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激辩中国经济冷热
2005-04-29
商界 2005年8期
6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去年同月上涨1.8%,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6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l)较上年同期增长5.9%,增幅高于4月份的5.8%和3月份的5.6%。
PPI涨幅高于CPI涨幅形成的“剪刀差”,是自1996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和强度最大的一次。这表明,生产过剩的隐忧已经存在,企业利润率正在缩减。
与此同时,5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幅低于去年同期, PDI(外商直接投资)连续两个月下滑……
于是,“政府应警惕经济放缓,防止通货紧缩”的呼声开始嘹亮起来。一些学者、海外投行人士和企业家表示,如果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及早转向,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将急速下滑。
不过,一些官员和学者并不认同这种经济“放缓说”。他们认为,5月份价格水平下降的核心原因是粮价下跌,中国CPI仍处于较为理想的区间,CPI走低是经济正常回调的结果,并非“往下走”。
评论:可贵的多元声音,可怕的多元声音
中国经济“过热”的观点已经“主流”了很久,在对房地产、钢铁等行业的持续调控下,出现“放缓说”的不同声音,对经济变冷防微杜渐,应该是件好事情。
但在针锋相对的多元声音背后,各种利益群体云集,各种利益要求荟萃,也恰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正面临的一种挑战。“屁股决定脑袋”,不同行业的企业,不同级别的管理部门,面对相同的现象,往往给出迥异的解读,让人难辨是鹿是马。
大家当然都有发言的权力,但在已经进入利益博弈时代的中国,如何让合法利益的表达和博弈能够健康有序地进行,让利益博弈合法化、规则化,已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