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邓小平在贵州
2004-08-11刘金田张爱茹
刘金田 张爱茹
1958年11月1日,邓小平到贵州省视察。当时正值“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最高潮时,共产风、浮夸风盛行,生产上搞“大兵团作战”,生活上普遍建集体食堂,不顾条件地建托儿所、敬老院等。
11月2日,邓小平在贵阳花溪人民公社视察时,仔细询问了群众的生活情况,如房子怎么修?托儿所怎么办?娃娃怎么带?人家不愿入托怎么办?他强调,修房子要交群众讨论,这是百年大事。在田间,他又询问了农民的伙食情况。他在同当地的负责同志谈话时,又针对当时全国出现的浮夸风进行了批评。
3日,邓小平、李井泉、杨尚昆在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周林、副省长吴实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遵义视察。在红旗人民公社,邓小平问,你们成立公社办了什么事?一家人收入40元,吃饭交了28元,他们吃得起吗?幸福院,自己有儿女的恐怕不进。日托5元,全托8元,这相当高,和天津、北京一样,办不到。
在大风暴人民公社,邓小平说,你们算账只算交换价值,不算使用价值,这个算法不对。缝纫机是个人买好,还是社里出租好?值得研究。将来每家有一部,把裁剪衣服当成娱乐,自己独出心裁做衣服。现在每家一部用得少,算浪费,将来就变了。徐水县把机子都集中起来,统一买布,衣服样子是自定。应该允许自买自用。个人有个人的喜好,要允许人们有这个自由。同样分30元,有人愿意进馆子,将来肉多了,也许不吃了;有人愿意储蓄起来买手表,个人自由支配。这就是说,要不要有点自由主义?毛主席向来主张要有点自由主义,大集体小自由。
4日是邓小平那次在贵州视察的最后一天。那天晚上的会一直开到深夜。除周林等几位省委的负责人外,还有遵义地委书记和遵义周边几个县的县委书记。邓小平一边听取几位县委书记的工作汇报,一边提问题。所提问题大多与白天的调查有关,有关于人民公社体制的,有关于农副业生产的。
人民公社化后,社员的生活单调贫乏,千篇一律,而且还十分困难。邓小平从实际出发,对集体食堂和群众吃饭问题谈得最多:“现在办集体食堂是做啥吃啥,可不可以有点个人机动?标准一个,可以机动,可以试一下。个人口味不同,自己加点咸菜、泡菜、腊肉可不可以?有了集体食堂,是不是还要各家的锅灶?建新房是不是还要每家建灶房?各家的泡菜罐子还要吗?每个人都愿到集体食堂吃饭吗?现在穷,这样办,将来呢?共产主义是越搞越简单,还是越搞越复杂?是生活越搞越单调,还是越搞越丰富?共产主义是要把大家搞成一个口味,还是允许个人有个人的口味?穿衣服也一样,发钱自己买,愿意买什么就买什么。穿鞋也是一样,有愿意穿皮鞋的,有愿意穿布鞋的,还有愿意穿草鞋的,是不是统一发一样的好?总之,有这样一些问题。”
“房子是一家一幢好,还是老少归队盖好,要交群众讨论,不能下命令,不能县委几个人一想就办。”
“对家庭问题要慎重,不能由共产党下命令。徐水县搞老少归队,试了也可以,你不能说非那样才算共产主义,这与共产主义是两回事,有个家庭并不妨碍共产主义。搞生活集体化、解放妇女是对的,娃娃主要是社会教育。这两条是对的。托儿所,不一定排除晚上回家,这些问题要考虑,同规划布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