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的有效财务目标选择:一个连续统的观点
2005-04-29于明涛张会丽吴有红
于明涛 张会丽 吴有红
当前学术界对中小企业财务目标选择的争论焦点主要集中于“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两点:过分强调了上述两种财务目标观的对立性,而忽略了两者之间的联系;过分强调了财务目标的稳定性,忽略了财务目标的路径依赖特征。针对上述研究不足,本文试图从中小企业成长演化的视角,来阐述财务目标选择的连续统观点。
一、中小财务目标的有效性评价标准
要分析中小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有必要首先建立评价有效财务目标的公认标准。中小企业财务目标的有效性评价标准主要体现为能否实现两个功能。
一是导向与约束功能。二是评价功能。财务目标只有较好地发挥了导向与约束功能以及评价功能,才能使企业财务处于一个良性运作的状态,企业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这样的目标才被认为是有效的。相反,在指导实践过程中,目标起了误导理财的作用,如财务目标会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这使目标功能的作用效果走向了反面。
二、两大财务目标观在中小企业中的可行性分析
“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是两种代表性的财务目标观。当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并对传统的利润最大化目标提出了不少批评。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决策,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企业财富,从而使企业价值最大化。一般认为,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可以克服“利润最大化”目标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以及过度追求利润最大化容易导致企业财务决策的短期行为、忽略企业的社会责任等缺点,从而避免收益和风险的脱节、企业盈利性和社会责任的统一,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了企业财务行为的最佳目标。然而,这样的论证并不严密,它只看到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优势和“利润最大化”的不足,却忽视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不足和“利润最大化”的优势。
笔者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之间并非完全对立,相反,它们在中小企业财务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兼容性。不论是否考虑时间价值,也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不断提高企业利润、追求利润最大化,都是任何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也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保证企业资本的保值和增值,保证每股收益和现金股利的稳定增长。其实我们经常用来衡量上市公司业绩的几个指标,如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都可以看见“利润”的影子;在经营决策中经常使用的本量利分析法也是基于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笔者并不想为“利润最大化”目标翻案,只是认为,我们应当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问题。不可否认,“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确存在许多需要修正的地方,但修正并不意味着就抛弃或者忽视潜在的合理性。科斯在提到如何解决现有理论缺陷的方法论时,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坚持原有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重新解释或修正其假设前提。笔者的观点是应当根据中小企业的成长特质分别汲取“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和“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合理之处,选择一个既可以指引中小企业成长方向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有效财务目标。为此,笔者引入连续统的观点。
三、中小企业财务目标——一个连续统的观点
现有研究隐含着一种假设,即任何企业都是同质的,具有相同的知识和能力。在这一假设条件下,企业的财务目标选择是静态的。事实上,作为历史发展的有机体和长期内部知识和能力积累的结果,现实的企业是异质的。演化经济学认为,企业核心知识和能力的积累依赖于某些特定的历史和空间条件。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取决于导向与约束功能和评价功能能否较好地实现。显然,这两大功能的实现依赖于企业所积累的财务知识和能力。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在中小企业中可行性差异的关键就在于财务知识和能力积累的差异。接下去,笔者将运用企业的演化分析深入阐述中小企业财务目标选择的一个连续统观点(acontinuum)。
企业的演化分析是以演化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成长所进行的分析,它突破传统的经济理念,坚持长期发展甚于短期边际调整,增强组织内学习和自我改造的战略思维。根据演化经济学,企业初始的核心知识推动了企业的成长并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但核心知识也具有某些刚性,当外部条件变化时,既有的核心知识反而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这时,企业的核心知识只有进行更新使其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促进企业的持续成长。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核心知识和能力积累呈现出螺旋式的演进特征,不但继承了原有知识和能力的良好积累,而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全面、深化、突出核心能力的方向纵深演进,中小企业也在这演化过程中获得持续发展。
在中小企业成长的演化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制度以及财务技能与知识与企业自身作同方向的螺旋式演进。在成长的早期,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相当严重,风险等级也很高。就企业内部而言,会计信息系统简单、不完善、不规范,财务管理水平不高,决策、计划简单化,缺乏科学性等,在这一时期,中小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可能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导向性。但这里的“利润最大化”应当是长期持续的利润最大化,绝不是短期的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所导致的短期行为正是该目标受到批评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持续的利润最大化在于企业能够通盘考虑现在的盈利与未来的发展潜力,能够为企业的知识创新提供有力的财务支持。“利润最大化”应当包含必要的风险,如在资本充足的条件下进行多角化经营或者进行投资组合,以及根据市场环境变化适时更新经营观念和经营产品以使企业适应外部市场条件的变化。通过这些方式,中小企业可以规避不必要的风险,获取额外的风险报酬。为了保证长期持续的利润最大化,中小企业有必要修正“短期利润”的评价指标体系,增加一些注重“长期利润”的指标。新的指标体系应综合考虑当前的财务状况与企业未来年度的财务潜力,注重企业理财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改进“资产净利率”等指标,增设可计量指标如“长期资产净收益率”、“资本积累率”、“固定资产成新率”以及非计量指标“技术装备更新水平”“长期发展能力预测”等等,增加几个反映风险水平的指标如“经营风险”指数等几个方面。在成长早期,企业的基本目标通常是尽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强化营销管理,扩大市场占有率,尽快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了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利润最大化目标还应当包括现金流转的合理化目标,以满足日后对现金投入的需求。
在企业成长的后期,中小企业已趋向平稳发展时期,企业所积累的核心知识和能力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了良好基础。这一时期,产品的供应渠道比较畅通,目标客户群趋于稳定,市场占有率呈上升趋势,企业已具备良好的社会形象。企业这时的财务目标应当考虑获得持久、稳定的利润,并兼顾利润的质量。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当注重社会效益,履行与企业地位相称的社会责任,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努力实现社会净贡献的最大化。从长远的角度看,企业盈利的最大化与社会责任是相统一的。跟成长早期不同,这个时期的企业之所以更注重社会责任,一方面在于企业为了树立良好形象,另一方面则在于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和能力对财务观念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此外,成长后期的企业也更有物质能力来履行社会责任,并通过相关行为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从而获得更多的持续增长的利润。
在中小企业步入成熟期后,企业与企业环境已处于基本均衡状态,其产品销售渠道、销售量以及利润已达到最高峰,企业的利润也逐渐趋于行业平均利润。与此同时,企业的组织管理已基本完善;财务知识和技能在前面积累的基础上达到了最高水平。由于资本约束的弱化,中小企业已经能够和大型企业一样在证券市场或者信贷市场获得较大规模的资金,企业价值评估的成本已经大大降低。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成了中小企业有效的财务目标选择。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在这一阶段,风险资本家的投资得到完全回报,公司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确认。资本市场对企业股票的评价也从高增长和高评价回落到正常的水平。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导向约束功能以及评价功能可以发挥有效作用。
四、结论
从中小企业成长的演化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小企业的有效财务目标不能简单地选择“利润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应当根据各个演化阶段所积累的财务知识和能力以及企业所处的理财环境进行选择。纵观中小企业的成长,有效财务目标的选择结果呈现一个连续统(acontinu?鄄um)。该连续统的左端是“利润最大化”目标,该财务目标与较低的财务管理知识和能力积累程度以及不完善的理财环境相适应。连续统的右端则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该财务目标则与较高的积累程度以及较完善的理财环境相适应;在连续统的中间,则是两种财务目标的混合体,体现为各种综合性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这也是现实企业中最普遍的选择;从连续统的左端移向右端,意味着财务知识和能力积累程度的增加和理财环境的完善,“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可行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