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内蒙古模式”

2005-04-29潘照东

北方经济 2005年9期
关键词:工业化内蒙古经济

编者按:内蒙古社科院研究员潘照东同志,总结我区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主要经验,提出了“内蒙古模式”问题。我们认为,这一提法很有新意,现予发表,以飨读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地区从本地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被誉为“××模式”。例如,以外向型经济带动经济迅速成长的“珠江三角洲模式”,以乡镇企业推动工业化进程的“苏南模式”,以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促成经济振兴的“温州模式”,等等。这些地区的经验是当地干部、群众智慧的体现,对全国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丰富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抓住宝贵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通过实施资源转换战略,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1999-2004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从1268亿元增加到2700亿元,提高1.13倍,年均递增16.32%,比全国平均速度高7个百分点,在各省、市、自治区中的位次从第27位前移到第23位。

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不断加速的态势,2001年,地区生产总值递增速度超过10%,2002年超过12%,2003年超过16%,2004年达到19.4%;2003年,内蒙古的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四项指标增速位居全国首位;2004年,内蒙古的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五项指标增速位于全国首位;同时,内蒙古人均生产总值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列西部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第一名。

内蒙古的经济高速发展,表现出结构优化、质量提高的良性增长特征,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从2001年的23.2:40.5:36.3调整为2004年的18.7:49.1:32.2,第二产业的比重明显提高,表明“工业强区”的战略实施正在产生显著的成效;同期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0.9%提高到13.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从20亿元增加到123.89亿元,提高近5.2倍,表明内蒙古的经济效益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城乡群众的收人和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1999——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770元提高到8123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2003元提高到2606元。在全国的排名分别从倒数第1位、第27位上升到第14位、第17位。

上述事实充分说明,西部大开发的起步5年,内蒙古自治区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进入了以质量提高、结构优化、速度加快、效益提高为标志的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快速发展的成长新阶段。

内蒙古自治区在西部大开发起步5年取得的历史性突破,可以概括为“内蒙古模式”。它代表了我国资源丰富,但是生存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西部地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全面推进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城镇化,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在注重提高质量、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加快发展速度,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实施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实现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换,进而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经济振兴、社会繁荣、各民族群众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发展道路。及时总结、深入分析“内蒙古模式”,在当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内蒙古模式”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加强生态建设,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奠定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们生存质量的坚实基础

党中央、国务院将生态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起步阶段的首要任务,并且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的保障。自治区党委、政府抓住这一宝贵的历史机遇,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确定了“把生态保护和建设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的指导方针,以实施重点工程为突破口,提出了重点抓好“一线”、“三区”,努力实现“山川秀美、兴区富民、边疆稳定”三大目标,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在方针上,坚持保护与建设并举,以保护为主,在局部区域内加大投入,进行人工建设,在大面积土地上通过各种保护性措施恢复植被;在布局上,科学地划分出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和风沙盐碱治理区、京津周边内蒙古风沙源治理区、大兴安岭天然林资源保护区、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保护治理区、阿拉善生态自然封育治理区五大区域;在重点上,全力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重点防护林、水土保持、天然草原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异地扶贫移民等国家九大生态建设工程。经过全区干部群众5年的艰苦努力,初步扭转了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颓势,实现了生态环境从局部控制、总体恶化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

西部大开发5年来,国家投人内蒙古的生态建设资金达166.6亿元;全区天然草原实施禁牧1.7亿亩、休牧1.6亿亩、划区轮牧6.07亿亩;水土流失治理以年均治理826万亩的速度推进,到2004年,有1.2亿亩风沙危害面积、1.l亿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完成退耕还林工程2968万亩,有169万多户农牧民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得到了实惠;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854万亩,完成人工造林、封山(沙)育林7600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从1997年的13.81%提高到2004年的17.5%;天保工程使大兴安岭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量双增长,天然林面积增加1.4万公顷,蓄积量增加2700万立方米,林木资产增值32.2亿元,公益效益增值187.7亿元;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投资31.58亿元,完成治理任务3074万亩,占总任务量的94.65%;据气象部门监测,曾经威胁北京生态安全的锡林郭勒盟浑善达克沙地,近年来植被恢复,没有再向北京扩展一步。

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内蒙古大力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努力探索改善生态环境与农村、牧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在牧区按照适度收缩、相对集中的原则,实行禁牧、休牧、季节性轮牧和舍饲,恢复草原植被;在农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突出发展舍饲畜牧业,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对失去生存条件的地区,实施生态移民扶贫,积极发展集约型种养业,鼓励农牧业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生态建设后续产业,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地方经济,改善农牧民生存、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牧民收入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以生态效益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支撑、以社会效益为延伸的三效统一、同步提高、大地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的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目标。

