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人傅彪

2005-04-29

新闻世界 2005年9期

倪 虹

他是一位所有人都说好,他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努力做好;他从来不耍大牌,他总是笑眯眯的,尽量提携那些新人;他总是竭尽全力去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只要他能做到;他努力地让别人高兴着……

在今天,我忽然很希望那些古老的神鬼传说都是真的……希望傅彪老师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微笑……

著名演员傅彪因病去世

深受全国广大观众喜爱的演员傅彪,因患肝癌,经抢救无效,于2005年30日9时35分在北京武警总医院辞世,享年42岁。他走的时候很安详,带着他的“招牌”微笑。

傅彪是于2004年8月2日在北京确诊为肝癌晚期,同年9月2日在北京武警总医院接受了肝移植手术,10月21日康复出院。因癌细胞的再度扩散,2005年6月,他在天津第一中心医院进行了第二次换肝手术。第二次换肝之后,恢复效果一直不甚理想,回到北京后长时间在武警总医院住院接受护理直到去世。

傅彪生于1963年9月27日,籍贯山东,从小生活在北京总后勤部的军队大院儿里。他的家庭,就像是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石光荣式的家庭。和妻子张秋芳1989年正式结婚,合作过两部电视剧并在剧中饰演夫妻。

大器晚成的傅彪是这两年中国大陆影坛最红的男影星之一。高中毕业后傅彪以24分之差名落孙山与大学无缘,但却因此令其走上演艺之路。偶然的机会他得知电影学院招生,之前毫无演戏经验的他临时抱佛脚,请来老师辅导,居然连闯初试、复试两关,得意圆了他的大学梦。电影学院毕业后傅彪到铁路文工团做了话剧演员,这对一直做着演戏梦的他来说无疑是件好事,但好景不长,他又被调到说唱团。正是如此才有了他在《没完没了》中有唱快板的一段戏。但命运似乎故意作弄人,去说唱团不久,他又再次被调去做相声演员,这一去就是八年。8年中,傅彪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有一天能再次走上舞台演戏。后来话剧团排《红岩》时缺少一个角色,导演正好遇见傅彪,戏言戏中国民党这边实力较弱,是否愿意加盟。虽然剧中的角色一共只有三句半台词,但久未尝过演戏滋味的傅彪还是欣然前往。谁知这一演就再未停过。1995年,出演了张艺谋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之后,相貌平平的傅彪,1997年出演了冯小刚的贺岁片《甲方乙方》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从冯小刚的《没完没了》到张艺谋的《幸福时光》以及后来的《一声叹息》、《考试一家亲》都有众多观众为之叫好。就连他在电视剧《大明宫词》出演的一个小配角武悠嗣也让观众和业内人士为之称道。

傅彪在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甲方乙方》、《没完没了》、《大腕》中扮演角色,戏份虽然不重,但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傅彪主演的《恩情》、《青衣》、《居家男人》、《啼笑姻缘》等热门电视剧,塑造的“面瓜”、“高宝生”等鲜活人物深受观众喜爱。

傅彪夫妻俩人情似海深

傅彪和妻子张秋芳是铁路文工团话剧团学员班的同学。张秋芳是话剧团的美女之一,当时追求她的帅哥俊男一抓一大把,但她最终选择与傅彪风雨同舟。张秋芳说:“当时他很不显眼,他不穿外套,就一件大棉袄,是我们班最丑的一个,但很憨厚,很幽默,讲笑话经常让人从开始笑到最后。他业务不错,可能是女孩子的直觉,他很安全,使我能够受到保护,我当时没有很明确的概念,就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

傅彪曾说,当年早已经把张秋芳身边明的暗的追求者都摸透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傅彪透露出其中一个“兵法”:他经常给张秋芳买一些好吃的零食。本来他抽2元左右一包的外国烟,遇到张秋芳之后,就改抽0.6元的长乐烟了,省下的钱都变成张秋芳嘴里的零食了。

