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追求
2005-02-01梁伟国
永恒的追求——记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素质教育新进展@梁伟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教育主张,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
素质教育也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质量观,清楚地回答了什么样的教育是高质量的教育这一重大问题。
这一质量观的主要内涵是提倡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校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和效益。
作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和根本途径,全面扎实地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一大批有远见的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自觉追求。
引子
细心的读者也许还记得,8年前,也就是1997年,《人民教育》第1期刊发长篇通讯《四大发展目标,一条高速航线》,向读者介绍了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办校育人的经验,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办好实施素质教育的示范学校》,赞誉该校“办学方向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
一转眼8年过去了。读者朋友会关心,如今的湖南师大附中发展得怎么样?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又有什么新的进展?不久前,记者有机会回访湖南师大附中,看到了素质教育给这所学校带来的巨大变化。
8年后的今天,走在实施素质教育之路上的湖南师大附中显得更加意气风发。
2005年4月12日是湖南师大附中的百年校庆,教育部发出贺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长期以来,学校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新中国成立后,你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形成了‘科研兴校、全面育人的鲜明办学特色,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前国务院总理朱基同志,抗日战争时期曾经在湖南师大附中前身广益中学读书3年,校庆之际,也欣然为学校题词“祝贺母校百年校庆”。
今年正好是中国正式废除“科举制度”一百年。新学制的产生,为中国现代教育赋予了新鲜的生命力。今年也正好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5月)颁布2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颁布10周年,基础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始终是一段漫長而艰辛的历程。
回顾湖南师大附中近几年走过的道路,记者感到,湖南师大附中之所以能够以她的高质量、有特色闻名于湖南,知晓于全国,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就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坚定不移地走实施素质教育之路!
让我们再次走进湖南师大附中,感受她“全面发展、全员发展、和谐发展、特长发展,以启动学生学习内驱力,带动学校高速发展”(摘自1997年本刊通讯《四大发展目标,一条高速航线》)的魅力,探寻师大附中从成功走向成功的奥妙。
一所“办学思想端正,办学行为规范”的学校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已有百年的办学历史,坐落在风光秀丽、人文荟萃的岳麓山下,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深厚办学底蕴的三湘名校。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等国家级荣誉称号15次,教改教研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16项。
回访湖南师大附中,在他们的网站上,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2002年的一个星期六,教育部的一位领导,在湖南省教育厅厅长的陪同下,突然来到学校,在偌大的校园里,看不到一个补课的学生。这位领导感慨地说:“看得出,这是一所管理得很好的学校。”
早在1988年,师大附中就带头与湖南省内的一些重点学校联合在《湖南日报》上发表了“八条规约”,倡议“端正教育思想、规范办学行为、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不成建制补课”,“不招收复读生”。
2002年6月,由21位督学和有关专家组成的湖南省重点中学督导团,对学校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得出的结论是:“师大附中办学思想端正,办学行为规范,育人环境优良,师资队伍一流,内部管理严格,办学成果突出,办学特色显著。”
在部分地区的一些中小学利用周末进行补课的现象屡禁不止的情况下,师大附中却能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自觉规范自己的办学行为,并且取得了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的认同!
对于一些中小学加班加点补课的行为师大附中怎么看,示范性高中在办学行为上应怎样体现其示范性?记者就此走访了师大附中领导一班人。
他们认为,中学教育应当承担以下四项任务: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服务、培养负责任的公民、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示范性高中,应当是全面完成中学教育四大任务的典范,而要完成中学教育的四大任务,就必须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
他们理解,受当前中学教育评价“二元化”(教育者将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作为评价标准和社会将高校招生考试结果作为评价标准)的困扰,一些学校不是通过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来赢得好的考试成绩,而是通过其他途径,包括采取加重学生的负担、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等来获得,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奈之举。违规学校这样做,一是为了迎合家长对升学率、对考分的要求,不按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办事;二是囿于传统观念,把加大作业量、延长学习时间作为提高学生分数的唯一法宝,无视教育的本质和教育规律,盲目地追求分数;三是担心学校声誉下降,陷入恶性循环。