二、实现从粗放型资源转换战略向集约型资源转换战略的转型,推进新型工业化历史进程

内蒙古是资源富集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实施资源转换战略,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实现内蒙古经济振兴的必经之途。

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资源转换战略从传统型向现代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历史性转变。内蒙古丰富的资源,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资源优势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特别是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过度开采必然导致资源耗竭,甚至导致“资源耗竭型贫困”,还会产生大量废弃物,严重破坏环境。如果再走单纯靠扩大资源开发规模、增加初级产品产量的老路,资源优势就可能变为劣势。因此,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了明确的指导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调整工作思路,走出一条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新路子,促进资源转换战略转型。改变传统的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改变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工业生产方式,改变忽视生态环境的资源开发方式。以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一)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

自治区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水平,建设一批发展潜力大、投资效益高,能够形成规模优势、品牌优势、竞争优势,体现区域特色、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抓好技术改造,促进原有企业产业升级;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从而提升工业结构层次,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重点支持具有地区优势、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特色、优势产业,并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内蒙古的工业化进程。根据国家产业调整的战略需要和内蒙古的特点,自治区党委提出了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的总体要求,明确了提高内蒙古经济发展水平,壮大全区经济实力,增强发展后劲,保持较长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的努力方向。“做大”,就是要壮大产业规模,在国内同行业中有较大的产业份额;“做强”,就是要提升产业档次,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特色”,就是要根据内蒙古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体现产业特色,突出差异性,避免与沿海地区的产业雷同;“优势”就是要在产业培育方面突出后发优势,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既不接受落后生产力转移,又不断淘汰自身落后生产力,加快产业高度化进程,逐步形成产业优势。根据“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的总体要求,内蒙古党委、政府提出了重点发展能源、冶金、机械、化工、农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产业等重大产业、60户大企业、20个工业园区和50个重点市、区、旗县的战略部署,推动内蒙古的工业发展走上集约化、集群化、循环经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化进程形成突飞猛进的超常规发展的局面。

(二)走工业发展集群化的道路,是内蒙古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特点

产业集群化具有企业关联度高、技术进步快、产业链条长、交易成本低、配套能力强、竞争能力强、资源配置率高、就业容量大等优势,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推进优势产业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成功经验。内蒙古能源、矿产资源、农畜产品资源富集,配置、开发条件好,具有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环境和基础条件。西部大开发起步的5年,产业开发集群化突出了内蒙古工业化的后发优势,形成了优势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崭新局面。

煤炭产业集群。以鄂尔多斯、呼伦贝尔、通辽、锡林郭勒的一系列千万吨级特大型煤田和若干500一1000万吨级大煤田为主,建成我国北方主要的煤炭基地之一,到2010年煤炭产量达到6亿吨以上,销售收入预计将达700亿元以上,并为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载能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电力产业集群。以煤炭开发为依托,在鄂尔多斯、呼和浩特、乌海、呼伦贝尔、通辽、锡林郭勒、乌兰察布新建、扩建一系列大型火力发电企业,使内蒙古成为我国北方主要的电力基础之一。到2010年总装机容量达到6000万千瓦,年销售收入预计将达1800亿元。

化工产业集群。以煤液化——煤转油——焦油系列,天然气——甲醇——化肥——化纤系列,氯碱化工、硅化工系列为主,建成特色重化工产业基地,到2010年预计销售收入将达1500亿元以上。

冶金产业集群。以钢铁、铝、铜、贵重金属等为主体,形成深加工、综合发展的冶金工业基地,到2010年预计销售收入将达1300亿元。

机械产业集群。以重型汽车、工程机械、铁路车辆为主,发展重型机械生产,到2010年预计销售收入将达470亿元。

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以乳品、肉类、绒毛、粮食、饲料、特种产品为主、建成国家北方重要的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到2010年预计销售收入将达1500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稀土——新材料、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生物制药等为主体,预计到2010年销售收入将达830亿元。

七大产业集群的迅速壮大,有效提高了内蒙古资源转换的层次,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使内蒙古的整体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从而以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成为国家21世纪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内蒙古全面推进工业化的又一特色

节约资源、有效控制污染,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根据目前的规划,到2010年内蒙古煤炭产量将达6亿吨、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6000万千瓦,由此每年产生的煤矸石、中煤、灰渣将达1.5—2亿吨。高载能产业的发展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大气、地表水资源污染。在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实现经济高速成长,内蒙古选择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

