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错误
2005-01-29占学农
占 学 农
《错误》是一首清隽凄美的小诗,王老师基于自己对此诗的喜爱, 紧扣这一诗风,在“导入—美读—感知—赏析”四个环节的教学中, 慷慨激昂地以诗解诗, 其引经据典达30处之多,将学生带进了一个神奇而美丽的诗歌王国,得到了学生对他“酷毙了”的赞赏。这一切不可谓不美。
但这一切只是个“美丽的错误”。
其一,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既然是“自读”, 就应该体现学生的自主、自悟。如果连这样内容并不太深的小诗老师还不能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的话, 那么其他一些内容深的文章又该如何处理呢? 怎样的课型就该怎样处理, 这是任何一位教师在课前就应该把握的“度”。
其二,“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仔细回忆这节课的过程,教师似乎更重视“授之以鱼”,而忽视了学习诗歌的一个重要方法—— —吟诵。据我统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朗读只有三处, 教师更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与思维的训练。但是如果让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教师只作恰当的点拨,是不是更能促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如果说这节课“直抵诗歌或语文教学的本质”的话,那么它又将朗诵——这一 —学习诗歌的根本方法置于何处了呢?
其三,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确,这样的一堂课能给部分爱诗且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带来审美的愉悦,但对于另一部分学生呢? 请听一听这位勇敢的学生的“实话 实说”吧:“这节课我有些地方没听 懂,老师讲得太深了,引用的古诗词 有些我们也没学过。”对于他来说, 这堂课的收获又有多大呢?也许“像 雾像雨又像风”!而这种声音绝不只 他一个。对于他们来说,这堂课又怎 么不是“满堂灌”? 怎么不是“一言 堂”?這就是“美丽”的背后严重的缺 失。因此,我认为如果将这节课作为 那些对古诗有兴趣的学生的一节活 动课也许会更好。
新课程倡导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式, 每一位教师都应努力 学习并寻求实践的途径。这一堂作为 至少是校级的公开课, 理应体现新 课程的理念,这绝不是赶“时髦”,更 不是“作秀”。因为课程改革不是一 位教师的事情,也不是一所学校的事 情,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作为肩负这一神圣使命的教师又怎 能置新课程于不顾?而那种假“继承 传统”为“满堂灌”、“一言堂”作辩护 的做法是对新课程的漠视, 甚至是 对新课程的抵制。它会导致传统教 育的“复辟”! 我们必须以一种“革 命”的精神与勇气去实践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