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教育理论新进展与新动向
2004-04-30任国平
任国平
理论与实践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矛盾。如果没有如火如茶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伟大实践,教育理论终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宏大壮阔的教育实践,需要教育理论的引领并接受教育理论的审视,换句话说,教育理论一直在为行进中的中国教育建构着、拓展着、思索着……
2004年,经意或者不经意地,就要从我们的身边轻轻掠过。我们愿与读者朋友一起,回顾、梳理这一年中《人民教育》理论版块所刊载的有关教育理论研究新进展和新动向方面的文章,这样可能会让我们些许零乱的思路清晰起来,可能更有助于理论自身的完善,也更有助于进一步发挥理论的建构与拓展功能。
一、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要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这些大政方针的确定,体现了新时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同时和教育改革与发展全局息息相关,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突出了基础教育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扎实推进基础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這是将巨大的人口压力转换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最根本的前提,也是广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基础。要力争2010年在全国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目标。二是要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是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的决定因素,也是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重要前提。三是要加快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要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陈小娅,第1期)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务,要把加快发展与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要把加快发展与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紧密结合起来;要把加快发展与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紧密结合起来;要把加快发展与深化各项改革紧密结合起来;要把加快发展与大力发展远程教育、提高信息化设施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紧密结合起来;要把加快发展与加强管理、依法行政紧密结合起来,继续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刊评论员,第19期)
人是目的,人是关键,人是主人,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就是要用以人为本的原则思考和解决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教育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真正发挥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在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崔新建,第23期)
二、农村教育。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发展是重中之重。从农业自身的发展来看,实现从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健康、安全农业的转变,是新世纪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村发展战略的转型是中国社会从二元体制走向现代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三农”问题己被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工农业的关系从过去农业主要为工业服务,将逐步转变到工业支持农村发展。未来几年逐步取消农业税与农业特产税的决定,以及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教育的投资,都充分体现了这一转变。农村、农村教育的发展大有希望。(杜育红,第20期)
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并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把农村教育放到了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2004年新年伊始,中央1号文件正式公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
对广大农村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而言,最根本的贫困是教育贫困。农村教育问题与“三农”问题之间有一根“天然”脐带。
2001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确立了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由“人民办”向“政府办”的重大转折,是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历史性跨越,在这一体制下,农村义务教育既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凸显了一些问题。(袁桂林,第22期)作为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也有得有失,需要在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中不断兴利除弊。:(孙艳霞,第22期)
对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在投入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有学者认为改革己刻不容缓。一要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量,提高其在国家财政预算中的比重。二要合理确定各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中的分担比例。只要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赵文晶,第20期)
农村教育中长期发展应该关注三个方面:第一,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与管理体制。第二,增加对农业科技教育一与农业新技术推广投资,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第三,加大与二、三产业发展相关的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转型的农村需要新的农村教育,新的农村教育发展战略必须以整个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发展.与农村教育的良性互动,才能最终实现农村的成功转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杜育红,第20期)
三、现代学校制度。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是教育改革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现代学校制度究竟是怎样的制度?与以往的学校制度又有什么区别?“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组给出的定义是:现代学校制度特指在知识社会初见端倪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的社会背景下,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以完善的学校法人制度为基础,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学校依法自主、民主管理,能够促进学生、教职工、学校、学校所在社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总课题组认为:如果不从系统地调整生产关系、解决“制度”层面的问题入手来解放教育生产力,任何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都只能是“改良”、“挖潜”。我们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制度己到了非改不可、不改不行的时候了。(“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组,第17期)
现代学校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移植到教育的产物吗?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重点是促进教育公平还是提高教育效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张力,第l期)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特征是拒绝附属化、防止市场化、定位多元化、走向法制化。(马怀德,第17期)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公益性,这是不能变的。如何来理解公益性?用什么法律制度来实现?公益性是否必须与“不得营利”之间划上等号?如果说必须要划等号,可能是一种教育制度安排;如果可以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来举办公益性教育机构,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教育制度安排。(劳凯声,第17期)在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中,应该改变以往公共服务必须山政府提供、因此必须山公办学校来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观点,确立公共教育服务应该既可以通过公办学校来提供、也可以通过民办学校来提供的观点。(谈松华,第17期)
陈如平博士从现代学校制度特性的角度作了初步分析—现代学校制度除了具有时代性,较全面地反映社会现实的需要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外,还必须具有人本性、民主性、科学性、开放性、发展性和生态性等六个基本特性。(陈如平,第21期)而梅汝莉教授認为,确保和实现学生的多元发展、终身发展是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价值。(梅汝莉,第17期)
目前,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在此过程中,要让政府决策者、社会公众和校长教师看到,现代学校制度的内容十分丰富,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调整并非只有一条路可走,学校内部管理(治理)结构优化的潜力巨大,应当根据本地实际,通过比较分析,选择最适合的模式—或者重点调整政府与学校关系,或者重点改进学校内部结构。(张力,第1期)
四、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同样是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断深化的必然诉求。发展教育必须通过发展学校来实现,改革教育必须通过改革学校来实现,提高教育质量必须通过提升学校教育能力来实现。(余文森,第3一期)而文化是一个组织的DNA,它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陈平,第11期)
学校文化是什么?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生命所在,是一所学校中的大多数人在做事中体现的独特的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学校文化是一棵生命树。学校中具体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状态是生命之树的叶子;学校中大多数人对待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态度和方式是生命之树的主千;学校所在地区的本土文化以及行政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土壤。(季苹,第2期)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它产生于学校自身,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同和维护并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日益强化,最终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李希贵,第3一期)
学校制度是务实的,管人的具体行为底线;而学校文化是务虚的,管人的道德追求与精神导向。(刘引,第3-4期)一所学校师生的行为构成学校的文化特质。(姚文忠,第11期)
怎样建设学校文化?
