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读者”时代

2005-04-29

传媒 2005年8期
关键词:读者报业传奇

后“读者”时代

《读者》无疑是一座难以跨越的高峰!他所缔造的成就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历史的一个写照。在那个年代,各行各业都在创造着奇迹。从这个意义上说,出版界、期刊界的奇迹显得是那样的单薄,是那样的迟滞。

21世纪之初,《读者》还有类似《读者》的一族开始凝结自己的思想传奇,从那一刻起,意味着后“读者”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一方面,《读者》的传奇不可能只靠他自己孤单地演义下去。再精彩的演讲总要有能欣赏并为之喝彩的听众;再精彩的演讲总是在落幕后被奔走传诵。《读者》不论是被其追随者还是被其“反叛”者视为心目中的目标,期刊界全方位的超越、跨越都是必然的。

另一方面,读者已不是上世纪80年代的读者。读者是21世纪充分享受视听盛宴的读者,是充分行使阅读自主权的读者,是喜欢挑剔、热衷发言的读者。他们可能在还没有掌握话语权之前,就已学会了怎样表达话语。媒体自以为是的时代过去了。

后“读者”时代意味着在尊重读者的同时,发现并尊重自己!长期以来,传媒在直面事实客体的时候,忘记了自己是直面市场的主体。浑然忘我的状态即便被个别理论研究者发现,那也是被解释为融入了生活,并被大加赞赏。

确认自己是一个主体,是必须直面一切的主体,需要意识的自觉,也需要行业的自觉,公共环境的自觉。这就是为什么第二届报业竞争力年会由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主办的背景。

本期配合竞争力年会的召开,我们组织了一个专题,涵盖了政府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的权威解读,专家学者就竞争力问题的理性思索。同时,还有鲜活的事例解析。京城报业生境其实早已在业内外过高的期待值中,过早地“风干”、“沙化”了。

《特别关注》是否是一个例外?湖北的报业生态是否是一个例外?《“现实主义”的胜利》一文做出了有力的回答。今日传媒界的竞争,绝不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更不必怆然泪下,英雄迟暮。竞争的哲学是只看竞争,不看竞争者。

猜你喜欢

读者报业传奇
安-225,昨日的传奇
漕运,一段行走在水上的传奇
坚持,造就传奇
逍遥传奇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读者》光明行动”(26)
“《读者》光明行动” (25)
“《读者》光明行动”(24)
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出版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