西部大开发5年来,内蒙古在资源开发、壮大产业的进程中,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循环利用,取得了初步的成效。鄂尔多斯市“抓点”,积极推进企业“小循环”;“成线”,推进产业发展“中循环”;“带面”,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大循环”,成效显著。过去作为矿业垃圾被大量废弃,严重污染环境的煤矸石、中煤如今进了鄂尔多斯集团发电厂;一批正在筹建的煤矸石、中煤发电厂,将使煤矸石、中煤化废为宝。蒙西集团以生产水泥的废气生产甲醇。以电厂粉煤灰生产氧化铝。

乌兰察布市乌兰水泥厂利用生产水泥的余热发电,使每度电的成本从0.415元下降到0.189元,每年节约电费6900多万元;利用电厂生产的大量粉煤灰、炉渣生产水泥,每年可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减免增值税1760万元。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利用废物,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使企业综合实力大为增强。乌海市的民营企业黄河工贸集团以洗煤厂生产的废弃物中煤发电,以发电厂产生的粉煤灰、炼铁厂产生的炉渣生产水泥,形成了“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高效益”的“煤——电——钢铁——水泥”产业链,上游的废弃物成为下游的生产原料,既节约了资金,又治理了污染,每年可增效益3956万元。

(四)农牧业产业化是内蒙古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特点

西部大开发5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将发展农牧业产业化作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突破口,解决“三农”、“三牧”问题,推进农村、牧区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抓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消费结构升级的宝贵机遇,促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使内蒙古自治区成为祖国北方正在迅速崛起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自治区确定了乳品、肉类、绒毛、粮食果蔬、特种产业、饲草饲料六大产业,“六龙起舞”,形成六条产业链,带动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牧区产业调整。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培育、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和一批驰名品牌,带动了农牧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和农牧民增收,创造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内蒙古已有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8家,其中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带动90多万农户从事基地化生产。在国家公布的2003年农业产业化120个知名品牌中,内蒙古就有伊利、蒙牛、鄂尔多斯、仕奇、草原兴发等10个。知名企业、名牌产品和工业产值的比例,内蒙古均位居全国第一。具有内蒙古特色的乳制品业、羊绒制品业、羊肉加工业已发展成为全国知名产业,羊绒制品产量、液体奶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并由企业组织实施的“百万农牧民饭碗工程”、“奶牛养殖扶贫富民工程”、“奶牛良种工程”,正在带动更多的农牧民走上富裕之路。

“公司+基地+农户”使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扩展到广大的农村、牧区,农牧业产业化为农牧民增收开辟了广阔的途径。在农牧业产业化的推动下,农牧民的商品意识和农牧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也大大提高。数十万农民经纪人把全国大市场和内蒙古的大草原、大基地连接了起来。各种服务于农牧业,由农牧民自发组织的产业协会、商会和生产、经营联合体更是如雨后春笋般产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工业化与城镇化、沿边开放协同互动,促进生产力布局优化

内蒙古地域辽阔,生产力布局较为分散,难以形成本身有综合服务能力、对区域内有辐射力、对外有吸引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开发区虽多而力量分散,小城镇建设滞后。自治区七次党代会提出,推进城镇化,对促进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调整,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工业化进程,扩大有效需求和社会就业,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从内蒙古区域经济的特点出发,要突出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扩大城市人口和建成区规模,增强综合服务能力、辐射力和吸引力,使之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实现局部优势区域的跨越式发展。加快发展中小城市,进一步强化优势,突出特色,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要素积聚和扩散功能。依托现有旗县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中心镇,积极发展小城镇,使其成为生态移民、移民扶贫开发和转移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载体。

内蒙古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金三角”的崛起十分引人注目。这一以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市构成的地区,土地面积1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550多万,分别占全区的11%、23%。近年来,三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均占全区的50%以上,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贡献则达到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内蒙古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2001——2004年,呼和浩特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从200亿元左右迅速提高到512.0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年平均递增30%以上,在全国42个中心城市中居于首位。2003年包头提前2年完成“十五”计划目标,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在全区名列前茅;2004年,包头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70.42亿元以上,规模实力居于全区各盟市首位。鄂尔多斯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93年的25.4亿元迅速提高到2004年的345亿元,增长13倍多,被誉为“鄂尔多斯现象”。

