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实现赤峰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2005-04-29秦义
秦 义
在扭转了“九五”期间经济低速运行状态之后,“十五”期间赤峰市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期。“十五”前四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5%,2004年达到308亿元(2000年价),提前一年超额完成规划预期目标。以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为主线的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明显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约束。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科技、教育长足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承接经济社会发展好的来势,面对本世纪初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使赤峰市同全国、全区一道进入全面的小康社会。
——从赤峰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存在的问题看,”十一五”期间我们面临的发展任务依然繁重。尽管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市经济社会有长足的发展,但整体经济仍然处在工业化的前期阶段。2004年工业增加值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6.6%。由于人口相对多、基础差、经济欠发达状态偏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经济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薄弱;市内现有各类资源总量和利用水平对经济快速发展支撑力不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缓慢,特别是农牧民增收困难;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就业压力大,农村牧区扶贫工作任务重;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公益性文化等公共服务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体系还没有完全确立。
——从我们所面临的宏观形势看,“十一五”期间,将是我市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经济出现的恢复性增长和以高新技术、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结构大调整,对我市间接拉动效应日趋明显;我国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重化工业化的推进步伐加快,客观上使资源相对富集的我市处于比较有利的发展地位;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将为我市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为直接而有力的带动力;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市正处在工业化初兴阶段的加速发展期,随着自治区“三大通道”及我市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济自身发展累积效应的显现,赤峰市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日趋凸显,实现快速发展正具备着多种有利条件。
当然,我们也十分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机遇,对其它地区特别是周边地区都是均等的。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先进地区更强、更快的发展压力,面临周边地区对资源、资本、人才和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的挑战。
因此,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及早抢占先机和制高点,最大限度地争得竞争中的主动,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思路上,“十一五”期间,我市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发展为主题,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三大战略”,统筹把握资源转换、投资拉动、项目建设三个着力点,加速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进程,加强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转变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在发展的具体基本方略上,考虑我市仍然处于工业化前期和加速资源转换的阶段,而自身的资源又难以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十一五”期间,我市应着眼于区域经济一体化,面向东北经济区和京津冀地区,突出重点,积极向北拓展联资源(包括俄蒙资源,重点是煤炭、有色、黑色金属资源),向东(东北地区,重点是辽宁)向南(京、津、唐)发展接产业,自身集中力量加快技术、产业孵化搞加工,构建“北联、东进、南下”的开发、开放和发展战略格局。
——在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我们初步设想,在现有的基础上,用五年或略长一点的时间,把赤峰建设成面向国际国内的农畜产品加工基地,东北地区能源、重化工业重要基地,国内金属原材料重要基地,草原生态和地质旅游胜地,蒙东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和物流中心。