师大附中的看法是,如果把示范性学校的示范作用只定位在升学率上的话,那只是低层次的示范,高升学率的获得应建立在教育教学行为的理性自觉上,这才是科学的、有真正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当前,示范性普通高中应当进一步统一认识,坚定不移地执行“改革、实验、示范、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十五字办学方针,用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应具备的标准要求来约束自己。而规范办学行为,还仅仅只是一条“底线”要求。
“三不做、八不准”
———师大附中教师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2003年暑假,湖南师大附中的暑期干部研讨会上出台了一个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规定,明确提出了教师“三不做、八不准”的要求,学校教职员工人手一份,老师们生动地称之为湖南师大附中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不做”,即不做违背教育规律的事;不做违反教育法规的事;不做有损学校声誉的事。其中,违背教育规律的事,包括像排斥后进生,不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等;违反教育法规的事,如乱补课,乱收费,乱编发资料及体罚学生等;有损学校声誉的事,包括不负责任、不合事实的个人言论,与家长之间不适当的个人关系以及一些见利忘义的个人行为等。
“八不准”,即不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准向学生家长索要钱物;不准要求学生家长请吃请玩;不准在工作日参加外单位和个人宴请;不准在职教职工从事有偿家教、家养(指学生有偿寄养老师家中——记者注);不准开低级趣味的玩笑;不准利用学校的办公设备进行非工作性的活动;不准在工作日内打牌。
“三不做、八不准”成为师大附中向全体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公开承诺,接受公众监督。
2002年1月23日下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易红芝老师正在家里和几个青年教师促膝谈心。
突然,一个电话打来,她就读于天津大学已被保送读研究生的唯一的儿子猝死。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易老师当场昏厥在刚刚还欢声笑语的座位上。消息传出,学生们全都失声痛哭,学生家长也陪着流泪。
春季开学,学校考虑准备安排易老师休养一段时间。当同学们也以为易老师会因无法承受巨大打击不能继续执掌教鞭的时候,易老师却出人意料地站在了讲台上。刚刚处理完爱子丧事的易老师虽然看上去异常憔悴、苍老,但她的思路依旧清晰如昔。听着易老师那沙哑的声音,看着易老师那浮肿的眼睛,同学们纷纷喊道:“易老师,去休息吧。
我们不想您倒下!”看着这群懂事又可爱的学生,易老师再也忍不住泪水,哽咽地说:“同学们,你们也是我的儿女,我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怎能不更加珍爱你们……”
师大附中之所以能在教育改革中领先一步,之所以能成为全国素质教育的典型,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有像易红芝这样一大批优秀教师的存在。正是这样一批优秀的教师,他们爱生如子,把三尺讲台当作自己人生的舞台,把工作职业当作人生事业来追求,他们用自己的教育理想,以自己的品德、信念、人格、情操,一步步推动着师大附中的发展。
让我们深感不解的是,有这样一个优秀教师群体的师大附中,为什么还要在2003年制定“三不做、八不准”的要求?一所名校展现在公众面前的应当是一种什么形象?
采访中,师大附中常力源校长跟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情。2003年11月,主管教育的湖南省副省长许云昭同志在学校的一份报告上写了这样一段话:“在办学上,师大附中确实是全省高中教育乃至基础教育的龙头。正因为如此,关注你校的人会更多,要求也会更高,这就更需要高标准、严要求,时时处处按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去实施,对每个教师按照示范性学校的标准去要求。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自己的行为都是师大附中的形象,都与师大附中的品牌息息相关。”
常校长接着说,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心灵的感化。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的道德风范,直接影响教风、校风和学风。校园并不是真空,也会受到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观念的影响。面对社会上功利主义的诱惑和多元价值取向的干扰,如何让老师们静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事业当中来,是每一所学校必须直面的难题。学校提出“三不做、八不准”要求,就是要从“底线”着手制定教师的日常工作规范和行为准则,这是教师队伍朝着遵循教育规律、遵守教育法规的方向良性发展的基本保证。
教师应当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
2003年7月14日,《湖南日报》在醒目位置刊发了这样一篇文章《高中有了学科带头人》:“6月26日,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通告栏内,公布了该校高中首届9名学科带头人名单。虽然这张16开纸的告示并不起眼,却在全校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它标志着在高校实施卓有成效的学科带头人制度,被师大附中创造性地移植成功。”
“学科带头人”制度是高校卓有成效的名师培养措施,把它引入中学,有这样的必要吗?师大附中师资队伍力量之雄厚,不仅在湖南走进工厂、企业也是师大附中的學校课程。省,乃至在全国高中校中都颇有名气,他们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还有哪些举措和考虑?常力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为造就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必须要造就一支拔尖创新的教师队伍。
“学科带头人”制度成功地为高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拔尖创新的教师队伍,学校一班人考虑,采用这个方法同样可以为高级中学培养出拔尖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来。两年来的事实证明,这一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学科教学的学术讨论和竞争,加速了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对于老师们所追求的各种先进的教学流派、学习方式、教学策略,学校都给予应有的地位。
常力源校长接着冷静地分析说,跟国内顶尖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师大附中在不少方面还有差距:有的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比较陈旧,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这方面最明显的问题表现在:不少教师陷入了“学科本位主义”的圈子里,还是习惯于用统一的标准来教育所有的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还不够熟练,等等。因此,学校采取了“良师工程”这一举措,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如,教师准入制度、特级教师(含高级教师)述职制度、教职工培训进修实施办法、“学科带头人”评选办法、“师徒合同”制度等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根本上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