(一)“金三角”的崛起,具有深刻的背景

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证明:在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中级阶段,必然以能源、原材料富集地区的大力开发为支撑,并促使这些地区成为国家新的经济重心区或经济密集区。当年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地区、德国的鲁尔地区、俄罗斯——前苏联的乌拉尔地区,都曾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目前,我国的工业化已经进入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中级阶段,国内的产业结构、经济布局正在产生深刻的演变。“金三角”地区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资源富集地区——煤炭已探明保有储量达1600亿吨,资源集中,开采便利,煤质好,成本低;天然气探明储量达4.57亿立方米,鄂尔多斯苏里格天然气田已探明储量超过7000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稀土储量逾亿吨,占世界的50%;各类非金属矿的储量、配置条件也属国内罕见。在国家工业化的新阶段,西部大开发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政策,必将促使“金三角”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使之成为中国的阿巴拉契亚、中国的鲁尔、中国的乌拉尔,成为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支点。

(二)开发区成为加速工业化进程的重要载体

根据自治区七次党代会确定的“适度收缩,相对集中”的总体要求,促进全区生产力区域布局的调整,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大力加强开发区建设,吸引工业投资向园区集中,使之成为加快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载体。2004年,经过规范整顿,内蒙古的开发区从125个减少到47个,控制面积从108万公顷减少到3.5万公顷,但是更加符合国家对开发区以工业项目为主、以高新技术为主、以产业集群为主的要求。特别是20个重点开发区,支撑着内蒙古自治区稀土高科、高新材料、生物制药、农畜产品加工和高载能工业的强劲发展。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在这里得到了全面落实,土地、税收和投融资等优惠政策在全区20个重点工业园区吸引了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103个亿元以上的项目入驻。全区投资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85%以上都在重点开发区落户。全区47个各类开发区巨大的发展潜力正在逐步显现出来。TCL集团、台湾建鼎集团等高新技术企业将加工基地移驻呼和港特如意开发区,为内蒙古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集聚了强大的后劲。双汇、金锣、椰风、屯河等国内知名的食品加工企业在内蒙古的发屡,加速了农牧业产业化的进程。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的蒙西高新技术开发区、棋盘井高载能工业开发区,坚持以高新技术带动工业化进程、以循环经济改造传统产业,开创了有效治理污染与经济高速发展“双赢”的局面。

(三)形成沿边开放的战略前沿

内蒙古要加快发展速度,实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必须克服资金、技术、管理、人才、信息等方面的瓶颈制约,根本出路是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自治区党委、政府科学判断、积极顺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以更宽广的眼光和更开阔的思路认识和对待区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阔、更高层次上积极参与国内外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能源、资源以及区位等优势条件,积极参与京津、环渤海经济圈、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合体与发展。紧紧抓住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培育发展投资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优势产业群。同时,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通过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使外向型经济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1999——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外贸进出口额从16.08亿美元增长到40.49亿美元,增长1.52倍。其中出口额从9.06亿美元增长到16.82亿美元,增长0.86倍;进口额从7.02亿美元增长到23.67亿美元,增长2.39倍。2004年合同利用外资金额达到27.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倍多,超过“九五”和“十五”前三年的总和。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0%。至2004年底,全区在谈外商投资项目50个,投资额达200多亿美元。目前,内蒙古已与俄罗斯、日本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鄂尔多斯等38家企业先后在美国、蒙古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建厂和设立分公司。

西部大开发使内蒙古成为“向北开放”的战略前沿,使内蒙古从“二传手”成为“主攻手”。“北开南联,双向推进,振兴内蒙,服务全国”的战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满洲里、二连浩特、策克等18个口岸投入数十亿元巨资加强基础建设,口岸功能大为加强,在向北开放中发挥了巨大支撑作用。2004年,满洲里口岸过货1500万吨,比1998年增长4倍。二连浩特口岸进口原油百万吨、原木300万立方米、铜矿粉50万吨、化肥20万吨。满洲里、二连浩特成为中国机械、电子、食品、日用品等大宗商品向俄罗斯、蒙古出口的主要口岸,目前,中国商品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蒙古国的市场份额达到70%左右。

2004年9月28日至10月13日,内蒙古政府代表团成功访问了俄罗斯和蒙古国,这是第一次由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率大规模、高层次团组出访毗领国家和地区。这次访问在实现高层次交往,建立定期会晤机制、发展经贸合作以及矿产、林木资源开发利用、人文领域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掀开了内蒙古自治区与俄罗斯、蒙古国友好往来、互惠合作的崭新一页。这次出访,内蒙古自治区与俄罗斯取得20余项经贸合作成果,与蒙古国达成意向性合作投资项目20余项,协议总额约4亿美元。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所属企业,以赴俄罗斯采伐木材来补充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锐减的国内木材产量;庆华集团开发蒙古国那林苏海特煤田、包钢开发蒙古国巴日格勒图铁矿等大型境外投资项目的前期工作,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向北开放正在成为带动内蒙古外向型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

猜你喜欢

工业化内蒙古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可爱的内蒙古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爱在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