傅彪眼里,最难能可贵的是,张秋芳从来没有向他要过一点东西,只有一次例外。那次跟张秋芳和其他学员共5个人一起去王府井,傅彪突然在后面喊:“哎,谁跟我去西单。”张秋芳突然回过头来:“我去。”于是两人就去了西单,张秋芳突然提出要吃海参,傅彪就带她去了一家餐馆,海参要7元一份,他当时想买两盘,但口袋里只有14元钱。傅彪要求餐馆做一个10元的葱烧海参,同时点了一瓶啤酒和一个别的小菜。于是张秋芳吃了整整一盘海参,而傅彪只吃葱。吃完这盘海参,他们突然意识到,这是双方最含蓄的表白:我们的爱情似海参(海深)!于是两只年轻的手紧紧地拉在一起,再也没有松开。

傅彪是个好男人

回忆起曾在中华社会大学艺术系表演专业和傅彪同班的往事,艺校同窗岳秀清的话不由多了起来。

傅彪属于比较活跃和幽默的,虽然看起来不是很灵的那种人,但是骨子里透着股幽默劲。同一个故事,他讲起来特有意思。他是一个热情而又细腻的人,绝对是一个好男人,当时在班里很努力,不属于那种“玩票”的人。其实他在学校的时候并不突出,他18岁的时候壮得跟个小牛犊似的,谁也没想到他会得这病,还是工作太辛苦啊!有了好角色,身不由己,太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了。他在生活中很随意,没有男人那种洒脱和很帅的样子,成名后和成名前都一样随和。

在同学聚会的时候,大家都以他为中心,有一次我们逗他:“你老婆那么漂亮,你是怎么勾搭上的啊?”他就很贫地说:“我这么老实的人,怎么会去勾搭女人呢?”胖胖的、憨厚的样子很是好玩,惹得大家都笑了。

傅彪小时候没有那么胖,还挺瘦的,但是特能吃,他要是来谁家吃饭啊,大家都多做点饭,有时候还给他留点,尽量让他多吃点。

傅彪遇到尴尬是在他念小学的时候,当时是六七十年代,傅彪有一学期任班上的劳动委员,可别看当了“干部”,男同学不大理他,女同学还在背后喊他“流氓”。傅彪气得不行,就向老师反映,老师一打听,原来问题出在傅彪的花棉裤上。傅彪有3个姐姐,家里条件不太好,衣服就变成了“传帮代”。花棉裤是大姐的,穿过就给二姐穿,二姐穿过了再给三姐。之后,妈妈给“改造”了一下,就传给了傅彪。在那年月,男孩子穿花棉裤还了得,于是小傅彪就成了“小流氓”。

1984年到1985年,梁伯龙在铁路文工团带了一个班,傅彪当时是班里的学生。

梁伯龙回忆说:“我离开之前,学生们做了一个练习题,表演一段‘上坟的情景。20个学生,傅彪最后出场。应该说,这种表演练习,越是后出场的学生,所剩下的表演空间就越小。前面的学生,有表演添土的、拔草的、哭的、祈祷的、上供的、烧纸的,轮到傅彪,大家都想看看他还能想出什么新招。当时,教室中间摆了一张凳子算是‘坟,只见傅彪不慌不忙,披了一件军棉袄,上来,慢慢点了两支烟,一支放在‘坟上,一支自己拿在手里,坐在一边,慢慢地吸了起来。再没有任何别的动作,也没有任何别的声音。那支烟刚刚抽到一半,在场的马贵田老师已经哭了。那次,傅彪的表演得了第一。”

好友眼中的傅彪

傅彪去世的消息在整个影视圈迅速传开了,所有与他合作过、没有合作过的朋友、同行都在默默悼念这位优秀的实力派演员。他们的回忆,让我们看到一个鲜活的傅彪,他爱笑,爱帮助人,他从不耍大牌,他总是默默用自己的言行教着身边人许多道理……

冯小刚:他的后事,我们责无旁贷

我一直陪伴傅彪在医院的这些日子,这几天也一直来医院看望他。病的时候他很坚强,一直在坚强地与病魔做斗争,他的病痛是很难忍的,但他一直很乐观,也给他周围的人带来希望。我们只希望他能少受些痛苦,现在我们这些朋友都在帮着处理他的后事,我们责无旁贷。