当代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教师应当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
这是从湖南师大附中初三一堂化学课上截取的镜头。
严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解“分解反应”。
老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往器皿里加水……”这时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大声喊道:“老师,我们往里面加点排骨汤可不可以?”全班顿时哄堂大笑。
面对这一场面,严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同学们,请你们先不要笑,其实这位同学的问题问得恰到好处。”(全班静)“为什么呢?我们认真想一下,往盐酸里加排骨汤可不可以呢?”(老师问这话的时候显得很严肃)“显然不行!我们知道,排骨汤里含有其他杂质,会影响化学实验的精确度……”“我说这个问题问得好,是因为它提醒了我们,化学是一门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顿了顿)“当然,这个问题问得也不好。这一下,同学们的思路全给引开了。我希望以后同学们有问题,先要考虑一下,是不是会影响课堂,影响他人……”
严老师巧妙地化解了一个课堂“小插曲”,既保持了课堂的和谐,又在无形之中教育了全班学生。随堂听课的“徒弟们”从“师傅”的课堂机智中又学了实实在在的“一招”。
早在“广益”时期,师大附中就形成了“慎选良师、从严治教”的优良传统,而新时期的附中人不仅秉承了这一传统,而且赋予了它更为广阔深远的内涵,那就是“不仅要慎选良师,更要精育良师”。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学校精心营造了一个能让全体教师发挥聪明才智的平台,形成了“观念育人、事业育人、制度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
近年来,学校先后派遣十余位教师赴英国、瑞典、文莱等国学习、深造。湖南师大附中的老师们已不甘于做传统的“教书匠”,走上了专业发展的道路。学校现有高级教师114人,先后有24名教师被评为湖南省特级教师,有30人次先后获得全国或湖南省优秀教师、优秀校长、优秀专家、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60多位在职教师正在攻读研究生课程,已有19人拿到硕士研究生学位。学校的教学教研领域呈现出千帆竞发的繁荣景象,先后完成了多项国家、省、市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共获得国家级、省级教研教改优秀成果奖16项。
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湖南师大附中的课程改革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起步的。当时,学校正在进行整体改革实验,从启动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层面对课程设置进行了一些有益的调整尝试。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素质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999年下半年,在湖南省教育厅的推荐下,通过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香港华夏基金会的确认,湖南师大附中成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全国4所试点学校之一。
怎么看待课程建设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课程建设和常规教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常力源认为,推进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找到一个载体,否则,素质教育只能变成空中楼阁。这个载体必须是为我们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针服务的,这个载体只能是课程。课程是基础,有什么样的课程,才能有什么样的教育。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只有通过课程,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常力源告诉记者,教育教学不改不行,教育教学改革不允许失败。学校虽然在课程建设中做了一些工作,但也要及时总结经验,继续探索。
2000年,教育部把课程的管理权限分级下放,将原有的单一的国家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行三级管理的新体制。这就为学校实施课程建设提供了空间。经过充分酝酿,师大附中确立了“以人为本、承认差异、发展个性、着眼未来”的学校课程建设理念,搭建起了“两性四型”的课程框架。将课程分为“基础性”和“拓展性”两大类,基础性课程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拓展性课程为学校课程,主要是在学校课程的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以期通过学校课程的建设来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化。基本思路是:在科学、高质量实施基础性课程的前提下,加大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力度。为此,学校将拓展性课程分为四种类型,即提高型、兴趣型、实践型和研究型。一方面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另一方面为学生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在大力开发学校课程的过程中,老师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极大张扬,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从根本上加强了基础性课程的高效实施。
6年间,通过学校课程的开发,师大附中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大面积地提高了教育质量。
已经毕业3年的吕华从北京给任课的苏老师来信说:“如果有人问我,到目前为止,你人生中最大的转折是什么?我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1999年9月,我进入湖南师大附中学习。”吕华是师大附中2002届高中毕业生、北京大学2002级化学系学生。进入大学学习还不到一年,他就被北京大学化学系博士生导师裴坚教授破例吸收进实验室。“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附中无疑就是我高中时代的蓝天和碧海。高中时代所打下的扎实基础让我和众多的附中校友在大学的起跑线上取得了领先,特别是在高中时代的研究型学习更是让我受益匪浅。”
在浏阳十一中的礼堂里,整齐地排列着一队队的学生,从校服可以分辨出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礼堂的主席台上,一位老师正在宣布两校学生的“结对”名单,每叫出一个学校的学生和另一个学校对应的学生的名字的时候,他们就手拉手高高兴兴地走出了礼堂。这是师大附中在浏阳文家市开展“农村生活体验”课程的一幕。
