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红火火的金坛阳光事业

2004-10-01潘文俊

慈善 2004年2期
关键词:金坛善款慈善事业

潘文俊

从2001年底全坛市慈善总合成立至今,全市已有近千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部门5万多人共同参与了这一事业,共募捐慈善资金达500多万元,受益的困难群众7129人。慈善事业走在了江苏省和全国县(市)的前列,尤其是总合下设立分会,慈善资金使用实施“四六”制、建立“慈善活动周”制度等贴近实际的创新做法,受到了中华慈善总合的充分肯定,准备在全国推广,也吸引了兄弟县市纷纷前来取经。

钱从哪里来,

募集善款,是慈善事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基本物质基础。钱从哪里来?金坛市的成功做法是:贴近实际,创新体制和机制,他们在既没有垂直组织领导和成功模式的情况下,广泛调查金坛经济发展、人文状况、困难人群,认真预测全市特困人群每年救助需要,在科学分析全市慈善资源的基础上,首先创新设置慈善机构,调动基层发展慈善事业和各方面募集善款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利用慈善资源募集善款,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善事实事,有效地发挥慈善机构的效能。舍弃一般的做法,在设立市慈善总会的基础上,又在15个镇、1个经济开发区设立?慈善分会,作为市慈善总会的基层代表机构,同时明确募集的善款所有权归镇、区分会会统一管理、监督,按比例使用累积;

其次是制定一个好的章程。这个章程既符合金坛实际,又能帮助各级党委、政府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既便于实际操作,又能调动基层募集善款和使用救助资金的积极性。他们在没有财政支持,没有慈善机构创始基金,在银行利率低下的情况下,从既能搞好当年救助扩大影响,又能逐年积累,更符合金坛慈善事业发展实际出发,经多次测算比较,反复权衡利弊,将每年募集的善款的40%用于当年各项社会救助事业,60%存入固定的专用基金;

再有是建立募集活动周制度。为了使慈善资金有一个较稳定的来源基础,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金坛市慈善总会成立时,就向市政府打报告,建议从2001年起把每年的最后一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确定为全市救灾助困慈善募集活动周,得到了批准。每年慈善活动周前,都请市委和政府办公室联合发文,召开有关会议,动员党政机关各级领导带头捐赠,并要求社会各界认真组织,积极参与慈善公益活动。活动周期间,分别召开部门负责人、厂长经理、舆论宣传等不同类型的座谈会;开通捐赠热线电话;组织市、镇慈善公益义演;开展板报宣传;用金坛人、金坛事感动社会,激发慈心;选择典型单位召开现场会;及时通报募集情况,用这些方法推动活动有效开展。两次慈善募集活动周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共募集善款500多万元,不但保证了当年救助目标的实现,同时积累了基金300多万元。

与此同时,金坛市慈善总会通过各种会议,自办《金坛慈善简报》,和电台电视台以及报纸等当地媒体,向各级领导和一定规模的企事业单位、在外人员寄发贺年卡、慈善优惠卡等,大力宣传慈善事业,提高公众慈善意识,开展有规模、有影响的慈善项目。尤其加强与有合作关系的企业和市内外机构的联系和往来,巩固已开发的慈善资源。同时走出去向特定对象提供有针对性的介绍,加强对慈善组织和慈善项目推销,主动帮助潜在捐赠主体运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捐赠成本核算,提供参与慈善总会慈善项目的方式和便捷途径,磋商互利互惠的合作方式。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

怎样管好钱

为了将好心人的捐款收过来,管理好,金坛市慈善总会设立了秘书处,并且精心挑选了两名有爱心、有事业心、有责任心、退居二线的原民政局局级领导和一名专门的财务人员组成工作班子。同时,通过规范的工作制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公众对慈善基金的信任度。

慈善总会非常重视制度的建设,出台了《金坛市慈善总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在项目资金管理、日常财务管理和年度财务审计等方面都建立了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坚持对外公开,认真接受社会监督。对来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尤其是民营经济和百姓大众的每笔捐款都有严格的手续,出具票据,并且在《金坛日报》上分批公布。资金管理也有严格的制度,不但实行募捐与管理分开,而且每使用一笔救助资金,都要履行严格规范的手续,并且在《慈善简报》上向会员公开,还要接受会员、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此外,还建立资料档案制度,做到查之有据;对各分会接受的捐款,开出去的票据,都要进行督查,对每笔捐款每张票据,都进行严格的审查,并且及时结交入帐。

钱往哪里去

金坛市慈善总会募集的善款,主要用于救助社会上生活最困难、遭遇最不幸、社会最同情和最需要帮助的人群。他们在积极开展募捐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政府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协助做好社会弱势群体的帮困救助工作,主要开展助寡、助孤、助残、助困、助学、赈灾,以及资助和兴办慈善福利项目建设等。总会成立一年多来,共用于慈善实事项目的资金达113万多元,受益困难群众达7129人,为数众多的社会弱势群众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2002年、2003年两个春节期间,为了让农村部分困难家庭和城镇部分下岗困难职工过上快乐、祥和的节日,金坛市慈善总会开展了“慈善助困”慰问活动,共拿出32万多元,对全市974户困难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为了帮助特困学生,与金坛市教育局合作,开展“慈善助学”活动。通过推荐、公示、申报,两次助学共320人,资助金达18万多元;

2002年“九九”重阳节期间,与金坛市老年人工作办公室合作,开展“慈善助老”活动,对全市151户困难老人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2003年又为1532户老年家庭的5264名成员办理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两次共发放资助金12.5万元;在“全国第十三个助残日”期间,与金坛市残疾人联合会合作,开展“慈善助残”活动,对100名精神病患者、困难残疾人进行资助,为每人发放了一份500元的医疗救助卡,由监护人凭卡及时到金坛市第二人民医院取药;对直溪、建昌、朱林三个镇因遭龙卷风受灾的16户群众,对全市因遭受火灾、中毒、煤气烧伤等突发事件的40户家庭和患癌症、白血病、尿毒症等重大疾病的164名病人分别进行了救助,救助金近42万元广抗非”期间,总会在认真做好接收转交捐赠款物服务工作的同时,从当年可使用慈善资金中调出4万元,对“抗非”第一线的部分医务工作者和工作人员进行了慰问。

在发放救助金时,金坛市慈善总会严格按照《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办事,规范操作,定向捐赠项目有“合同书”,定向捐款有“协议”,领取定向捐赠有“领取表”。

严格的制度,规范的操作,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公信度,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如建昌建筑公司总经理史焕荣两年捐款总额达8.5万元;身为残疾人的金坛市胶粘剂厂厂长蔡炳照,不但每年捐款1万元,还资助中、小学三个孤儿读书,今年“抗非”期间又捐款5000元;指前镇后渎村养殖专业户郑小荚、丁战年、丁万明、朱发财每人捐款2000元;尤其是在常州市区打工的薛埠镇女青年来春梅,一次就捐出自己两个月工资。她在给金坛市慈善总会的信中说:“我是薛埠山里人,现捐款1000元,虽然少了点,但它是我两个月的工资,请替我把它捐给那些需要的人们。”

猜你喜欢

金坛善款慈善事业
King Lion
推动慈善事业发展 促进社会向善向上
肩负使命的奶奶
“纸上神话”
蟹逼金秋,寻味金坛
“把善款还回去”彰显爱心循环之美
绿营拿花莲地震善款做文章
慈善事业法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金坛雀舌 茅山青锋 品牌价值 逐年提升
见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