——在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上,“十一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21%以上,到2010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达到1000亿元,经济总量力求保持在蒙东地区的领先地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1050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5%,到2010年达到8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超过2000亿元,比“十五”期间扩大2.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平均增长16 %,达到 292.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12.5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10%,到2010年分别达到12500元和4500元。同时对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其它方面的目标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划。
为实现这些目标,“十一五”期间,我们必须始终把握住五个直接关系加快发展的基本点:一是把扩大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主要着眼点,特别是搞好与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地区的经济融合;二是把投资拉动和项目建设摆在促进经济增长的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投资和项目建设的拉动作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三是积极主动地从更大范围配置优势资源,为培育形成区域性的优势产业基地提供保障;四是强化县域经济发展,提高产业聚集规模和资源配置效率;五是切实发挥好科技和人才的重要支撑作用。
——在发展的战略重点、主要任务及重点建设上,“十一五”期间,要切实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加大扶持“三农”力度,推进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在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农牧业,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加速农牧业的结构调整,特别是突出抓好为养而种,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尽快实现农牧业经济由种植业主导型向养殖业主导型的根本性转变,力争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比重达到60%以上,农牧户参与产业化经营的程度有显著提高。在主导产业和项目上主要包括:1.设施农业工程。到2010年温室大棚蔬菜达到60万亩,新增50万亩。2.肉羊产业化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建设肉羊种源基地、养殖小区和防疫改良体系,2010年肉羊饲养规模达3000万只,出栏1600万只。3.奶牛产业化工程。围绕赤峰伊利液态奶生产线等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化奶牛饲养小区,2010年全市奶牛存栏达到26万头。4.肉牛产业化工程。到2010年全市肉牛牧业年度存栏达到210万头,出栏 80万头。5.肉鸡养殖产业化工程。围绕草原兴发集团等龙头,到2010年,肉鸡出栏1亿只。6.肉鸭养殖产业化工程。围绕塞飞亚集团肉鸭生产线的扩产改造,到2010年肉鸭出栏4000万只。
二、扩大工业经济规模,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集群
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实行大中小项目并举、自我发展与引联合作相结合,积极建设能源、冶金、制药、重化工业四个基地和农畜产品加工中心
能源工业。在组织实施元宝山电厂三期4号机组、赤峰热电厂四期工程、大板电厂、克旗经棚热电厂,以及赤峰煤矸石电厂、平庄热电二期、元宝山热电三期工程等一批市内用电电源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元宝山电厂四期2×60万千瓦机组、林东电厂2×60万千瓦机组、阿旗绍根煤田坑口电厂(一期2×50万千瓦机组)等电源项目前期工作,争取适时开工建设。以达里诺尔、赛罕坝、灯笼河、翁根山等风电场为重点,建设一批装机容量10万千瓦以上的大中型风电场。促进500千伏外送东北电网通道和与华北电网联网通道建设。到2010年电力装机及在建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750万千瓦、风电装机150万千瓦。
冶金工业。按照“内外联合建基地、域内重点搞冶加、集聚发展扩规模”的思路,重点抓好黄岗铁锡矿区、白音诺尔铅锌矿区、拜仁达坝多金属矿区、大井子银铜矿区、敖尔盖铜矿区等一批重点矿区的开发和扩建改造。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市内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市外以及俄罗斯、蒙古国的金属矿山资源开发,建设大基地。推动现有企业与国际、国内大企业集团的联合重组,实施远联年产300万吨钢铁扩建、红烨三期年产5万吨——15万吨锌锭扩建、白音诺尔年产3万吨——10万吨电解铅扩建、林西锡冶炼扩建、金峰年产6万吨阳极板铜和金剑铜公司年产3万吨——6万吨电解铜扩建等冶炼项目。同时,抓好一批后续加工项目。到2010年全市金属矿山日采选能力达到10万吨,年冶炼能力:锌20万吨、铅20万吨、铜20万吨、锡1万吨、钢铁300万吨。
制药工业。围绕建设自治区重要的医药生产基地,重点抓好赤峰制药集团、伊泰丹龙公司、大吉生化药业集团等骨干制药企业的扩张发展,加快赤峰制药集团巴柳氮钠和地红霉素等原料药年产150万吨、翁旗众鑫生物工程公司3000吨L——苯丙氨等项目的实施。
重化工业。围绕打造自治区重要的重化工基地,重点抓好阿旗绍根煤田年产1000万吨开发、平煤集团老公营子煤矿年产120万吨和红庙矿年产180万吨等煤矿的扩建改造,推进绍根、太平地等油田的开发,在集通铁路、赤大白铁路沿线的重点旗县区建设一批以煤转化及其它高载能为主的大型重化工项目。到2010年,全市煤炭产量达到3000 万吨,石油产量100万吨,煤化工、天然气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达到300至500万吨。