师大附中的学校课程,对于本校学生群体有着极强的针对性,也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实践型课程,让学生走出去,胜过老师万千的宣讲教化。走进军营,学生们看到的是军人严明的组织纪律意识和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
走进农村,学生们不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而是去真切地触摸、亲近自然,親身感受农民的坚韧淳朴,体会“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走进工厂企业,现代工业的生产流程和现代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拓展了学生视野,唤起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走进社区,就是深入一座城市的核心,了解民生民情,倾听和体恤民意,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学习。
课程建设,也让附中的老师们受益匪浅。老师们感受到了学生知识拓展所带来的巨大挑战,自觉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和研究者。他们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播者,而是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思维广度、自学能力、主动意识的培养。新的教学模式,新的师生关系,使得学校涌现出了一大批热心于教科研的教师,师大附中的学校文化也由封闭走向了开放。
德育工作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
2004年5月27日,师大附中第13期青年业余党校结业典礼暨学生新党员宣誓仪式在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校党委书记周望城等学校领导参加了结业典礼。参加本期培训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有81人,新发展学生党员12人。师大附中1985年恢复发展学生党员,90年代成立学生业余党校,至今有1400多名学员接受了党组织教育,共发展了91名学生党员。
师大附中是“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数年前,学校两次联合《湖南日报》对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发现该校毕业学生有“六多”:入党的多;入党积极分子多;当学生干部的多;获奖学金的多;读研究生的多;公派出国留学的多。人们评价师大附中的学生与兄弟学校的学生相比,特色鲜明:自信、执著、追求卓越、个性张扬。
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强的原因是什么?
师大附中领导班子认为,学校德育工作一定要“从远处着想,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手”。从远处着想,要求,不过分纠缠于学生一时一事的表现;从大处着眼,要求教师从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从每一个学生的角度思考对策;从细处着手,要求老师从细微处抓起,把德育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一言一行上。具体实施时,要特别强调坚持德育“底线”,即培养爱国守法公民。
师大附中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教育作用,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在韶山、宁乡花明楼、浏阳文家市等地建立了多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定期开展活动,十多年来,从未间断。
2004年2月1日,为了帮助学生抵制地下黑网吧不健康内容的诱惑,满足青少年上网获取有益知识的需求,学校建立了“校园绿色网吧”,免费向学生开放,实行实名登记制监管。同时,对学生进行网络伦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网络自律意识,遵守网络道德,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培养和提高他们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正确選择信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学校还建立了专门的德育网站,并有专人维护。网站以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优秀和具有感染力的内容吸引了学生,在培养、提高学生的免疫力、鉴别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德育网站所进行的网络道德教育别开生面,使德育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变为动态,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大大增强了德育的效果。
那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走进师大附中,与校长、老师和学生们交谈,记者感受到学校作为一所示范性高中那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感。
几年来,师大附中大力支持西部及本省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先后为西藏山南地区、湘西自治州、张家界等少数民族地区到校挂职的7位校长提供了培训;先后向国家级贫困县安化县派出援教教师9人;接受湖南省委组织部援藏、援疆任务,先后派出干部、教师5人。
2002年,学校在湖南省首创了与教育欠发达地区学校联谊办学的新模式,向张家界民族中学派出顾问1人,参与并具体指导该校的教学和管理,连续3年派出骨干教师12人,直接承担该校教学任务并为当地教师提供示范培训,同时接受该校对口交流教师11人到校跟班学习。
2002年开始,每年在当地招收两个“广益班”(相当于“宏志班”),由学校为学生提供全部学费和生活补助费。这一举措,受到民族地区干部群众的广泛称赞和普遍欢迎。
2003年2月,师大附中被评为“全国学校对口支援工作先进单位”。
示范性高中,顾名思义要对区域内的学校起到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作为一所示范性学校,不仅要关注本校的发展,更应该承担起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的管理和教学经验、提供示范作用的责任。在师大附中,这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并且找到了一种合作交流、资源共享的机制。
2004年底,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一行风尘仆仆赶赴湘西考察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在长沙稍作停留,百忙中接见了常力源。常力源向陈副部长详细汇报了师大附中面向社会开放、面向家长开放、面向兄弟学校开放办学,特别是与省内外7所薄弱学校开展交流合作的情况。临别前,陈副部长谆谆叮嘱常力源,“示范校就是要多行善举,要有一种责任感。你们学校在真心实意扶助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发展上做了很多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