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上半年资本市场十大风云公司
2005-04-29吴丁
吴 丁
近年来,中国股市不断萎缩,基本上失去了融资功能,而企业债市场也始终举步维艰,银行界则在为投资热中急剧攀升的贷款忧心忡忡,去年以来频频曝光的骗贷巨案更令公司治理结构和资金安全成为银行首务。尽管如此,中国资本市场并不缺乏亮点,例如企业间日益频繁的并购行为。
过去几年来,中国企业的并购数额以70%的速度增长。在2004年底,中国已经成为亚太地区(日本除外)并购交易最活跃的市场。2004年中国公司的海外并购金额接近70亿美元,并购规模比2003年增长了50%。而今年可能达到140亿美元,这还没有算上并购金额达到近200亿美元中海油并购优尼科一案。
基于此,《新财经》杂志在评选2005年上半年资本市场十大风云公司时,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了企业间的并购活动。评选标准很简单,一是金额,二是影响力。
2005年上半年以来,伴随着全球购并潮的再次泛起,中国企业并购活动也方兴未艾。从本次入选的公司看,其所涉金额最少的为万科并购南都置业,也达到了18亿元人民币之巨,成为中国房地产业最大的一宗并购案,而万科本身更是公认的房地产业界领头羊,影响力自不待言。
海尔竞购美泰克和中海油竞购优尼科,尽管海尔最终选择了退出,中海油也还成败未知,但这两笔滥觞于上半年的交易,不止金额巨大,而且在国际上更造成了巨大的反响,更促成了国内对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再思考,入选十大风云公司当之无愧。
与跨国公司相比,中国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舞步还显得稚嫩。但无论如何,这些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努力对其自身、对中国都是一件好事。我们相信,只有加强对资本市场参与程度,中国公司才会在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舞台上越来越长袖善舞。
一、鞍钢新轧
入选理由:鞍钢新轧180亿元收购母公司资产
鞍钢新轧(000898.SZ,0347.HK)于2004年12月31日宣布,将斥资180亿元收购母公司资产。鞍钢新轧采取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配8股的比例进行配股,包括国有法人股、全体流通A股股东及全体H股股东。在此基础上,再向国有法人股股东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定向增发不超过30亿股。
自TCL集团(000100)开创“整体上市”先河之后,令一些大型企业竞相效仿。此次鞍钢新轧首次采用了“比例配股+定向增发”创新模式,突破了以往整体上市所采用的传统模式,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并且鞍钢整体上市将使鞍钢新轧继承了鞍钢集团非上市部分的优质资产——新钢铁公司,实现钢铁主业一体化,企业工艺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将有极大提升,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与盈利能力将获得全面提高。
二、中国网通集团
入选理由:中国网通集团10亿美元收购电讯盈科20%股权
2005年1月20日,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网通集团)与香港电讯盈科有限公司(电讯盈科)宣布,双方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拓展内地及国际业务。根据协议,中国网通集团将以现金每股港币5.90元,购入在港上市的电讯盈科增发的20%股权,整项交易作价约10亿美元(约港币79亿元)。
网通入股电讯盈科属于长期战略投资,有利于推进内地电信业的改革。借助电讯盈科的国际化运作和激烈竞争的市场经验对于网通本身以及对电信、移动、联通等其他运营商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此外在具体业务上网通也可借此开拓南方市场。
三、华菱集团
入选理由:米塔尔钢铁公司25亿元收购华菱管线37.17%股权
2005年1月14日,华菱集团将持有的华菱管线(000932)6.56亿余股国有法人股转让给国际钢铁巨头米塔尔钢铁公司,总计人民币25.99亿元。
转让完成后,米塔尔钢铁公司将与华菱集团并列为华菱管线第一大股东,分别持有公司总股本的37.17%。此次收购成为截至目前外资购并A股股权交易额最大的一宗购并案。在中国钢铁行业内与全球大型钢铁企业以实质性股权转让为主要内容的战略合作,华菱集团是第一家,也是在我国钢铁工业新一轮发展背景下必然结果。对于华菱集团而言,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迈出了其整体上市的关键性的一步。
四、盛大
入选理由:盛大收购新浪19.5%股份
2月18日盛大(Nasdaq:SNDA)透露,截至2005年2月10日,该公司同控股股东地平线媒体有限公司一起,通过公开股票市场交易收购了新浪公司(Nasdaq:SINA)大约19.5%的已发行普通股,为此盛大共斥资2.3亿多美元。此举在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
此次行动是一场典型的市场主导型的收购与反收购。
悄悄收集筹码,突然宣布收购,被购企业随即宣布启动“毒丸计划”反收购,一场让国人看上去颇为新鲜的收购与反收购战,吸引了无数眼球。
五、万科
入选理由:万科斥资18亿元并购南都置业
2005年3月4日,万科(000002)发布公告,宣布出资18.5785亿元人民币收购浙江南都集团骨干公司上海中桥基建公司持有的上海南都房地产公司70%股权、苏州南都房地产公司49%股权和浙江南都房地产公司20%股权。浙江南都集团(以下简称南都)是名闻江浙的地产商,2004年总资产达29亿美元,其董事长周庆治则连续四年上榜《福布斯全球》中国内地100首富企业家,是次交易则几乎出让了浙江南都在江浙沪三地除杭州外的所有最优质地产项目。在国内房地产市场上,深万科一直是公认的业界领头羊,此次购并创下了国内地产业最大并购案,有望使深万科的领先地位得以进一步巩固。
