往上海,2/10的农产品进入上海,3/10的招商引资项目未源于上海,近一半的游客来源于上海,8/10的出口通过上海。上海市理所当然地成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龙头。
目前,在上海市龙头作用的带动下,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正在有序地向形态、市场、产业、交通、信息、制度和生态环境的七个一体化方向迈进。
三、温州、上海经济发展对内蒙古的几点启示
(一)内蒙古人要学习温州人的“五种精神”,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
与温州等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我区至少还有三个差距:一是总量有限。截至2003年,温州民营经济在全市经济结构中占96.9%,而我区只占30%左右。2002年我区个体工商户比浙江省少100.5万户,私营企业户数只相当于浙江的13.7%,注册资本相当于浙江的16.3%;浙江民营经济实现的增长值占全省GDP的47.7%,是我区的1.9倍。二是规模不大。以私营企业为例,截至2003年底,我区私营企业注册资金1000万以上的有331户,500-1000万元约有475户,100-500万元的有2883户。其中1000万以上的大企业不足浙江、江苏的1/10和1/14。江、浙两省民营经济上缴的税金分别是我区的7.1倍和7.5倍。我区民营经济无论是资本规模,还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落后于江、浙。三是民营企业“走出去”的能力不强。2002年,我区科技型民营企业有514户,占民营企业总户数的1.5%;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民营企业只占民营企业总户数的1.6%。而浙江的科技型和外向型民营企业是我区的8.7倍和7.3倍。尤其是温州在外已形成了2个超千亿、2个超800亿、2个温州市场规模的经济流量,“走出去”是温州民营经济的一个鲜明特征。现在,每4个温州人当中就有一个在外闯市场,他们像地瓜一样,藤蔓四处延伸,不断占领外面空间,从而壮大了温州经济。人们形象地把温州经济称之为“地瓜经济”。我们在看到差距之后,就要奋起直追,虚心学习外地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尤其要学习温州人的“五种创业精神”。要像他们那样,敢闯最冒敢试,敢为天下先;像他们那样吃苦耐劳,勇于创业;像他们那样忍辱负重、敢打爱拼,敢于走出去,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我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又有满洲里、二连等18个在国内影响较大的陆路口岸,具有温州等地无法相比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先进、勇于创新,优化环境、善于开拓,我区的民营经济一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
(二)加快发展最根本的是把依靠人和为了人更好地统一起来
加快发展要把依靠人和为了人有机统一起来,这既是温州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成功经验,又是对我们的重要启示。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重物不重人,重硬不重软”,忽视人是发展的决定因素,不注重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种倾向是忽视人的自身发展。往往将发展简单地归结为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发展。很少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结果是经济社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而人的需求却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这又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方面温州市委、市政府的做法值得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学习。他们既注重培育当地经济资源,保护群众的首创精神,又善于引导企业、引导市场。他们始终坚持“一个核心、四个敢于”,他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既充分认识到人的创造本质和人的主体地位,又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他们在筹划改革发展时,充分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在改革发展实践中,十分注意尊重、保护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人们敢于创新、敢于放手、敢于失败、敢于走自己的路;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注意引导民营企业家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之路;在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时,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实惠。他们既依靠温州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又善于为温州人发展民营经济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行政环境、人文环境、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反观我区的一些地方政府,并没有很好地认识和处理依靠人与为了人之间的关系,往往重视硬环境的建设,忽视软环境的营造;重视土地、矿产等硬性资源的开发,轻视诚信、生态环境、品牌、人才、人的精神和良好服务等软性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我区应注意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制定符合我区实际的发展战略
当今世界竞争不仅仅是国家之间的竞争、城市之间的竞争,而且也是区域之间的竞争、产业群之间的竞争、大都市带之间的竞争。有人预言,大都市带将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竞争的基本单位。大都市带既是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推进的必然结果,同时,它又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大都市带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21世纪经济与政治的格局。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全面履行加入WTO承诺的大背景下,为了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三大都市带,即长三角大都市带、京津冀大都市带和珠三角大都市带。这三个区域经济是我国最具实力的地区,是共同推动我国经济起飞的重要增长极。现在这三个区域经济带正向一体化迈进。我区应密切关注并认真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同时应根据我区实际,从地域特点出发,在不改变行政隶属关系的前提下划分不同的城市群,分别加入不同的经济圈。我区地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域,东西直线距离达2400公里,国境线长达4221公里。根据我区东西跨度大这一特点,我区可考虑将地处西部的乌海、阿拉善、巴盟加入甘肃、宁夏等地的西北经济圈;中部的包头、呼市、鄂尔多斯、乌兰察布、锡盟加入泛京津冀都市圈;东部的赤峰、通辽、兴安盟加入黑、吉、辽的东北经济圈。我们仅以中部“四市一盟”加入泛京津冀都市圈为例,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目前的京津冀都市圈,以北京为主核心,天津为副核心,包括河北的唐山、秦皇岛、廊坊、保定、石家庄、沧州、张家口和承德十个大中城市。中心区域面积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000多万人,城市化率44.2%,国内生产总值8300亿元(2002年数)。京津冀都市圈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京津冀都市圈合作的重点是推动企业主导型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区域经济合作,一方面可进行要素与产品的区域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另一方面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地方保护主义的基础,间接援助企业的跨地区活动。若我区中部的“四市一盟”加入泛京津冀都市圈,不仅更易于接受来自京、津高新技术的辐射,有利于提高我区企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而且可以促进我区与京、津、冀的资源互换、优势互补,更有利于变我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区域经济的合作也对我区吸引外资、扩大产品销售、提高国际国内竞争地位、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有好处。随着呼和浩特国际机场扩建工程的完成,京包高速公路的开通,京包铁路的进一步提速,将进一步缩短我区与京津的距离,这将为我区部分盟市加入泛京津冀都市圈提供有利条件。因此,我区应积极争取中部“四市一盟”加入泛京津冀都市圈。与此同时,西部三个盟市要进一步用好用活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加强与甘、宁等西部省区的联系,从而促进我区西部盟市的崛起。东部的三个盟市要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机遇,加强与东北三省的联系与合作,实现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政策的对接,尽快溶入东北经济圈,从而为加快我区东部三盟市的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