让成员参与学校文化的建设,是最佳的学校文化建设方式。参与学校决策过程,参与学校管理,参与学校办学目标的制定,参与多种形式的学校文化活动,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等,在这些实践中,激发学校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引起真实的体验,分享成功的喜悦,形成和谐的学校氛围。当学校的文化建设有“我”的贡献时,当“我”的思想、行为及人际交往与学校文化和谐一致时,个体就更容易认同组织文化,融入到学校文化之中去,一种和谐的学校文化也就形成了。(黄津成,第11期)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学校文化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做细节上的一点一滴的经营与积累,而不是将一种外在的文化细胞移植于学校体内。学校可以突出本校特色,在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从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方面,全面、系统、高品位、高标准地构建学校文化—人本与科学相融,建设人本民主与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科学与人文整合,建设体系开放、体制创新的课程文化;师德与师风并行,建设严谨高雅、务实进取的教师文化;自主与合作统一,建设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刘引,第3一4期)
五、教育价值取向。
学校教育的价值,是对个体政治生活能力的培养?是对个体参与经济活动能力的关注?是对个体身体机能及其语言或信息技术能力的关注与完善……无疑,诸如此类的说法、做法,都具有分割性特征,往往只关注了人的某一方面的成长,忽略了个体生命的整体性、人类生活的整体性。
在教育行为背后,都有一定的价值观在支配着。就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无外乎以下几种取向:一种是忽略了生命的本体地位,将知识的获得、智能的训练等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价值,从社会需要出发为个体做好结果性的安排。这是一种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它主张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既有知识和规范,从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进而服务于社会。另一种则是有意识地放任学生,这似乎也是一种“尊重”学生的方式。从其渊源来看,它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有很大的相关性。这是一种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它主张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使人之为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这两种取向割裂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三种选择,就是有意识地关怀生命。以“关怀”为取向,意味着对生命本体地位的清醒意识,意味着学校教育自身对生命的积极的关注、主动的行为及建设性的气质。学校教育意识到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对于个体生命成长的巨大可能,有意识地将自身财富的一面开发出来,使自身成为个体生命成长的资源。(李家成,第21期)这是一种认为个人与社会是有机统一关系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李家成博士认为,学校教育的变革,需要重新认识学校教育的价值,思考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学校教育价值,就是学校教育所具有的优化生命存在、提升生命质量的可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需要、并且可能走向“关怀生命”的学校教育。(李家成,第21期)这不是通常理解的珍惜生命的教育,不是只对生死存亡的极端事例有意义,而是要服务于生命个体的成长、融会于学校教育全过程。这种人性化的教育,以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命质量为宗旨,是教育目标的本质回归。(潘凤亮,第21期)在这样一种价值观照中,我们听到了一种激动人心的呼吁:让教育走进学生的生命世界—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走进学生的知识世界。(许序修,第21期)让师生都成为幸福生活的人。(袁炳飞,第21期)
审视近现代中国教育,其价值取向虽然不断变换,但总體上以经济、政治、文化为核心。可以说,近现代的中国教育几乎成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工具,而教育的主体理念和终极目标—促进人的发展—始终处于边缘地位。(刘达中,第24期)
当代中国,根本的需要是富有生命活力的个体的出现。只有富有活力的、具有主动的生存方式的个体,才能自觉地催生一种新型的文明。而变革着的社会生活领域为个体提供着新型的生存方式,这也使得“关怀生命”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具有了现实性。(李家成,第21期)教育是解放,是要清除那些企图消解生命活力的要素,让生命重新释放光和热。因此,教育既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和夭赋,并予以培养、培育;又要注意学生的和谐发展。(刘自觉,第5期)
教育是一种基于信念的行为,也就意味着教师的行为更多的应该是自发的、真诚的、内源性的,而不是出于外在强制和纯粹基于个人私利的;是高度自觉的,而不是盲目的;是基于生命的灵动与热力,而不是机械、麻木与冷漠。还意味着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地扪心自问,不断地眷注心灵,不断地投入生活和不断地成长。(肖川,第5期)
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师德建设。
教育的使命在于,努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构建由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体组成的现代化和谐社会奠基。
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事关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一件大事。今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对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出的新的重要部署。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化、数字化以及经济全球化,不仅改变着社会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生产方式发生根本变化,而且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
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新一代的少年儿童是在与以前完全不同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下成长和生活,相应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要求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势必要求加快教育创新,不断探索教育模式、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育质量。(陈小娅,第1期)
必须清醒认识当代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市场运行规则的社会制约力,多元化的意识形态,社会道德发生的相应变化,社会组织状况的变化以及教育观念和体制的变革,等等—因为环境是直接影响青少年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检讨我们过去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误区,在此基础上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陆士祯,第18期)
从根本上说,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在第20个教师节前夕由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师德论坛上,周济部长强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周济,第19期)
2004年,《人民教育》理论版块在“思想前沿”、“本刊视点”、“杏坛百家”等栏目以及本刊“特稿”中,刊发有关教育理论与政策方面的文章共计90余篇,内容涉及基础教育研究诸多领域,发挥了这一版块的前瞻性、引领性作用。新的一年,我们将以更加敏锐的目光和饱满的热情,密切关注基础教育研究最新动态,为读者提供更具思想含量的教育研究新成果。(责任编辑 梁伟国)