六、深圳航空
入选理由:深圳航空股权拍卖
在2005年5月23日的交易中,卖家是国有企业——广东发展银行所属的广控集团有限公司;买家主要为两家联合竞拍者:一者为国有方,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0753,HK)和政府全资持有的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一者为民营方,注册在哈尔滨的亿阳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汇润投资有限公司。
最终,两家联合竞购的民营企业报出27.2亿元,击败深航第二大股东国航,获得65%深航股权。这是1949年以来最大一起国资拍卖案。
七、京东方
入选理由:京东方与飞利浦、冠捷达成三方协议,继续控股冠捷
2005年6月16日,京东方与冠捷科技以及飞利浦达成协议:京东方以所持有北京东方冠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注入冠捷科技,获取冠捷科技向京东方定向新发行的股份。冠捷科技向京东方按每股4.367港元向京东方发行6832.6408万股,支付对价总计约为3.16亿元人民币。飞利浦将向冠捷科技注入总价为35.787亿美元的显示器及基础类平板电视的业务注入冠捷科技业务,作为支付对价,冠捷科技向飞利浦定向增发2.63亿股股份(占冠捷科技完成交易扩股后总股本的15%,价值1.48亿美元)和价值2.1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该部分股份和可转换债券锁定期为三年。
根据三方协议规定,飞利浦在冠捷科技的投票权任何时候都不会超过所持冠捷科技15%的股权比例。京东方持有股份数占冠捷科技总股本下降至24.2%的比例,但仍为第一大股东。京东方表示这一举措将会加快其成为全球显示器领域领先企业的战略步伐。
八、中国建设银行
入选理由:美国银行入股建行
2005年6月17日,美国银行(BAC)决定向中国建设银行投资30亿美元,收购其9%股份。双方还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美国银行将在众多领域向建设银行提供战略性协助。这些领域包括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信息技术、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个人银行业务(包括信用卡)以及全球资金服务等。此次美国银行还获得了以首次公开募股价格将其持股比例提高至19.9%的非独家、为期五年半的选择权。美国银行将在建行股份新成立的16~19人董事会中占有一个席位。同时还将向建设银行派遣大约50名人员在以上领域提供咨询服务。
这项交易是迄今为止外国公司对中国公司的最大单笔投资,在中国银行业激起了巨大波澜。通过与美国银行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建行率先成为国有商业银行中与国外战略投资者达成协议的银行,这标志着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推进股份制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九、海尔
入选理由:海尔竞购美泰克
6月21日,海尔(美国)联合私人资本基金公司贝恩资本公司(Bain Capital Partners LLC)、黑石公司(Blackstone Capital Partners)向有着110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家电厂商美泰克提出了每股16美元的联合收购要约。6月24日,海尔收购团又承诺将承担美泰克9.7亿美元的债务,实际收购总报价达到了22.5亿美元。
今年《财富》500强企业的底线是营业收入124亿美元,海尔集团2004年的营业收入为1016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为122亿,2亿美元的差距使得海尔今年冲击500强的目标落空。但与并购前的TCL和联想不同,海尔有多年的海外投资设厂经历,已是一个国际化的品牌,此次并购,海尔寻求的是控制美泰克这个品牌以及这个品牌背后的运营系统。与黑石、贝恩联合竞购美泰克,代表着中国制造商以极其廉价的成本为武器,要获得西方知名品牌和成为一个全球性公司所应具有的光环和内涵。海尔竞购美泰克之所以成为全球聚焦,在于它意味着中国跨国公司开始从传统电子家电强国的跨国公司手中接过领跑下一个时代的火把。而海尔于7月19日宣布退出此次收购,显示了其管理层在海外收购上的理智和成熟。
十、中海油
入选理由:中海油竞购优尼科
2005年6月23日,我国第三大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对美国同业对手优尼科(Unicol)公司发出逾196亿美元收购要约,超过了竞争对手雪佛龙185亿美元的报价。尽管中海油即使成功击败雪佛龙公司获得尤尼科股东大会的批准,也会面对美国政府的反垄断和国家安全审查,但中海油的努力标志着中国“走出去”战略中企业规模最大、最重要一宗海外收购。
优尼科是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有一百多年历史。公司目前的市场价值是117亿美元。截至2003年底,优尼科石油和天然气总储量共计17.6亿桶油当量(石油占到38%左右),其中70%位于远东。
2004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而国内原油生产量与社会全年原油消费量的缺口越来越大。中国的石油供给问题上升到国家石油安全的高度。在能源紧缺和市场完全放开的双重压力下,如何长期安全地获得稳定原油资源,成为国家石油“走出去”战略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