食品工业。围绕建成辐射周边区域的食品加工中心,重点抓好草原兴发、塞飞亚、东方万旗、锦绣大地、远大等肉类加工企业建设;加快宁城塞飞亚集团5万吨熟食制品加工、赤峰伊利乳业公司新增700万吨液态奶扩建等饮品加工企业的改扩建;积极培育以玉米、优质绿色杂粮杂豆为原料的粮食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建设敖汉30万吨玉米深加工、阿旗绿豆深加工等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到2010年全市肉羊屠宰加工能力达到1000万只、肉牛屠宰加工能力达到50万头、禽类屠宰加工能力达到1.5亿只,液态奶日处理能力达到1500吨,啤酒生产能力达到50万吨、白酒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
三、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全面推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重点培育流通、旅游和房地产三大主导产业。一是加快发展交通运输、商贸流通产业,加强以赤峰、大板为主枢纽的客货运输场站和物流园区建设,优化商贸流通布局,发展和壮大赤峰西城菜市场、赤峰同兴市场、万商大院、林西统布活畜市场等一批专业批发市场,积极构建大流通格局。二是组织实施《赤峰市旅游总体规划》,以巩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载体,重点建设西部草原生态地质奇观旅游区、北部辽文化旅游区、中部沙湖湿地旅游区、南部历史文化休闲度假综合旅游区。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吸引国内外各类投资主体加快实施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乌兰布统旅游区、喀旗清亲王府旅游区、红山国家森林公园、新城区公园等一批重点旅游工程,积极建设草原生态旅游胜地,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三是适应加速推进城镇化的要求,加快发展房地产业和市政公用事业,引导支持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兴办以便民利民为主的商业、卫生保洁、托幼养老、餐饮娱乐、家政服务、医疗保健、职业介绍等社区服务业,扩大就业,提高社会化服务功能。
四、完善城镇体系,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产业支持体系建设,主要构建一个中心城市、大板和天义两个次中心城市、七个城关镇和二十五个重点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四级城镇体系。到2010年或略长一点时间,中心城区要建设成为人居环境较好、吸引辐射力较强的百万人口城市;次中心城市达到或超过国家县级市标准;七个城关镇和二十五个重点小城镇成为基础设施、产业支撑和社会服务完善的中心城镇。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45%以上。
五、加强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加快发展的基础
生态方面,围绕建设京津和辽西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加快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草牧场植被恢复、国家重点公益林等工程建设。
水利方面,重点兴建三座店、德日苏宝冷、莲花泡子水库和黑哈尔河引水工程,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改造,继续实施主要河流和城镇的堤防加固与险段治理,提高供水、灌溉、防洪能力。对海拉苏、英金河、甸子、山湾子等大型灌区及28处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
交通方面,要把公路、铁路建设的重点由连接市内行政区域转向连接周边城市、资源富集地和产业聚集地,为资源开发和优势产业发展构筑高效快捷通道。“十一五”期间,重点加快建设赤大、赤通、赤朝高速公路,促进赤承高速公路、经棚至锡林浩特高速公路赤峰境内段开工建设,推进赤峰至天义、国道303线凤凰岭至天山和国道111线赤峰至老府一级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建成以“二横一纵两出口”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建成赤大白铁路、巴彦乌拉至阜新铁路,推进林东至白音华铁路建设,促进实施叶赤线、锦承线、京通线扩能改造工程及集通线扩能改造;建设军民合用机场,积极策划克旗经棚、右旗大板支线机场。
六、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增强科技、教育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支持卫生、体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建立和谐社会的需求。
七、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和再就业。进一步抓好“两个确保”,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在发展生产基础上,积极引导消费结构升级,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
八、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借助外力加快发展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努力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按照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原则,加强与东北地区和京津冀等毗邻地区的产业分工与协作,特别是牢牢把握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加强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基础设施、产业和政策等三个方面的对接,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在融入东北过程中实现加快发展。
九、深化改革,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重点包括: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加快推进以调整、完善产权结构为重点的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资本和产权交易市场,进一步健全现代市场体系;贯彻落实以实行分级核准制和备案制为主要内容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积极推动投资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