陈红:他永远是最敬业的人

傅彪死得太可惜了,他的成名很艰辛,中年才走红,命运对他实在太不公平了。拍摄《大明宫词》的时候,我跟他一起合作,他特别敬业,在没有他的戏的时候,他也不辞辛苦地帮我对台词,对自己的角色也特别上心,拍戏的时候,我一直想了解生活中的他是什么样的性格,但是他老是不从自己的角色中走出来,所以我到现在还不是特别了解他。陈红回忆说,傅彪是一个特别热心的人,照顾年轻演员。因为他的敬业,后来我们又合作了《吕布与貂蝉》。我祝福傅彪一路走好。

赵宝刚:手术后我们一块吃过饭

我应该是这个圈子里最早用傅彪拍戏的导演。他在我的《编辑部里的故事》中就演过一个买音响的人。后来我拍《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他在里面演了一个警察,当时4个人一起,丁志诚、傅彪、姜武和杜志国,4个人就因为这部戏在圈子里名气起来了。后来冯小刚觉得他戏很好,就起用他开始演一些戏。

我去年听说他生病的时候就很意外,后来他换了肝,今年春节的时候我们一起吃了顿饭,当时他拜托我办一件事,我帮他办了。那个时候我们还聊起了他的病,他整个人给我的感觉很好,精神不错,结果没想到……傅彪给我的印象非常非常好,他和我很多地方很相似,比如拍戏的时候很认真,他的演戏方式就是我喜欢的那种,演戏的时候投入地演,拍戏的时候富有激情,而且他很逗。我们平时有时间就会抽空吃饭。唉,这一去……

赵琳:傅彪大哥特别会做菜

我和傅彪大哥是合作了一部电视剧,我印象中,他是一个特别认真的人,像一个师长一样,比如说拍戏之余,他就会和我们讲一些人生的道理,说一些做人方面的感悟,我记得他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未来你会怎么样取决于你今天做什么。后来我拍戏工作的时候都会把这句话反复地思索,对我很有意义。

傅彪大哥还有一个优点,他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他特别会做菜,什么都会做,我们在剧组拍戏的时候,我就记得他带着我们一起包饺子,然后大家一起兴高采烈地过了一个节,他属于那种走到哪里都会成为核心的人。

刘孜:他是那种很幽默的人

我和傅彪老师曾经合作过,因为我是冯小刚工作室的演员,他又和冯小刚关系很好,所以我们很早之前就认识了,大概在很多年前吧。我对他印象很深,他是那种很乐天,很幽默的人,开口两三句,全场的人就会被他逗乐。我第一次和他合作是在珠海拍摄一部电视剧,当时他和他太太一起,好像是滕文骥导演的一个戏。很久之前的事了。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想起和他以前合作的一些事,想起他那个特有的笑容就会心里特别难过。他是那种特别聪明,特别谦和,特别善良的人,人有时候真是没办法。

《艺术人生》导演王铮:感觉他像佛一样

怎么会这么快就去了呢?我实在没想到。今天春节的时候我们做了一期节目,当时做了10个家庭,傅彪和张秋芳就是其中一组,我记得很清楚,那天傅彪两个眼神给我印象很深刻,一个他在休息室里,特别安宁,像一尊佛像一样,当时他说,他上这个节目就是为了感谢他老婆,感谢医生,另一个是我们片子的开始,播放了他的一些作品片段,他特别专注地看着,那种很专注的眼神,现在想起来仿佛就在我的眼前。还有一个细节我一直很难忘记,当时我们设计成10个吧台,放着那种高椅子,因为太高了,嘉宾们都觉得坐不上去,然后傅彪就说,我最胖,我来试试,他就一个椅子一个椅子坐过来,让椅子的高度降下来,当时我们看了都特别感动。

直到今天,我的第一感觉还是他那个像佛一样宁静地坐在那里的样子,我觉得,我可以接受他离去的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