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灯

2004-09-23杨丽荣

慈善 2004年3期
关键词:布包军装乡长

杨丽荣

@三年前,我作为考察团成员赴对口帮扶的甘肃省考察。

一天,我们来到某县的一个乡,遇上两三个挎着工具的工人准备去村里安装路灯。接待我们的乡长说:“这几天为这个村安灯的事儿弄得焦头烂额,村里一个老头儿就来了五次了,不见我不走。”难道安装几个路灯会这么复杂?

乡长叹了口气:“那是我们乡最偏僻、最闭塞的一个村,在山里。过去一直是山上的人下不来,山下的人上不去。这不,去年刚刚修了一条小道,今年又给村里通了电,还天天来电话来人,催着安装路灯。”

总是听说大山深处有人家,却从未见过。我们便向乡长要求,带上干粮随工人们一同进山。

车子在一个山脚下停了下来,前面出现一条用土和石子铺成的只有一米多宽的羊肠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路既窄又陡,车子无法行驶,我们只好一步步走上山去。小路不同于盘山路,它随着山的绵延而起伏,一段平坦,一段陡峭。不知翻过了多少个山头,我们终于在下午四点多钟的时候到了村里。

村庄在一个山坳里,星星点点地住着100多户人家。乡长告诉我们,这里地理环境恶劣,被国务院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地区。几年前,政府曾想将村子全部迁到山下,一是经费有限,二是老百姓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已经习惯了,就是不愿意离开,只好作罢。

村主任姓赵,是个40多岁的中年汉子,人们都叫他赵村长。赵村长见来了人,操着一口浓重的陕北口音,忙不迭地招呼着我们,随后带我们来到村委会旁边的两间屋前。这是两间破旧的土坯房,墙上还有个泥疙瘩堵住的坍塌的大洞,灶台上架一口黑乎乎的铁锅,锅旁的泥台子上有两个挖出的圆坑,其中一个坑里面结了一层干嘎巴。面对我们不解的目光,村主任解释,这是饭碗。

屋里除了一铺炕和一张破得不能再破的桌子以外,可以说一无所有。屋里没有人,我们在屋门后看到一根两尺多长的竹竿立在墙角,竹竿的上端油光锃亮。虽然听说过西北地区非常贫穷,可从没见过这么穷的,竟连饭碗都没有。

赵村长说:“这儿住的是个孤老头儿,姓蒙,是个一等残废军人。老人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辽沈战役的时候被国民党炸瞎了一只眼。不知怎的,另一只也不行了,后来就慢慢瞎了。本来他应该住到县城的光荣院里,可他就是不去,一直住在村里。这房子不是他的,是村里给他的。说起来,他应该算是我们村的财主了,每月好几百块钱的残废金,可他就是细,无儿无女,省钱有啥用。”

“就是他要安灯?一个瞎老头子,又看不见,安啥灯!”一个工人显然有些生气。

赵村长赶忙解释:“蒙老头儿倔得很,谁也劝不了,每天到村委会给乡里打电话要安路灯,要么就往乡政府跑,他说安,就给他安呗,谁让他是老革命呢。”

说话间,蒙老头儿回来了。老人身体有些微驼,看上去有七八十岁了,头发、胡子全白了,左眼窝深陷下去,右眼虽睁着,眼珠却僵僵的,刀刻般的皱纹布满了瘦削的脸,穿着一身退了色的军装。一进门就去摸他的手杖。

赵村长把手杖递给他,说;“蒙大爷最爱穿军装了,他穿的这身军装就是你们天津捐的,每次都让我给他挑一身军装。”

“就是您要安路灯啊,在哪儿安呢?”乡长问。”

“就你们来的那条路。”老人的声音有些苍老。

“啥?来的路?”工人们诧异地瞪大了眼睛。

“把那条路安上灯,不管白天黑夜都能走出大山了,免得掉到山坳里。”老人摸索着上了炕,掀开那张破凉席,又摸摸索索地扒开了一块土坯,掏出一个布包,解开后,露出厚厚一沓百元钞票。“这是5万块钱,是我这些年攒的,拿去安灯吧。”

我们一行人顿时觉得鼻子发酸。领导当即决定从天津市人民捐赠的扶贫款中拿出20万元用于安装路灯。

夜晚,我们就合衣躺在蒙大爷的炕上,盖着他那床没有被里被面的棉絮被子,身下的土坯炕上放着蒙大爷那5万块钱。这一夜,大家都没有睡着。

第二天,我们离开时,村民们开展了捐款安路灯活动,人们纷纷把1元、2元、5元的纸币、硬币投到一个箱子里。纸箱上用红绸布包着蒙大爷的5万块钱,在大山的映照下,那个红布包显得格外耀眼……

猜你喜欢

布包军装乡长
福利来了
不凑巧
甘凤池易筋经之练手功
“布包子”发卡诞生记
飞的翅膀
高乡长爱扶贫
无形的军装
感动
绿色军装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